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行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抑郁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李孙楠 顾淑燕 +1 位作者 徐清琳 马可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0-945,共6页
目的:考察支持性与非支持性家庭行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独立影响,并探讨抑郁作为中介因素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23年4~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南京、济南两市综合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调... 目的:考察支持性与非支持性家庭行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独立影响,并探讨抑郁作为中介因素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23年4~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南京、济南两市综合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问卷包括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糖尿病患者家庭成员行为量表、10项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利用SPSS27.0和PROCESS4.2插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rson相关性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10份,有效回收率为97.6%。相关性分析显示,支持性家庭行为与自我管理行为显著正相关(r=0.372,P<0.01)、与抑郁显著负相关(r=-0.342,P<0.01),非支持性家庭行为与自我管理行为显著正相关(r=0.196,P<0.01)、与抑郁显著负相关(r=-0.183,P<0.01);抑郁与自我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r=-0.265,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总效应、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的95%CI均不包括0,抑郁在支持性、非支持性家庭行为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占比分别为13.16%和18.97%。结论:家庭行为能够直接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也能够通过减少抑郁间接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糖尿病健康促进中,应鼓励家庭成员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家庭支持,并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 支持性家庭行为 非支持性家庭行为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血糖健康教育对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尹星琪 张铁强 +1 位作者 赵冬 于可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评价强化血糖健康教育对1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随访管理的1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对强化组进行为期1年的血糖健康教育干预,常规组正常门诊就诊,评价2组患者糖尿病自我... 目的评价强化血糖健康教育对1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随访管理的1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对强化组进行为期1年的血糖健康教育干预,常规组正常门诊就诊,评价2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焦虑、抑郁状态正相关(r=0.370,P<0.01;r=0.372,P<0.01),糖尿病病程与抑郁状态呈正相关(r=0.331,P<0.01)、文化程度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与焦虑(r=-0.523,P<0.01;r=-0.212,P<0.05)、抑郁状态负相关(r=-0.554,P<0.01;r=-0.233,P<0.01)。干预后强化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为(7.7±1.4)%,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为(53.1±6.7)分,焦虑评分为(31.2±6.3)分,抑郁评分为(29.3±7.8)分,均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自身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模式线下血糖健康管理,联合线上及电话随访进行血糖健康教育的方式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并有助于调节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焦虑 抑郁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