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GF-1/IRS-1/PI3K信号通路探究生阴壮髓丹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军彤 朱克 +5 位作者 杨宇峰 郑洪新 王庆谚 杨硕 李金双 汪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180,I0004,共7页
目的 探讨生阴壮髓丹通过胰岛素通路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信号通路调节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小鼠骨代谢情况,探究生阴壮髓丹多途径发挥治疗糖... 目的 探讨生阴壮髓丹通过胰岛素通路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信号通路调节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小鼠骨代谢情况,探究生阴壮髓丹多途径发挥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 4周高糖高脂饮食后,给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腹腔注射(30 mg·kg^(-1))先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按血糖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生阴壮髓丹组,二甲双胍组。连续给药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取小鼠肾脏组织,备用进行ELISA、RT-PCR等检测;分离后肢股骨,待行Micro-CT扫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抗糖化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显著升高(P<0.01),股骨骨量与骨微结构均相对较差,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矿物质密度、骨表面积和组织体积的比值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IGF-1、IRS-1、PI3K、RUNX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生阴壮髓丹组可以降低小鼠血糖情况(P<0.01)、正向调节小鼠ALP、TRACP代谢情况(P<0.01)、改善股骨骨量与骨微结构,显著增加IGF-1、IRS-1、PI3K、RUNX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 生阴壮髓丹在DOP小鼠中可以通过激活IGF-1/IRS-1/PI3K信号通路改善小鼠骨代谢情况,增加骨密度缓解本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生阴壮髓丹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论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策略
2
作者 王帆竞 林逸轩 +2 位作者 鲍陶陶 申国明 方朝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3-728,共6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 DOP)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不仅与骨质的减少紧密相关,而且显著提升了骨折的风险,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包括骨细胞活力丧失、高血糖状态、胰岛素抵抗等。从多维度的中医...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 DOP)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不仅与骨质的减少紧密相关,而且显著提升了骨折的风险,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包括骨细胞活力丧失、高血糖状态、胰岛素抵抗等。从多维度的中医视角探讨DOP的治疗方法,可以将其分为五脏维度、络病瘀血维度、生物轴互作维度论治3个方面。在五脏维度论治中,强调了补肾健脾、滋补肝肾。在络病瘀血维度论治中,提出了调理血管、促进骨生成的方法。在生物轴互作维度论治中,探讨了肾-脑-骨生物轴、脾-肠生物轴和炎症-代谢生物轴对DOP的影响。虽然中医药在DOP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循证依据,强化预防策略,结合现代技术精准评估,推动中西医结合与标准化研究,推动DOP防治研究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多维视角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程序性细胞死亡与中药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雨菲 魏梦娟 +3 位作者 黄程程 王晨 李洋 王经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6-450,共5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由高糖继发的骨组织结构和骨代谢紊乱的疾病,通常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等。最新研究发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在DOP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包括细胞...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由高糖继发的骨组织结构和骨代谢紊乱的疾病,通常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等。最新研究发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在DOP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包括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等。本文将概述不同类型PCD参与DOP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此外,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等特性,广泛应用于DOP临床治疗。本文进一步揭示中药治疗DOP潜在药物靶点,为中药防治DOP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 程序细胞死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介导细胞焦亡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作用机制
4
作者 丁娟娟 张亚静 +2 位作者 马兰 周小青 王晓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0,共6页
细胞焦亡被定义为程序性死亡,其特征是细胞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释放并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一种,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和骨结构异常,显著增加了骨... 细胞焦亡被定义为程序性死亡,其特征是细胞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释放并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一种,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和骨结构异常,显著增加了骨折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在DOP中,成骨细胞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释放了如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rotein structure domain protein 3,NLRP3)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等媒介物,这些媒介物活化既可以导致细胞焦亡,又在破骨细胞过度分化及骨质疏松症发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综述旨在总结细胞焦亡在DOP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焦亡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NLRP3) 信号通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蛋白质组学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物标记物的筛查
5
作者 刘飞飞 刘洋 +4 位作者 施雪柔 周宏亮 阮玉山 李绍波 任莉荣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77,共10页
