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2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1
作者 朱敏 俞茂华 +1 位作者 史虹莉 刘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10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肌酐(Cr)、血糖(FPG)、血压(BP)、血胆固醇(CHO)、三酸甘油(TG)、体重指数(BMI)、空腹血浆胰岛...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10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肌酐(Cr)、血糖(FPG)、血压(BP)、血胆固醇(CHO)、三酸甘油(TG)、体重指数(BMI)、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的Cr、BP、TG、BMI、FINS、HOMA指数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TG、Cr是2型糖尿病高尿酸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生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比例高,更具有胰岛素抵抗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合并 尿酸 相关因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彦彬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邢俊艳 高彦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90-3394,共5页
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常合并出现,导致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影响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高彦彬教授诊治代谢性疾病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痰湿体质为发病的内因;过食肥甘,体力活动减少,体形肥胖为重要的外因... 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常合并出现,导致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影响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高彦彬教授诊治代谢性疾病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痰湿体质为发病的内因;过食肥甘,体力活动减少,体形肥胖为重要的外因;肝失疏泄为发病的重要环节;痰湿瘀毒阻滞络脉为基本病机。防治强调应防重于治,未病先防,异病同治,从络病论治。临床分为:肝郁脾虚,痰湿阻络;湿热内蕴,毒瘀阻络;肝肾亏虚,浊瘀阻络;脾肾两虚,湿浊瘀阻肾络;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心络;阴阳两虚,络脉失荣。治疗上强调健脾、益肾、调肝,更重视祛邪通络,如利湿通络、化痰通络、降浊通络、化瘀通络等,获效颇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治疗 络病 医案 病因病机 临床疗效 治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海兰 高宇 +4 位作者 葛晓春 李丽慧 冯增斌 王英南 刘晓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365例,依据女性血尿酸是否≥360μmol/L,分为正常尿酸(NUA)组316例和HUA组49例。分析2组临床相关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365例,依据女性血尿酸是否≥360μmol/L,分为正常尿酸(NUA)组316例和HUA组49例。分析2组临床相关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差异。结果与NUA组比较,HUA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1.2%vs 45.6%)、糖尿病肾病(67.3%vs 12.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5.3%vs 44.9%)、高血压(73.5%vs52.5%)、冠心病(34.7%vs 18.7%)及脂肪肝(61.2%vs 47.5%)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β=-0.207,P=0.026)、糖尿病病程(β=0.166,P=0.018)、LDL-C(β=0.184,P=0.009)、肌酐(β=0.356,P=0.002)是HUA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绝经后女性T2DM合并HUA患者有较高的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糖尿病 2型 尿酸 尿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颈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祖颖 于健 +3 位作者 苏珂 龙艳 周燕 欧阳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按血尿酸水平分为:HUADM组43例、血尿酸正常糖尿病(NUADM)组42例,分析2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按血尿酸水平分为:HUADM组43例、血尿酸正常糖尿病(NUADM)组42例,分析2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IM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且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NUADM组比较,HUADM组患者FPG、餐后2h血糖、FINS、餐后2h胰岛素、HbA1c、IMT、尿酸和lgHOMA-IR均明显升高,脂联素明显降低(P<0.05,P<0.01)。HUADM组患者IMT与HOMA-IR、TG、LDL-C和CRP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结论 HUADM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且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CRP水平升高,提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尿酸 动脉粥样硬化 脂联素 C反应蛋白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饮食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2病合并时如何进行饮食治疗,对22例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通过加强卫生宣教,突出个体化饮食管理,纠正不合理饮食习惯,并在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选择方面进行... 