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洛氏鱥消化酶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瞿子惠 吴莉芳 +4 位作者 周锴 杨兰 祖岫杰 段晶 王婧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2,共8页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消化酶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7.64±0.04)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为蛋白源,玉米油和鱼油...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消化酶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7.64±0.04)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为蛋白源,玉米油和鱼油为脂肪源,糊精为碳水化合物,配制5种等氮(360.0g/kg)、等脂肪(60.0g/kg)、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16.0%,22.0%,28.0%(均为质量分数)的试验饲料,在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及糖代谢酶活性和肝糖原含量。【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0%,16.0%和22.0%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16.0%,22.0%和28.0%组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和16.0%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0%和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以22.0%组最高,且10.0%,16.0%,22.0%和28.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肠淀粉酶活性以16.0%组最高,且16.0%和22.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0%组洛氏鱥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均最高,且10.0%,16.0%,22.0%和28.0%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洛氏鱥肝胰脏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及肝糖原含量均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6.0%和22.0%时,洛氏鱥肝胰脏己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28.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酮酸激酶活性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2.0%时达到最高值,16.0%,22.0%和28.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6.0%和22.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28.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糖原含量则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2.0%和28.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16.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从消化及糖代谢角度看,洛氏鱥利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水平在16.0%~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氏鱥 碳水化合物水平 消化活性 糖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培 孙金辉 +3 位作者 尹帅 程镇燕 乔秀亭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63-307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配制4种纯化饲料,分别为不添加铬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三氧化二铬(Cr_2O_3)、吡啶羧酸铬(CrPic)和蛋氨酸铬(Cr...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配制4种纯化饲料,分别为不添加铬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三氧化二铬(Cr_2O_3)、吡啶羧酸铬(CrPic)和蛋氨酸铬(CrMet)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铬添加水平在2.60 mg/kg(以三价铬离子计)左右。选择初始体重为(40.95±4.80)g的鲤7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饲喂基础饲料的为对照组。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提高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以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添加Cr_2O_3能显著提高鲤的WGR、SGR(P<0.05);添加3种铬源对全鱼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CrPic和CrMet能显著提高全鱼脂肪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能显著提高肌糖原含量(P<0.05),而肝糖原含量仅在CrMet组得到显著提高(P<0.05);添加CrMet显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添加CrMet显著提高了鱼体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SR)、生长激素(GH)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和皮质醇(COR)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显著提高了肝胰脏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活性(P<0.05),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降低肝胰脏糖异生途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P<0.05)。综合得出,对于喂食高葡萄糖饲料的鲤而言,CrMet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以及糖利用能力方面具有最明显的效果,CrPic次之,而Cr_2O_3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糖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瑶瑶 严良文 +4 位作者 刘建汀 刘智成 余洁 郑作芸 朱海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7-1224,共8页
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卡里巴和油绿一号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分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代谢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黄秋葵果实的适宜采收期... 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卡里巴和油绿一号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分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代谢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黄秋葵果实的适宜采收期为花后6~7 d,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纤维素含量不断上升,纤维素合酶(CesA)和纤维素酶(Kor)活性不断上升,蔗糖合酶(SS-I)、内切葡聚糖酶(Cx)和外切葡聚糖酶(C1)活性先升高后降低,β-葡萄糖苷酶(β-GC)活性不断降低。卡里巴果实中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均高于油绿一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esA和Kor酶活性与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β-GC酶活性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糖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个品种果实中的蔗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果糖与葡萄糖的含量均在花后6 d达到峰值,果实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SAI、BAI、NI)活性的峰值期均出现在果实老化前。综上所述,纤维素含量不断增加是影响黄秋葵果实老化的主要因素,CesA、Kor和β-GC为参与纤维素代谢的关键酶类,蔗糖代谢酶参与了黄秋葵果实的成熟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实发育 细胞壁组成成分 代谢 糖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铬对锦鲤血清中4种激素及肝胰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培 王景倩 +3 位作者 程镇燕 牟希东 乔秀亭 孙金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1-486,共6页
