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辨治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晓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2年第2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
作者 张家林 张婷 +2 位作者 裴瑞霞 白小林 杨国春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DL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贝前列素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DL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贝前列素治疗,观察组采取丹心降糖通脉胶囊联合贝前列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肢端麻木、间歇跛行、倦怠乏力、舌苔薄白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足背动脉峰值流速、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对DLASO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下肢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贝前列素 丹心降糖通脉胶囊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龙 费爱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临床症状(皮肤温度、皮肤...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临床症状(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跛行指数,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增加程度及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升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增加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夹脊穴 跛行指数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5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汉庆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个体化降糖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煎剂清洗后给予黄矾散外敷;对照组用50 g/L甲硝唑...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个体化降糖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煎剂清洗后给予黄矾散外敷;对照组用50 g/L甲硝唑液外敷。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值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29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4.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塞活络片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00例
5
作者 李继军 荣雅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通塞活络片 糖尿病并发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索芳芳 刘辉 李晓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55-57,91,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除湿通脉...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除湿通脉汤口服联合祛湿方熏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足背动脉血流水平变化、踝肱指数、血脂血糖水平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踝肱指数、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BG、全血浆粘度、TG、血细胞比容、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水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湿阻络型 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 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及对下肢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卡军 《国医论坛》 2018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对下肢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和生脉饮... 目的:研究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对下肢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和生脉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下肢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0%(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为(8.58±1.02)mps/s、全血黏度低切为(8.79±1.32)mps/s、红细胞压积为(0.21±0.03)%、血浆黏度为(9.76±1.65)mps/s,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为(5.22±1.02)mps/s、全血黏度低切为(11.68±1.98)mps/s、红细胞压积为(5.66±1.85)%、血浆黏度为(1.82±0.24)mps/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加减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饮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思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5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生脉饮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分析用生脉饮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用常规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生脉饮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为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比粘度高切、全血比粘度低切、红细胞比容和血浆粘度等各项指标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 <0.05。结论:用生脉饮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误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
9
作者 张庆文 张树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 持续疼痛 误诊 活血化瘀药物 医院就诊 间歇跛行 左小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庄金满 李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839-843,共5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且该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风险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趋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5%~33.8%[1,2]。对于PAD的治疗,目前有较多的方法。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致残率、致死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ARTERIAL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间歇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6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志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2型糖尿病 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疗效观察 治疗 致残率高 非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40例腔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广信 汲武广 +4 位作者 胡潍青 孙波 裴长安 张继存 张杰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对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4年7月40例(40条患肢)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对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4年7月40例(40条患肢)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采用PTA对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结果39条肢体获得影像学成功(残余狭窄率〈20%),技术成功率及初次开通率为97.5%(39/40)。肢体保全率为95%(38/40),保肢率为97.5%(39/40)。并发症有动脉穿孔(2例)、穿刺点血肿(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39例术后肢体间歇性跛行、疼痛、溃疡等临床症状均改善,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32±0.27)增至术后10d的(0.86±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ABI值为(0.80±0.20),术后12个月肢体保全率为95%(38/40)。结论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下动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 下肢 糖尿病 闭塞性病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微创介入治疗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 微创介入治疗 下肢缺血 动脉硬化 闭塞性疾病 间歇跛行 肢端溃疡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同长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用药特色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贵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药特色 溶栓丸 外科临床 糖尿病坏疽 乡医 中医师 周围血管病 动脉硬化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
1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11期59-59,共1页
0040484 糖尿病并发异常血红蛋白2例[日]/土屋和子//糖尿病.-1999,42(8).-689~694 冀医情0040485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心肌梗塞1例[日]/山下智子//糖尿病.-1999,42(8).-685~688 冀医情0040486 糖尿病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外科治... 0040484 糖尿病并发异常血红蛋白2例[日]/土屋和子//糖尿病.-1999,42(8).-689~694 冀医情0040485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心肌梗塞1例[日]/山下智子//糖尿病.-1999,42(8).-685~688 冀医情0040486 糖尿病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外科治疗[日]/中岛伸之//诊と药.-1999,36(9).-29~30 冀医情0040487 糖尿病性动脉硬化进展因子的分析[日]/山崎义光//糖尿病.-1999,42(4).-271~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闭塞性动脉硬化 异常血红蛋白 心肌梗塞 外科治疗 糖尿病昏迷 并发 土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8-羟基脱氧鸟嘌呤水平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小珍 杜宏 +2 位作者 陈吉海 陈慧梅 王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32例)和无并发症组(4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TG、TC、LDL-C、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同期检...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32例)和无并发症组(4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TG、TC、LDL-C、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同期检测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8-OHdG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8-OHd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78±1.33)μg/L vs (0.72±0.93)μg/L,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血8-OHdG据平较无并发症组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3±1.37)μg/L vs (2.67±1.30)μg/L,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TG水平和病程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8-OHdG水平与TG和病程呈正相关(P<0.05),而与TC、LDL-C、HDL-C及HbAlc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病程、血脂关系更密切,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氧化应激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氧化应激 高血糖 高脂血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
1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0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昏迷 并发 感觉诱发电位 横纹肌溶解 酸中毒 急救用药 动脉硬化 病理学 综合征 功能不全
全文增补中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机制及相关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思稳 贾中伟 +2 位作者 郭钊 张祥祥 罗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1-95,共5页
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是一项改良的Ilizarov技术,通过局部持久恒定的力学刺激,激发组织再生潜力,促使血管、骨骼、肌肉、神经及皮肤的稳定再生,有助于治疗循环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缺血性疾病。TTT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可能的机制为:胫骨开窗... 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是一项改良的Ilizarov技术,通过局部持久恒定的力学刺激,激发组织再生潜力,促使血管、骨骼、肌肉、神经及皮肤的稳定再生,有助于治疗循环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缺血性疾病。TTT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可能的机制为:胫骨开窗减压与骨搬移骨块的弹性压力刺激;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平衡巨噬细胞极化并减轻炎症反应;启动跨皮质血管循环系统与干细胞动员。TTT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纯TTT治疗,未来的TTT治疗向微创化、个体化、简便化发展,针对于不同分级的糖尿病足将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 ILIZAROV技术 下肢缺血疾病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O与DMASO的MSCTA影像学表现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承宗 毛存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7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与糖尿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DMASO)的MSCTA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性,以期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纳入66例诊断为ASO与DMASO的患者,其中ASO41例,DMASO25例。行MSCTA...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与糖尿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DMASO)的MSCTA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性,以期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纳入66例诊断为ASO与DMASO的患者,其中ASO41例,DMASO25例。行MSCTA检查,将获得的动脉期轴位图像数据结合多种后处理图像,对扫描范围内动脉节段的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ASO与DMASO的MSCTA影像学表现差异性,与糖尿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相比较,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在髂总动脉双侧狭窄、髂外动脉的双侧钙化、髂外动脉单侧增厚、髂内动脉单双侧狭窄及单双侧闭塞、股总动脉单双侧狭窄、股深动脉双侧狭窄及双侧闭塞、动脉单侧狭窄等方面占比重较大。结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糖尿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MSCTA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以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 糖尿病闭塞性动脉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37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海蒙 殷艳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下肢缺血疾病 血管腔内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 下肢间歇跛行 下肢动脉栓塞 临床资料 足趾坏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