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蓟果脯真空糖渍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1
作者 张淏 梁珀溶 +3 位作者 范方宇 陈成 梁文斌 毕会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184-189,共6页
为丰富朝鲜蓟产品,采用真空糖渍技术制备朝鲜蓟果脯。该文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朝鲜蓟果脯的真空糖渍工艺,并对产品的营养组分及微生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朝鲜蓟果脯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柠檬酸浓度0.7%、护色时间40 min、蒸... 为丰富朝鲜蓟产品,采用真空糖渍技术制备朝鲜蓟果脯。该文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朝鲜蓟果脯的真空糖渍工艺,并对产品的营养组分及微生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朝鲜蓟果脯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柠檬酸浓度0.7%、护色时间40 min、蒸煮时间10 min、真空度0.05 MPa、糖渍时间10 h、糖液浓度35%、60℃干燥3 h,该条件下的朝鲜蓟果脯色泽透亮,甜度适中,饱满度好,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87、4.48 mg/g,且产品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蓟 果脯 真空糖渍 工艺优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渍甘薯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君 房升 +1 位作者 陈杰 孟岳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5-109,共5页
研究不同糖渍质量分数(10%、15%、20%、30%、40%、50%、70%)浸渍条件下熟化甘薯的热风干燥特性及对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的影响。比较Newton、Page和Henderson and Pabis 3种模型在糖渍甘薯热风干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age模型(MR=e... 研究不同糖渍质量分数(10%、15%、20%、30%、40%、50%、70%)浸渍条件下熟化甘薯的热风干燥特性及对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的影响。比较Newton、Page和Henderson and Pabis 3种模型在糖渍甘薯热风干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age模型(MR=exp(-ktn),其中,MR为水分比;k、n为模型参数;t为时间)显示最佳的拟合效果,其中Page模型参数k与糖度c成线性关系,指数n与c基本无关,此时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982。通过对不同糖度(c)条件下甘薯的(Deff)计算,表明Deff与c呈立方关系,拟合度为0.984。利用Arrhenius关系得到糖渍甘薯片和未糖渍甘薯片的指前因子(D0)和活化能(Ea),结果表明,糖渍甘薯片的D0(6.66×10-8m2/s)和Ea(12.423kJ/mol)均低于未经糖渍预处理的甘薯片的D0(9.69×10-4m2/s)和Ea(40.10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渍 甘薯 热风干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干燥方式对糖渍加应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羡 徐玉娟 +3 位作者 唐道邦 吴继军 陈于陇 张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3-86,共4页
以糖渍加应子为研究对象,考察传统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太阳能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糖渍加应子干燥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和太阳能干燥3种干燥方式使糖渍加应子降至干基湿含量为(30±1)%所需时间分别为6、... 以糖渍加应子为研究对象,考察传统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太阳能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糖渍加应子干燥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和太阳能干燥3种干燥方式使糖渍加应子降至干基湿含量为(30±1)%所需时间分别为6、7、13.5h。其中,热泵干燥的干燥效率最高。3种干燥方式对糖渍加应子色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热泵干燥与热风干燥所得糖渍加应子在硬度和风味品质上较为接近。太阳能干燥所得糖渍加应子的硬度最小,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绝对含量的增加量最大,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渍加应子 热风干燥 热泵干燥 太阳能干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糖渍对刺梨果脯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邓茹月 曾海英 +1 位作者 叶双全 唐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0-223,共4页
利用真空糖渍制作刺梨果脯,测定其中VC、总黄酮等营养成分,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对果脯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真空糖渍果脯含有VC934.9mg/100g,总黄酮334.2mg/100g;在真空糖渍果脯中检测出24种风味化合物,其... 利用真空糖渍制作刺梨果脯,测定其中VC、总黄酮等营养成分,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对果脯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真空糖渍果脯含有VC934.9mg/100g,总黄酮334.2mg/100g;在真空糖渍果脯中检测出24种风味化合物,其中呈香物质达到总化合物的57.121%。