为研究不同葡萄糖酸铬添加量对锦鲤Cyprinus carpio血清中激素水平和肝胰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配制7种饲料,其中Cr^(3+)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1、0.2、0.4、0.8、1.6、3.2 mg/kg(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4.18±0.38)... 为研究不同葡萄糖酸铬添加量对锦鲤Cyprinus carpio血清中激素水平和肝胰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配制7种饲料,其中Cr^(3+)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1、0.2、0.4、0.8、1.6、3.2 mg/kg(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4.18±0.38)g的锦鲤525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5尾鱼,投饲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铬能显著降低锦鲤血清中皮质醇(COR)含量(P<0.05),Cr^(3+)添加量为0.8 mg/kg时能显著提高锦鲤胰岛素(INS)水平(P<0.05),胰岛素受体(ISR)水平在Cr^(3+)添加量≥0.4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 mg/kg组(P<0.05),而不同Cr^(3+)添加量未对胰高血糖素(GC)造成影响(P>0.05);饲料中Cr^(3+)添加量≥0.2 mg/kg时,能显著提高锦鲤肝胰脏中葡萄糖激酶(GK)活性(P<0.05),显著降低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性(P<0.05);Cr^(3+)添加量为0.1~1.6 mg/kg时,能显著提高丙酮酸激酶(PK)活性(P<0.05),显著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活性(P<0.05);Cr^(3+)添加量为0.4~0.8 mg/kg时,能显著提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Cr^(3+)添加量≥0.8 mg/kg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升高(P<0.05);除Cr^(3+)添加量为3.2 mg/kg组锦鲤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铬可有效提高锦鲤对饲料中糖类物质的利用能力,建议饲料中Cr^(3+)的适宜添加量为0.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葡萄酸铬 血清激素 糖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相关酶和GA_3、ABA在嫁接伽师瓜果实糖分积累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胜利 陈青云 +3 位作者 李绍华 张利莉 高疆生 王合理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4-518,共5页
在不同发育时期测定了嫁接伽师瓜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不同发育时期测定了嫁接伽师瓜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蔗糖代谢相关酶和激素的综合作用是影响果实糖积累的重要因子之一;嫁接伽师瓜间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和糖代谢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果实发育早期,果实中以分解酶为主,糖分积累少;发育后期以合成酶为主,糖分积累多。嫁接伽师瓜果实糖分含量与同期自根伽师瓜相比明显减少;但嫁接伽师瓜植株生育期比自根伽师瓜延迟20-28d,果实生育期延迟15-18d,此时嫁接伽师瓜果实糖分含量明显高于自根伽师瓜。嫁接伽师瓜果实中ABA和GA3含量的变化明显滞后于自根伽师瓜,砧木可能通过影响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来影响果实中糖分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伽师瓜 积累 糖代谢酶活性 ABA 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素对巨峰葡萄果实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桂平 高欢欢 +2 位作者 郭傲 陈旭 郑国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17-24,共8页
以巨峰葡萄为材料,使用自制农用酵素对葡萄果树进行喷施处理,研究自制酵素对葡萄果实糖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45~105 d酵素处理的葡萄果实总糖含量均高于喷施清水对照(CK);B酵素400倍液浓度(B2)处理和A酵素300... 以巨峰葡萄为材料,使用自制农用酵素对葡萄果树进行喷施处理,研究自制酵素对葡萄果实糖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45~105 d酵素处理的葡萄果实总糖含量均高于喷施清水对照(CK);B酵素400倍液浓度(B2)处理和A酵素300倍液浓度(A1)处理的效果较好,花后105 d葡萄果实总糖含量分别比喷施清水对照(CK)高23.09%和20.09%。酵素处理对葡萄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尤其是在果实发育前期(花后45~75 d),各处理的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喷施清水(CK),但随着葡萄果实的成熟,在花后90 d以后各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CK与各酵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实含量 代谢相关活性 酵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脆李采后贮藏过程糖含量及相关酶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小峰 高伦江 +5 位作者 曾顺德 方波 曾志红 刁源 刁倩 赵倩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8期28-32,共5页
为探究青脆李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测定了青脆李可溶性糖含量和糖代谢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脆李采后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 为探究青脆李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测定了青脆李可溶性糖含量和糖代谢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脆李采后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合成酶活性基本维持微小的下降趋势,无显著变化(P>0.05),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贮藏结束时酶活性分别为贮藏初期的1.62倍、1.21倍。相关性分析发现,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活性与蔗糖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活性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青脆李果实的采后糖代谢中蔗糖主要分解为果糖,且果实的后熟甜味物质主要是果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脆李 贮藏 含量 糖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及频率对番茄品质及糖分累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海霞 兰挚谦 +4 位作者 张凯歌 郑文德 马嘉伟 林薇 张雪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3,共8页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灌水量(L1,L2,L3,L4)及2个灌水频率(P1,P2),通过对冬春茬和夏秋茬番茄营养品质、糖组分、糖代谢酶及产量的研究,以期探讨灌水量及频率对番茄品质形成机理的影响及综合品质产量最优的合理灌水量及频...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灌水量(L1,L2,L3,L4)及2个灌水频率(P1,P2),通过对冬春茬和夏秋茬番茄营养品质、糖组分、糖代谢酶及产量的研究,以期探讨灌水量及频率对番茄品质形成机理的影响及综合品质产量最优的合理灌水量及频率。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减少灌水量可提高番茄各营养指标含量、糖组分含量、SS和SPS活性以及WUE,但抑制AI和NI活性且降低了产量,而灌水频率对各指标无显著影响;冬春茬可溶性酸、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SS和SPS活性、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在L2处理达到了最大,而产量以L4最大,其中Vc、葡萄糖、SS活性等对其品质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夏秋茬L1处理番茄营养品质指标、糖组分含量(淀粉除外)、SS活性显著高于L3、L4,产量仍以L4最大,果糖含量L1处理甚至显著高于L3与L41.02倍和1.25倍,其中Vc、蔗糖、NI活性等对其品质及产量形成影响较显著;根据主成分综合品质及产量得出,冬春茬与夏秋茬温室番茄苗期、开花坐果期、盛果期至拉秧分别灌水150、200、400 ml·株^-1·d^-1与300、600、900 ml·株^-1·d^-1,每天灌水1次或者2次时品质及产量综合得分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灌水量 灌水频率 品质和产量 组分 糖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番茄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利 崔娜曲 +3 位作者 范海延 苗青 曲波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2-485,共4页
选用野生型番茄克梅留斯基(Solanum chmielewskii)和普通栽培型番茄Micro-Tom(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番茄花后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变化,明确其在开花后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规律,为以Mic... 选用野生型番茄克梅留斯基(Solanum chmielewskii)和普通栽培型番茄Micro-Tom(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番茄花后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变化,明确其在开花后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规律,为以Micro-Tom为试材的糖代谢研究及野生型番茄资源的利用服务。结果表明:在番茄开花后25d,叶片中果糖、葡萄糖含量Micro-Tom明显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出247%和290%;花后25,35d,45d Micro-Tom叶片中蔗糖含量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出111%、96%和169%;而克梅留斯基在花后15d,叶片中淀粉含量明显高于Micro-Tom,为142%。转化酶(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在花后25d Micro-Tom叶片明显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348%和138%;而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Micro-Tom叶片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都高于克梅留斯基,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则是克梅留斯基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片 含量 代谢相关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