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黄帝内经》“少火生气”理论探析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
1
作者 赖楚楚 唐爱华 +4 位作者 陈文辉 李双蕾 张晓婷 董丽萍 周烨鑫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探讨“少火生气”理论的内涵,阐述其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认识,引出“微补”之意,即用少火之品微补人体之阳气与脏腑,从而发挥补益气血,调补脏腑,固精充骨的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少火生气 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付江涛 洪斌 +2 位作者 张建林 雷亮 张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4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钙咀嚼片和依降钙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和血清钙、磷水平的数据,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升,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控制血糖,同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汤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33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定伟 赵红 +3 位作者 张柳 刘英杰 白月民 李素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骨折患者 2型 治疗 并发 骨密度检查 糖尿病 绝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倩 方朝晖 +1 位作者 崔李群 凌含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627-629,共3页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作为中老年人高发病的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骨折,其患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突出的公众健康问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es Osteoporosis,DO)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代谢性骨病的一种,是...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作为中老年人高发病的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骨折,其患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突出的公众健康问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es Osteoporosis,DO)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代谢性骨病的一种,是以骨量的减少或骨组织结构的破坏为特征的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O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治疗 思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8期5-5,共1页
骨骼好似生命这棵大树的树干,它默默地支撑着人体。有了骨骼,人体才能有一定的外形,维持一定的姿势;不仅如此,骨骼还具有保护作用,比如,头骨可以保护脑,胸骨、肋骨、脊柱等可以保护心脏、肺等内部器官;骨骼还是运动器官,它在肌肉牵动下... 骨骼好似生命这棵大树的树干,它默默地支撑着人体。有了骨骼,人体才能有一定的外形,维持一定的姿势;不仅如此,骨骼还具有保护作用,比如,头骨可以保护脑,胸骨、肋骨、脊柱等可以保护心脏、肺等内部器官;骨骼还是运动器官,它在肌肉牵动下运动,人体就能做出各种动作。和身体的其他组织一样,骨骼也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骨骼的新陈代谢主要靠两种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负责形成新骨(骨形成),破骨细胞负责代谢旧骨(骨吸收)。当新骨的形成多于旧骨的流失时,人体的骨量就会增多,骨骼就会强壮、粗大,反之骨量就减少,就会形成骨质疏松症。骨质的流失是悄然无声的,发生了骨质疏松症的骨骼如同生病枯朽的树干,骨质会变轻、变脆,易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很难愈合。骨质疏松症通常没有症状,当患者感觉腰背疼痛时,其脊椎很可能已经骨折而自己却全然不知。糖尿病病程>5年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2倍。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多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据报道,>5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有近1/3的患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所以说,骨质疏松症也是糖尿病的合并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表现 诊断 继发骨质疏松症 运动器官 新陈代谢 保护作用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双蕾教授从肾虚络瘀探析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经验 被引量:8
6
作者 董丽萍 唐爱华 +3 位作者 李双蕾 周烨鑫 赖楚楚 张晓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期135-138,143,共5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也一直是临床的重难点。李双蕾教授是广西名中医,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在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方面经验丰富。消渴日久,虚实夹杂,肾虚骨络失养,肾主骨生髓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也一直是临床的重难点。李双蕾教授是广西名中医,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在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方面经验丰富。消渴日久,虚实夹杂,肾虚骨络失养,肾主骨生髓功能降低则骨枯髓减发为“骨痿”;消渴日久,久病入络则瘀血瘀阻肾络,伏瘀伤骨,可进一步加速骨骼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李双蕾教授首先提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核心病机是肾虚血瘀、骨络受损,治疗当以补肾化瘀为主要原则。李双蕾教授根据壮骨方进行加减应用,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李双蕾教授着重从肾虚络瘀的致病特点出发,分析肾虚络瘀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关系,期望从不同的角度为临床论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络瘀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病因病机 治法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更易惹上“无声的杀手”——谈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7
作者 王建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33期21-22,共2页
骨质疏松症临床分为原发性(包括Ⅰ型、Ⅱ型)和继发性两大类。糖尿病不仅可导致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紊乱,还可引起钙质流失及骨代谢异常,导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偶于继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被医学界称为“无声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临床分为原发性(包括Ⅰ型、Ⅱ型)和继发性两大类。糖尿病不仅可导致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紊乱,还可引起钙质流失及骨代谢异常,导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偶于继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被医学界称为“无声的杀手”,这是因为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患者常无症状,等感到腰酸背痛、腰弯背驼、身高变矮、稍遇外力即易发生骨折时,往往被认为是人老骨脆的自然规律。因而不像那些立即危害生命的疾病那样受到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患者 继发骨质疏松 防治 腰酸背痛 骨代谢异常 代谢紊乱 自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非药物治疗
