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单体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璐萍 郑燕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7-591,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视网膜的单纯微血管疾病,目前主流疗法仍然只关注其晚期血管病变并发症和单一分子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然而现在研究正转向一个更全面的观点,即DR是神经血管单元(NVU)损伤引起的一类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视网膜的单纯微血管疾病,目前主流疗法仍然只关注其晚期血管病变并发症和单一分子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然而现在研究正转向一个更全面的观点,即DR是神经血管单元(NVU)损伤引起的一类神经血管性疾病。在DR早期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DRN)占主导地位,可能先于微血管异常发生,且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可进一步导致微血管损伤和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因此在早期DR中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来预防或逆转DRN是有意义的,然而目前尚没有针对DRN的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中药对视网膜保护作用已成为热点,且主要研究集中在中药单体。本文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单体在DRN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DR的早期治疗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 神经元凋亡 视网膜胶质增生 神经保护 中药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晶艳 周琦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在早期被认为是一种微血管性疾病,多年来关于DR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管特征的改变上,包括血管渗透性的增加、新生血管的形成和黄斑水肿等。近年大量的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发现在糖尿病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在早期被认为是一种微血管性疾病,多年来关于DR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管特征的改变上,包括血管渗透性的增加、新生血管的形成和黄斑水肿等。近年大量的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发现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微血管发生损害前,视网膜神经元即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提示DR是一种神经血管性疾病,这也可以解释DR患者很快发生的视功能减退。现将国内外关于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发现有效的视网膜神经元保护策略,从而减缓DR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 神经退行性 兴奋性毒性代谢产物 氧化应激 神经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晨晨 尹元 +1 位作者 聂圣琼 郑雅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血管病变方面。但已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视网膜出现微血管障碍之前,就已经出现神经元的病理改变。视网膜微血管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紧密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血管病变方面。但已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视网膜出现微血管障碍之前,就已经出现神经元的病理改变。视网膜微血管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紧密关联,组成神经微血管单位。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为一种由神经微血管单位损伤导致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其中糖尿病代谢改变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影响该"单位"正常功能的重要原因。本文就炎症对DR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影响作一综述,重点分析炎症对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影响,以期寻找早期有效的神经元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 病理生理 炎症 胶质细胞 神经退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与HMGB1在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和神经退行性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冯路迦 张学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由糖尿病所导致的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往DR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血管;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DR不仅仅是一种微血管病变,而且还伴有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近期研究表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由糖尿病所导致的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往DR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血管;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DR不仅仅是一种微血管病变,而且还伴有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近期研究表明,自噬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通过多条通路参与到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和神经退行性变中,通过调控自噬或HMGB1可能为DR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就自噬与HMGB1在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和神经退行性变发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 微血管病 神经退行性 自噬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通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宝花 亢泽峰 +5 位作者 侯昕玥 王健全 宋曼 李丹玉 刘梦雨 晏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426-1431,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以神经退行性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为其主要特征。目前,DR的治疗主要关注于晚期并发症的处理,没有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证据表明,PI3K/AKT通路作为细胞周期过程中重要的胞内信号通路之一,参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以神经退行性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为其主要特征。目前,DR的治疗主要关注于晚期并发症的处理,没有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证据表明,PI3K/AKT通路作为细胞周期过程中重要的胞内信号通路之一,参与了DR发病的全过程。