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方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1
作者 丁亚琴 吴坚 +1 位作者 邵筱宏 竺春玲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方案(知葛通脉颗粒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气虚血瘀型)(2022年10月—2023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分... 目的探讨中医方案(知葛通脉颗粒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气虚血瘀型)(2022年10月—2023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的参考组,常规治疗结合知葛通脉颗粒、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的观察组,数据观察:治疗效果、多伦多评分变化、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血清相关活性因子变化与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28/30)比参考组(73.33%,22/30)更高,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以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MCV、SCV、VEGF、IGF-1、NGF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MCV、SCV、VEGF、IGF-1、NGF等指标均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知葛通脉颗粒与中药定向透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效果较好,且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气虚血瘀型 知葛通脉颗粒 中药定向透药 疗效 神经传导速度 多伦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症状积分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亚娟 方桂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20-22,26,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症状积分表(clinical symptom integral table,CSI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筛查方法。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便利选取170例符合入选标准... 目的评价临床症状积分表(clinical symptom integral table,CSI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筛查方法。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便利选取1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和CSIT测评,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采用诊断试验和ROC曲线分析的方法,评价CSIT的筛查价值,并找出合适的截断点。结果 CSIT的重测信度为0.986(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P<0.01);合适的截断点为6分(即当CSIT≥6分判断为DPN),该诊断点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72.6%、86.0%、0.586、5.17、0.32、91.1%、61.3%,与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一致性较好(κ=0.532,P<0.01)。结论 CSIT测评简便、易行、快速且可靠性好,对住院患者的DPN具有较好的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 临床症状积分表 诊断试验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17
3
作者 陈明月 蔡慧敏 +2 位作者 陈江云 张宁 王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7例。采用MDNS、TCSS对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7例。采用MDNS、TCSS对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为DPN的诊断金标准,计算MDNS、TCSS诊断DP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约登指数及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并计算二者诊断DP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DNS的异常检出率为84.5%(327/387),TCSS的异常检出率为62.0%(240/387),NCV的异常检出率为76.0%(294/387);MDNS联合NCV的异常检出率为88.4%(342/387),TCSS联合NCV的异常检出率为86.8%(336/387),三者联合应用的异常检出率为91.5%(354/387)。MDNS、TCSS的灵敏度分别为92.9%、77.6%,特异度分别为51.6%、87.1%,准确度分别为82.9%、79.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8%、9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6%、55.1%,约登系数分别为0.445、0.647,Kappa值分别为0.488、0.539(P<0.05),AUC分别为0.837、0.87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DNS、TCSS均与双下肢神经NCV呈负相关(P<0.05)。结论 MDNS和TCSS在DPN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与NCV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PN的检出率,且操作简便,是DPN临床筛查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评分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济洲 赵健雄 乔成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8-389,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症状及震动觉阈值改善情况。方法: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2007年版);治疗组(30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症状及震动觉阈值改善情况。方法: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2007年版);治疗组(30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静滴,每日1次。治疗时间15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振动觉阈值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 震动觉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程度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曹瑛 薛耀明 +4 位作者 沈洁 高方 罗祥蓉 付霞军 李际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痛域及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用McGill疼痛评分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阈测定并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24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痛域及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用McGill疼痛评分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阈测定并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24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重度病变组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且与疼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组间平均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疼痛程度有关,积极控制血糖波动有助于对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痛性神经病 血糖波动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糖尿病神经病变机制研究与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金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3-193,共1页
