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障碍68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巢建新 张震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120-1120,共1页
关键词 甲钴胺 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感觉阈值(VP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7
2
作者 沈娟 曾辉 +2 位作者 李连喜 包玉倩 刘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以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为主联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DNS)、足外观、温度觉、痛觉及触觉5种简易检查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 目的探讨以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为主联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DNS)、足外观、温度觉、痛觉及触觉5种简易检查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DNS,同时行足外观检查、VPT、温度觉、痛觉、半定量音叉、10g尼龙丝检查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ng velocity,NCV)测定。按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130),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87),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和代谢指标。计算5种联合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Youden指数以及Kappa值(κ值),与NCV检查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VPT值有显著差异,DPN组明显高于无DPN组(P<0.05)。VPT与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ng velocity,MCV)、尺神经M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感觉性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ng velocity,SCV)、胫神经MCV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5种联合检查方法与NCV检查的秩相关分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PT联合DNS检查与NCV的相关性最好(r=0.799)。VPT联合DNS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4.4%、100%、89.9%,与NCV检查高度一致(κ值为0.780)。结论 VPT联合DNS是准确筛查和诊断DPN的适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神经传导速度(NCV) 振动感觉阈值(V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信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薛芸 梁尚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1,共4页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钙信号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都受到Ca^(2+)的调控。Ca^(2+)可调节细胞功能,钙信号和钙稳态直接与神经病变有关。近年来,钙信号功能的报道,为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向提供了新的思...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钙信号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都受到Ca^(2+)的调控。Ca^(2+)可调节细胞功能,钙信号和钙稳态直接与神经病变有关。近年来,钙信号功能的报道,为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从钙信号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信号 钙稳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 神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马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1个疗程(4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服药前后主要症状、...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1个疗程(4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服药前后主要症状、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与2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能改善微循环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改善微循环障碍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微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感觉阈值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熊英琼 胡凡 +1 位作者 潘婕 谢旭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2-585,共4页
目的利用电流感觉阈值测定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探讨电流感觉阈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和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目的利用电流感觉阈值测定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探讨电流感觉阈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和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测定,比较SNCV和CPT的异常率。结果 CPT检查异常率68.33%,SNCV检查异常率36.67%;有症状组中CPT检查异常率88.46%,SNCV检查异常率53.85%;无症状组中CPT检查异常率47.06%,SNCV检查异常率17.65%;病程≤5年组中CPT检查异常率55.17%,SNCV检查异常率24.14%;病程>5年组中CPT检查异常率77.42%,SNCV检查异常率48.39%。两种检查方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T检查和NCV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具有一致性,对于早期无症状患者,CPT检查对亚临床患者更有诊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感觉阈值 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区觉璋 贾翔 陈淑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分析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接受桂哌... 目的:分析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接受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损伤标志分子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SNCV、MNCV水平高于对照组,双下肢V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HCY、AGEs、MDA、NSE、HMGB1、S100β含量低于对照组,GSH、SOD、MBP、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能够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改善神经传导和振动感觉、缓解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桂哌齐特 甲钴胺 神经传导速度 震动感觉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其康复治疗 被引量:7
7
作者 吕海莉 吴建民 刘宽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等多种神经。造成神经纤维的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olyneuropathy,DPN)是最常见的神经并...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等多种神经。造成神经纤维的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olyneuropathy,DPN)是最常见的神经并发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占用了较多的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康复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并发症 中枢神经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严重周围神经病变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春芳 钟历勇 张在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肢端感觉异常 慢性并发症 文献报道 中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程艳 刘惠茹 +1 位作者 尹婷 田景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对治疗糖尿病多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4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氦-氖激光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衡可比。两组患者均继续控制血糖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对治疗糖尿病多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4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氦-氖激光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衡可比。