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型半胱氨酸对小鼠糖异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雅楠
杨丽娟
+4 位作者
王文林
冯维杨
桂莉
王芳
李树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含1.5%的蛋氨酸...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含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3个月后,各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的G6Pase和PEPCK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0.05);RT-PCR发现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表明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增强糖异生作用,导致肝糖的输出增多,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酶
糖异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二醇对奶牛围产期血浆激素和肝脏糖异生限速酶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聪
刘强
+5 位作者
张延利
张拴林
裴彩霞
白元生
师周戈
刘晓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研究了丙二醇对奶牛围产期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肝脏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途径限速酶活性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683.1±14.9)kg、胎次(2.5±0.2)、上一泌乳期305d产奶量(7339±18)kg和预产期(24.5±0.2)d的经产奶...
研究了丙二醇对奶牛围产期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肝脏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途径限速酶活性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683.1±14.9)kg、胎次(2.5±0.2)、上一泌乳期305d产奶量(7339±18)kg和预产期(24.5±0.2)d的经产奶牛,随机分为4组,从分娩前19d开始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二醇0、150、300和450mL·d-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丙二醇300和450mL·d-1,显著提高了奶牛分娩后7、21和35d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浓度(P<0.05)。奶牛分娩后7、21和35d奶牛肝脏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途径限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日粮中添加丙二醇能够加强葡萄糖异生作用,适宜添加量为300mL·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醇
激素
糖异生作用
限速酶
围产期
荷斯坦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奶牛发生酮症的生理生化机制及防治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冬梅
张书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9期67-68,共2页
酮症(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酮症一般多发生在高产或分娩次数较多的奶牛。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分娩后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胃肠蠕...
酮症(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酮症一般多发生在高产或分娩次数较多的奶牛。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分娩后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胃肠蠕动停止。呼吸深而缓慢,呼出的气体中有丙酮的气味。心率快而弱,知觉丧失。血糖、血钙含量下降。酮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慢性缺钙,以及产前高产奶牛体内糖分解代谢水平主动急剧升高,特别是当高产奶牛分娩前后由于天气、饲料等原因导致采食量下降,此时奶牛血液中的血糖等能源物质不能满足这一生理需要,导致高产奶牛分娩后1周之内易发生产后瘫痪。加强对临产母牛的监护和饲养,提早采取措施防范。一旦发病及时治疗,对防制奶牛产后瘫痪能收到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症
低血糖
糖代谢受阻
糖异生作用
低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仔、幼狐貉瘫软症诊治分析
4
作者
高文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对近年来仔、幼狐貉发生瘫软症进行了诊治,并对病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诊治与研究发现,狐、貉瘫软症的发生,不合理使用商品配合料是主要原因之一,不但与VB1、VB2等水溶性维生素缺乏有密切关系,而且还与为使仔、幼兽快速生长发育而日粮蛋白...
对近年来仔、幼狐貉发生瘫软症进行了诊治,并对病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诊治与研究发现,狐、貉瘫软症的发生,不合理使用商品配合料是主要原因之一,不但与VB1、VB2等水溶性维生素缺乏有密切关系,而且还与为使仔、幼兽快速生长发育而日粮蛋白质、脂肪水平过高,碳水化合物不足有关,与天气炎热、饮水不足有关。诊疗过程与疗效证明,仔、幼狐貉瘫软症是一种低血糖症与酮体症同时发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软症
酮体症
糖异生作用
商品配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二醇在养牛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勇
王聪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12S期45-47,共3页
在泌乳早期,由于采食饲料能量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高产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且往往引发酮病以及一些其他代谢疾病。因为无法克服奶牛采食量的下降,所以生产中常添加一些生糖物质如丙二醇等来减轻奶牛酮病。丙二醇具有生糖作用,进入瘤胃...
在泌乳早期,由于采食饲料能量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高产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且往往引发酮病以及一些其他代谢疾病。因为无法克服奶牛采食量的下降,所以生产中常添加一些生糖物质如丙二醇等来减轻奶牛酮病。丙二醇具有生糖作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迅速被吸收转化为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泌乳性能
奶牛泌乳
能量负平衡
干物质采食量
吸收转化
乳蛋白质
糖异生作用
纤维物质
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酮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
2
6
作者
姚晓芳
《饲料博览》
2019年第7期72-72,共1页
1 病因与发病机制奶牛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明确的是,同时出现高强度的脂肪动员和高水平葡萄糖需求才会发病.这两种情况均见于哺乳早期,此时,能量负平衡导致脂肪动员,牛奶合成又增加了葡萄糖需求.脂肪动员伴随着血清NEFA浓...
