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糖氨比作用下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的研究
1
作者 胡安福 蒋健 +3 位作者 师晓鹏 汪华文 王骏 王凯歌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以烟丝为原料,引入外源葡萄糖和氨基酸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探究了不同氨基酸种类、氨基酸配比和糖氨比对烟草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反应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了解美拉德反应在烟草中的呈香机理和调控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 以烟丝为原料,引入外源葡萄糖和氨基酸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探究了不同氨基酸种类、氨基酸配比和糖氨比对烟草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反应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了解美拉德反应在烟草中的呈香机理和调控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添加烟丝的情况下,谷氨酸(GA)与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生成了大量的酸类、呋喃类物质,GC含量分别为18.69%、 22.28%。在GA与烟草的美拉德反应体系中引入少量天冬氨酸(AA)可以将酯类物质的GC含量提高到1.38%。随着糖氨比的增加,反应产物的种类增多,其中包括醛类、酮类和酯类等物质,烟碱的GC含量从57.57%降至27.38%。最优的糖氨比为1,其中GA与AA物质的量比为1∶2,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中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DDMP)的GC含量为27.98%,并生成了少量的糠醛(FF)、糠醇(FA)和5-羟甲基糠醛(5-HMF)。随着温度的升高,DDMP不稳定,在较高温度时发生了分解,导致其GC含量的降低,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不同糖氨比条件下美拉德反应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了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和烟草的风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美拉德反应 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赖氨酸与3种还原糖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菁 刘骞 +1 位作者 孔保华 黄莉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85,共6页
研究还原糖种类和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L-赖氨酸与3种还原糖(D-葡萄糖、D-果糖、D-半乳糖)按浓度比1:1、95℃加热条件进行反应,分别得到0~6h的MRPs,测定MRPs的p... 研究还原糖种类和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L-赖氨酸与3种还原糖(D-葡萄糖、D-果糖、D-半乳糖)按浓度比1:1、95℃加热条件进行反应,分别得到0~6h的MRPs,测定MRPs的pH值、吸光度(A294nm和A420nm)、荧光强度、游离氨基含量以及还原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3个体系的pH值逐渐降低(P<0.05);无荧光中间产物(A294nm)和褐变产物(A420nm)显著增加(P<0.05);荧光强度在加热开始1h内急剧增加随后减小(P<0.05);游离氨基的含量逐渐降低(P<0.05);同时,MRPs的还原能力和ABTS+.清除活性显著增加(P<0.05)。在3种反应体系中,L-赖氨酸与D-半乳糖反应产生的MRPs具有最多的中间产物和最大程度的褐变,以及最强的还原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由于L-赖氨酸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的MRPs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所以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赖 还原 美拉德反应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蓝色产物的生成及其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4
3
作者 尹姿 孙倩 景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用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法两种方法探索了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蓝色产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检测了该产物的抗氧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木糖1mol/L,甘氨酸0.2mol/L,NaHCO30.1mol/L,pH调至9.0,30℃加热48h。在该条件下生成的... 用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法两种方法探索了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蓝色产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检测了该产物的抗氧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木糖1mol/L,甘氨酸0.2mol/L,NaHCO30.1mol/L,pH调至9.0,30℃加热48h。在该条件下生成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在630nm有吸收峰,且具有很好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与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丽萍 王凤舞 刘翠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81,共3页
以木糖和甘氨酸为底物,控制不同的物质的量(木糖与甘氨酸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0.1、1∶0.2、1∶0.4)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了三种不同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并通过还原能力、清除H2O2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OH)、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以木糖和甘氨酸为底物,控制不同的物质的量(木糖与甘氨酸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0.1、1∶0.2、1∶0.4)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了三种不同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并通过还原能力、清除H2O2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OH)、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亚硝酸根(NO2-)等体系研究了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反应产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随着反应产物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三种产物的还原能力和清除O2-.的能力相当;木糖与甘氨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0.2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清除H2O2、.OH和NO2-的能力要强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0.1和1∶0.4的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对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颜色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莎莎 陈善斌 +1 位作者 强婉丽 景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88-92,共5页
