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驱动的人体正常和癌症组织中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PI-AP)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维泽 柳艺石 +1 位作者 高晓冬 藤田盛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9-683,共15页
人体细胞中含有超过146种GPI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protein,GPI-AP),包括受体、配体、粘附分子和酶等。这些蛋白通过GPI锚定在细胞膜表面的脂筏中,发挥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目前,已经对GPI锚定蛋白的生物合... 人体细胞中含有超过146种GPI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protein,GPI-AP),包括受体、配体、粘附分子和酶等。这些蛋白通过GPI锚定在细胞膜表面的脂筏中,发挥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目前,已经对GPI锚定蛋白的生物合成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GPI-AP的生物合成包括至少20步反应,已鉴定出超过40个GPI-AP合成相关基因,但是仍缺乏对于GPI-AP相关基因在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中表达调控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来自于TCGA数据库和GTEx portal的基因表达数据,同时结合使用GlycoMaple糖基化通路分析工具,对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中参与GPI-AP合成和编码GPI-AP的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在早期胶质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胰腺癌、睾丸生殖细胞癌、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和转移性皮肤黑色素瘤中,参与GPI-AP合成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PIGY在这6种癌症中表达量均有上升。此外,GPI锚定蛋白编码基因CD14在这6种癌症中的表达量上升。GPI锚定蛋白编码基因GAS1、GPC2、GPC4仅在早期胶质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量上升,说明部分GPI锚定蛋白如GAS1等可以作为早期胶质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为GPI-AP相关基因在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提供了新的见解,为GPI-AP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磷脂肌醇锚定蛋白(gpi-ap) TCGA 癌症 胶质瘤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精子表面GPI锚定蛋白初步鉴定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辛玲 王慧萍 +1 位作者 王小强 于和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5-1159,共5页
精子表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GPI-Aps)在精子不同阶段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毒素(aerolysin)作为生物探针来鉴定精子表面的GPI锚定蛋白.实验依次进行了嗜水气单胞茵培养、毒素提取纯化、多克隆抗... 精子表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GPI-Aps)在精子不同阶段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毒素(aerolysin)作为生物探针来鉴定精子表面的GPI锚定蛋白.实验依次进行了嗜水气单胞茵培养、毒素提取纯化、多克隆抗体制备以及三明治蛋白印迹验证实验.凝胶蛋白分离实验显示,硫酸铵沉淀加Sephadex G-100层析柱纯化得到了分子质量为45kD高纯度细菌毒素;蛋白印迹实验验证了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三明治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毒素能识别出12条精子脂筏提取蛋白条带,其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5~130kD之间;Alex488标记的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毒素识别的GPI锚定蛋白主要分布在精子头部和尾部.研究结果提示,嗜水气单胞菌毒素能够有效地识别精子表面的GPI锚定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磷脂肌醇(gpi)锚定蛋白(gpi-aps) 嗜水气单胞菌毒素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锚定蛋白检测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段秀梅 车媛媛 +4 位作者 谭岩 方艳秋 许淑芬 刘磊 孙牧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8-1021,1120,共5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不同外周血细胞GPI锚定蛋白的表达情况,为P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PNH患者外周血各类细胞膜上CD55、CD59、CD16及CD14的表达百分率。结果:PNH患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不同外周血细胞GPI锚定蛋白的表达情况,为P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PNH患者外周血各类细胞膜上CD55、CD59、CD16及CD14的表达百分率。结果:PNH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膜上CD55、CD59表达均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粒细胞上CD55、CD59表达率低于红细胞(P<0.05);血小板CD55、CD59表达率也较对照组减少(P<0.05);有27例PNH患者的淋巴细胞CD55、CD59表达降低,其缺失率达30%,低于粒细胞和红细胞;CD16在粒细胞上表达量差异很大(34%~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单核细胞上可见CD14表达缺失的PNH克隆,CD14表达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检测外周各系血细胞CD55和CD59可以使典型PNH的诊断更加可靠,使部分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PNH明确诊断。检测CD16和CD14对排除PNH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尿症 阵发性 糖基磷脂肌醇锚定蛋白 CD55 CD59 CD16 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锚定蛋白前体C-端附着信号的疏水性决定其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
4
作者 张楠 柳艺石 +1 位作者 藤田盛久 高晓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51-1358,共8页