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2病合并时如何进行饮食治疗,对22例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通过加强卫生宣教,突出个体化饮食管理,纠正不合理饮食习惯,并在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选择方面进行合理调控,可使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尿酸(BUA)均有所下降(P<0.01)。对纠正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尿酸 合并 饮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原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由露莎 郑曙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原(PI)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中医证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住院患者80例,按照其是否合并HUA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每组患者40例。其中将T2DM合并HUA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热... 目的:探讨胰岛素原(PI)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中医证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住院患者80例,按照其是否合并HUA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每组患者40例。其中将T2DM合并HUA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阴两虚、阴阳两虚4个证型,同时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并根据PI水平采用四分位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P1(246.78〈pmmol/L)、P2(246.78~483.72 pmmol/L)、P3(483.72~720.66pmmol/L和P4(≥720.66 pmmol/L)4个亚组。结果:PI水平在T2DM合并HUA的4种证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阴阳两虚型的PI水平最高,同时PI与BMI、腹围、TG、UA、HDL-C相关(P〈0.05);除P4亚组外,各亚组UA水平和HUA发病率随着PI水平逐渐升高。结论:T2DM合并HUA不同中医证型间PI水平存在差异,且PI与体型及脂代谢异常相关,同时为T2DM患者发生HUA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原 2型糖尿病 尿酸 中医证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肠道菌群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柔柔 李娜 +4 位作者 赫荣波 邹婧 刘青 张颖 刘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5-1132,1141,共9页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肠道菌群组成分析,旨在为该疾病的预防及微生态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纳入103例单纯新诊断T2DM患者,98例T2DM合并HUA患者。按...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肠道菌群组成分析,旨在为该疾病的预防及微生态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纳入103例单纯新诊断T2DM患者,98例T2DM合并HUA患者。按照入排条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新诊断T2DM合并HUA患者(DMUA组)及单纯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同期纳入年龄及性别匹配的HUA患者(HUA组)及健康志愿者(Control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检测结果,通过卡方检验、方差分析、Tukey-HSD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法进行分析。并分别采集4组研究对象的粪便标本,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并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特征比较:DMUA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T2DM病程>5年组显著升高,同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C肽水平、动脉硬化指数及脂肪肝发生率较单纯新诊断T2DM组显著升高。此外,与T2DM组相比其发病年龄更早,但其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与T2DM组、HUA组及Control组相比,DMUA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而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T2DM组、HUA组相比,DMUA组动脉硬化指数显著升高。(2)肠道菌群分析:DMUA组α多样性指数比Control组显著降低。DMUA组与Control组及HUA组相比β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在菌群丰度分析中,DMUA组与HUA组相比,f_Prevotellaceae和g_Megamonas显著增加,而p_Bacteroidetes、c_Bacteroidia、o_Bacteroidales、f_Bacteroidaceae、g_Bacteroides、f_tannerellaceae和g_Parabacteroides明显减少。DMUA组与Control组相比,c_Clostridia、o_Clostridiales、f_Peptostreptococcaceae、g_Romboutsia显著减少。结论:新诊断T2DM合并HUA组与长病程的T2DM合并HUA组及单纯新诊断T2DM组相比,更易出现脂代谢异常。DMUA组的肠道菌群结构与T2DM组、HUA组及Control组存在差异,可能与新诊断T2DM合并HUA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酸 肠道菌群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RNA差异表达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新型分子标志物及靶基因功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志亮 杨永刚 +6 位作者 黄霞 成彦 瞿媛 衡琪琪 符羽佳 李可薇 顾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的差异表达,探讨其作为CHF合并HUA新型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并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功能分析,分析作用靶点。