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伞状系统评价
1
作者 令娟 关婧楠 +2 位作者 罗向霞 谢卓霖 罗旭飞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VEG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进行伞状系统评价,并以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2及PRISMA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图表结合的形式展示证据质量的分布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 目的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VEG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进行伞状系统评价,并以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2及PRISMA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图表结合的形式展示证据质量的分布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万方及CNKI数据库,获取基于抗VEGF药物治疗DR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3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阅读文献并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 2量表和PRISMA声明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伞状评价。结果最终纳入研究27篇,抗VEGF药物治疗DR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学质量为中等偏低质量。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对前期研究方案预先制定及纳入研究的资助来源等内容的阐述亟待提高;PRISMA结果显示,影响报告质量的条目内容主要为方案与注册、文献检索、补充分析与资助来源等。结论抗VEGF药物治疗DR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学质量有待提高,在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章时研究者应当注意遵照AMSTAR 2量表和PRISMA声明要求以提升其方法学的质量和报告规范,从而提供更高质量证据等级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伞状评价 AMSTAR 2 PRI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低强度运动疗法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媛 王慧敏 +4 位作者 曾玉萍 朱嘉雯 陶雪斌 董丽华 牟晓颖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9期1734-1736,共3页
目的评价长期低强度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36例老年T2DM合并LEAD患者在保证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实施步行为主、运动操为辅的低强度有氧... 目的评价长期低强度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36例老年T2DM合并LEAD患者在保证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实施步行为主、运动操为辅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由运动,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血管状态的客观指标踝肱指数(AP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N)明显改善(P<0.05),足部麻木、疼痛、冷沉感等自我感觉症状明显改善(P<0.05),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及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期低强度有氧运动,不仅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远期治疗效果显著,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常在 陆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的特征性并发症 ,是糖尿病并发多种器官损伤的病理基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机理有多种假说 ,目前尚无一公认的学说。本文主要以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较多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的特征性并发症 ,是糖尿病并发多种器官损伤的病理基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机理有多种假说 ,目前尚无一公认的学说。本文主要以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较多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和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的发生发展机理及治疗药物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DM 血管病变 发生发展机理 治疗药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新生血管药物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晓华 李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研究抗新生血管药物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 目的研究抗新生血管药物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联合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眼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 d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率(96.7%)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新生血管药物 增生性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5
作者 白磊 王富军 孙世超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8期686-689,共4页
下肢动脉病变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且往往临床发展、结局更差,尤其发展为下肢截肢的概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提高4~5倍,膝以下的动脉血管病变为主。下肢动脉病变不仅仅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更贯... 下肢动脉病变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且往往临床发展、结局更差,尤其发展为下肢截肢的概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提高4~5倍,膝以下的动脉血管病变为主。下肢动脉病变不仅仅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更贯穿于糖尿病足整个进展过程,并影响其最终结局。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当中,有相当高的比例需要进行血管重建,经皮穿刺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作为一种风险小、创伤小的血管重建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尽管如此,这项技术在发展过程当中仍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或者说重要限制就是再狭窄或再堵塞,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是基于基础的球囊血管成形术结合局部的药物释放,同时避免了永久性的血管内异物植入,从而减低再狭窄或再堵塞发生的概率,提高远期预后效果。本综述综合了大量临床及基础的研究证据,现将药物涂层球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特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血管成形术 药物涂层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与多元醇通路活跃、氧化应激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有关。以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与多元醇通路活跃、氧化应激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有关。以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血管病变/病因学 糖尿病血管病变/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血管病变/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献贤 秦玮 张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7期29-34,共6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独立于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类心脏功能异常病变,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微血管病变等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微血管病变能够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糖尿病心肌病是独立于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类心脏功能异常病变,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微血管病变等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微血管病变能够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等心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衰的发生。微血管病变与心肌病变的发生具有直接关系,控制和改善微血管病变有利于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他汀类药物是目前经典的降血脂药物,而且在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也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就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对微血管病变的防治作用做一概述,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血管病变 他汀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淑丽 孙晓花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在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在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支架组和球囊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PCI治疗。术中,为支架患者采用DES进行治疗,为球囊组患者采用DCB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靶病变节段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靶病变节段的长度、MLD、管腔的狭窄率及管腔的直径相比,P>0.05。术后即刻,与支架组患者相比,球囊组患者靶病变节段的MLD及管腔扩大的幅度均较小,其靶病变节段的残余狭窄度较高,P<0.05。术后12个月,与支架组患者相比,球囊组患者靶病变节段的MLD及管腔扩大的幅度均较大,其靶病变节段的LLL较小、残余狭窄度较低,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PCI治疗时为其使用DCB可降低其术后远期靶病变节段的残余狭窄度,控制其靶病变节段发生晚期管腔丢失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糖尿病 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化湘 彭辉灿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0期63-63,66,共2页