文章主要从PI3K/AKT信号通路的结构组成、激活和阻止途径、传导路径、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综述其在DR中的作用,并探讨靶向PI3K/AKT通路治疗DR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通路 糖尿病视网膜 神经退行性 微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姜萌萌 柳林 张敬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作为微血管病变被广泛报道。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已经发生,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以神经元凋亡和胶质反应为主要特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作为微血管病变被广泛报道。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已经发生,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以神经元凋亡和胶质反应为主要特征,其发生机制包括高血糖、氧化应激、谷氨酸毒性、炎症等。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 神经退行性 神经元凋亡 胶质反应 微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丹丹 帅天姣 +3 位作者 李娟 孙小航 王瑞英 朴天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4-846,共3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ic melitus,DM)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国外,DR是工作人群(20~64岁)首位的致盲因素;在国内,DR的发病率和致盲率也在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往对DR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ic melitus,DM)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国外,DR是工作人群(20~64岁)首位的致盲因素;在国内,DR的发病率和致盲率也在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往对DR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血管方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DR不再单纯是一种微血管病变,同时伴随着视网膜神经退行性改变,但国内外文献对DR的微血管病变与神经退行性改变发病机制的研究多是单一的。本文就DR微血管病变与神经退行性改变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 微血管病 神经退行性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姚雪辉 丁洁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layer,RNFL)厚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DPN 120例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layer,RNFL)厚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DPN 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NFL厚度以及观察组不同程度患者RNFL厚度。结果观察组视盘上方、下方RNFL厚度小于对照组,平均RNFL厚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DPN患者视盘上方、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DPN患者随病情加重,视盘上方、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N程度与RNFL厚度有一定相关性,随着DPN程度加重,RNFL厚度有逐渐变薄趋势。临床可根据RNFL厚度结合实际评估DPN患者发生及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 视网膜 神经纤维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和神经变化分析:基于OCTA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晋 贾凡 +2 位作者 王淑娜 李娜 李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5-769,共5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的改变。方法采取横断面对照研究,选取NDR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63眼为NDR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30眼为对照组。应用OCTA测量NDR...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的改变。方法采取横断面对照研究,选取NDR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63眼为NDR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30眼为对照组。应用OCTA测量NDR组和对照组入选眼的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和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流密度,黄斑区中央凹无血管区面积、中央凹无血管区旁300μm的血流密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黄斑区整体丢失体积(GLV)、黄斑区局部丢失体积(FLV)以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比较两组入选眼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相关性。结果NDR组入选眼SCP的旁中心凹区的血管密度为(48.06±4.02)%,较对照组(49.80±3.75)%降低(P=0.049)。NDR组入选眼GCC厚度为(96.95±5.78)μm,较对照组(100.47±5.16)μm明显变薄(P=0.006),NDR组入选眼的GLV为1.80%(0.86%~3.48%),较对照组0.88%(0.49%~2.17%)明显增高(P=0.006),NDR组入选眼视盘周围下方鼻侧区域的RNFL厚度(135.56±29.12)μm较对照组(149.20±19.57)μm降低(P=0.022)。NDR组入选眼GCC厚度与SCP的整体、旁中心凹区的血流密度均呈正相关(r=0.316,P=0.002;r=0.270,P=0.009),FLV与SCP的整体、旁中心凹区的血流密度均呈负相关(r=-0.282,P=0.006;r=-0.291,P=0.005),FLV与DCP的中心凹区的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216,P=0.038),GLV与SCP的整体、旁中心凹区的血流密度均呈负相关(r=-0.405,P<0.001;r=-0.346,P=0.001)。结论NDR患者视网膜已经出现血管和神经的损害。SCP血流密度、GCC厚度、GLV可能是视网膜血管、神经损害的敏感指标,视盘周围下方鼻侧区域的视网膜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的起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糖尿病视网膜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神经纤维层 糖尿病视网膜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Ali Abdollahi Sasan Moghimi +2 位作者 Abdolreza Tabasi Mohammad Taher Rajabi Baharak Sabet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外周神经病变(DPN)与视网膜病变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及二者在2型糖尿病中的危险指数。方法:本研究包括100例(男性51例,女性49例)门诊的糖尿病患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NIDDM),观察患者的...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外周神经病变(DPN)与视网膜病变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及二者在2型糖尿病中的危险指数。方法:本研究包括100例(男性51例,女性49例)门诊的糖尿病患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NIDDM),观察患者的外周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进展情况,随访时间18mo。