与传统糖渍刺梨果脯相比,真空糖渍技术风味更优且能更好地保存刺梨中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果脯 真空糖渍 固相微萃取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盐渍和糖渍过程中苦涩味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雅颀 徐梅 +6 位作者 李阳 周明全 王金华 胡中立 何建军 李冬生 汪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对盐渍和糖渍处理过程中荷叶内的苦味和涩味代表物质-单宁和槲皮素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感官实验对盐渍和糖渍处理过程中荷叶的苦味和涩味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在盐渍和糖渍过程中,单宁和槲皮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单宁含量分别下降了72... 对盐渍和糖渍处理过程中荷叶内的苦味和涩味代表物质-单宁和槲皮素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感官实验对盐渍和糖渍处理过程中荷叶的苦味和涩味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在盐渍和糖渍过程中,单宁和槲皮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单宁含量分别下降了72.56%和71.15%;槲皮素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9.79%和34.08%。荷叶碱含量上升,在盐渍和糖渍过程中分别增加了47.50%和76.14%。感官评价结果为,在盐渍15d,糖渍9d荷叶无明显苦涩味。荷叶盐渍15d和糖渍9d达到良好可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盐渍 糖渍 荷叶碱 槲皮素 单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渍对青梅中挥发性和特征香气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杜沁岭 屠婷瑶 +3 位作者 徐文 王松涛 张雪儿 贾冬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6,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室温、20℃和12℃)和不同用量白砂糖(20%、30%、40%、50%)对新鲜青梅中挥发性物质和特征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和不同用量白砂糖糖渍的青梅中挥发性酯类、醇类、酮类和烯烃类物质...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室温、20℃和12℃)和不同用量白砂糖(20%、30%、40%、50%)对新鲜青梅中挥发性物质和特征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和不同用量白砂糖糖渍的青梅中挥发性酯类、醇类、酮类和烯烃类物质含量增加,醛类物质含量减少;除室温下20%糖渍青梅外,其他6种糖渍青梅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均减少。随着温度的降低,糖渍青梅中的特征香气物质的种类不断减少,室温下糖渍青梅的特征香气物质种类最多;随着白砂糖用量的增加,糖渍青梅中的特征香气物质种类先减少后增多再减少,40%白砂糖糖渍青梅的特征香气物质种类最多;室温下40%糖渍可较好地增加青梅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特征风味物质的种类,改善青梅汁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糖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物质 特征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渍大蒜酸败的原因浅析
7
作者 李学贵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9年第4期42-44,共3页
为了防止糖渍大蒜发生酸败变质,分析了糖渍大蒜产生酸败的原因,提出了预防糖渍大蒜酸败变质的措施,并对酸败的糖渍大蒜进行除去无食用价值的部分,再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同时加强检验。
关键词 糖渍大蒜 酸败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糖渍液加工枇杷膏的工艺条件与品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哲 诸梦洁 +2 位作者 向露 范铭 陆胜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0-517,共8页
为实现枇杷果脯加工副产物——枇杷糖渍液的高效利用,以枇杷糖渍液为原料制备枇杷膏,研究糖渍过程中食盐添加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对糖渍液和成品枇杷膏中功能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的影响,确定枇杷糖渍过程的食盐... 为实现枇杷果脯加工副产物——枇杷糖渍液的高效利用,以枇杷糖渍液为原料制备枇杷膏,研究糖渍过程中食盐添加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对糖渍液和成品枇杷膏中功能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的影响,确定枇杷糖渍过程的食盐添加量和枇杷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食盐有助于提高枇杷糖渍液得率、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枇杷膏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60和70 OBrix枇杷膏的上述性状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成品感官品质评价结果,建议枇杷糖渍过程中的食用盐添加量为1%,枇杷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0 OB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膏 糖渍 食盐 总酚 总黄酮 自由基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糖渍山药姜片工艺及其质构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芦宇 焦天慧 +6 位作者 李萌萌 崔芷萌 王维民 宋丹 孙彤 吕长鑫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89-194,200,共7页
