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创面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康永 李婵 +4 位作者 刘桂芳 徐树彬 万良硕 吕延林 刘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观察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创面改善、肉芽组织生长和足部微血管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管介入术后予复方黄柏液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创面改善、肉芽组织生长和足部微血管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管介入术后予复方黄柏液治疗,治疗组予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足部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肉芽组织生长及足创面改善情况,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足部微血管血流灌注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创面面积、中医证候、NR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面积、创面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TNF-α、sVCAM-1、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纤维蛋白原、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VEGF、TGF-β1、bF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患者采用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可提升生长因子水平,抑制患者炎症,改善足部微血管循环、血管内皮功能,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改善,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步汤 复方黄柏液 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 炎症 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部微血管循环 肉芽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春梅 谷涌泉 +3 位作者 李建新 张建 陈兵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0-785,共6页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患者存在年龄大、合并症多并有对比剂的应用等情况,故围手术期有其复杂性;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对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①血糖控制目标及措施;②预防和治疗对...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患者存在年龄大、合并症多并有对比剂的应用等情况,故围手术期有其复杂性;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对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①血糖控制目标及措施;②预防和治疗对比剂肾病(CIN);③积极控制糖尿病足感染;④仔细评估心脏风险,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等措施保护心脏;⑤注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抗凝、降纤等治疗。除以上所述外,糖尿病足患者一般合并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2项以上,全身各脏器储备功能差,需全身各脏器及营养状况评价;围术期还可能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需全面、细致、深入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介入治疗 对比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增水行舟法治疗糖尿病足干性坏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品川 马静 +1 位作者 朱朝军 田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2-1233,共2页
局部组织严重缺血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干性坏疽。增水行舟法是在益气、养阴、养血兼通络的内治基础上,使得局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水增舟行而使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出现分界线,甚至将坏死组织托起,然后通过保湿外治法增液,促使干性坏... 局部组织严重缺血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干性坏疽。增水行舟法是在益气、养阴、养血兼通络的内治基础上,使得局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水增舟行而使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出现分界线,甚至将坏死组织托起,然后通过保湿外治法增液,促使干性坏疽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创面逐渐愈合的治疗方法。增水行舟法治疗糖尿病足干性坏疽内外兼治,在临床中较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水行舟 糖尿病 干性坏疽 保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病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不同包扎止血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晓玲 唐元英 +2 位作者 高冬梅 李婷 蔡微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7期1755-1756,共2页
[目的]观察普通纱布加压包扎法、"8"字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气囊止血带包扎法3种不同穿刺点包扎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检查或治疗的糖尿病足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介入术后分别采用普通纱布加压... [目的]观察普通纱布加压包扎法、"8"字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气囊止血带包扎法3种不同穿刺点包扎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检查或治疗的糖尿病足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介入术后分别采用普通纱布加压包扎法、"8"字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气囊止血带包扎法3种不同穿刺点包扎止血方法,观察出血性并发症、卧床制动时间、皮肤受损、病人不适感指标。[结果]3组发生局部渗血、血肿形成、假性动脉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字包扎组总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制动时间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字型弹力绷带包扎法固定牢,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短,经济实用,是较为理想的包扎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股动脉介入 包扎止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截肢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白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S2期43-44,共2页
糖尿病足坏疽(DIGF)是糖尿病晚期血管和神经病变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病人,中老年多见。大面积坏疽和严重感染时会危及生命,截肢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老年糖尿病病人常合并眼、心、脑、血管... 糖尿病足坏疽(DIGF)是糖尿病晚期血管和神经病变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病人,中老年多见。大面积坏疽和严重感染时会危及生命,截肢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老年糖尿病病人常合并眼、心、脑、血管、肾等基础疾病,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了手术困难和风险。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我科自2005年7月—2008年6月对23例老年糖尿病足坏疽病人行截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坏疽 截肢手 老年糖尿病 基础疾病 糖尿病晚期 血糖变化 残肢 截肢 局部伤口 负压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甫能 郎江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663-2665,共3页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根据WH0的定义)。1956年Oakley首先提出糖尿病足一词...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根据WH0的定义)。1956年Oakley首先提出糖尿病足一词.1972年Catterall将糖尿病足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糖尿病 介入治疗 周围血管病变 皮肤溃疡 部疼痛 综合因素 肢端坏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