目的通过运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患者体内识别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以揭示该疾病的病理机制,并寻找到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DOP患者和骨质疏松症(os... 目的通过运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患者体内识别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以揭示该疾病的病理机制,并寻找到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DOP患者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各110例,分别随机抽取6例患者,采集外周血,运用串联质谱标记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探索DOP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质,并对出现显著变化的差异蛋白质进行深度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DOP组/OP组中有18个上调和29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涉及免疫突触和胶原三聚体等细胞组分,有芳基二烷基磷酸酶活性和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水解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并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的调节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根据KEGG通路富集结果,他们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酪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通过PPI发现,在共同差异表达蛋白中,ALB、CD44、KLKB1、ITIH2、SERPIDN1、MDH1、CTSB、IGFBP3构成PPI网络节点,上述差异表达蛋白与DOP疾病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结论ALB、CD44、KLKB1、ITIH2、SERPIDN1、MDH1、CTSB、IGFBP3可能是DOP患者血清中潜在的蛋白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串联质谱标签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痰、瘀、毒”分期论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
6
作者 邹秀淇 郑承红 +2 位作者 李云海 丁念 杨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87-1790,共4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骨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本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虚为主,和肝脾不足有关,标实则多见痰湿、...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骨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本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虚为主,和肝脾不足有关,标实则多见痰湿、瘀血、毒邪为患,存在“早期病本为虚,中期因虚致实,晚期虚实错杂”的病机演变规律。故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时,分早期、中期、和晚期进行论治,早期补虚以补肾为主、巧配熟地可养精固本,中期补虚基础上妙用药对化痰祛瘀,晚期在补虚基础上用虫类药物通络去毒,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目的,从而提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分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介导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欢欢 王晓晖 +3 位作者 王晶 王亚萍 马桃梅 韩世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es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慢性并发症,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对DOP的治疗方法有限,主要以预防及延缓病程发展为主,使得探寻有效治疗的关键靶点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es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慢性并发症,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对DOP的治疗方法有限,主要以预防及延缓病程发展为主,使得探寻有效治疗的关键靶点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骨重塑的重要调节剂之一,可通过介导不同信号通路参与骨代谢的调节,如高糖诱导下成骨细胞中高表达的p38MAPK信号通路,因此通过探寻miRNA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可为筛选治疗DOP有效靶点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p38MAPK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的调控、miRNA对成骨细胞的调控作用、miRNA介导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及治疗DOP的策略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DOP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P38MAPK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章鸿雁 黄琪 卜瑞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5,140,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包括AngⅠ、AngⅡ及其相应受体AT1R、AT2R、肾素、ACE等,AngⅡ是RAS系统的主要活性物质,其各组分在骨组织上皆有所表达,在骨骼的生长、发育、代谢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包括AngⅠ、AngⅡ及其相应受体AT1R、AT2R、肾素、ACE等,AngⅡ是RAS系统的主要活性物质,其各组分在骨组织上皆有所表达,在骨骼的生长、发育、代谢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损毁为特征的骨骼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都依托于已知的发病机制,但从长期的临床经验来看,这些治疗措施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价格昂贵、副作用大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在防治方面有所突破。本文综述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病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并就肾素血管紧张素对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对骨代谢、肾素血管紧张素对骨代谢、肾素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为今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致病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玉华 戴芳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相关因素,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12月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34例,男75例,女59例。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骨质减少组(B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相关因素,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12月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34例,男75例,女59例。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骨质减少组(B组)、骨质疏松组(C组)。