1 病因与发病机制奶牛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明确的是,同时出现高强度的脂肪动员和高水平葡萄糖需求才会发病.这两种情况均见于哺乳早期,此时,能量负平衡导致脂肪动员,牛奶合成又增加了葡萄糖需求.脂肪动员伴随着血清NEFA浓度的升高.在高强度的糖异生作用期间,肝脏中大部分的血清NEFA被直接用于酮体的合成.因此,酮病的临床病理学的特征包括:血清NEFA和酮体的浓度升高及葡萄糖浓度降低.与其他品种不同的是,高酮血症的牛不伴发酸血症.血清中的酮体是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葡萄糖浓度
治疗
诊断
发病机制
能量负平衡
糖异生作用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过程中哺乳仔猪神经性疾病的防治
被引量:
1
7
作者
逯登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3期23-23,共1页
在养猪业生产中哺乳仔猪神经性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现就其防治介绍如下:1 初生仔猪低血糖病此病为初生一周内仔猪血糖低下而产生的代谢症,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其主要原因是仔猪没有获得充足的哺乳.任何使母猪泌乳不足或仔猪本身...
在养猪业生产中哺乳仔猪神经性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现就其防治介绍如下:1 初生仔猪低血糖病此病为初生一周内仔猪血糖低下而产生的代谢症,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其主要原因是仔猪没有获得充足的哺乳.任何使母猪泌乳不足或仔猪本身无法吮吸的因素都会引起仔猪挨饿而发生低血糖症.据报道,仔猪肠道缺少乳汁消化所必需的乳酸杆菌,可发生本病.生后7d内的仔猪,缺少为糖异生作用所需的酶类,糖异生能力差,糖代谢调节机能不全.在此期间,主要来源于母乳和胚胎期贮存肝糖元的分解,如吮乳不足或缺乏,则肝糖元迅速耗尽,血糖降低至2.8 mmol/L,即可发病.在正常情况下,每100克脑组织每分钟消耗5.5mg葡萄糖,而脑贮存葡萄糖很少,完全依赖于血液供应,对低血糖极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仔猪
神经性疾病
生产过程
防治
低血糖病
初生仔猪
代谢调节
糖异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兽药安全使用常识
8
《现代畜牧兽医》
2011年第9期40-41,共2页
1.什么是生物素?其主要作用及临床应用是怎样的? ①生物素(Biotin),又叫维生素H、维生素BT和辅酶R,是一种含硫维生素。 生物素参与机体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物素酶能催化脱羧和羧化反应。特别是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时,生物...
1.什么是生物素?其主要作用及临床应用是怎样的? ①生物素(Biotin),又叫维生素H、维生素BT和辅酶R,是一种含硫维生素。 生物素参与机体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物素酶能催化脱羧和羧化反应。特别是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时,生物素可通过蛋白质和脂肪的葡萄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使用
碳水化合物代谢
兽药
维生素H
生物素
维生素BT
糖异生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防治
9
作者
潘银环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64-64,共1页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出生后最初几天,多在2-7d内发病,以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并出现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发病仔猪如不及时治疗,几乎100%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本病的防治简介如下。
关键词
仔猪低血糖症
发病仔猪
神经机能障碍
营养代谢病
吮乳
出生后
乳量
血糖含量
糖异生作用
初生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酮病的诊断和治疗
10
作者
邵成成
魏薇
宁方园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1期32-33,共2页
奶牛的酮病(ketosis),也称为乳牛酮血症(ketonemia),最早于1894年由Landel所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acetonemia)、酮尿病(ketonuria)、母牛热(cow fever)、慢热(slow fever)、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
奶牛的酮病(ketosis),也称为乳牛酮血症(ketonemia),最早于1894年由Landel所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acetonemia)、酮尿病(ketonuria)、母牛热(cow fever)、慢热(slow fever)、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病等。该病是奶牛最常见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疾病。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尤其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国内兽医界的普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脂肪代谢紊乱
醋酮
酮血症
酮尿
血病
血糖浓度
糖异生作用
前胃
生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型半胱氨酸对小鼠糖异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雅楠
杨丽娟
王文林
冯维杨
桂莉
王芳
李树德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系
昆明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
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项目(U1132606)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专项基金项目(2009CD213)
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10C148)~~
