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度洛西汀和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韩俊萍 田如新 +6 位作者 樊碧发 张毅 潘杰 刘莹 赵莉 王晓星 覃旺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7-361,共5页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发表的关...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发表的关于度洛西汀与普瑞巴林治疗DPNP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1929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度洛西汀和普瑞巴林治疗DPNP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缓解率≥30%(OR=1.53,95%CI:1.23-1.92,P<0.05);疼痛缓解率≥50%(OR=1.48,95%CI:1.17-1.87,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13,95%CI:0.83,1.53,P=0.62),但在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度洛西汀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普瑞巴林组(OR=3.82,95%CI:1.34,10.84,P=0.01),而两组头晕嗜睡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度洛西汀治疗DPNP的疗效优于普瑞巴林,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普瑞巴林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度洛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普瑞巴林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疗效 安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circ-SCN9A的作用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磊 席鹏 +2 位作者 李文举 雷舒煜 李亦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目的:研究钠电压门控通道α亚单位9(sod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alpha subunit 9,SCN9A)基因来源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的关系和可能的分子机制... 目的:研究钠电压门控通道α亚单位9(sod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alpha subunit 9,SCN9A)基因来源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的关系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检测SCN9A基因来源的circRNA在DPNP病人血清中的表达谱;对差异circRNA进行细胞学定位研究;利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上述circRNA对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吸附能力,ROC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评估circRNA在DPNP中的诊断价值;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circRNA在DPNP中的作用通路并进行分子机制验证。结果:SCN9A基因来源的hsa_circ_0117953(circ-SCN9A)在DPNP血清中显著高表达,在细胞内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可调控多个miRNA的表达;circ-SCN9A在DPNP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与疼痛程度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揭示circ-SCN9A调控的miRNA主要通过5-羟色胺能突触(serotonergic synapse)途径发挥作用,其中circ-SCN9A可通过吸附miR-1256而调控钾向内整流通道亚家族J6(potassium inwardly rectifying channel subfamily J member 6,KCNJ6)基因的蛋白表达。结论:SCN9A基因来源的circ-SCN9A可通过5-羟色胺能突触途径参与DPNP的发生并可作为该病潜在的临床诊断生物学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环状RNA 微小RNA 钠电压门控通道α亚单位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骏驰 舒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25-729,共5页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部分病人药物疗效欠佳,需要进一步外科治疗。目前周围神经减压术和肢体血运重建手术逐渐被接受,并得以推广。神经电刺激类手术作为一...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部分病人药物疗效欠佳,需要进一步外科治疗。目前周围神经减压术和肢体血运重建手术逐渐被接受,并得以推广。神经电刺激类手术作为一项神经调控技术,不仅能控制PDPN病人的疼痛,还可改善患肢血供,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DPN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进行探讨,介绍周围神经减压术、神经电刺激术和肢体血运重建手术的原理及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PDPN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调控 周围神经减压术 神经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15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专委会 于生元 +13 位作者 万琪 王毅 李晓光 曲红丽 李焰生 何俐 陈春富 严敏 陆菊明 曹秉振 董钊 傅志俭 鲁明 路桂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1-567,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根据感觉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分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是...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根据感觉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分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是指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它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以肢体远端受累为主的对称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可表现为单神经痛或臂丛、腰骶丛神经痛[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糖尿病 周围 专家 诊疗 神经系统受损 感觉系统 糖尿病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下调缓激肽受体B1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书力 冯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2,共6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通过下调缓激肽受体B1(BDKRB1)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5组:模型组、槲皮素(100 mg/kg)组、BD... 