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热连轧精轧温度预报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莉 王冬青 王二元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0,197,共4页
温度是带钢热连轧过程中几个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由于温度将直接影响到热轧轧制力,因此精确预报各道次,特别是精轧机组各机架的轧制温度,是保证厚度、板形及宽度数学模型命中率的关键。而精轧温度预报技术是热连轧的核心技术。由于传... 温度是带钢热连轧过程中几个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由于温度将直接影响到热轧轧制力,因此精确预报各道次,特别是精轧机组各机架的轧制温度,是保证厚度、板形及宽度数学模型命中率的关键。而精轧温度预报技术是热连轧的核心技术。由于传统的模型技术已经不能进一步提高精轧温度的预报精度,针对带钢热连轧精轧温度传统模型的固有缺陷,根据CMAC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并且误差收敛速度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热连轧精轧温度预报模型。运用实际生产数据对该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CMAC模型能准确、实时地预报精轧温度,实现了通过提高精轧温度预报精度来达到提高带钢终轧温度命中精度的目的。通过CMAC预报精轧温度方法与传统的经验模型预报相比,CMAC系统误差的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此模型具有良好的在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轧温度 CMAC神经网络 温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轧温度对含Nb铁素体不锈钢薄板成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飞 于德健 +1 位作者 刘振宇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两种精轧温度对Nb稳定化的Cr17铁素体不锈钢薄板成形性及表面皱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精轧温度有利于消弱冷轧退火板的γ纤维再结晶织构的偏转,提高γ纤维再结晶织构在... 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两种精轧温度对Nb稳定化的Cr17铁素体不锈钢薄板成形性及表面皱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精轧温度有利于消弱冷轧退火板的γ纤维再结晶织构的偏转,提高γ纤维再结晶织构在各层的强度,改善沿着板厚的织构均匀性,促使冷轧退火板形成更少的取向晶粒簇.因此,采用较低精轧温度提高了成品板成形性能,减轻了成品板表面皱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精轧温度 织构 成形性 表面皱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冷却条件下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彭良贵 刘相华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0-362,共3页
从导热微分方程数值差分解法入手,对轧件在粗轧和精轧之间进行超快冷却后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板坯初始温度为1200℃,经过6道次粗轧后,以3m/s的速度进入超快冷却区,当水冷换热系数为10kW/(m2·℃)时可以得到70... 从导热微分方程数值差分解法入手,对轧件在粗轧和精轧之间进行超快冷却后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板坯初始温度为1200℃,经过6道次粗轧后,以3m/s的速度进入超快冷却区,当水冷换热系数为10kW/(m2·℃)时可以得到70℃/s的冷却速度;另外由于超冷后表面温度的强烈回复,故在进行精轧时,必须进行温度修正,保证轧件在精轧区开轧温度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冷却 温度 开始温度 水冷换热系数 带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工艺参数和供氧差异对氧化铁皮结构和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7-30,共4页
对比了510L热轧钢在两种热轧工艺条件下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厚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两种热轧工艺条件下,钢卷均是边部的氧化铁皮厚度最大,1/4处的次之,心部的厚度最小。由于外界供氧差异,使得钢板沿宽度方向,边部的氧化铁皮... 对比了510L热轧钢在两种热轧工艺条件下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厚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两种热轧工艺条件下,钢卷均是边部的氧化铁皮厚度最大,1/4处的次之,心部的厚度最小。由于外界供氧差异,使得钢板沿宽度方向,边部的氧化铁皮层中原始的Fe3O4较厚,并且FeO层的共析转变较为完全。1/4处原始的Fe3O4较薄,部分FeO发生共析转变。中心处没有原始的Fe3O4,只有少量的FeO发生转变。适当地降低精轧开轧温度和卷取温度,提高终轧温度能减小氧化铁皮厚度,促进FeO发生共析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温度 卷取温度 氧化铁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MPa级叉车门架型钢C250b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霍喜伟 高彩茹 +3 位作者 宋玉卿 田余东 杜林秀 乔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0-44,57,共6页
为满足用户定制的C250b门架型钢屈服强度不低于500 MPa,抗拉强度不低于610 MPa,断后伸长率不小于17%,-20℃冲击功不低于27 J的指标要求,设计了C-Mn-Nb-V-Cr-N体系钢,参考实际生产工艺,在不同的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下对试验钢进行精轧,研... 为满足用户定制的C250b门架型钢屈服强度不低于500 MPa,抗拉强度不低于610 MPa,断后伸长率不小于17%,-20℃冲击功不低于27 J的指标要求,设计了C-Mn-Nb-V-Cr-N体系钢,参考实际生产工艺,在不同的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下对试验钢进行精轧,研究了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设计试验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16~0.20 C,0.40~0.50 Si,1.50~1.60 Mn,0.35~0.45 Cr,微量Nb+V,试验钢经精轧和空冷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当开轧温度控制在920~970℃,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70℃时,试验钢的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7μm,力学性能参数满足指标要求;试验钢固溶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值约为240 MPa,细晶强化的贡献值为177~191 MPa,第二相析出强化的贡献值约为1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MPa级 C250b门架型钢 精轧温度 强化机制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冷却工艺对厚规格X60管线钢板落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熊雪刚 张开华 叶晓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在不同的控制冷却工艺下开展了厚规格X60管线钢的工业试验,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厚规格X6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和落锤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精轧入口温度偏高导致在部分再结晶区轧制,试样中出现混晶组织,落锤性能不合格;中间点温度偏高... 在不同的控制冷却工艺下开展了厚规格X60管线钢的工业试验,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厚规格X6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和落锤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精轧入口温度偏高导致在部分再结晶区轧制,试样中出现混晶组织,落锤性能不合格;中间点温度偏高时,心部冷却强度不足,先共析铁素体生长粗大,试样中出现混晶组织、带状组织、马氏体等异常组织,落锤性能不合格;采用超快冷工艺时,通过提高相变过冷度细化晶粒,最终形成针状铁素体组织,落锤性能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冷却 入口温度 超快冷工艺 落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