方法以2020年9月~2023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的差异表达,探讨其作为CHF合并HUA新型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并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功能分析,分析作用靶点。方法以2020年9月~2023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心血管病科收治的CHF合并HUA患者为观察组(n=30),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30)。两组各选取6例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血清外泌体中的差异表达miRNA,采用RT-PCR检测对未作高通量测序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样本(n=24)进行验证,使用R软件进行GO、KEGG富集分析,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临床筛查的差异miRNA。结果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共检测到42个差异表达的miRNA(18个上调,24个下调),其中miR-27a-5p上调(P<0.001),miR-139-3p下调(P<0.001)。RT-PCR检测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27a-5p表达量上调(P=0.004)、miR-139-3p表达量下调(P=0.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发现,miR-27a-5p、miR-139-3p预测CHF合并HUA发病的AUC分别是0.708(95%CI:0.562-0.855)和0.734(95%CI:0.593-0.876),两者联合预测CHF与HUA发病的AUC为0.899(95%CI:0.812-0.987)。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细胞自噬是富集程度最高的靶点;KEGG功能注释显示,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差异表达的miR-27a-5p和miR-139-3p作用靶点之一。进一步动物实验得到了相同的验证。结论血清外泌体中miR-27a-5p上调和miR-139-3p下调可作为精准诊断CHF合并HUA的新型分子标志物,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后促进心肌细胞的自噬反应可能是差异表达的miR-27a-5p、miR-139-3p的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尿酸 外泌体 微小RNA AMPK MTOR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热散浊饮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程伟刚 李浩林 +5 位作者 杨娟娟 柏倩 景骆羊 胡乐乐 金芳梅 王海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6-463,共8页
目的:探究清热散浊饮对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d^(-1)),清热散浊饮低、中、高剂量组(7.4... 目的:探究清热散浊饮对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d^(-1)),清热散浊饮低、中、高剂量组(7.42、14.85、29.70 g·kg^(-1)·d^(-1)),通过酵母膏联合氧嗪酸钾灌胃致高尿酸血症,结合改良后Coderre法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构建复合大鼠模型。经过7 d干预,测量大鼠右踝关节周径并计算踝关节肿胀度,生化法测定大鼠血尿酸(HUA)水平,HE染色检查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大鼠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明显降低(P<0.01),HUA水平增加,滑膜组织结构紊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踝关节滑膜中TLR4、Myd88、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秋水仙碱组、清热散浊饮中、高剂量组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各治疗组滑膜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均改善,各给药组HUA及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清热散浊饮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TLR4、Myd88、NF-κB蛋白及mRNA表达(P<0.01)。结论:清热散浊饮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在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散浊饮 尿酸 痛风性关节炎 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高尿酸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10
作者 陈鸿鑫 朱磊 +1 位作者 胡静怡 沈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1-788,共8页
目的:通过临床与基础实验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高尿酸在UC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研究中纳入了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首次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根据有无HUA将患者分为两组,收集患者... 目的:通过临床与基础实验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高尿酸在UC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研究中纳入了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首次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根据有无HUA将患者分为两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动物实验中将24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trl)、模型组(DSS)、氧嗪酸钾组(PO)、尿酸组(UA),比较各组间的BMI、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病理、炎症及肠屏障功能指标等。结果:临床研究显示,UC患者HUA的患病率为9%(41/455)。