两组患者均继续控制血糖治疗,治疗前测空腹血糖,均应用相同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氦-氖激光组除药物治疗外,增加氦-氖激光治疗。结果:经6周治疗后,与只采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的对照组比较,氦-氖激光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显效率明显增高(P<0.01),神经体征评分明显降低(P<0.001),尺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 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增快(P<0.00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 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恢复正常例数明显增多,有效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氦-氖激光疗法可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缓解,使M CV、SCV增快,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激光照射治疗 疗效观察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氦-氖激光治疗 氦-氖激光疗法 营养神经药物 扩张血管 药物治疗 2004年 2002年 SCV MCV 门诊就诊 血糖治疗 空腹血糖 神经体征 治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军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06-1507,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选择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46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实验组联合应用甲钴胺...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选择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46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实验组联合应用甲钴胺及依帕司他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只用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SNC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效果更明显(P〈0.05);实验组DPN治疗有效率为82.46%,对照组有效率为56.52%,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运用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DPN的疗效显著,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有效率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基础理论和相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正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37-440,共4页
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直接因素是高血糖,后者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激发多元醇、己糖胺、蛋白激酶C通路和增加细胞内外糖基化终末产物。这些物质异常增加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改变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功能,从而造成血管内... 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直接因素是高血糖,后者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激发多元醇、己糖胺、蛋白激酶C通路和增加细胞内外糖基化终末产物。这些物质异常增加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改变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功能,从而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等细胞功能障碍,最终引发血管通透性异常、神经纤维血液供应障碍、神经纤维坏死或减少,形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信号转导通路 糖基化终末产物 生发 氧化应激反应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廉治军 徐金明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4期725-725,共1页
糖尿病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周围神经病变是主要并发症之一 ,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 ,肢体疼痛 ,肌肉萎缩 ,严重者可致残。采用透刺针法对 41例该病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透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能有... 糖尿病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周围神经病变是主要并发症之一 ,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 ,肢体疼痛 ,肌肉萎缩 ,严重者可致残。采用透刺针法对 41例该病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透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能有效地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障碍 ,从而改善周围神经血供 ,修复受损神经 ,恢复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针刺疗法 透刺针法 血流动力学 微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情绪障碍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贺齐 沈海涛 +5 位作者 于心洋 刘云平 尚淑玲 李迥 孟令海 吴艳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情绪障碍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情绪...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情绪障碍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情绪障碍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病情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一般资料相比,教育水平、病程、血糖水平、医疗费用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42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合格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病变者有77例,中度病变者有69例,重度病变者有54例。随病情程度增加,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升高,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情绪障碍程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教育水平、医疗费用、病程、血糖水平、疼痛程度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发生情绪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情绪障碍水平高于正常者,且情绪障碍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可以作为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情绪障碍 病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浅神经感觉传导新方法建立及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琼 徐文晓 +2 位作者 吴超 梁银杏 廖松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5-210,共6页
目的建立腓浅神经足背支感觉传导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提供敏感的电生理依据。方法对91例2型糖尿病DPN患者和9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常规周围神经传导检测和腓浅神经足背支感... 目的建立腓浅神经足背支感觉传导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提供敏感的电生理依据。方法对91例2型糖尿病DPN患者和9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常规周围神经传导检测和腓浅神经足背支感觉传导检测。该方法以足背趾2~3根部近端刺激,内外踝连线中外1/3处略近端记录,获得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利用健康对照组数据建立参考值范围,波幅采用各年龄段波幅的最小值,速度下限用x^(-)-2s。比较两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腓浅神经足背支传导波幅及速度在DP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健康对照组中,各年龄组腓浅神经足背支平均波幅范围为2.77~4.88μV,波幅正常值下限为1.2~3.4μV,腓浅神经足背支传导速度正常值下限为32.29~36.01m/s,未发现其波幅或速度与年龄相关(P>0.05)。DPN组中腓浅神经足背支、足底内侧神经、腓肠神经的波幅及传导速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均P<0.01),并且,腓浅神经足背支感觉传导异常率较足底内侧神经(χ^(2)=7.82,P<0.01)、腓肠神经(χ^(2)=16.10,P<0.01)异常率增高。ROC曲线分析显示,腓浅神经足背支传导速度对DPN诊断价值优于足底内侧神经、腓肠神经,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55(P<0.01)。