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系油藏剩余油分布的精细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25
1
作者 于东海 任允鹏 +2 位作者 王真 刘利 张素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36,共3页
针对东辛油田营 8块沙河街组地质构造复杂 ,开发历史长 ,合采合注井多 ,作业措施频繁 ,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等特点与难点 ,采取了优选主力目标层 ,精细储量复算 ,优选模型区 ,优化网格 ,三维角点地质建模 ,分层系岩石流体物性控制 ,精细动... 针对东辛油田营 8块沙河街组地质构造复杂 ,开发历史长 ,合采合注井多 ,作业措施频繁 ,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等特点与难点 ,采取了优选主力目标层 ,精细储量复算 ,优选模型区 ,优化网格 ,三维角点地质建模 ,分层系岩石流体物性控制 ,精细动态生产数据控制和精细历史拟合等数值模拟研究技术措施 ,分析了老区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平面、纵向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 ,确定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系油藏 剩余油分布 精细数值模拟技术 水淹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渗流通道对油藏生产动态影响的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应川 任玉林 +1 位作者 姜汉桥 陈民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6期392-394,共3页
基于Voronoi网格的精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VGRNS3D,对油藏中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详细刻划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优势渗流通道区域形态、距生产井的距离对油藏生产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衰竭开采方式,在定液生产及地层压降相... 基于Voronoi网格的精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VGRNS3D,对油藏中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详细刻划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优势渗流通道区域形态、距生产井的距离对油藏生产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衰竭开采方式,在定液生产及地层压降相同的条件下,优势渗流通道延伸方向平行于主流线方向或优势渗流通道区域距生产井越近,油藏的采出程度越高;对于注水开采方式,在定液生产及注入倍数相同的条件下,优势渗流通道延伸方向平行于主流线方向或优势渗流通道区域距注水井越近,油藏的采出程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渗流通道 延伸方向 距井距离 油藏 生产动态 精细数值模拟 VGRNS3D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强底水多韵律层砂岩油藏高精细数值模拟研究——以塔河9区下油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学利 郑小杰 +3 位作者 窦莲 谢爽 彭小龙 朱苏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2期391-398,共8页
对于塔河9区下油组油藏,充足的底水能量和复杂的韵律层分布,导致了常规数值模拟技术难以表征复杂的底水上升规律和油藏提高采收率措施的效果。以塔河9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为例,介绍了不粗化地质模型背景下的高精细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早期... 对于塔河9区下油组油藏,充足的底水能量和复杂的韵律层分布,导致了常规数值模拟技术难以表征复杂的底水上升规律和油藏提高采收率措施的效果。以塔河9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为例,介绍了不粗化地质模型背景下的高精细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早期可动水模拟、单一隔板绕流和多重隔板绕流以及动态相渗3个技术进行油藏历史拟合研究,油藏整体产量拟合程度达到95.23%。同时,采用高精细数值模拟技术对现场提液和注气措施进行了预测,与现场生产效果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在高精度数值模拟过程中,水平井的见水模式由常规模拟中的水脊,转变为“点出水”模式,流场的主控因素为压力场和物性参数场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强底水 薄层 多韵律 精细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海地区运移聚集的精细数值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益让 杜宁 韩玉笈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3-693,共11页
