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彦相 张佳 +2 位作者 蔡青云 郭立新 潘琦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不断增加。然而早期CAN常不伴明显症状,进展性CAN可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早期检测CAN提供了可能。本文对CA...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不断增加。然而早期CAN常不伴明显症状,进展性CAN可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早期检测CAN提供了可能。本文对CAN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CAN患者提供最新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继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汪磊 宋敬云 +1 位作者 霍翠兰 鲁瑾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继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心血管自主神经检测系统检查,根据结果分为DCAN与非DCAN组,收集并分析两...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继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心血管自主神经检测系统检查,根据结果分为DCAN与非DCAN组,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T2DM继发DCAN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研究影响因素对DCAN的预测价值。结果DCAN组患者32例(50.79%),非DCAN组患者31例(49.21%)。DCAN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非DCAN组患者(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T2DM继发DCAN的危险因素(OR=1.095,95%CI 1.029~1.166,P=0.04)。ROC曲线显示,年龄预测DCAN的AUC值为0.718,最佳截断值为58.5岁,灵敏度为0.719,特异度为0.645。结论年龄是T2DM继发DCAN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DCAN阳性检测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合并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田丽娜 牛奔 +1 位作者 朱恩仙 谢亚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合并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03例,以心血管反射试验(cardiovascula...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合并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03例,以心血管反射试验(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flex tests,CARTs)结合评分判定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CAN),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分为单纯CAN组、CAN合并DR组、CAN合并DKD组及CAN合并DR、DKD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03例T2DM患者中,CAN的患病率为58.62%,CAN合并DR、CAN合并DKD及CAN合并DR、DKD的患病率分别为10.08%、7.56%、10.92%。②在4组中年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72 h动态血糖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72 hours dynamic blood glucose within the target range of time,TIR)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A1c(OR=2.948,95%CI=1.015~8.560,P=0.047)、LDH(OR=1.151,95%CI=1.035~1.280,P=0.010)为CAN合并DR、DKD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DBIL(OR=0.057,95%CI=0.005~0.658,P=0.022)、eGFR(OR=0.700,95%CI=0.513~0.955,P=0.025)、TIR(OR=0.877,95%CI=0.775~0.992,P=0.037)、年龄(OR=0.550,95%CI=0.349~0.868,P=0.010)的水平与CAN合并DR、DKD的发生发展相关。结论:较低的eGFR、TIR、DBIL、年龄与CAN合并DR、DKD的发生呈负相关,较高的HbA1c、LDH与CAN合并DR、DKD的发生呈正相关,故在eGFR、TIR、DBIL、年龄相对偏低和(或)HbA1c、LDH相对偏高的糖尿病人群中需更注重CAN合并DR、DKD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新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扬天 赵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845-847,858,共4页
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的慢性并发症,与DM患者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关系密切,临床患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血糖引起一系列的代谢障碍影响神经系统;... 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的慢性并发症,与DM患者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关系密切,临床患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血糖引起一系列的代谢障碍影响神经系统;血管病变引起神经缺血;自身免疫性损害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揭示和对临床新疗法的不断探索,预示了DM患者的光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病理机制 检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苦调敛法辨治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被引量:8
5
作者 孙雪梅 张蒙 +2 位作者 毛晨晗 董其美 王新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0-573,共4页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董其美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辨治经验,认为其核心病机为心火内炽、胃强脾弱、营卫失和、心神扰动,提出以调为基、以味统方、酸苦调敛的治则治法,并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董其美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辨治经验,认为其核心病机为心火内炽、胃强脾弱、营卫失和、心神扰动,提出以调为基、以味统方、酸苦调敛的治则治法,并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连梅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酸苦调敛 心悸 连梅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嘉 吴寒 +2 位作者 庄亚纯 陈美华 陈涤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观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 47例糖尿病患者和49例正常对照组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分析指标为: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观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 47例糖尿病患者和49例正常对照组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分析指标为: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ANNindex)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结果 糖尿病患者HRV的各参数指标SDNN(86.06±35.97)ms、SDANNindex(77.83±34.72)ms、rMSSD(21.11±18.20)m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眼低病变的患者各参数指标较无并发症者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糖尿病组rMSSD病变发生率最高(46.81%),这与糖尿病早期出现迷走神经病变相一致.结论HRV作为一种测量心脏自主神经的定量检测方法,具有灵敏、简便、无创伤性的特点,为早期发现糖尿心脏自主神经障碍,及早防治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正常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HRV 心率变异性 对照组 临床意义 差异 一致 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蕾 李如强 袁明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3-1118,共6页
