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朝阳 刘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8-650,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并评价47例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住院患者在介入治疗前,治疗后3、30d的踝-肱指数(ABI)变化及下肢血管内径变化。结果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后,患者...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并评价47例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住院患者在介入治疗前,治疗后3、30d的踝-肱指数(ABI)变化及下肢血管内径变化。结果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后,患者ABI及下肢血管内径均明显改善。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 血管内径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宪生 邹英华 王维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8-938,共1页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糖尿病 下肢动脉缺血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兔下肢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孟建波 康胜群 +2 位作者 康素娴 杨彦 周晨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对比骨髓干细胞移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及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G-CSF动员3种方法对糖尿病兔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兔,用四氧嘧啶(ALX)诱导成为糖尿病兔后,均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建立糖尿病下... 目的:对比骨髓干细胞移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及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G-CSF动员3种方法对糖尿病兔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兔,用四氧嘧啶(ALX)诱导成为糖尿病兔后,均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不进行治疗作对照(A组),余3组分别用G-CSF动员(B组)、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C组)及G-CSF动员联合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D组)进行治疗。28d后均以右侧股内侧正中部位为中心等距离取局部肌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上述A、B、C、D4组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1)分别为(22.0±6.0)、(35.8±7.5)、(38.1±7.2)和(48.7±9.1)个/高倍视野,VEGF蛋白表达水平(2)分别为(8.87±1.51)%、(11.83±1.65)%、(12.32±1.34)%和(17.13±2.73)%,局部干细胞移植(1)和G-CSF动员(2)对微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有影响(F1分别为50.599、35.930,F2分别为39.846,25.435,P均<0.001,但F1×2分别为2.256,0.437,P>0.05)。结论:G-CSF动员和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均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 下肢缺血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远期再狭窄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贾梦潇 李强 +6 位作者 何洪波 赵志钢 张和轩 李英莎 孙芳 祝之明 闫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不同部位介入治疗远期再狭窄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收治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38例(154条患肢),根据下肢动脉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明确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不同部位介入治疗远期再狭窄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收治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38例(154条患肢),根据下肢动脉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明确介入治疗方式,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症状改善、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再狭窄率等,分别于术后3 d,1、3、6个月、1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肾功、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部分患者行CTA或彩超检测下肢血管。结果 138例患者共154条患肢行介入治疗。术后HDL-C、LDL-C、hs-CRP、HbA1c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 3、 6个月、1年ABI及TBI显著高于术前(P<0.05 or P<0.01)。术后1、 3、 6个月、1年总再狭窄率分别为17.6%、17.8%、20%、20.9%。其中,膝上组术后1、 3、 6个月、1年再狭窄率分别为8.3%、7.7%、5.6%、23.1%;膝下组术后1、 3、 6个月、1年再狭窄率分别为37.5%、30%、37.5%、30.8%;混合组术后1、 3、 6个月、1年再狭窄率分别为7.9%、15.0%、14.0%、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TC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R=0.356,P=0.026),术前HbA1c是影响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危险因素(R=1.348,P=0.040)。在膝下组中,未狭窄组较再狭窄组术后TC、LDL-C下降更为明显。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介入治疗使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手术部位不同,再狭窄存在差异,膝下组术后再狭窄率显著高于膝上组和混合组。控制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 介入治疗 再狭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代谢因素暴露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进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犹梅 刘玉双 +7 位作者 杨萍 黎黎 杨若梅 李强 周晴 李英莎 祝之明 闫振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9-475,共7页
目的探讨累积代谢因素暴露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科连续3年入院的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根据随访期间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目的探讨累积代谢因素暴露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科连续3年入院的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根据随访期间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下降情况,分为LEAD进展组(n=63)和LEAD无进展组(n=9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对比分析2组间人口学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的基础值和累积暴露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LEA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LEAD无进展组比较,LEAD进展组年龄更大,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程更长,糖尿病脑血管、心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更高,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用药率更高;LEAD进展患者的基础ABI、终末ABI和累积ABI均更低,基础收缩压、舒张压均更高,累积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暴露值均更高(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HR=2.448,95%CI:1.436~4.173,P=0.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R=2.237,95%CI:1.312~3.812,P=0.003)、累积收缩压暴露值(HR=1.128,95%CI:1.067~1.193,P<0.001)、累积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暴露值(HR=1.015,95%CI:1.006~1.025,P=0.001)为LEA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累积收缩压暴露值和高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暴露值是2型糖尿病患者LEA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 累积暴露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例Fontaine Ⅳ级重症下肢动脉缺血的护理
6
作者 张鸿颖 单爱静 施娅雪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1期2883-2885,共3页
关键词 重症下肢缺血 下肢动脉缺血 护理 动脉闭塞性病 缺血性静息痛 缺血性溃疡 组织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珊 徐巨梁 +4 位作者 陈海英 周瑛 陈培红 金华 于雪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563例,根据有无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n=51)和未感染组(n=512)。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563例,根据有无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n=51)和未感染组(n=512)。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并分析社区老年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FPG、HbA_(1c)及DPN、DN、LEAD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女性、DR所占比例高于未感染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4.032,95%CI(1.860,9.626)]、DR[OR=2.564,95%CI(1.284,5.076)]是影响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DR是老年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DR可作为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尿路感染 糖尿病视网膜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非对比增强在下肢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1
8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69,共1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磁共振非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NC—MRA)在下肢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指出,3D—NC—MRA可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对...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磁共振非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NC—MRA)在下肢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指出,3D—NC—MRA可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对下肢缺血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下肢血管成像 对比增强 磁共振 下肢动脉缺血性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下肢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血栓症:影像学和临床意义
9
作者 刘玉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学检查 临床意义 下肢动脉缺血性病 血栓症 血栓形成 动脉区域 病理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