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对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乔艳华 李晓敏 +2 位作者 白章莹 崔艳杰 孔玉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2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水平对大于胎龄儿(LGA)、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72例GDM患者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前1周GDM患者HbA1c检测值,将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水平对大于胎龄儿(LGA)、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72例GDM患者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前1周GDM患者HbA1c检测值,将172例患者分为A组60例(HbA1c<6.0%)、B组81例(HbA1c 6.0%~<7.0%)、C组31例(HbA1c≥7.0%)。收集3组GDM患者及新生儿基线资料,比较3组LGA、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DM患者分娩前不同HbA1c控制水平与LGA、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结果3组孕妇空腹血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A组<B组<C组(P<0.05);3组新生儿初始血糖值比较:A组>B组>C组(P<0.05)。3组LGA、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A组<B组<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DM患者分娩前HbA1c水平6.0%~<7.0%、≥7.0%是导致LGA、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且较HbA1c<6.0%的GDM患者LGA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1.644、2.124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1.650、2.045倍。结论GDM患者分娩前HbA1c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血糖存在紧密联系,孕期对GDM患者HbA1c水平进行积极有效干预,使其达到理想目标值,可有效降低LGA、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孕晚期 糖化血红蛋白 大于胎龄儿 新生儿低血糖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变分级及视力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娟 储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分级及视力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其中DR患者60例(DR组)、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NDR... 目的 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分级及视力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其中DR患者60例(DR组)、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NDR)患者40例(NDR组)。根据DR分期标准将DR组分为35例非增殖型DR患者(NPDR组)和25例增殖型DR患者(PDR组)。比较DR组与NDR组患者、NPDR组与PDR组患者血糖和Hb A1c水平,比较不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 A1c水平患者的视力损伤程度,分析FPG、2hPG、Hb A1c与视力损伤及病变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NDR组FPG、2hPG、睡前血糖、Hb A1c水平低于DR组(P<0.05);NPDR组FPG、2hPG、睡前血糖、Hb A1c水平低于PDR组(P<0.05);不同FPG、2hPG、Hb A1c水平患者视力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Hb A1c与视力、病变分级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糖及Hb A1c水平与DR的发生、病变分级、视力损伤具有相关性,随着血糖及Hb A1c水平的升高,DR患者视力损伤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4天内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韩燕飞 杨毅 张拥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4天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前HbA_(1c)、发病24 h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治疗前... 目的分析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4天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前HbA_(1c)、发病24 h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治疗前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总数、血沉、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数据。根据治疗前HbA_(1c)水平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三组(HbA_(1c)<6.5%,6.5%≤HbA_(1c)≤8.0%,HbA_(1c)>8.0%),比较三组上述指标。结果发病第14天,HbA_(1c)>8.0%组NIHSS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HbA_(1c)>8.0%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结论相较于HbA_(1c)<8.0%,HbA_(1c)>8.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脑卒中 神经功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
4
作者 程智 白冰 +2 位作者 刘相位 郭艳珂 王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于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并发SCH的56例T2DM患者病历资料为发生组,另纳入同期于医院就...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于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并发SCH的56例T2DM患者病历资料为发生组,另纳入同期于医院就诊的未并发SCH的56例T2DM患者病历资料为未发生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计算HGI值,通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HGI与T2DM患者并发SCH的关系。结果发生组女性占比、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HGI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HGI与T2DM患者并发SCH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HGI、HbA1c评估T2DM患者并发SCH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67、0.813,HGI评估价值最高。结论HGI与T2DM患者并发SCH有关,其值越高,SCH发生可能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 亚临床甲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筛查诊断中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兴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4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筛查诊断中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清C肽(C-PR)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凤冈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合并肾病组(研究...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筛查诊断中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清C肽(C-PR)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凤冈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合并肾病组(研究组,47例)、非合并肾病组(对照组,51例),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对三组受检者进行HbA_(1)c+UmA_(1)b检测、C-PR+UmAlb检测及HbA_(1)c+C-PR+UmAlb检测。对比三组受检者进行HbA_(1)c、C-PR及UmAlb检测的效能。