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定情景下的地震避难场所需求估算研究——以天津市河东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萍 侯震霖 安立强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4-1492,共9页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现有的地震避难场所需求人数估计方法却难以满足当前精细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需要。为此,以天津市河东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基础数据的地震避难需求分析方法。首先,...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现有的地震避难场所需求人数估计方法却难以满足当前精细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需要。为此,以天津市河东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基础数据的地震避难需求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精细建筑物数据,进行人口空间化;然后,基于单体建筑物数据,提出三种不同地震强度设定情景下临时和长期避难人数的计算方法;最后,在研究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场景下避难场所需求能力的估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研究区内现有的临时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均无法满足应急避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避难场所 精细数据 设定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感知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晓燕 杜景林 周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5,共5页
为了使气象预报数据更加精细化,利于用户作出相关正确决策,提出将参与感知应用于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这种新方法。分析参与感知架构中感知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包含的内容及其关键技术,阐述如何利用用户手机携带传感器采集... 为了使气象预报数据更加精细化,利于用户作出相关正确决策,提出将参与感知应用于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这种新方法。分析参与感知架构中感知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包含的内容及其关键技术,阐述如何利用用户手机携带传感器采集的气象感知数据与传统气象资料进行融合,实现基于参与感知的气象信息服务原型系统。通过实例,证明了该系统对于改进现代气象预报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感知 气象服务 精细数据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成像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符力耘 肖又军 +3 位作者 孙伟家 吴超 管西竹 张敬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85-2001,共17页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盐下断裂带破...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盐下断裂带破碎、小断块发育,形成异常复杂的地震成像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三个关键环节:(1)精细的叠前地震预处理研究:根据该区地震地质复杂性和地震资料特征,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和技术组合从振幅与时移的大、中、小尺度变化三个层次来解决资料信噪比问题,重建深部反射信号;(2)三级偏移速度分析研究:利用库车坳陷盐刺穿逆冲推覆构造建模理论及变速成图配套技术解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时深转换问题,利用井约束低频速度地震迭代反演技术解决连井层速度场与偏移速度场的融合问题,实现从DMO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机衔接,建立拓扑结构相对保持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3)基于退化Fourier偏移算子的半解析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研究,极大地改善了地震偏移过程中高波数波的成像问题.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北、博孜、却勒、西秋4和西秋10等复杂高陡构造的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地震成像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 叠前数据精细预处理 三级偏移速度建模 退化Fourier偏移成像算子 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