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质网应激与自噬在糖尿病性角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若晴 陈晨 李元彬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3期73-77,共5页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DK)作为糖尿病患者群体中高发的眼部疾病,可引发多种临床症状,包括干眼症、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和溃疡、角膜伤口愈合缓慢及角膜神经密度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内质网应激(ERS)是指内质网中蛋白质折叠功能异常时触发...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DK)作为糖尿病患者群体中高发的眼部疾病,可引发多种临床症状,包括干眼症、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和溃疡、角膜伤口愈合缓慢及角膜神经密度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内质网应激(ERS)是指内质网中蛋白质折叠功能异常时触发的一种细胞应激反应。当蛋白质折叠发生错误时,细胞可启动一系列保护性机制减轻或消除ERS,从而避免细胞损伤和死亡。自噬是使细胞恢复自稳态的调控过程,通过溶酶体选择性清除异常蛋白聚集体和受损细胞器,在细胞应激状态下发挥关键保护作用。本文综述ERS与自噬在DK病理进程的相互作用,旨在为DK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上皮清创联合羊膜覆盖术治疗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芳 杨燕宁 +3 位作者 邢怡桥 袁静 肖璇 褚煜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角膜上皮清创联合羊膜覆盖术治疗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研究组15例(15只眼)采用病变角膜上皮清创加羊膜覆盖术,对照组10例(10只眼)给予保守治疗。结果研究组15只眼中治愈14只眼,对照组10只眼中治愈3只眼,两组疗效有显著... 目的观察角膜上皮清创联合羊膜覆盖术治疗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研究组15例(15只眼)采用病变角膜上皮清创加羊膜覆盖术,对照组10例(10只眼)给予保守治疗。结果研究组15只眼中治愈14只眼,对照组10只眼中治愈3只眼,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角膜上皮清创联合羊膜覆盖可促进角膜上皮增生和移行,有利于角膜上皮与基底膜的粘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 角膜上皮清创 羊膜覆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性角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钰清 杨燕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9-402,共4页
据统计,目前约有46%~64%的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性角膜病变。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日益攀升,糖尿病性角膜病变逐渐受到眼科医生的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氧化应激是机体内活性氧和活性氮产生过多,从而损害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病理过程... 据统计,目前约有46%~64%的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性角膜病变。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日益攀升,糖尿病性角膜病变逐渐受到眼科医生的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氧化应激是机体内活性氧和活性氮产生过多,从而损害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中亦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回顾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希望对临床诊疗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 氧化应激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影响因素下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涛 赵玲 +6 位作者 邓秀英 漆星 吕静 林志武 刘兴德 吴小利 唐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与角膜生物力学[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从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资阳市中心医院的T2DM患者650例,采用Logistic回...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与角膜生物力学[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从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资阳市中心医院的T2DM患者65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同时进一步根据糖尿病病程、FBG、DR分期、HbA1c(%)等不同病变程度分组,通过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患者的CH和CRF值,分析两者的数值变化趋势。结果研究显示T2DM病程、吸烟史、BMI、FBG、DR、HbA1c、TC、TG、LDLC是T2DM的共同危险因素,HDLC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空腹血糖的升高、HbA1C的累计,CH和CRF值逐渐降低,特别是HbA1c(%)>12时CH和CRF数值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1.85±0.33)mmHg和(1.28±0.69)mmHg。与NonDR组相比,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PDR组中CH和CRF值逐渐降低,其中PDR组中CH、CRF值最低,组间方差分析显示CH、CR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测量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评估CH和CRF数值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降低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角膜滞后量 角膜阻力因子 眼反应分析仪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绷带镜在糖尿病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后对角膜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佳佳 王文战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299-230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角膜绷带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后对糖尿病患者角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69例69眼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A组36例36眼,术中使用直径...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角膜绷带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后对糖尿病患者角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69例69眼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A组36例36眼,术中使用直径为13.8mm角膜绷带镜覆盖于角膜表面,非接触广角镜下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手术结束后去除绷带镜;B组33例33眼,同法使用直径为14.0mm角膜绷带镜,以相同方式实施手术。术前和术后1、2、3、7d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检查。术前和术后7d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厚度测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和42%(χ~2=0.004,P=0.949)。术后第1、2、3、7d两组患者角膜染色阳性率分别为47%和45%(χ~2=0.022,P=0.883),44%和45%(χ~2=0.007,P=0.933),44%和42%(χ~2=0.029,P=0.886),42%和39%(χ~2=0.037,P=0.848);两组患者间各时间点角膜上皮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7d时,A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779.25±329.55、2777.14±331.17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1,P=0.585);B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678.61±335.64、2672.45±336.25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4,P=0.086)。术前和术后7d时A组角膜厚度分别为519.25±23.42、542.03±25.9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4,P<0.001);B组为525.64±20.97、551.33±27.8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4,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使用不同类型角膜绷带镜,手术前后角膜上皮完整性无差异。不同类型的绷带镜均可有效保护角膜上皮,术中可保持良好的角膜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 绷带镜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眼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任若昕 管怀进 季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7-650,共4页
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生的高度保守的自我降解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线粒体自噬调控途径以及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眼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 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生的高度保守的自我降解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线粒体自噬调控途径以及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眼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白内障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