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值模拟的变速箱轴套精锻工艺评估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田亚丁 刘德波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0,共9页
目的针对汽车变速箱轴套在精锻工艺设计阶段成形方案选择多、成形结果不确定的现象,解决试验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工艺评价数学模型进行协同研究。首先,针对各工艺方案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进行成形模拟,... 目的针对汽车变速箱轴套在精锻工艺设计阶段成形方案选择多、成形结果不确定的现象,解决试验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工艺评价数学模型进行协同研究。首先,针对各工艺方案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进行成形模拟,根据成形后零件的填充情况和截面流线状况来评估工艺的合理性;其次,利用工艺评价数学模型将各方案模拟获得的最大应力、最大应变、最大损伤值、最大载荷等重要参数进行整合,以零件质量和模具寿命作为综合评估对象,根据评价值确定最优方案,同时对各方案下的载荷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按照最优方案完成制模和试模生产。结果获得的变速箱轴套成形饱满,质量好,表面无明显缺陷,与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开发过程的准确性,且尺寸符合要求,内部探伤无裂纹。结论提出的开发工艺可靠,与切削工艺相比,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箱轴套 精锻工艺 有限元模拟 工艺评价数学模型 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锻工艺数字化智能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巨谌 邓磊 +5 位作者 金俊松 王新云 张茂 夏自力 余俊 冯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共5页
精锻是零部件制造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其数字化和智能化成形方法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我国精锻成形工艺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目前精锻工艺方案设计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随后论述了精锻成形工艺数字化智能... 精锻是零部件制造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其数字化和智能化成形方法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我国精锻成形工艺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目前精锻工艺方案设计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随后论述了精锻成形工艺数字化智能化方法的内涵,以及精锻成形工艺方案的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与智能自动生产线的建立。最后,以气门电热镦粗成形工艺为例,阐述了数字化智能化方法与软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实现精锻成形工艺方案及工艺参数的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设计效率,而且可以达到自动优化的目标,实现精锻成形工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锻工艺 数字化 智能化 混合型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韧稀土镁合金筋板类构件等温精锻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韩修柱 单德彬 +2 位作者 徐文臣 杜志慧 张绪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5,87,共7页
主要研究高强韧稀土镁合金筋板类构件等温精锻工艺及随后的锻件微观组织与性能的控制。通过Deform软件对典型筋板类构件的等温精锻工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等温精锻工艺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流动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主要研究高强韧稀土镁合金筋板类构件等温精锻工艺及随后的锻件微观组织与性能的控制。通过Deform软件对典型筋板类构件的等温精锻工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等温精锻工艺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流动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随后的实验过程中,成功成形出具有高筋薄腹板的典型筋板类锻件。研究结果表明:筋板类构件等温精锻过程中在两个侧筋相交的位置充填最为困难,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坯料尺寸进行优化设计,有效地改善了金属在复杂模具型腔内的充填能力,并降低了等温成形载荷,成形出表面质量良好的稀土镁合金精锻件。通过200℃时效63 h后,高强韧稀土镁合金筋板类构件的强度达到峰值,其峰值抗拉、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71、243 MPa和4.07%。β'相和长周期相在基体上的弥散分布是锻件获得较高强度的主要原因。锻件断口在未时效处理状态下主要为韧性断裂,而随着时效过程的进行,断裂方式逐渐转变为准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板类构件 稀土镁合金 等温精锻工艺 时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精锻工艺及模具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翟德梅 马国亮 +1 位作者 段维峰 罗大金 《技术经济》 2004年第7期F003-F004,共2页
关键词 齿轮精锻模具 精锻工艺 金融消耗量 切削加工 技术经济效益 制件精度 材料利用率 塑性成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壁锻压件的锻模设计及精锻工艺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秀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5-186,共2页
薄壁锻压件采用一般锻压方法生产往往存在飞边和连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带有活动模芯的精锻模和成形工艺。利用管坯锻成薄壁锻件,实现了薄壁锻件的无飞边无连皮精密锻造。此工艺具有材料利用率高,锻模寿命长,锻件质量好等优点。