研究三种醇(甲醇、乙醇、丙醇)对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的颜色特征及抗氧化性的影响。通过吸光值和色差的测定,以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等方法来观察颜色特征物质的产生和含量的变化,并通过ABTS和DPPH法评价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 研究三种醇(甲醇、乙醇、丙醇)对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的颜色特征及抗氧化性的影响。通过吸光值和色差的测定,以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等方法来观察颜色特征物质的产生和含量的变化,并通过ABTS和DPPH法评价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0-15d)的增加,木糖-甘氨酸关拉德反应体系的吸光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色差值中L值、a值和b值均呈现下降趋势;紫外可见光谱在580nm和630nm处出现特征峰;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也呈现上升趋势。三种醇对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的各个指标的影响趋势相同,但各个指标值的变化均高于水的(P〈0.05),说明醇的加入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的进程。其中甲醇和乙醇的影响相当,且均高于丙醇对该体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醇溶剂(甲醇 乙醇 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庚烯醛对半胱氨酸-木糖体系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永霞 赵洪雷 +2 位作者 刘滢 姜程程 潘思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
研究了脂类氧化产物(E)-2-庚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热反应产物的影响。加入(E)-2-庚烯醛时,热反应产物在294 nm和420 nm处的吸光值均增大。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 研究了脂类氧化产物(E)-2-庚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热反应产物的影响。加入(E)-2-庚烯醛时,热反应产物在294 nm和420 nm处的吸光值均增大。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E)-2-庚烯醛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含氮、含硫化合物的形成受到抑制,一些硫醇类、噻吩类、噻唑类等硫化物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尤其是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3-甲基噻吩和2,5-噻吩二甲醛的含量明显下降。随着(E)-2-庚烯醛含量的增加,生成了一些新的烷基噻吩类,如2-己基噻吩、2-(1,1-二甲基乙基)-噻吩和5-甲基-2-噻吩甲醛等。并且与对照相比,加入(E)-2-庚烯醛的体系新增了一些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L-半胱 D-木 (E)-2-庚烯醛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作用的精氨酸——木糖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条件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2-83,共2页
用精氨酸和木糖通过美拉德反应可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产物。调查了反应时间、起始pH和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1mol/L的精氨酸与1mol/L的木糖水溶液在pH起始值为5时反应回流10h。如在1∶1吡啶/水介质中... 用精氨酸和木糖通过美拉德反应可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产物。调查了反应时间、起始pH和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1mol/L的精氨酸与1mol/L的木糖水溶液在pH起始值为5时反应回流10h。如在1∶1吡啶/水介质中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可提高二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条件 食品 抗氧化剂 美拉德反应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蟹壳氨基葡萄糖-半胱氨酸美拉德反应产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晓彰 刘必谦 +2 位作者 周湘池 章思思 庄怡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了探讨半胱氨酸-氨糖美拉德反应产物(GCMRPs)对酪氨酸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其在对虾冷藏保鲜中的作用,以半胱氨酸及虾蟹壳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pH=10)制备美拉德反应产物,并分别测定其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抑制能力及对南... 为了探讨半胱氨酸-氨糖美拉德反应产物(GCMRPs)对酪氨酸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其在对虾冷藏保鲜中的作用,以半胱氨酸及虾蟹壳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pH=10)制备美拉德反应产物,并分别测定其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抑制能力及对南美白对虾黑变腐败的影响。结果显示,GCMRPs具有很强的二酚酶活抑制能力,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的抑制类型为不可逆的竞争性抑制。通过比较,在同浓度下,其抑制酪氨酸酶二酚酶活能力比半胱氨酸、曲酸更为优越,可做为一种有效的酶抑制剂。同时,鲜虾保鲜实验显示该产物有很好的防止黑变的能力,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酶 半胱 美拉德反应产物 抑制 黑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化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糖氨反应中的2,6-脱氧果糖嗪 被引量:3
9
作者 黎艳玲 杨华武 +3 位作者 周宇 刘建福 邓昌健 傅见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C/MS) 硅烷化衍生(silylation derivatization):2 6-脱氧果嗪(2 6-deoxyfrtlctosazine) 反应(browning re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木糖体系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优化制备及抑菌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炜炜 蔡超 +4 位作者 段丽萍 陈胜 陈浩 金皓 朱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3,48,共5页