背景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但目前关于甲状腺功能与DCAN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DCA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背景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但目前关于甲状腺功能与DCAN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DCA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6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Ewing试验。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依据Ewing试验评估并筛查DCAN。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影响因素。结果5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29例并发DCAN(DCAN组),435例未并发DCAN(对照组),DCAN发生率为22.9%。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SCH者84例(14.9%),DCAN组患者中合并SCH者36例(28.0%),对照组患者中合并SCH者48例(11.0%),DCAN组患者合并SCH患病率高于对照组(χ^(2)=22.346,P<0.001)。2型糖尿病并发DCAN患者Valsalva试验动作期间最大R-R间距与最小R-R间距比值(VAL R-R比值)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促甲状腺激素(TS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呈负相关,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H〔OR=1.717,95%CI(1.246,2.365)〕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与DCAN相关,且SCH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反射试验与心率变异性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珊 徐梦珠 +3 位作者 樊月月 项颖 吴坚 郝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6-453,共8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及心率变异性(HRV)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RT... 目的探讨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及心率变异性(HRV)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RT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HRV指标,比较CART与HRV这2种方法诊断DCAN的差异。结果154例T2DM患者中,采用CART诊断的DCAN组有101例、非DCAN组有53例,DCAN发病率为65.58%(101/154)。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高血压、烟酒嗜好、BMI、腰臀比、糖化白蛋白、脑钠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的深呼吸心率差、立卧位心率变化、Valsalva动作指数、卧立位血压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HRV指标所有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均值(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 NN50)、总功率(TP)、超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的HRV指标诊断DCAN发病率为59.74%(92/154),HRV与CART诊断的总符合率为61.68%,Kappa值为0.184,HRV诊断的DCAN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34%、52.83%。按CART评分将T2DM患者分为4个等级(无DCAN、亚临床DCAN、确诊DCAN、严重DCAN),DCAN病变程度与SDNN、SDANN、RMSSD、p NN50、TP、VLF、LF、HF均呈负相关(r=-0.252、-0.234、-0.260、-0.219、-0.315、-0.280、-0.316、-0.311,P均<0.01)。CART诊断的DCAN组HRV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DNN与SDANN相关性最强(r=0.977,P<0.001),提示DCAN患者交感神经受损明显;LF与VLF(r=0.761,P<0.001)、HF(r=0.829,P<0.001)相关性均较强,提示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累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CART联合HRV诊断DCAN有134例、非DCAN有20例,DCAN发病率为87.01%(134/154),CART与HRV联合诊断DCAN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37.74%。结论CART联合HRV在诊断DCAN时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对CART评分较低并处于DCAN早期的T2DM患者进一步行HRV分析以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反射试验 心率变异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婉媚 杨旭斌 +1 位作者 黄懿文 陈雪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65-2068,20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以及乙酰胆碱酶转移酶(CHAT)、酪氨酸氢化酶(TH)、TH/CHAT水平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取45只SD大鼠,其中15只为空白对照组(NC),另外30只大鼠通过STZ法制备糖尿...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以及乙酰胆碱酶转移酶(CHAT)、酪氨酸氢化酶(TH)、TH/CHAT水平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取45只SD大鼠,其中15只为空白对照组(NC),另外30只大鼠通过STZ法制备糖尿病模型,之后将其随机分为持续高血糖组(DS)和波动高血糖组(DF)两组,各15只。其中DF组每天定时葡萄糖灌胃和胰岛素注射,DS组和NC组每天相应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维持4周以后,比较各组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的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以及CHAT、TH、TH/CHAT水平差异。结果喂养4周后,与NC组相比,DS组和DF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更高(P<0.05),心脏自主神经匀浆液TH、TH/CHAT、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明显升高,CHAT、睫状生长因子(CNTF)明显降低,且除糖化血红蛋白外,DF组大鼠上述指标变化较DS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糖波动可通过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引发交感⁃迷走神经紊乱,加剧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糖尿病大鼠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Q-T间期在评定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光 邹琦 +2 位作者 戴蒙 张莲珍 罗邦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作者观察153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的校正QT间期(QTc)变化及其与心脏自主神经反射功能之间的关系。证实QTc与NIDDM患者年龄、病程、乏氏比、心脏自主神经反射功能综合积分(CAS)相关。随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程度加重,NIDDM的... 