目的:研究槲皮素通过下调缓激肽受体B1(BDKRB1)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5组:模型组、槲皮素(100 mg/kg)组、BDKRB1过表达质粒组、空载质粒组、槲皮素(100 mg/kg)+BDKRB1过表达质粒组,另选12只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以药物分组干预处理后,检测大鼠机械性刺激痛觉、热刺激痛觉与冷刺激痛觉,比较各组机械性缩足阈值、冷刺激抬足时间、热敏潜伏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比较各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阳性细胞比例;试剂盒测量大鼠血清炎症介质IL-17、环氧化酶-2(COX-2)、IL-18水平;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BDKR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热敏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冷刺激抬足时间、LFA-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IL-17、COX-2及IL-18水平、BDKRB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槲皮素+BDKRB1过表达质粒组分别比较,槲皮素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热敏潜伏期均升高(P<0.05),冷刺激抬足时间、LFA-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IL-17、COX-2及IL-18水平、BDKR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BDKRB1过表达质粒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热敏潜伏期均降低(P<0.05),冷刺激抬足时间、LFA-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IL-17、COX-2及IL-18水平、BDKR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空载质粒组大鼠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槲皮素通过下调BDKRB1表达抑制炎症,减少淋巴细胞浸润,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缓激肽B1受体 糖尿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参与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朱贺 闻蓓 +1 位作者 许力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临床上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NP)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自发痛、痛觉超敏、痛觉过敏和感觉异常等,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存在争议。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效果欠佳且不良反...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临床上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NP)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自发痛、痛觉超敏、痛觉过敏和感觉异常等,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存在争议。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多。Wnt信号通路在神经发育中对细胞增殖分化起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控神经损伤修复参与pNP的发生。本文就Wnt信号通路与pNP的联系进行综述,旨在为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英 张建霞 +1 位作者 刘俐君 安俊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304-3308,共5页
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DPN)危险因素及脊髓电刺激(SCS)治疗PDPN的有效性、人群特征、疗效评价指标、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危险因素 并发症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7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守平 魏健 李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36-237,240,共3页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糖尿病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neuropathiepain,DNP)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有报道发病率在60%~90%[2],其中36%存在严重的难治性疼痛。糖尿病病人出现DNP后,...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糖尿病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neuropathiepain,DNP)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有报道发病率在60%~90%[2],其中36%存在严重的难治性疼痛。糖尿病病人出现DNP后,3年生存率约为53%[3],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疼痛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则会出现抑郁甚至死亡[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糖尿病病人 临床观察 臭氧治疗 周围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何艳 马海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979-3983,共5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对DPNP进行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78例T2DM病人,根据有无疼痛分为DPNP组及无DPNP组,以及无周围神经病变的T2DM组,其中DPNP组46例,... [目的]评估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对DPNP进行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78例T2DM病人,根据有无疼痛分为DPNP组及无DPNP组,以及无周围神经病变的T2DM组,其中DPNP组46例,无DPNP组62例,T2DM组70例。收集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糖尿病相关临床参数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3组病程、高脂血症、餐后血糖水平(PGL)、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C肽(2hCP)、空腹C肽(FCP)、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蛋白尿水平、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M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PNP组病人高脂血症及大量蛋白尿比例最高(P<0.001)。DPNP组PGL、HbA1c、UACR、24hUME均显著高于无DPNP组(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PGL、高水平的HbA1c、UACR、2hCP是无DPNP病人的危险因素;UACR、大量蛋白尿、低HDL-C为DPNP病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ACR、大量蛋白尿、低HDL-C是DPN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有高风险的T2DM病人除积极控制血糖外,还需早期给予足部护理、运动护理、健康宣教等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丘脑室旁核神经元参与神经病理性痛导致的记忆障碍
10
作者 朱昌磊 铁静静 +2 位作者 吴菲菲 杨雁灵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探究周围神经损伤(PNI)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痛(NP)和记忆功能的影响,以及丘脑室旁核(PVT)神经元激活情况,为研究NP与记忆障碍的联系提供依据。方法:将21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并对实验组进行坐骨神经分支... 目的:探究周围神经损伤(PNI)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痛(NP)和记忆功能的影响,以及丘脑室旁核(PVT)神经元激活情况,为研究NP与记忆障碍的联系提供依据。方法:将21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并对实验组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SNI)构建。采用热板和八臂迷宫行为学实验,对SNI后小鼠的痛行为和记忆障碍进行评估。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NP与记忆障碍的相关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析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小鼠PVT内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热痛阈值显著降低(P<0.001);八臂迷宫结果提示,总休息时间明显增加(P<0.001),SNI后1~4 d工作记忆错误增加(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SNI后早期工作记忆错误次数与热痛阈值显著负相关(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VT内c-FOS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01)。结论:SNI会导致小鼠痛行为异常和记忆障碍,并引起PVT内神经元激活。