结论采用足背趾2~3根部近端刺激腓浅神经足背支的方法,可得到清晰稳定的波形,建立了其正常参考值范围。应用于DPN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神经足背支 感觉神经传导 参考值 ROC曲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梦圆 马学娅 +4 位作者 张小玉 孙婷 李素梅 陈明卫 马祖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4-4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基于局部热充血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测模型性能,为临床早期筛查提供参考。方法纳入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试验局部加热至44℃并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血流变化率。同时进行临床5项筛查、震动感觉阈值测定...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基于局部热充血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测模型性能,为临床早期筛查提供参考。方法纳入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试验局部加热至44℃并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血流变化率。同时进行临床5项筛查、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和神经传导检查,根据各自的诊断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以神经传导检查为“金标准”,筛选最优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3种检测方法均提示,血流变化率、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均P<0.05)。根据临床5项筛查结果建立的logit模型性能最好,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Hosmer-Lemeshow检验χ^(2)=11.147,P>0.05)和区分度(AUC=0.872)。结论血流变化率、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以临床5项筛查结果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筛选、识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5项筛查 神经传导检查 震动感觉阈值 局部热充血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功能障碍表现与康复训练策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奕芳 贾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11-1315,共5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在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发病率相似[1],早期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过敏、温凉觉缺失等,随之会出现一些轻触觉、针刺痛觉的减退,导致严重的残疾和生存质量下降[2]。多个...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在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发病率相似[1],早期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过敏、温凉觉缺失等,随之会出现一些轻触觉、针刺痛觉的减退,导致严重的残疾和生存质量下降[2]。多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一半以上,其中30%的DPN患者存在明显的不适症状并需要治疗[3—5]。然而,大多数研究对DPN的诊断标准不一,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过敏 康复训练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调查 1型糖尿病 功能障碍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世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4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T2DM的患者,分为合并DPN的DPN组、不合并DPN的T2DM组;另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Hcy、叶酸(FA)、维生素B_(12)(V...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T2DM的患者,分为合并DPN的DPN组、不合并DPN的T2DM组;另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Hcy、叶酸(FA)、维生素B_(12)(VitB_(12))、炎症指标、氧化指标的含量以及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DPN组的血清Hcy、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明显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血清FA、VitB_(1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SCV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及对照组;DPN组中高Hcy血症患者的血清sVCAM-1、IL-1β、HMGB1含量明显升高,血清SOD、GSH含量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SCV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的血清Hcy含量明显升高并且能够加重神经传导功能损伤、激活炎症及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炎症反应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荣飞 李毓群 张云芳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843-844,共2页
目的 :考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原理。方法 :对比观察了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的影响。结果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能有效解除或缓解... 目的 :考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原理。方法 :对比观察了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的影响。结果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能有效解除或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麻木、疼痛等症状 ,明显提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药效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动感觉阈值测定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溃疡风险 被引量:14
19
作者 舒毅 陈幼萍 +2 位作者 曾春平 罗少莊 潘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通过震动感觉阈值(VPT)测定,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溃疡风险。方法:120例未发生足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VPT,同时测定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按VPT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通过震动感觉阈值(VPT)测定,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溃疡风险。方法:120例未发生足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VPT,同时测定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按VPT结果将患者分为VPT正常组和VPT升高组进行临床特征比较及糖尿病足病的相关分析。结果:120例糖尿病患者中,VPT正常组70例(58.3%),VPT升高组50例(41.7%),其中低度风险组9例(7.5%),中度风险组28例(23.3%),高度风险组13例(10.8%)。两组间BMI、HbA1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PT正常组比较,VPT升高组的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FBG更高(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VPT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B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5、0.349、0.214)。结论:VPT能客观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溃疡风险。年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震动感觉阈值 足溃疡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定量感觉检查结果分析及其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牟玉梅 程玉霞 +3 位作者 杨小平 赵德明 刘彦君 许樟荣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3期630-632,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大多数糖尿病病人起病比较隐匿,无明显的症状或缺乏阳性体征,因而DPN临床早期检出率较低。定量感觉检查(QST)是一项无痛、非介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大多数糖尿病病人起病比较隐匿,无明显的症状或缺乏阳性体征,因而DPN临床早期检出率较低。定量感觉检查(QST)是一项无痛、非介入、敏感性高的检查方法,具有多种感觉测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病人 定量感觉检查 检查结果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 慢性并发症 生活质量 阳性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