结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78.1%同时有外周神经病变,患有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79.1%同时有视网膜病变,统计学分析表明外周神经病变与视网膜病变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90.9%患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同时有外周神经病变,而27.8%患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同时有外周神经病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42,P=0.02)。结论: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相关性。本研究表明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的预警信号,出现神经病变的患者需要更细致广泛的眼科检查,特别是对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房伯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237-238,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征,探讨其发病因素与中医征候间的联系。方法分别选取确诊为早期糖尿病的病例80例,分析总结其中医证候特征。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患者中脾肾阳虚证型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1)。...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征,探讨其发病因素与中医征候间的联系。方法分别选取确诊为早期糖尿病的病例80例,分析总结其中医证候特征。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患者中脾肾阳虚证型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1)。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的发病因素与脏腑证型存在着密切关联,且脾肾阳虚证型病例最容易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且在该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肾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神经 中医征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其它血管病变的联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路春 朱鸿 施彩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28-530,共3页
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存在明显关联性。但是很少有文章阐明DR与神经病变、糖尿病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的关联性,我们就DR与糖尿病其它血管病变的联系研究进展进行... 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存在明显关联性。但是很少有文章阐明DR与神经病变、糖尿病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的关联性,我们就DR与糖尿病其它血管病变的联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 肾病 神经 周围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紫岩 张卯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045-2049,共5页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ntrophic factor,CNTF)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50g-280g)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n,STZ)60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DM),将DM...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ntrophic factor,CNTF)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50g-280g)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n,STZ)60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DM),将DM大鼠随机分组为DM+CNTF组和DM+BSS组。DM+CNTF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CNTF(1.0μg/2μL),DM+BSS组注射BSS液(2μL)。分别观测0、4、8、12wk两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变化,于4wk和12wk进行原位细胞调亡(TUNEL法)的检测及视网膜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DM+CNTF组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与DM+BS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wk时TUNEL检测DM+CNTF组大鼠神经节细胞凋亡与DM+BSS组相比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从4wk起两组大鼠视网膜神经组织出现细胞凋亡的改变,经CNTF治疗细胞凋亡改变有所减轻,表现为外节膜盘间隙减小,感光细胞水肿减轻及核染色质浓集减轻等。结论:CNTF对DM+CNTF组和DM+BSS组大鼠的体重及血糖无明显影响。CNTF治疗组结果显示对本实验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感光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 神经 大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膳食脂肪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杰 张慧娟 徐佳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839-844,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膳食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186例T2DM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既往史、吸烟饮酒史、入院血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膳食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186例T2DM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既往史、吸烟饮酒史、入院血压、身高、体质量等,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记录糖化血红蛋白A1c、空腹C肽、血脂、肾功能等相关血化验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测量RNFL厚度。入组人员填写半定量饮食频率问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象限RNFL厚度与膳食脂肪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单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双眼各象限RNFL厚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畜禽肉及肉制品与视网膜上、下方RNFL厚度(上方:r=-0.192,P=0.009;下方:r=-0.286,P=0.000)显著负相关;软饮与眼睛上方及下方RNFL厚度(上方:r=-0.169,P=0.021;下方:r=-0.264,P=0.000)均显著负相关;血清甘油三酯与视网膜下方、鼻侧RNFL厚度(下方:r=-0.210,P=0.004;鼻侧:r=-0.150,P=0.041)均显著负相关;血清肌酐与视网膜上方及鼻侧RNFL厚度(上方:r=-0.159,P=0.032;鼻侧:r=-0.156,P=0.036)呈负相关;年龄也与眼睛上方及鼻侧RNFL厚度(上方:r=-0.169,P=0.021;鼻侧:r=-0.184,P=0.012)呈负相关关系。(2)单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甘油三酯、血肌酐、畜禽肉及肉制品与T2DM患者RNFL厚度相关(P<0.05)。