与无HUA的UC患者相比,合并HUA的UC患者男性比例显著升高,BMI水平显著升高,且更多表现为广泛结肠型(P<0.05);实验室检查指标中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动物实验发现,与Ctrl组比较,DSS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结肠长度缩短,DAI评分升高,病理结果显示大量炎性浸润,隐窝结构破坏显著,结肠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黏蛋白MUC-2、紧密连接蛋白Z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DSS组比较,PO组和UA组均能加剧上述症状,表明补充内源性及外源性尿酸均对DSS诱导UC模型小鼠具有显著促炎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UC患者中HUA并不少见,且此类患者的病变范围更广、炎症更重,其机制可能是高尿酸加重了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尿酸 尿酸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仁多肽对高尿酸血症斑马鱼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氨基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连会 董艳 +5 位作者 石杰 李国巍 张正海 姬妍茹 杨庆丽 潘静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促进汉麻仁多肽在功能食品及特医食品领域的应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汉麻仁多肽的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分析降尿酸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序列。采用10mmol/L尿酸酶活性抑制剂氧嗪酸钾和50μmol/L尿酸合成前体黄嘌呤钠盐饲喂斑马鱼20h... 为促进汉麻仁多肽在功能食品及特医食品领域的应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汉麻仁多肽的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分析降尿酸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序列。采用10mmol/L尿酸酶活性抑制剂氧嗪酸钾和50μmol/L尿酸合成前体黄嘌呤钠盐饲喂斑马鱼20h,建立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以不同质量浓度的汉麻仁多肽饲喂斑马鱼,测定斑马鱼的尿酸荧光强度、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基因的mRNA表达,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降尿酸活性肽组分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麻仁多肽能够通过上调HPRT1和OAT1基因表达,有效降低高尿酸斑马鱼的尿酸水平;汉麻仁多肽活性组分中丰度较高的8个峰对应的肽段分子质量分别为499.23、578.24、628.27、653.29、715.31、918.43、982.41、1128.49Da,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PGTPE、MPDDV、TTSYTG、TPHWN、NNGDSPL、DDFNPRR、NPHDEFQP、YHSYLCKTD。综上,汉麻仁多肽可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降尿酸相关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仁多肽 斑马鱼 尿酸 尿酸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清利合剂通过调节尿酸转运蛋白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大鼠高尿酸血症
12
作者 张婷婷 党翔 +5 位作者 杨青 杨鹏 袁玲 齐浩 党毓起 张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4-994,共11页
目的:基于尿酸(UA)转运蛋白和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痛风清利合剂(TFQLM)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 目的:基于尿酸(UA)转运蛋白和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痛风清利合剂(TFQLM)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苯溴马隆组、低剂量TFQLM(TFQLM-L)组、中剂量TFQLM(TFQLM-M)组和高剂量TFQLM(TFQLM-H)组,每组6只。除CON组大鼠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余下各组大鼠给予次黄嘌呤(HP)联合氧嗪酸钾(OP)建立HUA模型,连续35 d。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UA、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中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和OAT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URAT1、GLUT9、OAT1、OAT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JAK2、p-JAK2、STAT3、p-STAT3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水平。(2)体外实验:UA刺激HK2细胞建立HUA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URAT1、GLUT9、OAT1、OAT3、IL-6、TNF-α、JAK2、p-JAK2、STAT3、p-STAT3和SOCS3蛋白水平。结果:与MOD组比较,TFQLM各剂量组大鼠血清UA、SCr和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XOD和A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脏和HK2细胞中URAT1、GLUT9、IL-6、TNF-α、JAK2、p-JAK2、STAT3、p-STAT3和SOCS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OAT1和OAT3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通过建立大鼠和HK2细胞HUA模型,推测TFQLM可以降低HUA大鼠UA水平和减轻肾脏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UA转运蛋白和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痛风清利合剂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与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关系
13