关键词 薄壁锻件 活动模芯 精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坯精锻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6
作者 杨慎华 寇淑清 +1 位作者 高占民 金铭华 《技术经济》 1996年第7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齿轮坯 技术经济分析 工艺技术 锤上模锻 精锻工艺 摩擦压力机 锻件 投资回收期 内部收益率 机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g钳工锤精锻工艺
7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6年第4期15-15,共1页
本课题研究了锤类锻件的金属流动规律和变形特点,并依此设计了新型的精锻模具,建成了钳工锤精锻工艺生产线。新工艺综合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的优点,制出的锻件没有拔模斜度,表面质量高。
关键词 钳工锤 精锻工艺 变形特点 金属流动规律 锻件 表面质量 精锻模具 闭式模锻 课题研究 开式模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伞齿轮精锻工艺
8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6年第4期16-16,共1页
主要内容:研究用精密锻造工艺生产从动螺旋伞齿轮的成套技术。以解放牌汽车后桥螺旋伞齿轮为典型件首次成功地用精锻工艺进行了批量生产。
关键词 螺旋伞齿轮 精锻工艺 精密锻造 汽车后桥 成套技术 主要内容 工艺生产 批量生产 从动 技术经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精锻叶片腐蚀条带组织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9
作者 王妙全 田成刚 +3 位作者 徐瑶 南洋 袁文玲 陈佳语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189,共8页
目的分析精锻工艺成形的GH4169合金压气机转子叶片出现腐蚀条带组织的原因,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精锻叶片用GH4169合金开展锻造热过程模拟试验,采用电镜观察其显微组织,以判断叶片锻件异常组织与原材料组织的关联。采用数值模... 目的分析精锻工艺成形的GH4169合金压气机转子叶片出现腐蚀条带组织的原因,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精锻叶片用GH4169合金开展锻造热过程模拟试验,采用电镜观察其显微组织,以判断叶片锻件异常组织与原材料组织的关联。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锻造工艺参数,尤其是锻造变形量进行分析与验证,找出锻造工艺方案的不足之处。结果当原材料存在δ相偏聚时,容易导致叶身及榫头部位出现纵向腐蚀条带组织;当叶片锻造变形设计不合理,盆弧侧、背弧侧的预锻件与终锻件的变形体积比超出1.1~1.4时,会导致榫头部位出现金属流动异常的现象,进而产生应变剪切带、导致叶片榫头部位出现异常组织。结论在叶片精密锻造生产前要确保原材料组织均匀,不能出现δ相偏聚,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来合理控制锻造各阶段的变形量与应变场,确保叶片预锻件与终锻件的变形体积比合理、金属变形均匀,这样才能保证叶片叶身和榫头部位不出现腐蚀条带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精锻工艺 腐蚀条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锻成形技术在拖拉机差速器锥齿轮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赵博 张延喜 +2 位作者 易良均 王小培 夏占雪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2年第5期16-18,共3页
以拖拉机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精锻工艺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立的冷态数学模型,选取了合适的成型工艺参数,对金属的速度场、应变、应力、成形载荷以及充填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上述仿真分析结果,完成了精锻齿轮模具加工和齿轮锻造成形,并实现... 以拖拉机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精锻工艺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立的冷态数学模型,选取了合适的成型工艺参数,对金属的速度场、应变、应力、成形载荷以及充填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上述仿真分析结果,完成了精锻齿轮模具加工和齿轮锻造成形,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锥齿轮 精锻模具 精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后身管壁厚方向力学性能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樊红伟 徐宝池 +1 位作者 樊黎霞 杨晨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6期99-105,共7页
目的针对传统身管材料30SiMn2MoVA,研究精锻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对身管壁厚方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线切割方式沿身管内表层、中间层和外表层分层取样,通过拉伸实验和胀形实验,分别获取身管材料经精锻成形工艺后壁厚方向纵向力学性能... 目的针对传统身管材料30SiMn2MoVA,研究精锻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对身管壁厚方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线切割方式沿身管内表层、中间层和外表层分层取样,通过拉伸实验和胀形实验,分别获取身管材料经精锻成形工艺后壁厚方向纵向力学性能和横向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获得残余应力对锻后身管壁厚方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身管毛坯壁厚方向各层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相同,精锻后内表层材料强度性能明显高于中间层和外表层,外表层和中间层伸长率要高于内表层;去应力后,身管材料强度性能和伸长率基本得到恢复,但横向伸长率恢复不明显。结论精锻工艺对身管材料内表层的强度性能提升最大,同时塑性消耗也最大,锻后热处理工艺能使身管强度性能得到恢复,提高身管材料的纵向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 精锻工艺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