约5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neuropathicpain,DNP),是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疼痛多为轻中度痛感,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持续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但... 约5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neuropathicpain,DNP),是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疼痛多为轻中度痛感,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持续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因诊断标准不一,所以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发病率报道也不一。资料显示美国的发病率大约为50%,而在我国则为85%,显著高于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机制 糖尿病 治疗方法 临床 神经病理性疼痛 持续性疼痛 疼痛症状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干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瑞杰 秦鹏 +2 位作者 杜志鹏 程庆丰 张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66-1471,共6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严重程度与干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眼),根据神经缺...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严重程度与干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眼),根据神经缺陷评分(neuropathy disability score,NDS)分为无DPN组、轻度DPN组以及中重度DPN组各40例。对各组患者进行干眼检查,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量表、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评分,并利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神经参数,包括角膜神经纤维密度(corneal nerve fiber density,CNFD)、角膜神经分支密度(corneal nerve branch density,CNBD)、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orneal nerve fiber length,CNFL)、角膜神经弯曲度(corneal nerve tortuosity,CNT)。比较各组患者角膜神经参数、干眼患病率以及干眼指标的差异,分析NDS、角膜神经参数与泪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DPN严重程度越重,CNFD、CNBD、CNFL越低(P<0.05),中重度DPN组和轻度DPN组CNT较无DPN组明显升高(P<0.05)。中重度DPN组患者干眼患病率(62.5%)较无DPN组(27.5%)和轻度DPN组(30.0%)均明显升高(P<0.05)。中重度DPN组OSDI评分较无DPN组和轻度DPN组均明显升高(P=0.004,P=0.023),中重度DPN组SⅠt较无DPN组明显降低(P=0.010),CFS评分较无DPN组明显升高(P=0.008)。NDS越高,泪液分泌量越低(r=-0.316,P=0.001)。角膜神经弯曲度越大,泪膜稳定性越低(r=-0.261,P=0.004);角膜神经纤维密度越低、角膜神经分支密度越低、角膜神经纤维长度越短、角膜神经弯曲度越大,泪液分泌量越低(r=0.202,P=0.021;r=0.224,P=0.014;r=0.262,P=0.004;r=-0.193,P=0.034)。结论中重度DPN患者干眼患病率高,OSDI评分升高。DPN严重程度评分(NDS)越高的患者,其泪液分泌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干眼 角膜神经病 神经缺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晓怡 陈翠花 +1 位作者 韦秋凤 谢玉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46-2550,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辅助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phery neuropathy,DPN)的应用。方法选取141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44)、糖尿病组(DM组,n=56)和非糖尿病组(NDM组,n=41)。应用高频超声测量各...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辅助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phery neuropathy,DPN)的应用。方法选取141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44)、糖尿病组(DM组,n=56)和非糖尿病组(NDM组,n=41)。应用高频超声测量各组患者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胫后神经以及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应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MNSI)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估DM组和DPN组患者周围神经功能。ROC曲线分析周围神经CSA在诊断DPN中的价值。结果与NDM及DM组相比,DPN组所测量坐骨神经、胫神经、胫后神经CSA明显增大(P<0.05);与DM组比较,DPN组MNSI评分明显升高(P<0.05);CSA与MNSI评分及TCSS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诊断DPN中,胫后神经CSA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DPN患者高频超声测量的坐骨神经、胫神经、胫后神经CSA较DM、NDM患者明显增大。CSA与MNSI评分及TCSS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高频超声测量的坐骨神经、胫神经和胫后神经CSA在诊断DPN中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横截面积 密歇根神经病筛查量表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联合测定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晓丹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48-151,154,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测定(QST)、交感皮肤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及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PDN)的诊断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总症状评分(TSS)、QST及SSR,分析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变化与症...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测定(QST)、交感皮肤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及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PDN)的诊断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总症状评分(TSS)、QST及SSR,分析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变化与症状的相关性以及QST、SSR诊断PDN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NIDDM患者QST结果明显异于正常人,症状轻微时疼痛程度与下肢Aα类神经病变程度相关。NIDDM患者SSR结果明显异于正常人;症状轻微较无症状患者以及症状明显较症状轻微患者上肢Lat、LatN、LatP明显延长,症状明显较无症状患者上下肢Lat、LatN、LatP均明显延长,PPAmp均明显减低;症状轻微时疼痛程度与上肢Lat、LatN、LatP、下肢LatP的延长和上肢PPAmp的减低有关。单独QST、单独SSR及二者联合检测PDN的灵敏度分别为74.42%、79.07%和85.71%,特异度分别为49.4%、35.42%和56.41%。结论:DPN无症状的早期,QST和SSR诊断的敏感度均较高;但出现症状后尤其是症状较重时,其诊断优势不明显;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PDN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评分 电生理检测 2型糖尿病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夏科足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鹏 费军 +3 位作者 姜玉峰 兰颖 王玉珍 许樟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41-1743,共3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夏科足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于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2型糖尿病夏科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60±1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6年;全部合并神经病变而无下肢血管病变;单侧... 目的总结糖尿病夏科足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于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2型糖尿病夏科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60±1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6年;全部合并神经病变而无下肢血管病变;单侧足病变10例,双足病变1例;3例发病前有明确的外伤史。影像学表现为足部骨质破坏7例,关节间隙变窄6例,软组织肿胀3例,关节半脱位2例,关节融合2例,碎骨1例。11例患者一入院均遵医嘱限制活动。对足溃疡给予积极清创,换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10例合并足溃疡病例中,1例截趾后愈合,3例愈合,5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3例出院后有足溃疡的复发。结论早期识别并给予制动等措施有助于足溃疡愈合和减缓夏科足畸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夏科足 糖尿病神经病 症状和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