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学课堂要巧点拨、重概括
- 1
-
-
作者
李小梅
-
机构
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小学
-
出处
《青海教育》
2018年第4期37-38,共2页
-
文摘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数学教学要符合数学特点和数学认知规律,遵循数学原则,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错误的原因,进行点拨纠错和总结概括。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
关键词
概括总结
优化教学
精讲点拨
提高质量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1+1+1”激智课堂——师生教学相长的重要平台
- 2
-
-
作者
尧国军
-
机构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
-
出处
《教育家》
2017年第35期54-56,共3页
-
文摘
2012年始,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在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1+1'(一个核心—激智;一个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基本教学模式—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建构、检测评价)激智课堂,并获立项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重点课题。人们不禁要问,'1+1+1'激智课堂能成为广东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有什么坚强的理论作支撑吗?它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
关键词
精讲点拨
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学习技能
检测评价
课堂改革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校“公开课”不是“表演课”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学人
-
出处
《成才之路》
2008年第16期92-92,共1页
-
文摘
能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除了40名学生之外,其余全是观摩学习的教师。课堂上老师设疑提问、精讲点拨,学生对答如流、热情高涨,整堂课设计精美,领导老师一致叫好……这是笔者日前在本市举行的一节公开课上看到的情形。
-
关键词
公开课
课堂教学
设疑提问
精讲点拨
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
阶梯教室
观摩学习
差生
课设计
-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角色的转变
- 4
-
-
作者
郑志艳
-
机构
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21期60-61,共2页
-
文摘
要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就要进行教育改革,照顾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利用学习小组,实现生生合作,切实做到合作探究。教师的讲解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提升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
关键词
分层教学
生生合作
精讲点拨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5
-
-
作者
于申涛
杨昭国
-
机构
阳谷三中"实练课堂教学结构"实验小组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2期59-62,共4页
-
文摘
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为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容量小、节奏慢、训练少、效率低,只重教与讲、忽视学与练等弊端,我们遵循“
-
关键词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
传统课堂教学
精讲点拨
编配
同伴
反馈矫正
学习竞赛
组织形式
比赛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目标教学的一种实施方案
- 6
-
-
作者
何风臣
丁善起
-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42-43,共2页
-
文摘
目标教学是借鉴现代教学思想,与我们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经验相结合;以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一智力连续体为主线,并以这条主线的六个学习水平为目标进行的教学。由于它要求教师据目标备课,围绕目标讲课、针对目标检测、根据目标评价,学生根据目标预习、听课和补救缺欠。因此它可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彻底改变把许多常态学生视为低能差生、使尖子生唯书唯上的现象。它能使优等生得到更理想的发展,使差生树立信心,真正做到使全体学生都能“抬起头走路”。因此它被公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但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对这种方法的操作。 (1)
-
关键词
目标教学
教学实践
精讲点拨
知识点
目标检测
现代教学思想
训练题
学生学习积极性
强化训练
教学目标
-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小议如何建立独立自主的历史教学课堂
- 7
-
-
作者
张会艳
-
机构
河北省滦南县宋道口镇初级中学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20期62-62,共1页
-
文摘
建立独自自主的历史教学课堂模式,要将独立学习作为掌握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将合作交流作为解决疑难的最佳方式,将教师精讲点拨作为学习提高的手段。
-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独立自主的课堂模式
独立学习
合作交流
精讲点拨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