结果:研究组受检者的HbA_(1)c(9.54±0.81)%、C-PR(5.05±0.71)ng/mL及UmA_(1)b(59.01±9.87)mg/L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进行HbA_(1)c+C-PR+UmA_(1)b检测的阳性检出率(91.49%)高于进行HbA_(1)c+UmA_(1)b检测(52.17%)、进行C-PR+UmA_(1)b检测(58.33%)(P<0.05);HbA_(1)c+UmAlb两者联合与C-PR+UmAlb两者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51.06%、56.86%,54.82%、59.57%,60.78%、60.24%);三者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49%、92.16%、91.48%,三者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两者联合,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筛查诊断中,与进行单一指标检测相比,进行HbA_(1)c+C-PR+UmAlb检测的准确率较高,可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C肽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建一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上海市宝山区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疑似糖尿病患者200例以及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以...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上海市宝山区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疑似糖尿病患者200例以及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效能,比较糖尿病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20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经综合诊断,确诊糖尿病180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的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单一检测,误诊率、漏诊率低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联合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可提高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减少漏诊与误诊,有助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的分析与比较
7
作者 米洁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与比较血清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对糖尿病(DM)的诊断价值。方法招募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一般体检和筛查的4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为DM的患者为病例组(n=62),... 目的分析与比较血清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对糖尿病(DM)的诊断价值。方法招募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一般体检和筛查的4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为DM的患者为病例组(n=62),否则为对照组(n=349)。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GA、FPG、餐后2 h血葡萄糖(2hPG)和HbA1c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A、FPG和HbA1c对DM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HbA1c、FPG、GA大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清GA与FPG(r=0.816,P<0.001)、2hPG(r=0.689,P<0.001)、HbA1c(r=0.858,P<0.001)呈显著正相关。HbA1c与FPG(r=0.830,P<0.001)和2hPG(r=0.716,P<0.001)呈正相关。以15.7%为临界点的GA预测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577,95%CI=0.9283~0.9872,P<0.001)与FPG(0.9748,95%CI=0.9488~1.000,P<0.001)和HbA1c(0.9968,95%CI=0.9929~1.000,P<0.001)相当。根据ROC分析,最能预测DM的GA临界值为15.7%,灵敏度为93.14%,特异度为94.00%,似然比为2.14,约登指数为0.8714。结论GA与FPG和HbA1c对DM的诊断价值相当,GA可被用作衡量血糖异常的指标,用于临床对糖尿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A1比值和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
8
作者 徐颖 刘晓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818-823,共6页
目的 分析血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A1比值(HbA1c/ApoA1)、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与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因胸痛来徐州市中心医院检查并治疗的200例... 目的 分析血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A1比值(HbA1c/ApoA1)、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与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因胸痛来徐州市中心医院检查并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同期100例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组)为研究对象,依据Syntax评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对比3组的外周血HbA1c/ApoA1、CHR、NLR比值,分析冠心病患者HbA1c/ApoA1、CHR、NLR比值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HbA1c/ApoA1、CHR、NLR比值对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预测价值,同时对比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组与未发生MACE组的HbA1c/ApoA1、CHR、NLR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冠心病组血HbA1c/ApoA1、CHR、NLR比值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冠心病患者HbA1c/ApoA1、CHR、NLR比值增加(P<0.05);冠心病患者HbA1c/ApoA1、CHR、NLR比值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289、0.279、0.277,P<0.05);HbA1c/ApoA1、CHR、NLR比值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发生MACE组的血HbA1c/ApoA1、CHR、NLR比值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ApoA1、CHR、NLR比值为影响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HbA1c/ApoA1、CHR、NLR比值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尽早检测可对其预后(MACE事件)予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A1比值 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 冠状动脉病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陈永峰 邓冉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血脂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2型糖尿...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血脂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n=74)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62),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36名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HbA_(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HbA_(1c)、TG、TC和LDL-C水平比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三组HDL-C水平比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TG、TC、LDL-C、HDL-C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0.757、0.707、0.752、0.756、0.761和0.804(P均<0.05)。结论:HbA1c和血脂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早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县农村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肖洁 罗婷玉 +2 位作者 勾若宇 蔡建升 张志勇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研究某县农村人群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县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及流行病学资料,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采用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有2949名参与者符合条... 目的研究某县农村人群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县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及流行病学资料,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采用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有2949名参与者符合条件并纳入分析,HbA1c平均水平为5.794%。将单因素中有意义的变量[年龄、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腰围(WC)、尿素、收缩压(SBP)等]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DL-C、TG、SBP、WC、尿素与HbA1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TG、LDL-C、SBP、WC、尿素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需要开展有针对性措施,继而进行积极预防,最大程度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价值分析