以木糖(Xylose)和赖氨酸(Lys)为原料,以美拉德反应褐变水平和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抗氧化力活性(通过FRAP值表征)为评价指标,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并得到木糖—赖氨酸体系美拉德反应产物(XL-MRPs)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抑菌性进行研究。... 以木糖(Xylose)和赖氨酸(Lys)为原料,以美拉德反应褐变水平和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抗氧化力活性(通过FRAP值表征)为评价指标,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并得到木糖—赖氨酸体系美拉德反应产物(XL-MRPs)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抑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L-MRP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120min,pH 9.0,反应温度109℃,木糖与赖氨摩尔比2.1∶1.0,该条件下XL-MRPs的抗氧化性最强,FRAP值为1.33±0.16。XL-MR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且XL-MRPs溶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球蛋白(11S)-木糖接枝反应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中 周媛 +1 位作者 林伟锋 蔡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67,71,共4页
利用纯化的大豆球蛋白(11S)与木糖进行maillard接枝反应,专一地探讨11S组分的羰氨反应特性,以期将大豆蛋白应用于发酵乳的生产中,提高发酵乳的稳定性。文中主要讨论了5个显著影响反应的反应条件与反应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由... 利用纯化的大豆球蛋白(11S)与木糖进行maillard接枝反应,专一地探讨11S组分的羰氨反应特性,以期将大豆蛋白应用于发酵乳的生产中,提高发酵乳的稳定性。文中主要讨论了5个显著影响反应的反应条件与反应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由于采用木糖及湿法反应,只有控制好反应条件才能使得反应产物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 maillard接枝反应 反应特性 发酵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氨酸与还原糖组成的Maillard模型体系形成异戊醛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立伟 田红玉 +1 位作者 孙宝国 张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45-148,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以及pH值对L-亮氨酸与还原糖组成的Maillard模型体系形成异戊醛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从100℃上升至140℃,异戊醛的产率增加。对葡萄糖或核糖体系,异戊醛产率随还原糖的用量增加而增加。通常弱酸性...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以及pH值对L-亮氨酸与还原糖组成的Maillard模型体系形成异戊醛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从100℃上升至140℃,异戊醛的产率增加。对葡萄糖或核糖体系,异戊醛产率随还原糖的用量增加而增加。通常弱酸性或弱碱性的条件比中性的条件更有利于异戊醛的形成。在葡萄糖、果糖、木糖和核糖4种糖中,葡萄糖和果糖体系形成的异戊醛产率更高,而且副产物少。在木糖或核糖大量过量而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主要形成糠醛的副产物。葡萄糖与亮氨酸组成的体系在最佳条件下,得到异戊醛最高产率约为32%;果糖体系形成异戊醛最高产率约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异戊醛 MAILLARD反应 Strecke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半胱氨酸-木糖”模型体系初始美拉德中间体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长春 石景艳 +1 位作者 谢建春 孙宝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69,共6页
采用"半胱氨酸-木糖"模型反应,在p H 5.5、温度分别为120、130、140、150、160℃的条件下,考察初始美拉德中间体2-木糖基噻唑烷-4-羧酸、半胱氨酸-Amadori及原料半胱氨酸的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发现2-木糖基噻唑烷-4-羧酸、... 采用"半胱氨酸-木糖"模型反应,在p H 5.5、温度分别为120、130、140、150、160℃的条件下,考察初始美拉德中间体2-木糖基噻唑烷-4-羧酸、半胱氨酸-Amadori及原料半胱氨酸的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发现2-木糖基噻唑烷-4-羧酸、半胱氨酸的含量在各个温度下均呈下降趋势,温度越高下降越快;但半胱氨酸Amadori的含量在120、130、140℃时呈钟形曲线变化,150、160℃则一直呈陡峭的下降趋势。比较半胱氨酸利用率、反应产物的颜色、气味特征和检测到的挥发性化合物总量,尤其含硫化合物的量,得出采用140℃反应60 min为模型反应较佳条件。采用双柱定性、保留指数比对、标准谱库检索,从140℃反应60 min的产物中检测出含硫化合物40种,含氮杂环化合物5种,含氧杂环化合物8种,含量较高的为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2-噻吩硫醇、2-甲基噻吩并[2,3-b]噻吩、2,5-噻吩二甲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 美拉德反应 2-木基噻唑烷-4-羧酸 肉香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烹饪过程中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寒冰 申明月 +2 位作者 谢俊华 刘玲玲 聂少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2-146,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检测中式菜肴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去脂肪,硼氢化钠还原,盐酸水解蛋白,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检测中式菜肴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去脂肪,硼氢化钠还原,盐酸水解蛋白,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5 m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水(80∶20,V/V)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4 μ Hydro-RP 80A色谱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重反应监测分析,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该方法检出限为1.40 μg/g,加标回收率为90.94%~105.26%,相对标准偏差为5.80%~15.46%.采用该分析方法对中式菜肴糖醋排骨加工过程中CML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工温度和加热时间以及糖和油脂的添加均可以显著影响糖醋排骨中CML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基化末端产物 羧甲基赖 醋排骨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 多重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政良 张丽芸 +1 位作者 乔贵林 卢晓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获得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编码区基因。方法采用 RT-巢式 PCR技术从 人胎肝组织总RNA扩增目的cDNA片段,克隆人pGEM-T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鉴定。结果获得了编码合信号... 目的 获得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编码区基因。方法采用 RT-巢式 PCR技术从 人胎肝组织总RNA扩增目的cDNA片段,克隆人pGEM-T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鉴定。结果获得了编码合信号 顺序的MASP-2肽链全长cDNA,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G1,建立了MASP-2的重组克隆。酶切图 谱与微机分析结果无异;序列分析表明,与报道的人 MASP-2cDNA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人 MASP-2基因,为深 入研究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激活机制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突变引起免疫缺损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结合凝集素 相关丝酸蛋白酶-2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克隆 MBL MAS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C端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16