作者 聂倩 张雪梅 +4 位作者 郝志华 谢若琳 刘焕欣 吴晓倩 任路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2-1198,共7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和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对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的预测能力,筛选出合适指标作为HUA风险评价工具。方法本研究最终纳入12004名参加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尿酸(SUA)水...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和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对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的预测能力,筛选出合适指标作为HUA风险评价工具。方法本研究最终纳入12004名参加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尿酸(SUA)水平分为正常组(n=9952)和HUA组(n=2052),计算TyG、Ty G-BMI,根据二者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4个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TyG、TyG-BMI与HUA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yG、TyG-BMI及两者联合时对HUA的预测价值并进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亚组分析。结果HUA组TyG、TyG-BMI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TyG-Q4、TyG-BMI-Q4组中HUA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相应3组。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TyG、TyG-BMI水平与HUA风险正相关。TyG、TyG-BMI及两者联合预测HUA的AUC分别为0.700、0.747和0.822;男性TyG、TyG-BMI及两者联合的AUC分别为0.641、0.674、0.709,女性分别为0.742、0.776、0.829,<60岁人群TyG、TyG-BMI及两者联合的AUC分别为0.716、0.759、0.835,≥60岁人群分别为0.614、0.645、0.731。结论TyG、TyG-BMI与HUA发生风险显著相关,TyG-BMI较TyG更优,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尤其是在女性人群和中青年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 尿酸 胰岛素抵抗 疾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地衣芽孢杆菌Q13缓解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索铃兰 李月 +2 位作者 姜斌 冷玥 任大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7-188,共12页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能够缓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益生菌菌株,并分析其对HUA的抑制效果。方法:所有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CON;HUA模型组:HUA;副地衣芽孢杆菌Q13干预组:Q13;别嘌呤醇干预组:ADC),每组6只小鼠,连续造模及...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能够缓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益生菌菌株,并分析其对HUA的抑制效果。方法:所有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CON;HUA模型组:HUA;副地衣芽孢杆菌Q13干预组:Q13;别嘌呤醇干预组:ADC),每组6只小鼠,连续造模及给药,共持续14 d。采集血液、肾脏、肝脏、结肠和粪便,用于后续分析。采用纸片覆盖扩散法评估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评估其对胃液和肠液的耐受性。结果:Q13能有效缓解小鼠血清的尿酸水平升高,抑制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P<0.01),并保护肾功能。此外,Q13提高了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1),降低了肝脏丙二醛水平(P<0.01);有助于维持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降低肝脏内毒素水平(P<0.01),抑制肾脏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炎症因子的分泌(P<0.01),改善肾脏、肝脏和结肠的组织病理状态;改善氧嗪酸钾诱导HUA所致肠道菌群失衡,使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比例(Bac/Firm比值)恢复到CON组的水平,降低了与炎症相关的TM7菌门丰度。Q13对13种抗生素均具有敏感性或中度敏感。Q13在4 h内人工胃液存活率为95%以上,人工肠液存活率为86%以上。结论:副地衣芽孢杆菌Q13表现出优秀的抗尿酸升高能力,能够改善肾脏功能,显著下调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肾脏、肝脏和结肠组织损伤,减轻肾脏炎症状态,提高肝脏抗氧化活性,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最终达到控制HUA的作用。本研究可为Q13开发为预防和改善HUA的益生菌及相关产品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地衣芽孢杆菌 尿酸 肾损伤 黄嘌呤氧化酶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乳杆菌CCFM1346通过调节尿酸代谢和改善肾脏炎症缓解小鼠的高尿酸血症
15
作者 张书灵 唐鑫 +4 位作者 毛丙永 张秋香 赵建新 陈卫 崔树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临床用药毒副作用大,益生菌作为一种天然的安全食品,可以辅助治疗HUA。该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缓解HUA及发挥肾脏保护的机制。格氏乳杆菌CCFM1346(5×109 CFU/g)活菌和死菌通过口服强饲法给予HUA模型...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临床用药毒副作用大,益生菌作为一种天然的安全食品,可以辅助治疗HUA。该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缓解HUA及发挥肾脏保护的机制。格氏乳杆菌CCFM1346(5×109 CFU/g)活菌和死菌通过口服强饲法给予HUA模型小鼠3周。检测小鼠生理生化指标、肾脏病理学切片、肝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和尿酸氧化酶(urate oxidase,UOX)活性以及肾脏转运蛋白、炎症小体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格氏乳杆菌CCFM1346活菌和死菌均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肝脏XOD活性,并促进肝脏UOX活性(P<0.01)。HUA小鼠尿液中尿酸水平显著增加,肾脏重吸收交换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排泄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01)。活菌和死菌可以降低肾脏炎症小体NLRP3、ASC和Caspase-1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P<0.01)。格氏乳杆菌CCFM1346活菌和死菌通过调节尿酸代谢和改善肾脏炎症来缓解H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格氏乳杆菌 尿酸 肾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构建Uox基因敲除的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