该研究为PVT内的神经元参与NP背景下记忆障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记忆障碍 C-FOS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d通过中枢γ-氨基丁酸能神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帆 崔旭鑫 +2 位作者 石磊 高进贤 杨孝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1-2149,共9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GSRd)对小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NI模型,检测行为学指标验证模型稳定性、GSRd对SNI所致神经痛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GSRd)对小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NI模型,检测行为学指标验证模型稳定性、GSRd对SNI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GSRd与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系统工具药联用,分析GSRd治疗SNI所致神经痛与GABA能神经的关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NI所致神经痛小鼠腹外侧视前核(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VLPO)、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VLPAG)和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SDH)中c-Fos、c-Fos与GAT-1免疫阳性细胞共表达情况,分析GSRd镇痛作用与痛觉传导通路核团及核团神经元的关系。结果SNI神经痛小鼠术后第3天开始痛阈变化、产生痛敏,可持续至少14 d;GSRd 500、1000 mg·kg^(-1)使SNI所致神经痛小鼠痛阈升高。GABA系统工具药能协同或拮抗GSRd对SNI所致神经痛小鼠的镇痛作用;SNI所致神经痛小鼠VLPO、VLPAG和SDH的c-Fos免疫阳性细胞增加,GSRd 500 mg·kg^(-1)可减少SNI所致神经痛小鼠VLPO、VLPAG和SDH的c-Fos与GAT-1共表达免疫阳性细胞。结论SNI所致神经痛模型稳定,GSRd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机制与下调VLPO、VLPAG、SDH中的GAT-1,减少其对突触间隙GABA的重摄取,增强中枢GABA能神经的抑制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D 神经病理性疼痛 Γ-氨基丁酸 腹外侧视前核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脊髓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星形胶质细胞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痛相关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澜 陈理 俞昌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5-695,共1页
目的探索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及痛相关负性情绪发生、发展及维持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特征。方法使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Ⅰ型糖尿病,复制DNP模型;免疫荧光法观察、Shol... 目的探索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及痛相关负性情绪发生、发展及维持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特征。方法使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Ⅰ型糖尿病,复制DNP模型;免疫荧光法观察、Sholl分析评价vlPAG星形胶质细胞在DNP进展过程中的形态和数量变化;采用化学遗传学技术定点定量向vlPAG注射携有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启动子gfaABC1D及修饰后的人毒蕈碱受体(hM3Dq或hM4Di)基因片段的腺相关病毒;待病毒稳定转染表达后,利用受体的外源性配体氯氮平-N-氧化物(CNO)靶向调控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以机械性异常性疼痛阈值为观察指标,评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DNP中的作用;同时,采用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评价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DNP相关焦虑样、厌恶样情绪中的作用。结果STZ成功诱导高血糖症状后,SD大鼠机械痛阈进行性下降,提示DNP模型复制成功。随着DNP症状加剧,vlPAG星形胶质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胞体面积逐渐增大、形态复杂性逐渐增强。化学遗传学手段激活正常大鼠vlPAG星形胶质细胞可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样症状(机械痛阈下降);化学遗传学手段抑制DNP模型大鼠vlPAG星形胶质细胞可改善DNP症状(机械痛阈升高)。同时,化学遗传学手段抑制vlPAG星形胶质细胞可减少DNP模型大鼠痛相关焦虑样行为,改善模型动物痛相关厌恶情绪。结论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DNP的发生、发展及维持密切相关,vlPAG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DNP及痛相关负性情绪的编码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脑导水管灰质腹外侧部 星形胶质细胞 化学遗传学 痛相关负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Meta整合
13
作者 柴羽菲 贾勤 +7 位作者 戴雅琴 汪盈盈 叶梦圆 吴佳云 高楚 易小燕 方严钰 李思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和建立支持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 目的:系统评价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和建立支持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38个原始主题,形成9个新类别并归纳为3个整合结果: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多种体验与影响、采取不同的策略应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存在未被满足的多维度需求。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经历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独特,应对方式多样,需要相关支持;医护人员应重视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丹丹 王雅 +1 位作者 贾雅蕊 刘金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4-197,共4页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近年来疼痛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以往对DNP的病理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基础研究较多,但近年来国内外对离子通道、神经...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近年来疼痛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以往对DNP的病理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基础研究较多,但近年来国内外对离子通道、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转导、小胶质细胞和脊髓背角GABA受体等领域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近年来DNP发生机制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发生机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欢 郑小兰 +1 位作者 徐国海 罗振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55-858,共4页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电针作为中医学中针灸疗法之一,它具有针灸和电疗的双重优点,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普遍认可。近年来,关于电针治疗糖...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电针作为中医学中针灸疗法之一,它具有针灸和电疗的双重优点,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普遍认可。近年来,关于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因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就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蔡振华 陈丹丹 +2 位作者 周华成 王雅 刘金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臭氧皮下注射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 mg/kg,同时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复制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2周后,将20只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组(DNP组... 