11
作者 李宝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5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DM)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佛山市顺德伦教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比...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DM)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佛山市顺德伦教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比较两组FBG、HbA1c水平。以糖耐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BG、HbA1c及二者联合检测对DM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FBG、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FBG与HbA1c诊断D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与FBG联合HbA1c诊断DM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联合HbA1c诊断DM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单独检测(P<0.05);HbA1c诊断DM的特异度高于FBG联合HbA1c检测(P<0.05)。结论:FBG联合HbA1c诊断DM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可在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保存条件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彦 张葵 +4 位作者 徐志晔 魏红霞 张正芳 顾光煜 谭婷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不同贮存时间保存标本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HbA1c水平不同的全血标本,用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于当日3 h内测定结果,然后将各标本充分混匀后...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不同贮存时间保存标本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HbA1c水平不同的全血标本,用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于当日3 h内测定结果,然后将各标本充分混匀后分装成4小管,分组贮存在室温(20~22℃)、冷藏(4~6℃)、冷冻(-18^-20℃)和低温冷冻(-74^-76℃)条件下,分别在贮存的第1、2、5、6、7、14、20、21、60和180天进行测定。以低温冷冻保存标本所测结果为标准,每个标本的HbA1c结果在低温冷冻组x珋±0.2%范围内为可接受结果。当每组5个标本的结果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标本在特定时间、特定温度下稳定。结果标本用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的稳定性分别为:室温和-18^-20℃可稳定5 d,4~6℃可稳定20 d;-74^-76℃至少可稳定180 d。结论不同温度、不同贮存时间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HbA1c结果稳定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温度 糖化血红蛋白 稳定性 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13
作者 王利英 杜苏静 朱梦梦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该研究招募了100例血糖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和102例新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作为观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GA和HbA1c,分析血糖、GA和Hb... 目的 分析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该研究招募了100例血糖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和102例新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作为观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GA和HbA1c,分析血糖、GA和HbA1c的相关关系和线性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比较GA和HbA1c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GA、HbA1c、GA/HbA1c升高(P<0.05)。血糖和HbA1c、GA和HbA1c、血糖和G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25 (P<0.001)、0.8312 (P<0.001)和0.7789 (P<0.001)。线性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血糖=24.971×HbA1c-44.89 (P<0.001),GA=3.9204×HbA1c-10.437 (P<0.001),血糖=5.6944×GA+37.564(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GA和HbA1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8,95%CI:0.928~0.987)和HbA1c(1.000,95%CI:0.999~1.000)。GA的截断值为15.54%,灵敏度为95.00%,特异性为97.50%。HbA1c的临界值为6.32%,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5%。结论 GA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妊娠糖尿病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糖化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价值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在高危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健 杨青 +4 位作者 张进安 陈妤 秦秋 杨婧 闫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诊断2型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参考值,并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PG)和HbA1c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方法 108名可疑2型糖尿病患者(男66名,女42名),以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为诊断标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 目的探讨诊断2型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参考值,并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PG)和HbA1c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方法 108名可疑2型糖尿病患者(男66名,女42名),以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为诊断标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FPG及HbA1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HbA1c的ROC曲线的最佳切点为6.35%,灵敏度78.1%,特异度90.9%,曲线下面积0.9(95%CI0.84~0.96),阳性似然比8.6,阴性似然比0.24,阳性预测值92.6%,阴性预测值74.1%。FPG的ROC曲线的最佳切点为6.45mmol/L,灵敏度89.1%,特异度86.4%,曲线下面积0.93(95%CI0.88~0.98)。②当HbA1c≥6.35%时,诊断的准确性为92.6%,而FPG≥6.45mmol/L时诊断的准确性为85.7%。结论 HbA1c≥6.35%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且诊断的准确性较FPG高,敏感性较FPG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空腹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血糖与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被引量:29
15
