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gamma配体对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陆颖理 张丽 +5 位作者 朱岚 赵江波 吴晖 王宁荐 王雪芳 俞丹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明确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gamm a配体(罗格列酮)对之的作用。方法:建立6周和10周糖尿病大鼠组,其中10周糖尿病大鼠的1组用PPARgamm a配体治疗,各组左心室心肌制作透射电镜标本。结果:STZ诱... 目的:明确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gamm a配体(罗格列酮)对之的作用。方法:建立6周和10周糖尿病大鼠组,其中10周糖尿病大鼠的1组用PPARgamm a配体治疗,各组左心室心肌制作透射电镜标本。结果: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胞浆肌原纤维束减少并断裂、融合,肌原纤维束与线粒体结构排列紊乱,线粒体崩解,细胞核固缩,核仁消失。10周组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破坏比6周组明显。与未治疗组比,罗格列酮治疗组心肌结构完整、清晰,基本和正常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相似。结论:高血糖引起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糖尿病病程越长病变越明显;PPARgamm a配体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而且不依赖于降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病理学 心肌/超微结构 PPARΓ 噻唑烷二酮类/治疗应用 糖尿病 实验性/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血压和血糖及血脂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晓红 徐哲荣 +2 位作者 吕雪英 张勤 杨云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的血糖和血脂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16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顺序分成2组(先收集常规治疗组80例,再收集强化治疗组80例),治疗前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总胆固...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的血糖和血脂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16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顺序分成2组(先收集常规治疗组80例,再收集强化治疗组80例),治疗前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C(LDL-C)和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常规治疗组予门诊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定期检测血压和血糖及血脂,对未达标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血压和血糖及血脂达到治疗标准。6个月后再次检测相关指标,比较2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6个月时强化治疗组TC和LDL-C,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强化干预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能使血脂得到进一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药物疗法 血压/分析 血糖/分析 脂类/血液 干预性研究 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与多元醇通路活跃、氧化应激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有关。以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与多元醇通路活跃、氧化应激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有关。以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血管病变/病因学 糖尿病血管病变/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血管病变/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叶萍仙 叶萍贞 何锦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规范降压、降糖、...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规范降压、降糖、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治疗,疗程为1年。两组治疗前后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测定、血浆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测定,并测定其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血管紧张素Ⅱ、血浆内皮素等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质量指数、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与A峰比值、二尖瓣环运动舒张早期峰速度与舒张晚期峰速度比值及收缩期峰值速度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NT-ProBNP 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运动耐量改善,表现为运动时间延长,运动当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增大,各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内皮素、TNF-α、血管紧张素Ⅱ下降,相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对照组未见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均 P >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治疗应用 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药物疗法 糖尿病并发症/药物疗法 心室功能 心舒期 运动耐量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5
作者 张立群 王利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1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足(DF)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片口服,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足(DF)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片口服,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2例),治愈率为65.4%(1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0.8%(21例),治愈率为23.1%(6例),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灯盏花素对DF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药物疗法 辛伐他汀/治疗应用 灯盏花素/治疗应用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抑制肠道二肽基肽酶-Ⅳ的降糖机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结胜 戴关海 李唯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6-492,共7页
目的:探讨短疗程口服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中造模成功50只,按照每天灌喂不同药物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西格列汀组(磷酸... 目的:探讨短疗程口服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中造模成功50只,按照每天灌喂不同药物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西格列汀组(磷酸西格列汀10mg/kg)和小檗碱小剂量组(小檗碱30mg/kg)、中剂量组(小檗碱60mg/kg)、大剂量组(小檗碱120ms/kg)。第三天早晨空腹采血,喂药后半小时予灌喂50%葡萄糖水(2g/kg),灌喂葡萄糖2h时采集血液和肠道标本,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采用ELISA法检测餐后2h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及局部肠道组织GLP—1、DPP-Ⅳ含量。结果:干预后小檗碱各剂量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DPP-Ⅳ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檗碱中、大剂量组的餐后2h血GLP-1水平、血胰岛素水平比模型对照组升高,餐后2h血糖水平比模型对照组降低(均P〈0.05);小檗碱各剂量组的肠道组织餐后2hGLP—1含量比模型对照组增加。餐后2h肠道组织D即.Ⅳ含量比模型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短疗程口服中、大剂量小檗碱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餐后血糖,抑制肠道局部的DPP-Ⅳ可能是口服小檗碱的降糖机制之一,DPP-Ⅳ抑制剂的疗效可能与该药的肠道药代动力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药物疗法 小檗碱/药理学 小檗碱投药和剂量 胰高血糖 素样肽1/药物作用 抗原 CD26/药物作用 血糖/血液 糖尿病 实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