 对滩海地区三层油资源运移聚集进行高精度精细平行数值模拟,提出数学模型和精细平行算子分裂隐式迭代格式,设计了并行计算程序,提出了并行计算的信息传递和交替方向网格剖分方法.并对不同的CPU组合进行并行计算和分析,对滩海地区数值...  对滩海地区三层油资源运移聚集进行高精度精细平行数值模拟,提出数学模型和精细平行算子分裂隐式迭代格式,设计了并行计算程序,提出了并行计算的信息传递和交替方向网格剖分方法.并对不同的CPU组合进行并行计算和分析,对滩海地区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吻合.对模型问题进行数值分析,得到最佳阶误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和聚集 滩海地区 精细数值模拟 平行程序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盖英杰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42-45,共4页
针对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和油藏数值模拟面临的问题 ,论述了高含水期数模的基本方法 ,提出了关于数模效果的有效验证方法 :动态验证、措施对数模的影响、规律统计、数模结果的有效体现及数模与油藏工程的有机结合等新方法。给出了内... 针对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和油藏数值模拟面临的问题 ,论述了高含水期数模的基本方法 ,提出了关于数模效果的有效验证方法 :动态验证、措施对数模的影响、规律统计、数模结果的有效体现及数模与油藏工程的有机结合等新方法。给出了内验证、外验证、模拟合理度、措施综合最优因子等新概念。该方法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高含水期 精细数值模拟方法 合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砾砂岩油藏微观渗流差异化定量表征及其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6
作者 吴君达 常涛 +2 位作者 汪跃 周军良 孙藏军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针对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多样、强非均质特征明显、微观油水渗流规律复杂、常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表征的问题,以渤海M油田东三段巨厚含砾砂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岩心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流动单元指数对不同岩性含砾砂岩的微观孔喉特征... 针对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多样、强非均质特征明显、微观油水渗流规律复杂、常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表征的问题,以渤海M油田东三段巨厚含砾砂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岩心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流动单元指数对不同岩性含砾砂岩的微观孔喉特征和渗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在考虑渗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岩性储层的相渗曲线、启动压力梯度等关键渗流参数进行差异化表征,提出了含砾砂岩油藏的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结果表明,差异化渗流表征技术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岩性、不同模态储层的渗流差异,产液剖面拟合精度均达到了91%以上。区别于常规砂岩油藏,强非均质巨厚含砾砂岩储层受孔喉差异的控制,不同岩性的储层水驱特征差异明显,层间矛盾更为突出,建议以岩性组合差异为开发策略制定的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层段进行精细注水开发策略的制定,做到“因井制宜,因层施策”,为油田后续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砾砂岩油藏 微观渗流特征 流动单元指数 精细数值模拟 开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向接头影响下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特性精细化数值研究
7
作者 石钰锋 周宇航 +3 位作者 胡梦豪 黄大维 蔡家城 蒋亚龙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8,共13页
为提高对盾构隧道管片的数值模拟精度,基于等效刚度设计原理,将盾构管片结构分析模型逐步细化,建立可考虑环向接头刚度折减、接头非连续性和螺栓预紧力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对均质圆环管片模型、开槽接头管片模型及所建模型进行相... 为提高对盾构隧道管片的数值模拟精度,基于等效刚度设计原理,将盾构管片结构分析模型逐步细化,建立可考虑环向接头刚度折减、接头非连续性和螺栓预紧力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对均质圆环管片模型、开槽接头管片模型及所建模型进行相同堆载工况下的数值分析,考察不同环向接头影响下盾构管片的受力特性区别;开展模型试验,对3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均质圆环管片模型,开槽接头管片模型考虑了接头刚度折减,管片横向变形向薄弱接头处发展,会引发弯矩大规模重分布,导致弯矩零点、极值和包络线明显上移;相较于开槽接头管片模型,精细化数值模型进一步考虑了接头非连续性,管片发生接缝张开,会进一步加剧管片的横向变形,导致管片最大弯矩值增加近10%;增大预紧力能有效降低管片收敛变形及接缝张开,但预紧力过大也会引发应力集中,加剧管片接头破损,施加螺栓预紧力时应把握好管片整体横向变形与局部应力集中破坏间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环向接头 精细数值模拟 管片内力 螺栓预紧力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掘进排孔爆破的精细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8
作者 关振长 朱凌枫 俞伯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4-162,共9页