8
作者 王新田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8期7-7,共1页
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才可能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措施有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控制饮食是基础,也就是按照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恰当地掌握进餐量,合理地配餐。运动疗法可以降低血糖及防止发生骨质疏松。... 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才可能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措施有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控制饮食是基础,也就是按照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恰当地掌握进餐量,合理地配餐。运动疗法可以降低血糖及防止发生骨质疏松。如果采取控制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仍较高者,则需要加用药物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非药物治疗 控制饮食 运动疗法 心理治疗 自我监测 降低血糖 运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虚、痰、瘀相关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金菊 舒仪琼 方朝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8-11,共4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加。作者通过文献研究,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病因病机,认为基本病因为肺津受损,脾肾肝亏虚,加上...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加。作者通过文献研究,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病因病机,认为基本病因为肺津受损,脾肾肝亏虚,加上痰湿、血瘀等病理因素,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重视补益脾肾,同时配合疏肝、祛痰、化瘀、润燥等治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元气与阴火不两立”论治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凌宇 舒仪琼 方朝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1872-1875,共4页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易使该病在诊断及治疗上出现延误,导致患病人群的致残致死率升高、生活质量下降。该文从“脾胃元气与阴火不两立”立论,认为该病的病机为饮食不节,耗伤脾胃...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易使该病在诊断及治疗上出现延误,导致患病人群的致残致死率升高、生活质量下降。该文从“脾胃元气与阴火不两立”立论,认为该病的病机为饮食不节,耗伤脾胃,元气虚衰,阴火独胜。故采用补元气、消阴火之法辨治该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火与元气不两立 脾胃元气 阴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善美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勤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福善美 治疗 胰岛素敏感 脂肪代谢紊乱 胰岛素分泌 骨代谢紊乱 葡萄糖酸钙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文霞 舒仪琼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12期2322-2324,共3页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关于...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认识和治疗逐渐深入,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明显疗效,文章就近年来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作相关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治疗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对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英梅 张杨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患者进行治疗对其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与钙尔奇D组。对两... 目的:探究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患者进行治疗对其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与钙尔奇D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钙尔奇D对钙尔奇D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联合用药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股骨颈、股骨粗隆及华氏三角区的骨密度均高于钙尔奇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的水平高于钙尔奇D组患者,其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水平低于钙尔奇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DOP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骨密度,改善其骨代谢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钙尔奇D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语 李凯伟 +1 位作者 罗静 李艳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7期1310-1313,共4页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均为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众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风险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近年来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同时合并两种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受到越...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均为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众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风险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近年来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同时合并两种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发现了一些存在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相互影响的机制。其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被看作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且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概念也逐渐被强调出来。其病理生理机制很复杂,包括高血糖、氧化应激反应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积累等。糖尿病引起骨脆性增加的机制很复杂,是由多种因素一同作用导致。这些因素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间又有差异,本文依托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将介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一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发病机制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代谢紊乱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胰岛素与阿仑膦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8