分析这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总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OC)、空腹C肽(FCP)和降钙素(CT)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间年龄、腰围、BMI、血P、TG、TC、LDL-C、GSP、HbA1c、P1NP、25(OH)D3和O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围、25(OH)D3、P1NP和OC与BMD呈负相关(P<0.05),血磷、HbA1c、β-CTx与BMD呈正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T2DM患者中P1NP和β-CTx对BMD水平有影响,其中P1NP为保护因素(OR=0.946,P<0.05),β-CTx为危险因素(OR=1.012,P<0.001)。结论P1NP和β-CTx是DOP的影响因素;P1NP为DOP的保护因素,β-CTx为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总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25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叶紫梦玮 戴璇 +4 位作者 刘亚鸽 陈贝贝 朱如愿 王丽丽 张东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54-1560,共7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促使临床研究者去探索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全身骨骼新陈代谢活动的骨基质蛋白或酶类。...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促使临床研究者去探索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全身骨骼新陈代谢活动的骨基质蛋白或酶类。医学工作者可通过检测血液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来评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的骨代谢情况和骨折风险,并为DOP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将探讨骨转换标志物、钙磷代谢、激素、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在DOP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该病的管理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诊断 骨转换标志物 钙磷代谢 激素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叶紫梦玮 戴璇 +3 位作者 刘亚鸽 朱如愿 王丽丽 张东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5-1010,共6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高血糖在人体骨骼系统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评价骨质量的常用指标之...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高血糖在人体骨骼系统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评价骨质量的常用指标之一,但其并不完全适用于DM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质量的检测,这是因为T2DM患者的BMD通常显示正常或升高,但其骨折风险却大大增加。骨质量是一种综合性反映骨健康状况的指标,其主要包括骨量(骨密度)、骨几何结构和材料特性等,可广泛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评价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和预估骨折风险等方面研究。本文将介绍临床上常用的分析骨质量的检测方法,以期为DOP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质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娥丸调控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5
12
作者 饶艳玲 黄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7-1171,1181,共6页
目的探究青娥丸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小鼠模型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DOP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药物干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青娥丸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究青娥丸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小鼠模型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DOP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药物干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青娥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阿仑膦酸钠组,进行一般状态观察,股骨组织进行HE染色,验证造模成功情况。生化检测各组小鼠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股骨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Runx2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股骨组织细胞形态,qPCR检测股骨组织中GSK-3β、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基因5(LRP5)、COL1A1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小梁间隔增大,骨小梁之间连接减少,小鼠多饮多尿少动,尾静脉血糖值增加(P<0.01),血清中ALP、BUN、AST含量和GSK-3βmRNA水平均增加(P<0.01),体重和LRP5、COL1A1 mRNA水平下调(P<0.01),Wnt1、β-catenin、Runx2蛋白呈少量阳性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青娥丸组和阿仑膦酸钠组骨小梁间隔变小,骨小梁间的连接增多,尾静脉血糖值下降(P<0.01),血清中ALP、BUN、AST含量和GSK-3βmRNA水平均减少(P<0.01),体重和LRP5、COL1A1 mRNA水平上调(P<0.01),Wnt1、β-catenin、Runx2蛋白阳性表达增多(P<0.01)。结论青娥丸可增强DOP小鼠骨组织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青娥丸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 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TC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帅 唐杰龙 +1 位作者 舒毅 古炎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958-296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地区妇女骨质疏松筛查工具(OSTC)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诊断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一致性。方法收集404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利用公式计算OSTC得分...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地区妇女骨质疏松筛查工具(OSTC)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诊断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一致性。方法收集404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利用公式计算OSTC得分。将OSTC分值与DXA测定的不同部位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随年龄增长,受试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逐渐下降,各组间股骨颈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DXA在腰椎(L1~4)、股骨颈的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22.5%、21.8%。