目的:探讨臭氧皮下注射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 mg/kg,同时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复制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2周后,将20只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组(DNP组)和臭氧治疗组(O3组),另取同时饲养的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O3组于模型成功后6周内每3天进行一次皮下臭氧注射(35μg/ml,0.5 ml),其余两组同样时间点注射同剂量空气。在气体注射前、注射后第2、4和6周分别测定大鼠右后足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 threshold,PWT)、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 latency,PW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结果:与C组比较,DNP组大鼠在第2周末,PWT和PWL明显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3组在第2、4、6周注射臭氧后PWT和PWL显著升高,同时MNCV和SNCV也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35μg/ml臭氧皮下注射可减轻DNP大鼠后足PWT、PWL,改善MNCV和SNCV,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臭氧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钙通道: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的新靶点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一 申乐 +2 位作者 闫洪彦 陈雯 黄宇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05-609,共5页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其常见慢性并发症,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显示,T型钙通道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采用药物抑制、基因抑制、基因敲除等技术研究发现,T型...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其常见慢性并发症,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显示,T型钙通道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采用药物抑制、基因抑制、基因敲除等技术研究发现,T型钙通道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械及热痛觉过敏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受调节机制可能与选择性剪接、氧化还原修饰、磷酸化修饰以及糖化修饰等有关。采用膜片钳、神经元电容监测、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发现,T型钙通道还可通过增强神经元可兴奋性、上调神经递质释放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腓肠神经损伤后疼痛1例
18
作者 刘红 袁俊鹏 金晓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78,共3页
孤立性腓肠神经损伤后疼痛少见,多源于医源性损伤,主要表现为沿小腿远端1/3、足外侧和第5趾后外侧的神经支配区域疼痛和感觉异常。持续的疼痛或感觉异常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传统的药物治疗、神经阻滞、脉... 孤立性腓肠神经损伤后疼痛少见,多源于医源性损伤,主要表现为沿小腿远端1/3、足外侧和第5趾后外侧的神经支配区域疼痛和感觉异常。持续的疼痛或感觉异常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传统的药物治疗、神经阻滞、脉冲射频等对疼痛的缓解、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有限。周围神经电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PNS)于1967年被首次描述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认为与传统的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1]。早期的PNS手术多采用SCS八触点电极导线,电极粗且过长,易影响病人术后活动。近年来,随着专用PNS电极及体外刺激器的出现,PNS逐渐被更多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病人,如头面部、上肢及下肢的各神经分支,成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重要的疼痛治疗方法。有研究显示,PNS治疗可以改善损伤神经的病理生理变化,促进神经再生,改善其功能障碍[2]。尽管PNS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有证据表明中枢和外周机制均有助于其镇痛作用。国外有报道将PNS用于腓肠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治疗[3],国内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多应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例如侵犯眶上神经或枕大/小神经的带状疱疹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电极导线 医源损伤 眶上神经 神经阻滞 神经病理性疼痛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蛋白BiP在姜黄素抗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艳 俞陈陈 +3 位作者 曹红 党江坤 连庆泉 李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96-1801,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机械痛敏(MWT)、热痛敏(TWL)、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诱导胰岛素抵抗后,继以单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腹腔注射,在注...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机械痛敏(MWT)、热痛敏(TWL)、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诱导胰岛素抵抗后,继以单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腹腔注射,在注射STZ前和14 d后采用Electronic Von Fery触觉测痛仪和甩尾/足底测试仪测大鼠MWT和TWL,注射STZ 3 d后血糖≥16.7 mmol/L且在注射STZ 14 d后痛阈下降至基础值85%以下者入选为D组(81只)。将D组随机分为3组(n=27):DNP组、DNP+姜黄素100 mg.kg-1.d-1组(DCur组)和DNP+溶剂组(DSC组),另取27只为正常对照组(C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给姜黄素3、7、14 d后测血糖、MWT与TWL,并在同时点取大鼠L4~L6脊髓和DRG,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背角和DRG中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DNP组各时点MWT降低,TWL缩短,血糖值升高,脊髓背角和DRG中BiP均出现表达上调(P<0.05)。与DNP组相比,DCur组在给姜黄素7 d后MWT升高,TWL延长;给姜黄素14 d后脊髓背角和DRG中BiP表达下调(P<0.05)。DSC组和DN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iP参与了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姜黄素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Bi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内质网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欣 申乐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重塑机制。大量研究显示,MAPKs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广泛激活,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药物也可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MAPKs的激活来缓解DNP。本文主要总结了MAPKs在DNP中枢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 脊髓 脊髓背根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