16
作者 张艺薇 龙维虎 +6 位作者 唐东红 范胜涛 王鹏 王陈芸 李哲丽 黄璋琼 叶尤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9,共9页
目的 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Uox基因敲除且能稳定遗传的小鼠品系,并评价其是否能够模拟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疾病特点。方法 在Uox基因Exon 2~4的前后两侧设计双sgRNA,将基因敲除所需的sgRNA与Cas9 mRNA按照一定比例显微注射进小鼠的受精... 目的 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Uox基因敲除且能稳定遗传的小鼠品系,并评价其是否能够模拟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疾病特点。方法 在Uox基因Exon 2~4的前后两侧设计双sgRNA,将基因敲除所需的sgRNA与Cas9 mRNA按照一定比例显微注射进小鼠的受精卵中,培养2~4 h后,将胚胎移植至代孕母鼠体内并最终获得F0代小鼠。对F0代小鼠进行PCR鉴定与测序分析,筛选适合的Uox基因阳性敲除小鼠与野生型(wide type, WT)小鼠合笼获得F1代,再挑选F1代中杂合子(基因型为Uox^(+/-))雌鼠与雄鼠合笼得到纯合的F2代小鼠(基因型为Uox^(-/-))。最后检测Uox^(-/-)小鼠与WT小鼠血清尿酸、尿液尿酸,血清中肌酐、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并进行对比,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合Masson染色观察肾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WT小鼠相比,Uox^(-/-)小鼠血清尿酸(雄鼠:(478.4±114.6)μmol/L,P<0.001;雌鼠:(507.7±129.6)μmol/L,P<0.001)、尿液尿酸(雄鼠:(4116.8±1928.1)μmol/L,P<0.001;雌鼠:(2998.0±547.7)μmol/L,P<0.01)、血清中肌酐((91.8±55.6)μmol/L,P<0.001)、尿素((28.6±13.9) mmol/L,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3.3±23.3) U/L,P<0.01)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03.3±70.3) U/L,P<0.001)水平均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的结果显示,Uox^(-/-)小鼠的肝中可见中量肝细胞变性,肾中可见中重度的肾小管囊性扩张、变性和纤维化,肾小球肥大增生,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Uox基因Exon 2敲除的小鼠纯合品系,可以作为高尿酸领域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动物模型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尿酸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肾移植术后螺内酯相关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17
作者 肖云 韩晓雨 +13 位作者 郑超 傅毓 熊寒斌 邹斌 汪保林 邹华 尹成龙 姜正尧 邹晟 杜安乐 李国惠 郭晓晖 钟林 何佳珂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探索肾移植术后药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甄别、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和个体化用药实践。方法药师在器官移植门诊随访,分析整理用药时发现并鉴别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螺内酯相关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同时全程参与诊治。结果该患者无症状高... 目的探索肾移植术后药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甄别、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和个体化用药实践。方法药师在器官移植门诊随访,分析整理用药时发现并鉴别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螺内酯相关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同时全程参与诊治。结果该患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能与螺内酯相关,药师通过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使患者不良反应得以缓解。随访至今,未再发生高尿酸血症。结论药师需要和临床医生通力合作,对长期随访的受者应建立患者用药档案,密切观察判断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时评估移植患者肾功能和免疫状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延长移植肾和受者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肾移植 尿酸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肌肉比的年龄分层差异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周鹏龙 苌静 +3 位作者 丁素英 陈静锋 王涛 李晨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75-3384,3409,共11页
背景脂肪-肌肉比(FMR)是一种新兴的身体成分指标,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但目前FMR与高尿酸血症(HUA)及年龄分层差异尚不明确。目的探讨FMR与HUA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年龄分层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2024年1—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 背景脂肪-肌肉比(FMR)是一种新兴的身体成分指标,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但目前FMR与高尿酸血症(HUA)及年龄分层差异尚不明确。目的探讨FMR与HUA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年龄分层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2024年1—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2137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身体成分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MR对HUA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CS)评估年龄、FMR与HUA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共有395名研究对象患有HUA。