OSTC有危险组中达到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比例为21.5%。以股骨颈为检测部位,OSTC识别骨质疏松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P=0.000)。OSTC诊断腰椎(L1~4)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截点均为-25.5,敏感度分别为63.7%、86.4%,特异度分别为48.9%、42.7%。结论 OSTC可用于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最佳截点是-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中国大陆地区妇女骨质疏松筛查工具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满超 王岩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23,共7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通过调控雌激素受体1(ER1)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组(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STZ组)、低剂量淫羊藿苷组[糖尿病模型大鼠构建成功4周后50 mg/(kg&#...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通过调控雌激素受体1(ER1)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组(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STZ组)、低剂量淫羊藿苷组[糖尿病模型大鼠构建成功4周后50 mg/(kg·d)淫羊藿苷灌胃,连续8周]、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糖尿病模型大鼠构建成功4周后100 mg/(kg·d)淫羊藿苷灌胃,连续8周]、高剂量淫羊藿苷+ER1-siRNA组[糖尿病模型大鼠构建成功4周后100 mg/(kg·d)淫羊藿苷灌胃,连续8周;10μL ER1-siRNA尾静脉注射,1次/4周,共2次],每组10只。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和血钙浓度。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预测淫羊藿苷核心靶点及分子对接并验证。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股骨组织ER1、PDE5A、Wnt和β-cantenin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Z组大鼠软骨下区空骨陷窝增多,ALP水平和血钙浓度下降(P<0.01),TRAP水平升高(P<0.01)。与STZ组比较,低剂量、高剂量淫羊藿苷组血糖降低(P<0.01),软骨下区空骨陷窝减少,ALP和血钙浓度升高(均P<0.01),TRAP表达降低(均P<0.01)。PPI网络分析及分子对接显示淫羊藿苷可以稳定地结合到ER1蛋白结构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STZ组ER1、Wnt和β-can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与STZ组比较,高剂量淫羊藿苷组ER1、Wnt和β-can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比较,高剂量淫羊藿苷+ER1-siRNA组ER1、Wnt和β-can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淫羊藿苷的保护作用被逆转。结论淫羊藿苷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1介导的Wnt/β-can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受体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小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15
作者 赵奕 冯秀芝 +5 位作者 王智民 陈怡然 杨潇 任艳玲 柳京池 曹文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开展的现代药物、中药及相关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期为今后本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高骨折风险患者“知-信-行”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戴燕铃 刘蔚楠 +3 位作者 卢爱华 李壮苗 杨柳 李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调查福州社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高骨折风险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分析骨质疏松症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3月,应用FRAX中文版子模块筛选出191名DO高骨... 目的调查福州社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高骨折风险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分析骨质疏松症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3月,应用FRAX中文版子模块筛选出191名DO高骨折风险患者,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OKT)、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OSES)和自行设计的健康行为问卷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知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每题平均得分为(0.44±0.16)分,钙知识维度得分最高,危险因素维度得分最低,性别、学历是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男性的OKT得分高于女性,学历越高,OKT得分越高。自我效能平均分为(129.13±26.07)分,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低于食钙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平均分为(31.74±6.88)分,摄钙健康行为维度得分最低。结论女性、低学历患者是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强化危险因素教育,提高"治未病"的意识和行为,提供多样化的运动方案和摄钙来源,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骨折高风险 健康知识 自我效能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骨宝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骨胶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友新 邢海清 +2 位作者 郑良朴 林久茂 陈新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模型大鼠骨胶原代谢状况及强骨宝方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方法进行大鼠糖尿病(DM)造模,成模后第7周末用DEXA测大鼠骨密度(BMD),取小于正常组平均BMD2.5个标准差的作为DOP模型鼠,再按性别随机...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模型大鼠骨胶原代谢状况及强骨宝方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方法进行大鼠糖尿病(DM)造模,成模后第7周末用DEXA测大鼠骨密度(BMD),取小于正常组平均BMD2.5个标准差的作为DOP模型鼠,再按性别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强骨宝组,阳性对照组以消渴丸和阿法迪三(α骨化醇)联合用药,第14周末处死取材,取血液检测IL6、TNFα、IGF1、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结果模型组IL6、TNFα、ICTP显著升高,IGF1、PICP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过强骨宝干预后,所有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DM时骨胶原合成减少及降解加快,易出现OP;强骨宝方可抑制IL6、TNFα的异常表达,刺激IGF1的产生,维持骨胶原代谢的平衡,可以防治DOP,其效果优于消渴丸与阿法迪三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强骨宝方 Ⅰ型胶原 细胞因子 PICP IC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RAGE/MAPK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的炎症损伤 被引量:18