15
作者 刘君英 阎德文 +4 位作者 邓建新 柴杰 陈泽龙 吕凌波 欧慧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胰岛素与阿仑膦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胰岛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对照组,每组42例。各组均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胰岛素与阿仑膦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胰岛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对照组,每组42例。各组均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碳酸钙D3 600 mg+二甲双胍1 500 mg/d口服,1次/d。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胰岛素0.5 IU/(kg.d)皮下注射,2次/d,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胰岛素组使用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为0.5 IU/(kg.d);阿仑膦酸钠组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共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测定各组腰椎和全髋骨密度(BMD)。治疗前、后抽取各组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采用美国RAD公司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Ⅰ型胶原C端肽(CTX)。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腰椎、全髋BMD增加(P均<0.05);与胰岛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腰椎、全髋BMD增加(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空腹血糖、HbA_(1c)均降低(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血清OPG水平升高、CTX水平降低(P均<0.05);与胰岛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OPG水平升高、CTX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胰岛素与阿仑膦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胰岛素 阿仑膦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3期52-55,共4页
9808935 糖尿病患者患急性病的指针[日]/片桐秀树//诊治.-1996,84(9).-1683~1686 冀医情9808936 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日]/田岛纪子//诊治.-1996,84(9).-1736~1744 冀医情9808937 DCCT(糖尿病管理和并发症跟踪调查)的意义[... 9808935 糖尿病患者患急性病的指针[日]/片桐秀树//诊治.-1996,84(9).-1683~1686 冀医情9808936 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日]/田岛纪子//诊治.-1996,84(9).-1736~1744 冀医情9808937 DCCT(糖尿病管理和并发症跟踪调查)的意义[日]/植田太郎//诊治.-1996,84(9).-1751~1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昏迷 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 糖尿病管理 高血压 血胆固醇
全文增补中
加味青娥丸对糖尿病大鼠血清IGF-1、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巩振东 李翠娟 +1 位作者 王琳 苏露煜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67-68,共2页
目的加味青娥丸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清IGF-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加味青娥丸大剂量组、加味青娥丸中剂量组、加味青娥丸小剂量组。采用左下腹腔内注射新鲜配制1%链脲... 目的加味青娥丸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清IGF-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加味青娥丸大剂量组、加味青娥丸中剂量组、加味青娥丸小剂量组。采用左下腹腔内注射新鲜配制1%链脲佐菌素SMZ(柠檬酸缓冲液,pH值4.4)65 mg/kg体重造模。各组予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灌胃12周。结果加味青娥丸可降低模型大鼠血糖、TNF-α水平,提高IGF-1水平。结论加味青娥丸可以通过抑制IGF-1、TNF-α的异常表达,维持骨胶原代谢的平衡,并能降低血糖,从而达到防治DOP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加味青娥丸 大鼠 IGF-1 TNF-Α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格列汀对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丽艳 王金兰 +2 位作者 谭音玲 陈福莲 董振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对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合理的降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成骨细胞MC3T3-E1置于a-MEM培养基中常规培养、传代。取传3代的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对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合理的降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成骨细胞MC3T3-E1置于a-MEM培养基中常规培养、传代。取传3代的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联合沙格列汀组,即刻更换a-MEM培养基,正常对照组更换为葡萄糖浓度5.5 mmol/L的培养液,高糖组更换为葡萄糖浓度30.0 mmol/L的培养液,高糖联合沙格列汀组更换为葡萄糖浓度30.0 mmol/L+沙格列汀1μmol/L的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收集各组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q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Ⅰ型胶原(COL-Ⅰ)、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骨钙蛋白(OCN)、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高糖联合沙格列汀组细胞增殖能力、ALP活性及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OL-Ⅰ、Runx2、OCN、OP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联合沙格列汀组细胞增殖能力、ALP活性和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OL-Ⅰ、Runx2、OCN、OP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沙格列汀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高糖环境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降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沙格列汀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