作者 申志祥 解雨春 +2 位作者 陈培培 陈燕 卞茸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与12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关系。方法选择113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54例体检正常人群。HbA1c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 hPBG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与12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关系。方法选择113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54例体检正常人群。HbA1c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 hPBG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清蛋白检测用放射免疫法,记录12 h尿量,计算出UAE。按照HbA1c及2 h PBG水平将113例患者分为A组(HbA1c<7%且PBG<10 mmol/L),B组(HbA1c<7%且PBG≥10 mmol/L),C组(HbA1c>7%且PBG<10mmol/L)和D组(HbA1c≥7%且PBG≥10 mmol/L)。结果113例T2DM患者UA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组UAE水平明高于A,B,C组(P<0.01,P<0.05,P<0.01);A组UAE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A,C组UAE无差异(P>0.05)。结论T2DM病人FBG控制达标后,餐后血糖及HbA1c控制不良仍会加重尿清蛋白排泄。因此强化血糖控制要重视HbA1c和餐后血糖的监测及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2 h血糖 尿微量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6
作者 荆爱玉 袁晓红 +4 位作者 倪红艳 焦阳 梁曦 腾云 谢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HbA1c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查体疑似2型糖尿病患者285例,男158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8±11)岁。所有研究对象行... 目的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HbA1c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查体疑似2型糖尿病患者285例,男158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8±11)岁。所有研究对象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HbA1c。结果①按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判断,285例中2型糖尿病(DM)176例,糖调节受损(IGR)71例,糖耐量正常(NGT)38例,三组HbA1c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OGTT中FPG、2hPG为直线正相关(r=0.72,0.59,P<0.05)。③通过绘制ROC曲线图,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1%,诊断的灵敏度高于FPG,低于2hPG;当HbA1c的切点为6.5%时,诊断的灵敏度低于FPG和2hPG,但联合检测FPG和HbA1c其灵敏度大于2hPG。结论在无法进行OGTT的情况下,HbA1c可用于糖尿病诊断,但应联合FPG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2型糖尿病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连升 庄兴 +2 位作者 张琦 陈玉伟 陈福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DM初筛患者535例,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水平。根据OGTT结果把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血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DM初筛患者535例,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水平。根据OGTT结果把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血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DM)组,NGT组和IGR组并称为非糖尿病组(non-DM)。用ROC曲线分析HbA1c、空腹血糖(FPG)诊断DM及IGR的能力。结果 DM组患者、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HbA1c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1);上述指标IGR组亦显著高于NGT组(P均<0.01)。DM组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P<0.01)。HbA1c的cut off值为6.1%时,诊断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49,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78.4%,与7.0 mmol/L FPG的诊断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2者联合应用显著提高诊断能力,AUCROC=0.885,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88.0%。以HbA1c 5.7%为cut off值,诊断IGR(AUCROC=0.66)能力显著低于FPG(AUCROC=0.787),P<0.01。结论 HbA1c的cut off值为6.1%时可用于诊断DM,与7.0 mmol/L FPG联合应用可增加诊断DM的能力,但5.7%HbA1c对IGR的筛查能力较弱,不及5.6 mmol/L F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糖耐量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A1c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亚南 吴元健 +3 位作者 陆婵 顾涛 陆进 许秋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1年以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的新标准,对GDM患者及健康孕妇各200例分别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HbA1c水平并...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1年以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的新标准,对GDM患者及健康孕妇各200例分别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HbA1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组与健康孕妇组HbA1c水平分别为(4.7±0.4)%与(4.3±0.3)%,差异显著(t=11.314,P<0.01);经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02,以HbA1c 4.9%为诊断GDM的cut off值,HbA1c诊断GDM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85.5%,阳性预测值为85.2%,阴性预测值为83.8%,诊断效率为84.5%。结论以HbA1c 4.9%为筛查GDM的cut off值,对孕妇可能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好,但需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19
作者 俞璇 张莺莺 +2 位作者 欧成举 张桂花 孔祥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空腹采集EDTA-2K抗凝静脉血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空腹采集EDTA-2K抗凝静脉血2 m L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生化管采集静脉血3 m L检测空腹血糖,采样和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8.30±2.25)%,健康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4.70±0.90)%。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8.50±3.60)mmol/L,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4.80±0.80)mmol/L。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比健康对照组高,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正常或偏低的标本要结合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值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琴 柳林 +2 位作者 温新富 刘志勇 徐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对100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LC及GSP检测及检查眼底并回顾性分析了168例II型糖尿病患者上述3项指标。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DR)及DR的轻重将... 目的:进一步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对100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LC及GSP检测及检查眼底并回顾性分析了168例II型糖尿病患者上述3项指标。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DR)及DR的轻重将所有患者分成3组,比较HBALC及GSP的结果。结果:单纯型及增殖型DR组HBALC及GSP值明显高于非DR组,且GSP值差异更加显著;单纯型DR组及增殖型DR组的HBALC及GSP值无明显差异。结论:HBAL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 微血管病变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