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及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秋 廖琳 管庆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动脉腔内成形术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 截肢率 病理状态 神经病变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艳梅 张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9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管造影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90例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管造影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90例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其下肢动脉的异常率为12.22%,其下肢动脉的正常率为87.78%。本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与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符合率高达96.20%。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及早确诊其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情况,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佀凤侠 李大卓 杨晨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9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特点,以及病变的部位。方法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踝/肱动脉压指数ABI、趾/肱动脉血压比值TBI,对近几年在该院诊治的3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特点,以及病变的部位。方法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踝/肱动脉压指数ABI、趾/肱动脉血压比值TBI,对近几年在该院诊治的3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的规律和发生特点。结果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发病率较高,特点通常累及双侧下肢,单侧肢体病变发病率较低,轻度狭窄性病变多见,中重度病变较少。年龄、吸烟、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与下肢动脉病变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疾病的患病率高,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及年龄增长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易患因素,病变具有进展速度快、病变更远端、截肢率和病死率更高的特点,应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少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多普勒超声 动脉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石静 李旺 +1 位作者 张玉梅 俞晓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103-109,共7页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消癥通络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DLEA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2组...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消癥通络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DLEA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2组均口服厄贝沙坦片、辛伐他汀片、格列齐特片及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小板聚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益气养阴消癥通络颗粒,每次10 g,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及峰值流速、中医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水平。对2组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54/59),对照组为78.43%(40/5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LDL-C、SBP、DBP水平下降,ABI和TBI指数升高,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及峰值流速改善,中医症状评分及TCSS各项评分降低,血清TNF-α、IL-6、Hcy、hs-CRP、VEGF、ET-1及TM水平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消癥通络颗粒可明显减轻DLEAD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下肢血管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减轻或延缓DLEAD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颗粒 肢体功能 糖脂代谢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劳干血”辨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仁佳 吴坚 郝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59-1862,共4页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DLEAD)可归属于中医“消渴”变症“脉痹”范畴。现代中医治疗DLEAD,多强调成瘀期活血化瘀,而忽略了脉痹早期中医药防治及全程调治。通过临床观察可发现,消渴日久,正气亏...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DLEAD)可归属于中医“消渴”变症“脉痹”范畴。现代中医治疗DLEAD,多强调成瘀期活血化瘀,而忽略了脉痹早期中医药防治及全程调治。通过临床观察可发现,消渴日久,正气亏虚,因虚致瘀,热灼瘀血,干结脉络,变生脉痹的疾病过程,与张仲景提出的“虚劳干血”理论相契合。因此,课题组基于虚劳干血探讨DLEAD,认为消渴本虚,病久气血津液亏损是本病根本,因虚致瘀,瘀受热灼,干血胶结脉络为主要病机,“虚、瘀、热、结”是主要病理阶段,临床治疗DLEAD当强调“补以缓其虚,通以去其瘀,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痹”,早期、全程中医药防治消渴脉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干血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消渴脉痹 病因病机 培本补虚 活血化瘀 养阴清热 虫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血流显像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6
作者 高欢欢 王宝华 成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322-323,共2页
B—Flow是GE公司推出的新技术,又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是利用数字编码对血流、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进行直接的实时观察,并以灰阶方式显示的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B—Flow显像状态下,血流和组织同时成像,能够清晰快速地显示血流信息、... B—Flow是GE公司推出的新技术,又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是利用数字编码对血流、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进行直接的实时观察,并以灰阶方式显示的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B—Flow显像状态下,血流和组织同时成像,能够清晰快速地显示血流信息、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显像技术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二维灰阶 周围软组织 血流成像 GE公司 数字编码 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肱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亚耘 高明松 叶正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ABI值,根据ABI值分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PAD)组(n=32)和非PAD组(n=58),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ABI值,根据ABI值分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PAD)组(n=32)和非PAD组(n=58),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BUA)、尿蛋白(PRO),进行组间比较。结果PAD组与非PAD组比较,BMI、病程、收缩压(SP)、空腹血糖、2hPG、HbAIC、TC、LDL-C、BUA、PR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DP)、甘油三脂、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血糖、血脂、BUA紊乱及PR0含量升高促发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ABI检测在早期诊断PAD疾病中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检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足背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李培英 罗永科 +2 位作者 吕品 邵春晖 郭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266-267,共2页
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见微血管病变,严重者可发生视网膜剥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所致大血管病变之一,若不及时控制常可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彩色多普勒检测 相关性分析 足背 微血管病变 视网膜剥离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