目前,已知超过150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anchored protein,GPI-anchored protein)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参与免疫识别、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理过程。当蛋白质无法被GPI修饰时,前体蛋白质通... 目前,已知超过150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anchored protein,GPI-anchored protein)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参与免疫识别、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理过程。当蛋白质无法被GPI修饰时,前体蛋白质通过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途径降解。然而,GPI锚定蛋白ERAD的降解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究GPI锚定蛋白前体的ERAD途径的具体机制,本研究敲除人胚胎肾细胞293细胞株(HEK293)的GPI转酰胺酶复合物亚基PIGS基因,进而敲除E3泛素连接酶HRD1和GP78基因,之后随机在PIGS-KO,PIGS-HRD1-KO和PIGS-GP78-KO过表达16种GPI锚定蛋白质(以亲本PIGS-KO细胞株作为对照组),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GPI锚定蛋白前体在细胞株PIGS-HRD1-KO中的蛋白质积累量(I_(PHK))和PIGS-GP78-KO中的蛋白质积累量(I_(PGK))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例如LYPD2的I_(PHK)是I_(PGK)的28倍,NEGR1的I_(PHK)是I_(PGK)的0.12倍,这说明GPI锚定蛋白前体的降解主要依赖于2种ERAD途径:ERAD-L和ERAD-M。且HRD1与GP78的2种E3泛素连接酶被选择性地用于GPI锚定蛋白前体的降解。朊病毒(prion)和CD59嵌合构建体表明,GPI前体蛋白C-端GPI附着信号决定了降解途径(朊病毒I_(PHK)/I_(PGK)由突变前的0.33改变为突变后的23.42。相反的是,突变前CD59的I_(PHK)/I_(PGK)是11.45,突变后变为2.81)。接着,通过对C-端附着信号疏水性的计算,我们发现,这种选择性差异由前体蛋白质C-端GPI附着信号疏水性的不同造成。本研究初步解释了未被GPI锚修饰的GPI锚定蛋白前体在ERAD中的降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磷脂肌醇锚定蛋白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 蛋白质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的异源表达
5
作者 汤先泽 刘伟 +3 位作者 皮雄娥 尹业师 王欣 刘新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0-646,共7页
根据乳酸乳球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在不改变编码蛋白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并合成枯草芽孢杆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将其与大肠埃希菌-乳酸乳球菌穿梭质粒p AMJ399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AMJ399-PIPLC,并电转化至乳酸乳球菌中进行诱导表达... 根据乳酸乳球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在不改变编码蛋白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并合成枯草芽孢杆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将其与大肠埃希菌-乳酸乳球菌穿梭质粒p AMJ399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AMJ399-PIPLC,并电转化至乳酸乳球菌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分泌于胞外,分子质量约35 ku,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重组蛋白在PI-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上显现明显的乳白色晕圈,证明重组蛋白具有酶活性,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在重组乳酸乳球菌中成功获得表达。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以2%转接量,在含有1%红霉素抗性的GM17液体培养基中,于32℃静止培养24 h,测得培养基上清液中PI-PLC的浓度为1.092μg·m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 克隆表达 乳酸乳球菌 gpi锚定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CD59表达缺失 被引量:4
6
作者 魏辉 田征 +5 位作者 王晓静 刘凯奇 张翠萍 王慧君 秘营昌 王建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105-1108,共4页
CD59是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通过抑制膜攻击复合物保护细胞免受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本研究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CD59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CD59的表达及NB4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 CD59是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通过抑制膜攻击复合物保护细胞免受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本研究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CD59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CD59的表达及NB4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前后CD59的表达。用PCR方法扩增白血病患者和NB4细胞的pig-A基因编码序列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9例初治APL患者中12例CD59膜表达缺失,高于其他非APL细胞(40例non-APL中14例缺失,p=0.042)。对6例治疗前CD59表达缺失APL患者CR后再次检测CD59的表达,6例患者CD59的表达在CR后均恢复正常,这提示CD59的表达缺失只发生在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上。检测发现APL细胞系NB4的CD59表达也缺失,NB4细胞经ATRA处理后CD59的表达并没有随着细胞分化而出现变化。对NB4细胞和1例CD59表达缺失APL患者的pig-A基因编码序列测序显示,pig-A基因编码序列没有突变,因此APL的CD59表达缺失并不是由于pig-A基因的突变造成的。结论:APL细胞较多地有CD59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D59 糖基磷脂肌醇锚定蛋白 pig-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