18
作者 左宪宏 殷晓宁 +1 位作者 李月琴 赵佳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调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大鼠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MET)组(100 mg/kg)、PNS低剂量组(PNS-L组,10 mg/...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调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大鼠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MET)组(100 mg/kg)、PNS低剂量组(PNS-L组,10 mg/kg PNS)、PNS高剂量组(PNS-H组,20 mg/kg PNS)、PNS-H+空载体质粒组(20 mg/kg PNS+15μL空载体质粒)、PNS-H+RAGE过表达组(20 mg/kg PNS+15μL RAGE过表达质粒);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进行DOP模型构建;造模成功后各组进行相应给药处理。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BMD);血糖测试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碱性磷酸酶(AL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三点弯曲实验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检测股骨生物力学及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RAGE/MAPK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ET组、PNS-L组、PNS-H组大鼠股骨骨小梁增多且间距减小,断裂减轻,股骨BMD、FINS、ALP、股骨最大载荷及刚度显著升高,FBG、TRACP、IL-6、TNF-α、股骨组织RAGE、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RAGE过表达可逆转PNS-H对DOP大鼠的改善效果(P<0.05)。结论PNS通过抑制RAGE/MAPK信号通路减轻DOP大鼠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炎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夹脊穴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斌 张莉莉 +4 位作者 张昕 于慧娟 魏峰 张昌云 谭奇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1-2103,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模型大鼠骨质流失的治疗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10只作正常对照组,余40只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结合高脂高糖饮食进行DOP造模,测血糖及骨密度后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OP大鼠随机分成针...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模型大鼠骨质流失的治疗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10只作正常对照组,余40只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结合高脂高糖饮食进行DOP造模,测血糖及骨密度后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OP大鼠随机分成针刺组、阳性药物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夹脊穴针刺、碳酸钙和阿法迪三、生理盐水灌胃,针刺治疗6周后,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钙、血磷水平,并检测全身BMD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与DOP模型组比较,针刺夹脊穴可明显降低大鼠血糖水平,增加血钙、血清胰岛素水平,并可明显增加DOP大鼠骨密度(P<0.01),与阳性药物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通过降低血糖和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流失,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夹脊穴 BMD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激活Sirt1/AMPK自噬通路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骨结构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云飞 王会方 +3 位作者 史栋梁 张仲博 任博文 郭中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444,共11页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T2DOP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组(T2DOP组)、低剂量(50 mg/kg)HYP...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T2DOP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组(T2DOP组)、低剂量(50 mg/kg)HYP(L-HYP)组、高剂量(100 mg/kg)HYP(H-HYP)组和HYP+Sirt1抑制剂EX-527组(100 mg/kg HYP+1 mg/kg EX-527),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正常对照(NC)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3个月后,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血清脂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骨代谢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骨钙素(OCN)和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水平;评估骨生物力学特性和骨微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beclin-1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LC3、beclin-1、p62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T2DOP组大鼠的体重、血清PINP和OCN水平、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骨密度(BMD)、骨连接密度(Conn.D)、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厚度(Tb.Th)、LC3 mRNA表达水平、beclin-1 mRNA表达水平、Sirt1mRNA表达水平、AMPK mRNA表达水平、LC3蛋白表达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Sirt1蛋白表达水平、LC3-II/LC3-I比值和p-AMPK/AMPK比值显著降低,FBG、TC、TG、LDL-C、TRACP-5b、CTX-I、骨小梁间隔(Tb.Sp)、p62mRNA表达水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水平和p-mTOR/mTOR比值显著升高(P<0.05);与T2DOP组相比,L-HYP组和H-HYP组大鼠体重、血清PINP和OCN水平、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BMD、Conn.D、Tb.N、Tb.Th、LC3 mRNA表达水平、beclin-1 mRNA表达水平、Sirt1 mRNA表达水平、AMPK mRNA表达水平、LC3蛋白表达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Sirt1蛋白表达水平、LC3-II/LC3-I比值和p-AMPK/AMPK比值显著升高,FBG、TC、TG、LDL-C、TRACP-5b、CTX-I、Tb.Sp、p62 mRNA表达水平、mTOR mRNA表达水平和p-mTOR/mTOR比值显著降低(P<0.05),且H-HYP组优于L-HYP组(P<0.05);EX-527可消除HYP对自噬的诱导作用,并减弱HYP对T2DOP大鼠骨代谢和骨微结构的改善作用。结论:HYP可缓解T2DOP大鼠的血脂和血糖失调,进而改善骨代谢和骨微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促进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金丝桃苷 自噬 Sirt1/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