作者观察153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的校正QT间期(QTc)变化及其与心脏自主神经反射功能之间的关系。证实QTc与NIDDM患者年龄、病程、乏氏比、心脏自主神经反射功能综合积分(CAS)相关。随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程度加重,NIDDM的QTc逐渐增高。CAS异常和严重的有36.5%,而QTc大于+s者为24.5%;明显低于深呼吸时心搏间距变化和30/15比的异常(P<0.01),而与乏氏比和卧立位血压差异常率相似。所有QTc大于对照者+s的NIDDM中无1例CAS正常,而所有CAS正常者中无1例QTc大于对照者+s。QTc延长是一项在病程晚期出现的异常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定指标,标志着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 自主神经病变 Q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肽质量浓度与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卢丙艳 董静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C肽(C-peptide,C-P)质量浓度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6名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血清C-P质量浓度分为3组,由低到高分别为C-P1(≤1.7μg/L)152例,C-P2(1.8~2.7μ...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C肽(C-peptide,C-P)质量浓度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6名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血清C-P质量浓度分为3组,由低到高分别为C-P1(≤1.7μg/L)152例,C-P2(1.8~2.7μg/L)137例,C-P3(≥2.8μg/L)137例。结果低C-P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尿酸(uric acid,UA)、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质量浓度低于高C-P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发病率高于高C-P组,且C-P质量浓度越低,合并症发病率越高(P<0.05)。DPN及DCAN患者的血清C-P质量浓度均低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on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NDPN)及非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non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NDCAN)患者(P<0.05)。C-P质量浓度与BMI、TG、UA、FINS浓度正相关(P<0.05),与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病程、DPN发病率、DCAN发病率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相关因素后,病程和较低的C-P质量浓度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P质量浓度是T2DM周围神经病变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C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QTc间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娴 黄晓波 赵丽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0-503,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病人QTc间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360例。将360例病人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殖期DR组(NPDR)和增殖期DR组(PDR)3组,其中...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病人QTc间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360例。将360例病人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殖期DR组(NPDR)和增殖期DR组(PDR)3组,其中NDR组145例,NPDR组94例,PDR组121例。比较3组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肌酐、肾小球滤过率、QTc间期的差异,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病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QTc间期、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QTc间期、肌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QTc间期是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2型 QTC间期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茴 陈小欢 +2 位作者 吴志华 张东辉 陈晓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 BNP)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HRV分析与NT-pro BNP测定,按HRV结果分为HRV异常组和HRV正常组,比较两组的时域和频域指标以及NT-pro BNP水平,并将所有患者的HRV...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 BNP)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HRV分析与NT-pro BNP测定,按HRV结果分为HRV异常组和HRV正常组,比较两组的时域和频域指标以及NT-pro BNP水平,并将所有患者的HRV指标与NT-pro BN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RV异常组NT-pro BNP水平(320.2±88.3 pg/ml)与HRV正常组(80.4±25.2 pg/ml)比较,显著增高(P<0.01),NT-pro BNP与SDNN、三角指数、低频功率、极低频功率负相关(r=-0.55,P<0.05;r=-0.52,P<0.05;r=-0.62,P<0.01;r=-0.56,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NT-pro BNP水平与HRV相关,NT-pro BNP升高提示糖尿病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脑钠肽前体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若梅 肖红 席玉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观测2型糖尿病(T2DM)、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及对早期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应用24h全信息动态心电检测仪,分别测定T2DM组(32例),IGT组(30例),正常对照组(32例)的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 目的观测2型糖尿病(T2DM)、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及对早期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应用24h全信息动态心电检测仪,分别测定T2DM组(32例),IGT组(30例),正常对照组(32例)的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A),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爱丁堡指数(PNN50),并分别比较三组间HRV时域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间HRV时域指标存在统计差异;T2DM组HRV的五项指标均低于IGT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IGT组HRV的五项指标中SDNN、SDANN、SDNNindex三项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余二项指标RMSSD、PNN50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2DM的HRV改变提示T2DM早期已出现心脏自主神经的病变I。GT患者HRV的部分异常,提示在糖尿病(DM)前期部分患者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HRV测定在预测早期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具有准确、灵敏、简便、无创性等特点,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 心率变异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