文摘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含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3个月后,各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的G6Pase和PEPCK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0.05);RT-PCR发现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表明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增强糖异生作用,导致肝糖的输出增多,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酶
糖异生作用
Keywords
hyperhomocysteinemia
homocysteine
glucose-6-phosphatase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gluconeogenesis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二醇对奶牛围产期血浆激素和肝脏糖异生限速酶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聪
刘强
张延利
张拴林
裴彩霞
白元生
师周戈
刘晓妮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100312014)
国家奶牛产业体系雁门关综合试验站(nycytx-08)
山西省现代牛产业技术体系(2011-05)项目
文摘
研究了丙二醇对奶牛围产期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肝脏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途径限速酶活性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683.1±14.9)kg、胎次(2.5±0.2)、上一泌乳期305d产奶量(7339±18)kg和预产期(24.5±0.2)d的经产奶牛,随机分为4组,从分娩前19d开始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二醇0、150、300和450mL·d-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丙二醇300和450mL·d-1,显著提高了奶牛分娩后7、21和35d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浓度(P<0.05)。奶牛分娩后7、21和35d奶牛肝脏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途径限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日粮中添加丙二醇能够加强葡萄糖异生作用,适宜添加量为300mL·d-1。
关键词
丙二醇
激素
糖异生作用
限速酶
围产期
荷斯坦奶牛
Keywords
propylene glycol
hormone
gluconeogenesis
key regulatory enzymes
peripartum
Holstein dairy cows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奶牛发生酮症的生理生化机制及防治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冬梅
张书杰
机构
辽宁医学院动物科学院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9期67-68,共2页
文摘
酮症(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酮症一般多发生在高产或分娩次数较多的奶牛。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分娩后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胃肠蠕动停止。呼吸深而缓慢,呼出的气体中有丙酮的气味。心率快而弱,知觉丧失。血糖、血钙含量下降。酮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慢性缺钙,以及产前高产奶牛体内糖分解代谢水平主动急剧升高,特别是当高产奶牛分娩前后由于天气、饲料等原因导致采食量下降,此时奶牛血液中的血糖等能源物质不能满足这一生理需要,导致高产奶牛分娩后1周之内易发生产后瘫痪。加强对临产母牛的监护和饲养,提早采取措施防范。一旦发病及时治疗,对防制奶牛产后瘫痪能收到明显效果。
关键词
酮症
低血糖
糖代谢受阻
糖异生作用
低血钙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仔、幼狐貉瘫软症诊治分析
4
作者
高文玉
机构
锦州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文摘
对近年来仔、幼狐貉发生瘫软症进行了诊治,并对病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诊治与研究发现,狐、貉瘫软症的发生,不合理使用商品配合料是主要原因之一,不但与VB1、VB2等水溶性维生素缺乏有密切关系,而且还与为使仔、幼兽快速生长发育而日粮蛋白质、脂肪水平过高,碳水化合物不足有关,与天气炎热、饮水不足有关。诊疗过程与疗效证明,仔、幼狐貉瘫软症是一种低血糖症与酮体症同时发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关键词
瘫软症
酮体症
糖异生作用
商品配合料
分类号
S865.2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二醇在养牛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勇
王聪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12S期45-47,共3页
文摘
在泌乳早期,由于采食饲料能量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高产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且往往引发酮病以及一些其他代谢疾病。因为无法克服奶牛采食量的下降,所以生产中常添加一些生糖物质如丙二醇等来减轻奶牛酮病。丙二醇具有生糖作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迅速被吸收转化为葡萄糖。
关键词
奶牛酮病
泌乳性能
奶牛泌乳
能量负平衡
干物质采食量
吸收转化
乳蛋白质
糖异生作用
纤维物质
饲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酮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
2
6
作者
姚晓芳
机构
辽宁省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
出处
《饲料博览》
2019年第7期72-72,共1页
文摘
