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类乳化剂对糊化玉米淀粉消化特性与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孟祥河 黄宝柱 +3 位作者 聂小华 余宁翔 陆元超 季坚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3-438,共6页
采用不同种类的脂类乳化剂复合糊化玉米淀粉,通过考察淀粉组成(快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血糖生成指数、红外光谱、晶体结构以及热力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的脂类乳化剂对糊化玉米淀粉复合物消化特性与结构特... 采用不同种类的脂类乳化剂复合糊化玉米淀粉,通过考察淀粉组成(快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血糖生成指数、红外光谱、晶体结构以及热力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的脂类乳化剂对糊化玉米淀粉复合物消化特性与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糊化玉米淀粉与硬脂酸单甘酯二聚体复合后其SDS和RS质量分数较高,其次为吐温80、月桂酸单甘酯、硬脂酸单甘酯和硬脂酰乳酸钙;糊化玉米淀粉与硬脂酸单甘酯二聚体复合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为52.34,与天然玉米淀粉接近。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证实了糊化玉米淀粉脂类乳化剂复合物晶体结构的形成,晶型呈V型结构,其中糊化玉米淀粉硬脂酸单甘脂二聚体的结晶度可达22.87%。上述结果均说明硬脂酸单甘脂二聚体可促使糊化玉米淀粉结构致密,延迟葡萄糖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化玉米淀粉 脂类乳 淀粉组成 血糖生成指数 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微胶囊对茶多酚的载运及其对餐后血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天棋 张根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共9页
为了保护茶多酚及实现其在小肠上半段的定点释放,实验以轻度糊化玉米淀粉吸附茶多酚,再将其包埋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壳聚糖组成的外壁里,得到载运茶多酚的淀粉微胶囊。最好的工艺为1.5g轻度糊化玉米淀粉,20mL25mg/mL的茶多酚,10mL0.25... 为了保护茶多酚及实现其在小肠上半段的定点释放,实验以轻度糊化玉米淀粉吸附茶多酚,再将其包埋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壳聚糖组成的外壁里,得到载运茶多酚的淀粉微胶囊。最好的工艺为1.5g轻度糊化玉米淀粉,20mL25mg/mL的茶多酚,10mL0.25%的海藻酸钠,25mL0.1%的壳聚糖,25mL1.0%的氯化钙,pH3.5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4.08%,平均包载量达207.6mg/g。体外模拟胃肠道实验及小鼠实验均验证了微胶囊实现了对茶多酚的保护及释控,小鼠餐后血糖整体趋势相对平缓,峰值减小且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糊化玉米淀粉 茶多酚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定点释放微胶囊 餐后血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