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胰岛素不同应用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A组采用胰岛素静脉注射法治疗,B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治疗。对比两...目的对比胰岛素不同应用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A组采用胰岛素静脉注射法治疗,B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尿酮转阴和血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 P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降糖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糖发生率[4.08%(2/49)比18.37%(9/49)]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静脉滴注和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均能达到降糖效果,但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降糖效果明显,且能缩短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情况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比胰岛素不同应用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A组采用胰岛素静脉注射法治疗,B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尿酮转阴和血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 P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降糖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糖发生率[4.08%(2/49)比18.37%(9/49)]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静脉滴注和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均能达到降糖效果,但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降糖效果明显,且能缩短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