1 病因与发病机制奶牛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明确的是,同时出现高强度的脂肪动员和高水平葡萄糖需求才会发病.这两种情况均见于哺乳早期,此时,能量负平衡导致脂肪动员,牛奶合成又增加了葡萄糖需求.脂肪动员伴随着血清NEFA浓度的升高.在高强度的糖异生作用期间,肝脏中大部分的血清NEFA被直接用于酮体的合成.因此,酮病的临床病理学的特征包括:血清NEFA和酮体的浓度升高及葡萄糖浓度降低.与其他品种不同的是,高酮血症的牛不伴发酸血症.血清中的酮体是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
关键词
奶牛酮病
葡萄糖浓度
治疗
诊断
发病机制
能量负平衡
糖异生作用
临床病理学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过程中哺乳仔猪神经性疾病的防治
被引量:
1
7
作者
逯登明
机构
青海乐都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出处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3期23-23,共1页
文摘
在养猪业生产中哺乳仔猪神经性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现就其防治介绍如下:1 初生仔猪低血糖病此病为初生一周内仔猪血糖低下而产生的代谢症,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其主要原因是仔猪没有获得充足的哺乳.任何使母猪泌乳不足或仔猪本身无法吮吸的因素都会引起仔猪挨饿而发生低血糖症.据报道,仔猪肠道缺少乳汁消化所必需的乳酸杆菌,可发生本病.生后7d内的仔猪,缺少为糖异生作用所需的酶类,糖异生能力差,糖代谢调节机能不全.在此期间,主要来源于母乳和胚胎期贮存肝糖元的分解,如吮乳不足或缺乏,则肝糖元迅速耗尽,血糖降低至2.8 mmol/L,即可发病.在正常情况下,每100克脑组织每分钟消耗5.5mg葡萄糖,而脑贮存葡萄糖很少,完全依赖于血液供应,对低血糖极为敏感.
关键词
哺乳仔猪
神经性疾病
生产过程
防治
低血糖病
初生仔猪
代谢调节
糖异生作用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兽药安全使用常识
8
出处
《现代畜牧兽医》
2011年第9期40-41,共2页
文摘
1.什么是生物素?其主要作用及临床应用是怎样的? ①生物素(Biotin),又叫维生素H、维生素BT和辅酶R,是一种含硫维生素。 生物素参与机体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物素酶能催化脱羧和羧化反应。特别是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时,生物素可通过蛋白质和脂肪的葡萄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的稳定。
关键词
安全使用
碳水化合物代谢
兽药
维生素H
生物素
维生素BT
糖异生作用
临床应用
分类号
S881.2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防治
9
作者
潘银环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大孤山经济区孤山镇人民政府
出处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64-64,共1页
文摘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出生后最初几天,多在2-7d内发病,以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并出现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发病仔猪如不及时治疗,几乎100%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本病的防治简介如下。
关键词
仔猪低血糖症
发病仔猪
神经机能障碍
营养代谢病
吮乳
出生后
乳量
血糖含量
糖异生作用
初生仔猪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酮病的诊断和治疗
10
作者
邵成成
魏薇
宁方园
机构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通辽市开发区农牧业局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兽医局
出处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1期32-33,共2页
文摘
奶牛的酮病(ketosis),也称为乳牛酮血症(ketonemia),最早于1894年由Landel所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acetonemia)、酮尿病(ketonuria)、母牛热(cow fever)、慢热(slow fever)、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病等。该病是奶牛最常见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疾病。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尤其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国内兽医界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
奶牛酮病
脂肪代谢紊乱
醋酮
酮血症
酮尿
血病
血糖浓度
糖异生作用
前胃
生产瘫痪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型半胱氨酸对小鼠糖异生作用的影响
王雅楠
杨丽娟
王文林
冯维杨
桂莉
王芳
李树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丙二醇对奶牛围产期血浆激素和肝脏糖异生限速酶的影响
王聪
刘强
张延利
张拴林
裴彩霞
白元生
师周戈
刘晓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产奶牛发生酮症的生理生化机制及防治
马冬梅
张书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仔、幼狐貉瘫软症诊治分析
高文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丙二醇在养牛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勇
王聪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奶牛酮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姚晓芳
《饲料博览》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产过程中哺乳仔猪神经性疾病的防治
逯登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兽药安全使用常识
《现代畜牧兽医》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防治
潘银环
《山东畜牧兽医》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奶牛酮病的诊断和治疗
邵成成
魏薇
宁方园
《山东畜牧兽医》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