在上述单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础上,以T2DM患者各象限RNFL为因变量,以年龄、甘油三酯、血肌酐、禽畜肉及肉制品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三酯(P=0.007)、禽畜肉及肉制品(P=0.021)是视网膜下方象限RNFL厚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P=0.013)、甘油三酯(P=0.044)为视网膜鼻侧象限RNFL厚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血肌酐(P=0.042)是眼睛颞侧象限RNFL厚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畜禽肉及肉制品的摄入量与T2DM患者RNFL厚度密切相关,饮食干预对预防T2DM视网膜病变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 膳食脂肪 视网膜神经退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王苏豫 姚雨佳 +1 位作者 李佳骏 李柯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神经血管耦合以神经血管单元(NVU)为基础,发挥神经细胞与微血管之间信号传导、代谢调节等功能并共同组成屏障结构维持微环境稳态。神经血管单元在视网膜中广泛分布,与视网膜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关系密切,而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血管... 神经血管耦合以神经血管单元(NVU)为基础,发挥神经细胞与微血管之间信号传导、代谢调节等功能并共同组成屏障结构维持微环境稳态。神经血管单元在视网膜中广泛分布,与视网膜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关系密切,而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血管稳态失衡会导致多种视网膜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RP)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视网膜也有广泛分布,通过与其受体TrkB结合发挥促神经生长和损伤修复等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BDNF在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失衡早期,即神经退行阶段可发挥损伤保护作用,同时减少神经来源的促血管生成物质,延缓疾病进程并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单元 神经血管耦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视网膜神经退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孙琳 唐宽晓 任建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0期25-26,共1页
有研究认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2型糖尿病(DM)患病率高达11.34%,其中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DM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失明的DM患者中85%左右由DR引起。而DR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
关键词 老年女性 DR DM 危险因素 糖尿病 危险隐患 代谢病 神经 视网膜 微血管病
全文增补中
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
1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5期183-183,共1页
0219323 抑郁、视力、伴发病和残疾与年龄相关的黄斑退行性变有关/Brody B L//JAm Acad Ophthalmol.-2001,108(10).-1893~1900 北大图0219324 未手术黄斑裂孔的长期随访/Casuso A L//J Am Acad Ophthalmol.-2001,108(6).-1150~1155
关键词 视网膜撕裂 黄斑裂孔 年龄相关 长期随访 北大 伴发病 神经疾病 退行性 病例报告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冬冬 马宝新 +3 位作者 于秀燕 朱岳智 王宁 李跃荣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6期93-96,共4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累及糖尿病患者全身各器官组织的严重并发症,是决定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相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具有抗炎、抗氧化、减少缺血诱导的细胞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累及糖尿病患者全身各器官组织的严重并发症,是决定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相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具有抗炎、抗氧化、减少缺血诱导的细胞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近年研究发现,EPO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糖尿病微血管病 糖尿病视网膜 糖尿病肾脏疾病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规范化筛查与随访
19
作者 苏磊 修玲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3期F0004-F0004,共1页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于其起病隐匿、迁延,使许多患者在发现浮肿、麻木、视物模糊时已经到达病程的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面临透析、截肢、失明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加...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于其起病隐匿、迁延,使许多患者在发现浮肿、麻木、视物模糊时已经到达病程的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面临透析、截肢、失明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加重了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本文参考美国糖尿病协会、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中国糖尿病学会的指南,旨在为社区医师提供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的筛查与随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随访 筛查 糖尿病视网膜 糖尿病神经 美国糖尿病协会 国际糖尿病联盟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筛查,严管理,预防和干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20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35期9-10,共2页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其最主要危害来自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也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是指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的病变,其中微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以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等。...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其最主要危害来自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也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是指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的病变,其中微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以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等。一般来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旦出现,即不可逆转,但早期筛查,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明显减慢发展速度,所以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糖尿病管理的主要目的,这需要社区医生和综合医院的专科医生合作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管理 早期筛查 糖尿病视网膜 糖尿病神经 干预 预防 糖尿病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