目的:探究将二甲双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 目的:探究将二甲双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视力情况和血糖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视力情况和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状况,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四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征文
10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 心脑血管 药物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 糖尿病 防治 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廖琳 周新丽 +1 位作者 王熙宁 赵家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血管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戴兵 戴伟(综述) 黄梅(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2-1105,共4页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可引起下肢缺血、缺氧、感染等,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约高达80%的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缺血。下肢动脉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治疗重点是重建和恢复下肢动脉的血供。文章主要从腔内介入治疗...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可引起下肢缺血、缺氧、感染等,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约高达80%的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缺血。下肢动脉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治疗重点是重建和恢复下肢动脉的血供。文章主要从腔内介入治疗、传统外科手术以及血管新生疗法三个方面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血管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腔内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 血管新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娟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发达国家工作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广泛用于DR的治疗,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发达国家工作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广泛用于DR的治疗,并取得不错的效果。Pegaptanib氉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玻璃体内注射的药物,其主要作用在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减轻视网膜水肿以维持DR患者视力,但不能提高DR患者视力;Bevacizumab在成本-效益方面具有优势;Ranibizumab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在药物通透性上具有优势;Aflibercept主要作用于VEGF受体系统;Bevasiranib是一种小分子干扰RNA,主要干扰mRNA产生VEGF基因的表达。现就几种抗VEGF药物在DR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VEGF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牛淑玲 周志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825-1826,共2页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有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视力、眼底、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有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视力、眼底、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眼底改善优于对照组,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减轻。结论: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脉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80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蕾 尹翠梅 +3 位作者 郭俊杰 刘亚丽 徐秀峰 刘照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糖脉康胶囊 糖尿病血管病变 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 阴虚 气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erger运动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下肢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美兰 刘丽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的Buerger运动对老年卧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下肢血流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25例老年卧床糖尿病且并发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10min、20min、30min Buerger运动。运动前后测量踝肱指数(ABI)及足背...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的Buerger运动对老年卧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下肢血流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25例老年卧床糖尿病且并发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10min、20min、30min Buerger运动。运动前后测量踝肱指数(ABI)及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N)。结果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ABI、MN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运动10min、20min、30min后下肢血液循环较运动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建议老年卧床糖尿病患者持续运动时间在30min内为宜,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运动疗法 Buerger运动 运动时间 踝肱指数 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化瘀法对Ⅱ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SOD、LPO水平及血管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旭 陈金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观察益肾化瘀法治疗Ⅱ型糖尿病对血液流变学、SOD、LPO水平的影响 ,并探讨其与血管病变关系。方法 Ⅱ型糖尿病符合肾虚血瘀证者 6 5例 ,分为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 ,分别观察治疗前后FBG、PBG、ηb、ηP、IR、SOD、LPO变化。... 目的 观察益肾化瘀法治疗Ⅱ型糖尿病对血液流变学、SOD、LPO水平的影响 ,并探讨其与血管病变关系。方法 Ⅱ型糖尿病符合肾虚血瘀证者 6 5例 ,分为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 ,分别观察治疗前后FBG、PBG、ηb、ηP、IR、SOD、LPO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血糖、血液流变学、SOD、LPO值具有差异 ,P <0 .0 5~ 0 .0 1。治疗后FBG、PBG、ηb、ηP、IR、SOD、LPO 2组均有改善 ,血液流变学以血管病变组改善明显。血管病组FBG与 ηb、ηp、IR、LPO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5~ 0 .0 1) ,与SOP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益肾化瘀法对Ⅱ型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益肾化瘀法 血液流变学 SOD LPO 血管病变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抗VEGF药物临床路径与护理路径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玉叶 梁敏 +1 位作者 李玲丽 纪惠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6期187-189,共3页
本文对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路径与护理路径进行分析。抗VEGF药物临床路径与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显著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轻黄斑水肿,改善... 本文对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路径与护理路径进行分析。抗VEGF药物临床路径与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显著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临床路径 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文卓 宫海民 +4 位作者 王家富 丁怡 刘同美 王建英 李曰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 研究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 (DM)大鼠的治疗作用 ,观察其微血管病变的形态学变化 ,寻找防治DM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 复制DM大鼠模型 ,采用组织培养、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 DM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 目的 研究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 (DM)大鼠的治疗作用 ,观察其微血管病变的形态学变化 ,寻找防治DM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 复制DM大鼠模型 ,采用组织培养、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 DM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醛糖还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3H 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DM组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中药治疗组以上各指标均较DM组有明显改善 ,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形态学观察DM组大鼠肾组织及视网膜组织均有明显病理改变 ,而中药治疗组其病理变化较DM组明显减轻。结论 复方连竹胶囊治疗DM大鼠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连竹胶囊 疗效 糖尿病 中药疗法 DM 血管病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宝丽 焦静 +2 位作者 亓丽棠 江俊霞 吴平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4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介入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