作者 刘洁 贾天军 +2 位作者 刘雪晴 贾晓辉 翟雪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获得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MASP-2)C端编码基因,并表达人MASP-2C端片段,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检测奠定分子学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组织总RNA中扩增人MASP-2C端的cDNA,克隆入pGEX... 目的:获得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MASP-2)C端编码基因,并表达人MASP-2C端片段,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检测奠定分子学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组织总RNA中扩增人MASP-2C端的cDNA,克隆入pGEX-6p-2表达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获得编码人MASP-2C端片段的cDNA,并且与pGEX-6p-2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成功构建人MASP-2C端片段cDNA的重组克隆。重组质粒酶切图谱分析和DNA测序分析,人MASP-2C端片段cDNA的重组克隆与GenBank中人MASP-2C端的cDNA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人MASP-2C端片段cDNA,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MASP-2C端多肽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甘露结合凝集素相关丝酸蛋白激酶-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鸡油通过Maillard反应生成鸡肉风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成坚 刘晓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2,共3页
鸡肉风味成分主要由鸡脂香、肉香和鲜甜味组成。文中就鸡脂肪氧化结合Maillard反应生成鸡肉风味物质等方面对鸡肉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鸡油过氧化结合美拉德反应产生的肉味可以显著提升鸡肉的风味:当pH6... 鸡肉风味成分主要由鸡脂香、肉香和鲜甜味组成。文中就鸡脂肪氧化结合Maillard反应生成鸡肉风味物质等方面对鸡肉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鸡油过氧化结合美拉德反应产生的肉味可以显著提升鸡肉的风味:当pH6.5,添加木糖10g/L,氨基乙酸15g/L,半胱氨酸4g/L,在鸡油过氧化值为8mg/kg,反应温度100℃,反应90min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 风味物质 反应生成 鸡肉 鸡油 美拉德反应 风味成分 脂肪氧化 工艺条件 基乙酸 半胱 过氧化值 反应温度 甜味 肉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戊糖的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钱欣平 孟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1-44,共4页
对一种甲基戊糖的分光光度法加以改进 ,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实验中试剂量的最佳组合 ,并分析了测定中相关参数的影响。该法简单、快速、精确、灵敏度高 ,检测线性范围为2~90mg/L ,测量鼠李糖的相对误差为2.6 %。文中还以实际发酵液作为... 对一种甲基戊糖的分光光度法加以改进 ,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实验中试剂量的最佳组合 ,并分析了测定中相关参数的影响。该法简单、快速、精确、灵敏度高 ,检测线性范围为2~90mg/L ,测量鼠李糖的相对误差为2.6 %。文中还以实际发酵液作为分析对象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验证了该检测技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甲基戊 鼠李 分析 L-半胱酸-硫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后低温放置对美拉德反应特征颜色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莎莎 景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分析短时加热与低温相结合对美拉德反应颜色特征、抗氧化性和反应进程的影响,利用木糖与甘氨酸模式美拉德反应体系,在60℃预加热0、0.5、1h后,置于4℃条件下观测反应变化。通过吸光值和色差的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分析、ABTS及DPP... 为分析短时加热与低温相结合对美拉德反应颜色特征、抗氧化性和反应进程的影响,利用木糖与甘氨酸模式美拉德反应体系,在60℃预加热0、0.5、1h后,置于4℃条件下观测反应变化。通过吸光值和色差的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分析、ABTS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反应体系特征颜色和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60℃加热时间越长,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的初始吸光值、b值和自由基清除率越大且变化幅度较快,而初始L值和a值则越小。在4℃下放置,反应体系的吸光值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L、a、b值均呈现下降趋势;加热0和0.5h的反应体系在紫外区265nm处出现特征峰,而加热1h的体系无此特征峰出现,不同体系在可见光区均在580nm和630nm处出现特征峰,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吸光强度不断增大;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但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增加较明显,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加较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短时加热 低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发酵耦联工艺中美拉德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柯 张建华 毛忠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4,共5页
对酒精-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中,糖化和灭菌过程厌氧消化出水中的氨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是影响美拉德反应程度的关键因素,随着pH的上升,反应程度随之增加。由于溶液中游离氯(NH_3)占总氨浓... 对酒精-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中,糖化和灭菌过程厌氧消化出水中的氨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是影响美拉德反应程度的关键因素,随着pH的上升,反应程度随之增加。由于溶液中游离氯(NH_3)占总氨浓度的比例也是随着pH的上升而增加,说明美拉德反应发生于游离氨与还原糖之间。在耦联工艺条件下,由于液化过程在pH6.0条件下进行,且玉米培养基有一定的pH缓冲作用,美拉德反应非常微弱甚至不存在,因此不会造成发酵体系中总糖的减少而引起酒精产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发酵 厌氧消化 还原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