以生姜为原料,通过煮制、糖渍、干燥及包裹山药粉等工艺制得糖渍姜片。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对糖渍姜片感官品质影响较大的煮制时间、糖渍时间及卡拉胶添加量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糖渍... 以生姜为原料,通过煮制、糖渍、干燥及包裹山药粉等工艺制得糖渍姜片。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对糖渍姜片感官品质影响较大的煮制时间、糖渍时间及卡拉胶添加量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糖渍姜片工艺并对其质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糖渍姜片最优条件为姜片厚度4 mm,煮制10 min,添加1.2 mg/m L的K-卡拉胶经糖渍11 min,60℃干燥4 h,感官评分为85.5分;此时物性指标为硬度22731.70 N,弹性0.46 mm,凝聚性0.45,胶着度10527.90 N,咀嚼性5176.96 N·mm。糖渍姜片软硬适中,具有生姜山药双重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糖渍 质构 响应面 山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渍处理对桂圆汁风味改善作用研究
10
作者 蓝绪悦 王玲 +3 位作者 杜沁岭 缪婷 赵定锡 贾冬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2,共7页
在新鲜桂圆肉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0%、30%和50%的白砂糖,浸渍榨汁后得到3种糖渍桂圆汁;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桂圆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糖渍处理可明显增加桂圆汁中酯类、... 在新鲜桂圆肉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0%、30%和50%的白砂糖,浸渍榨汁后得到3种糖渍桂圆汁;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桂圆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糖渍处理可明显增加桂圆汁中酯类、醇类、萜烯类和醛酮类物质的含量,降低其烃类物质含量,当白砂糖用量为10%时所得桂圆汁中的挥发性物质总含量达到最大值(1007.05μg/L),但糖渍处理对桂圆汁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影响不明显。糖渍处理可降低桂圆汁中苹果酸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有机酸总量,其中50%糖渍桂圆汁的总酸含量最低。糖渍通过增加桂圆汁中挥发性物质总含量、降低有机酸总量和提高糖酸比使其口感更为香甜,特征风味更为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圆汁 糖渍处理 挥发性物质 有机酸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红薯糖渍制品感官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红薯糖渍制品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渍石斛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玉冰 梁钻好 +3 位作者 黎攀 查应洪 夏雨 杜冰 《现代食品》 2019年第7期57-62,共6页
利用发酵酒后剩下的石斛条残渣糖渍制作石斛蜜饯,开发石斛功能性休闲食品。考察一次糖液浓度、二次糖液浓度、加盐量、二次熬煮时间、干燥时间对石斛蜜饯感官风味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实验,得出糖渍石斛的最佳工艺... 利用发酵酒后剩下的石斛条残渣糖渍制作石斛蜜饯,开发石斛功能性休闲食品。考察一次糖液浓度、二次糖液浓度、加盐量、二次熬煮时间、干燥时间对石斛蜜饯感官风味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实验,得出糖渍石斛的最佳工艺:一次糖液浓度30%,熬煮20 min后浸渍8 h,冷冻过夜,二次糖液浓度调整为70%,加盐4.0%,慢火熬煮30 min并定期补糖至糖液浓度浓缩至90%,沥糖后60℃热风干燥30 min,此条件下得到的石斛蜜饯色泽正常,组织饱满,返砂适量,不吸潮不黏手,清香宜人,口感黏脆有嚼劲,感官评分为89.0分,整体评价属于优良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蜜饯 糖渍 糖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渍对板栗加工与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章斌 罗嘉欣 +3 位作者 侯小桢 黄思婷 曾美琪 徐妙琴 《现代食品》 2020年第2期102-104,109,共4页
以固形物增加率为指标,通过对炒板栗产品的香气测定,比较不同处理对板栗加工与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60°Brix的葡萄糖液、料液比1∶15、糖渍80 min的条件下,按传统方式炒制50 min后,固形物增加率可达6.46 g·g-1,此... 以固形物增加率为指标,通过对炒板栗产品的香气测定,比较不同处理对板栗加工与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60°Brix的葡萄糖液、料液比1∶15、糖渍80 min的条件下,按传统方式炒制50 min后,固形物增加率可达6.46 g·g-1,此时板栗色泽均匀,果形饱满,气味香而不浓,甜而不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渍 板栗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脯糖渍液中总糖、还原糖的快速测定
14
作者 黄霆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52-55,共4页
根据旋光理论推导出果脯糖渍液中还原糖占总糖含量(Ts)的百分数(x)与精渍液旋光度(θ_t)间具有近似关系式O_t=T_s·L·(62.4-84.4X),式中L表示光径长度。根据该式可利用测糖仪和旋光仪测定稀释八倍后的糖渍液中总糖和还原精含... 根据旋光理论推导出果脯糖渍液中还原糖占总糖含量(Ts)的百分数(x)与精渍液旋光度(θ_t)间具有近似关系式O_t=T_s·L·(62.4-84.4X),式中L表示光径长度。根据该式可利用测糖仪和旋光仪测定稀释八倍后的糖渍液中总糖和还原精含量,误差为1~3%,符合生产上控制果脯质量的精度要求;方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脯 糖渍 总糖 还原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甘薯糖渍制品质量的探讨
15
作者 郝爱军 崔清勇 《山西食品工业》 2002年第2期27-28,共2页
针对甘薯糖渍制品出现外观褐变、返砂、干瘪及保质期缩短等现象,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加以控制。结果表明,经0.3%焦亚硫酸钠+0.1%柠檬酸+0.25明矾+1.55食盐溶液护色及硬化,糖煮时添加5%蜂蜜,0.3%~0.5%CMC-Na+电解质溶液,调整糖液浓度5... 针对甘薯糖渍制品出现外观褐变、返砂、干瘪及保质期缩短等现象,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加以控制。结果表明,经0.3%焦亚硫酸钠+0.1%柠檬酸+0.25明矾+1.55食盐溶液护色及硬化,糖煮时添加5%蜂蜜,0.3%~0.5%CMC-Na+电解质溶液,调整糖液浓度50%,pH2.5~3.0,煮沸时间45min,糖渍时添加乳酸钠以0.2g/100g干物质计,能有效地提高甘薯糖渍制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糖渍制品 质量控制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桂花酒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小勤 陈晓益 +3 位作者 李东 安焱林 蒋思峡 张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4,共7页
