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皮肤在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大鼠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广静 王正想 +2 位作者 刘杰 刘远 冯世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5-720,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创面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背部打孔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支架组采用无细胞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创面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背部打孔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支架组采用无细胞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植,成纤维细胞组采用含成纤维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植,表皮干细胞组采用含表皮干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植,组织工程皮肤组采用含成纤维细胞和表皮干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植。术后第2周和第4周,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1、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相关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结果:术后第2周和第4周,组织工程皮肤组创面愈合率>成纤维细胞组(表皮干细胞组)>支架组>对照组(P<0.05);IL-1、IL-2和TNF-α含量为组织工程皮肤组<成纤维细胞组(表皮干细胞组)<支架组<对照组(P<0.05);VEGF、bFGF和TGF-β1含量为组织工程皮肤组>成纤维细胞组(表皮干细胞组)>支架组>对照组(P<0.05);与其他组相比,组织工程皮肤组大鼠创面新生皮肤质地和韧性良好,皮肤形态成熟,可见胶原纤维成束状排列。结论:组织工程皮肤能够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创面愈合,可能与拮抗创面炎症损伤、促进相关血管生长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模型 大鼠 组织工程皮肤 炎性因子 血管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