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酸对奶牛肝细胞糖异生的影响及其转录组学分析
1
作者 肖潇 黄李 +4 位作者 庞蕊 毛天添 徐伟 李玉 朱雯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8,共9页
丙酸是奶牛肝脏糖异生的主要前体物质,但是其对奶牛肝细胞糖异生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晰。为探究丙酸对奶牛肝细胞糖异生的影响并解析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择3.75 mmol·L^(-1)的丙酸钠处理奶牛肝细胞,并收集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 丙酸是奶牛肝脏糖异生的主要前体物质,但是其对奶牛肝细胞糖异生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晰。为探究丙酸对奶牛肝细胞糖异生的影响并解析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择3.75 mmol·L^(-1)的丙酸钠处理奶牛肝细胞,并收集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m RNA基因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并通过q RT-PCR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丙酸钠显著增加奶牛肝细胞代谢葡萄糖浓度(P<0.05)。丙酸处理组和对照组共筛选331个差异表达基因(FDR<0.05)(上调222个,下调109个),上调基因包含炎症反应相关基因CYP1A1、CYP1B1和ARRB1等,下调基因包含氧化还原相关基因GPX2和GPX7等;筛选出ALDOC、JAK3和ANGPTL8等与糖代谢调节有关的基因。q RT-PCR验证了随机选取的10个差异基因的表达量与RNA-seq的分析结果一致。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共富集至115条,其中主要集中在催化活性和结合等功能。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到12条代谢通路(P<0.05),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和MAPK信号通路等。本研究筛选了丙酸调控奶牛肝细胞糖异生的相关基因与通路,为低值粗饲料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 异生 胰岛素分泌 奶牛肝细胞 葡萄 RNA-SEQ 糖代谢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杧果生长、产量、品质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字楠华 孙娅辉 +2 位作者 沈思涵 郑中兵 陈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8,95,共7页
为了探究杧果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对杧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的氮施用量,以15年生“台农一号”杧果为试材,2022年12月15日每株施入磷酸二氢钾100 g和硫酸钾532 g 1次条件下,设置每株施尿素0、170、340、510、783 g处理,即氮... 为了探究杧果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对杧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的氮施用量,以15年生“台农一号”杧果为试材,2022年12月15日每株施入磷酸二氢钾100 g和硫酸钾532 g 1次条件下,设置每株施尿素0、170、340、510、783 g处理,即氮用量分别为0、130、260、390、600 kg/hm 2,以不施肥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施氮量对“台农一号”杧果产量、单果质量、外观和内在品质及果实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能增加叶面积,随着施氮量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果实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株施尿素510 g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株施尿素340 g处理的果实氮含量最高。适量施氮可以提高杧果产量和单果质量,株施尿素超过510 g增产不明显。株施尿素783 g处理的果实横纵径最高;随着施氮量增加,果实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提高,果实糖酸比降低,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对照(不施肥);杧果膨大期追施氮肥后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与糖代谢7个基因(MiSUS1、MiSUS2、MiSPS、MiINV、MiFRK、MiHK、MiSPP)表达水平下调有关。因此,在杧果膨大期追施氮肥260 kg/hm 2(株施尿素340 g)处理综合表现较好,较株施尿素0 g处理增产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台农一号” 氮肥 产量 可溶性 糖代谢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醇提物在斑马鱼中降血糖效果的探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许璟瑾 张文娟 +5 位作者 陈志永 李秀敏 潘裕添 王兵丽 欧一新 薛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8,共8页
目的以斑马鱼为模型筛选金线莲具有降血糖效果的活性组分,并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方法对金线莲进行分离与提取,分成三个组分:金线莲醇提物、大分子多糖(≥5×10~3)和小分子多糖(<5×10~3)。将发育至24 h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2... 目的以斑马鱼为模型筛选金线莲具有降血糖效果的活性组分,并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方法对金线莲进行分离与提取,分成三个组分:金线莲醇提物、大分子多糖(≥5×10~3)和小分子多糖(<5×10~3)。将发育至24 h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2%浓度的葡萄糖溶液(2%Glu)中,模拟急性高糖模型,待胚胎发育至48 h时再分别加入三种组分,同时继续用2%葡萄糖溶液处理,72 h时检测不同组分处理后幼鱼的组织液葡萄糖含量,筛选出具有降血糖效果的活性组分。利用半定量PCR和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糖代谢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本研究利用高糖胁迫构建斑马鱼糖尿病模型,在该模型下,糖代谢关键因子胰岛素基因(preproinsulin,insulin)、磷酸烯醇式羧基酶1基因(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1,pck-1)、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 1,pdx-1)的表达都发生了明显改变,金线莲醇提物能够改善这些基因在高糖胁迫下引起的的异常表达,甚至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金线莲醇提物对斑马鱼高糖模型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功效,该研究为斑马鱼作为糖尿病模型用于探索降血糖药物提供了实验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醇提物 斑马鱼 组织液葡萄 模型 糖代谢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蕉9号’与‘巴西蕉’果实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差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林雪茜 彭淼 +4 位作者 吴少平 易干军 董涛 钟晓红 高慧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4-1539,共16页
【目的】从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积累的角度解析‘中蕉9号’及‘巴西蕉’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方法】比较分析‘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实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结果】‘中蕉9号... 【目的】从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积累的角度解析‘中蕉9号’及‘巴西蕉’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方法】比较分析‘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实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结果】‘中蕉9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直链淀粉、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而‘巴西蕉’果实硬度和蔗糖含量较高‘。中蕉9号’果实中6个淀粉降解相关基因和5个可溶性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巴西蕉’。此外,α-淀粉酶、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在‘中蕉9号’果实中的活性更高。【结论】糖代谢相关基因在2个香蕉品种中的差异表达,使得‘中蕉9号’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而‘巴西蕉’果实中蔗糖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果实 淀粉 可溶性 代谢相关基因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