RCS模型显示,男性年龄与HUA发病风险存在非线性关系(P_(非线性)=0.014),女性年龄与HUA发病风险存在线性关系(P_(非线性)=0.6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模型1中≤45岁组Q3~Q5水平FMR与HUA发病风险增高相关(P<0.05),而>45岁组FMR与HUA无统计学关联(P>0.05);模型2、3中,≤45岁发病风险FMR的Q3~Q5水平仍与HUA发病风险增高相关,而>45岁组中仅Q4、Q5水平与HUA发病风险增高相关(P<0.05);另外,≤45岁HUA组Q4、Q5水平FMR是非HUA组的2.98倍(95%CI=1.75~5.06)、4.33倍(95%CI=2.42~7.75),而在>45岁组中,这一风险降低至2.24(95%CI=1.04~4.84)、3.50(95%CI=1.44~8.50)。RCS模型显示,在≤45岁男性中FMR与HUA发病风险为非线性关系(P_(非线性)=0.028),在>45岁男性中为线性关系(P_(非线性)=0.392);在≤45岁女性中FMR与HUA发病风险呈线性关系(P_(非线性)=0.537),而在>45岁女性中FMR与HUA发病风险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FMR失衡是HUA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效应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为HUA预防、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并为年龄分层的HUA精准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脂肪肌肉比 年龄因素 肌肉质量 体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人群中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风险的关联研究
19
作者 章帅 梁好 +2 位作者 鲍正宇 谢勇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tio of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albumin level, RAR)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风险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科体检中心接受体检...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tio of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albumin level, RAR)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风险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科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277例,其中将心房颤动患者185例纳入病例组,采用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以1:4的比例将非心房颤动患者74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限制性三次样条分析、分层分析高尿酸血症人群RAR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吸烟、红细胞分布宽度、总胆红素、红细胞压积、RA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及脂肪肝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R在四分位Q2,Q3,Q4患者心房颤动患病风险明显高于Q1患者(OR=2.843,OR=4.263,OR=7.801,P<0.01)。RAR在折点2.85以下的效应显著(OR=1.492,95%CI:1.151~1.993,P=0.004)。分层分析显示,RAR与年龄和吸烟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_(交互)<0.05)。RAR预测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病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679(95%CI:0.632~0.725)。结论 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RAR越高,患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概率越高,且对诊断高尿酸血症合并心房颤动的男性患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心房颤动 红细胞 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测序和粪菌移植法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0
作者 高澳 王晓菲 +5 位作者 卢意 卢柠霞 王天雨 卢芳 于栋华 刘树民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4-641,共8页
目的基于16S rRNA测序和粪菌移植法(FMT)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及别嘌醇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灌胃给予5%氧嗪酸钾混悬液,连续5周,并给予10%酵母饲料;第3周... 目的基于16S rRNA测序和粪菌移植法(FMT)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及别嘌醇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灌胃给予5%氧嗪酸钾混悬液,连续5周,并给予10%酵母饲料;第3周,穿山龙总皂苷组及别嘌醇组分别灌胃给予480 mg/kg穿山龙总皂苷及25 mg/kg别嘌醇,第5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尿素氮水平。建立伪无菌小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粪便移植组、模型粪便移植组、穿山龙总皂苷粪便移植组,后三者分别灌胃给予空白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大鼠粪菌悬液,连续5周,对新鲜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尿素氮水平。结果经过粪菌移植给药穿山龙总皂苷后,与模型粪便移植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粪便移植组尿酸水平及拟杆菌属、毛螺菌属丰度降低(P<0.05),弯曲菌门、螺杆菌属、梭菌属丰度升高(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通过调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肠道菌群动态平衡,影响其组成与功能,从而降低血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尿酸 粪菌移植 16S rRNA测序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