以刺梨原汁和干桂花为主要原料酿造刺梨桂花酒,分析酵母接种量、糖渍桂花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刺梨桂花酒酒精度、感官评分、总酸、总酯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刺梨桂花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酿造刺梨桂花酒... 以刺梨原汁和干桂花为主要原料酿造刺梨桂花酒,分析酵母接种量、糖渍桂花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刺梨桂花酒酒精度、感官评分、总酸、总酯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刺梨桂花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酿造刺梨桂花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5%,糖渍桂花添加量2.8%,发酵温度24℃,发酵时间5 d。在此优化条件下,刺梨桂花酒的酒精度为12%vol、感官评分为82.9分、总酸含量为6.52 g/L、总酯含量为0.96 g/L,均符合T/GZSX 055.7—2019《刺梨系列产品刺梨酒(发酵酒)》标准的要求。该果酒酒体呈清亮透明的黄色、无沉淀、具有浓郁的刺梨和桂花香气、口感独特,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刺梨果酒品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糖渍桂花 发酵工艺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山蜜饯
17
作者 黄诗涵 李屹岭(指导) 《小学生作文》 2024年第20期14-14,共1页
夏天的晚上,天气闷热极了。奶奶拿出一罐糖渍青梅,自豪地说:“这可是好东西。我把前段时间你和爷爷一起采的青梅做成了蜜饯!这可是用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奶奶小心翼翼地掀起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蜜饯色泽翠绿,格外诱人。奶奶陶... 夏天的晚上,天气闷热极了。奶奶拿出一罐糖渍青梅,自豪地说:“这可是好东西。我把前段时间你和爷爷一起采的青梅做成了蜜饯!这可是用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奶奶小心翼翼地掀起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蜜饯色泽翠绿,格外诱人。奶奶陶醉时我迅速拿起一颗蜜饯塞进嘴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饯 糖渍 青梅 天气闷热 清香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糖牡丹花脯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罗磊 刘云宏 +2 位作者 朱文学 关随霞 何瑞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4-268,共5页
为更好的利用牡丹花资源,本文以新鲜牡丹花为原料,经烫漂、护色、硬化、糖渍及杀菌等工艺制成低糖牡丹花脯。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为:牡丹花沸水烫漂2min并立即冷却;用0.25%(w/v)柠檬酸,0.2%(w/v)异维生素C钠和0.2%(w/v)无水氯化钙... 为更好的利用牡丹花资源,本文以新鲜牡丹花为原料,经烫漂、护色、硬化、糖渍及杀菌等工艺制成低糖牡丹花脯。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为:牡丹花沸水烫漂2min并立即冷却;用0.25%(w/v)柠檬酸,0.2%(w/v)异维生素C钠和0.2%(w/v)无水氯化钙配制的护色硬化液常温浸泡30min;在25%(w/v)蔗糖,0.4%(w/v)柠檬酸的糖液中,于35℃渗糖70min,真空度为0.09MPa,感官评定得分为93分;杀菌工艺为100℃杀菌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花脯 低糖 护色 真空糖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条件对青梅果脯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文博 刘慧 +3 位作者 刘杰超 吕真真 张春岭 焦中高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4669-4674,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青梅果脯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找到最适应的加工条件,为青梅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腌渍方式、烘干温度、脱盐时间及糖渍条件下青梅营养成分进行考察,包括水分、含盐量、有机酸、总糖、总膳食纤维、总蛋白质、... 目的通过测定青梅果脯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找到最适应的加工条件,为青梅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腌渍方式、烘干温度、脱盐时间及糖渍条件下青梅营养成分进行考察,包括水分、含盐量、有机酸、总糖、总膳食纤维、总蛋白质、维生素含量等营养素。结果青梅中有机酸(59.25%)、黄酮(84.61%)及膳食纤维(83.74%)损失主要表现在腌渍阶段,而维生素C损失主要是在烘干阶段,约为80.74%,青梅糖渍阶段使青梅营养成分再次损失。青梅果脯最佳加工工艺为:20%干盐腌渍11 d后50℃热风干燥32 h,料液比1:5(m:m)脱盐6 h后真空糖渍2次。结论腌渍和糖渍是青梅加工过程中营养损失的关键控制点,该研究采用的干法腌渍和真空糖渍能够有效降低其营养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加工 营养成分 腌渍 糖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滋补食品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孔谨 许克勇 +2 位作者 刘凤琴 李兰 张明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1998年第4期34-36,共3页
本文介绍以黄精为原料,加工黄精蜜脯、黄精滋补酒、黄精口服液、黄精冲剂的工艺及方法。填补黄精系列滋补食品开发与利用的空白,丰富滋补食品的种类。
关键词 黄精 滋补食品 糖渍 陈酿 浓缩 烘干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