针对隧道爆破掘进中常见的围岩条件和炮眼类型,在LS-DYNA数值平台上建立5种炮眼的精细化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算法,较真实地模拟了排孔爆破的瞬时过程。在炮眼周边瞬时形成压力粉碎区,同时气楔作用使初始裂缝不断扩展,形成围岩破裂区;爆轰... 针对隧道爆破掘进中常见的围岩条件和炮眼类型,在LS-DYNA数值平台上建立5种炮眼的精细化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算法,较真实地模拟了排孔爆破的瞬时过程。在炮眼周边瞬时形成压力粉碎区,同时气楔作用使初始裂缝不断扩展,形成围岩破裂区;爆轰压力波在临空面处发生反射,其反射拉伸波使临空面附近围岩出现大范围平行裂隙;爆破形成的粉碎区半径和破裂区半径约炮眼半径的3倍~4倍和22倍~24倍。关注炮眼粉碎区边界上的压力时程曲线,呈现明显的多峰形态(包括第一峰值、第二峰值和负峰值);并且主峰值与轴向不耦合系数间呈现幂指数衰减关系。进一步地,将爆破轮廓线上的压力峰值平均化,得到各爆破轮廓线上的简化三角形荷载,可应用于远场振动效应评估等后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孔爆破 流固耦合 精细数值模拟 裂缝发展 压力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网格生成技术的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涛 李秀生 刘炜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针对笛卡尔网格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不能精细模拟油藏特殊区域的问题 ,在综合一些自动网格生成算法优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套新的适合于有限体积差分的网格自动生成算法 ,用面向对象语言 C+ +开发出能对油藏特殊区域生成柔性网格的全隐式... 针对笛卡尔网格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不能精细模拟油藏特殊区域的问题 ,在综合一些自动网格生成算法优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套新的适合于有限体积差分的网格自动生成算法 ,用面向对象语言 C+ +开发出能对油藏特殊区域生成柔性网格的全隐式油藏数值模拟软件—VGRNS,并通过实例将此软件与笛卡尔网格划分的油藏数模软件进行了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网格生成技术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 有限体积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爆法施工中单孔爆破的精细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发展 陈培煌 +1 位作者 刘四德 关振长 《工程爆破》 2017年第6期11-16,共6页
针对钻爆法施工中常见的炮孔装药结构和围岩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对单孔爆破进行流固耦合的精细化数值模拟。以轴向不耦合系数K_L=1.64的炮孔为例,设其粉碎区和破裂区的形成时间约为100μs和500μs,半径分别为炮孔半径的3.9倍和35... 针对钻爆法施工中常见的炮孔装药结构和围岩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对单孔爆破进行流固耦合的精细化数值模拟。以轴向不耦合系数K_L=1.64的炮孔为例,设其粉碎区和破裂区的形成时间约为100μs和500μs,半径分别为炮孔半径的3.9倍和35倍。当炮孔有效半径(近似粉碎区与破裂区交界处)上径向压力时程的峰值达到296 MPa时,沿着径向呈指数型衰减,其衰减系数α约为-0.87。进一步地,对其余4种不同轴向不耦合系数的炮孔,也展开类似的精细化数值模拟。认为有效半径R_(eq)上的径向压力峰值p_(eq)随不耦合系数K_L的增大呈指数型衰减,并提出了相应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等效爆破荷载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法施工 单孔爆破 精细数值模拟 径向压力时程 轴向不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数值模拟的EPS轻质土宏细观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志福 沈光明 +1 位作者 王志华 高洪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939,共9页
EPS轻质土是双固相组分(水泥土与EPS颗粒)、具有特殊细观结构的混合土。当前对其宏观力学特性研究较多,而对细观力学响应规律研究甚少。为此,分别在Mohr-Coulomb模型和Drucker-Prager模型框架内,基于水泥土和EPS材料试验结果规律总结,... EPS轻质土是双固相组分(水泥土与EPS颗粒)、具有特殊细观结构的混合土。当前对其宏观力学特性研究较多,而对细观力学响应规律研究甚少。为此,分别在Mohr-Coulomb模型和Drucker-Prager模型框架内,基于水泥土和EPS材料试验结果规律总结,发展了二者的简单实用本构模型;基于水泥土和EPS材料界面剪切试验,总结了界面剪切硬化/软化规律;对EPS轻质土三轴剪切试验进行精细化数值模拟,再现了EPS轻质土宏观应力-应变响应规律和试样变形模式。基于精细化模拟分析发现,EPS轻质土的整体剪切、局部鼓胀、整体均匀3种宏观变形模式是细观力学响应的结果,EPS颗粒与水泥土两种材料力学特性的差异引起试样内部应力、应变的非均匀分布,EPS颗粒的非均匀排列强化应力、应变非均匀分布程度,两种因素共同决定试样宏观变形的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轻质土 宏细观机理 三轴剪切试验 变形模式 精细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地连墙接缝刚度弱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汉辉 闵征辉 许建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197,共8页
目前,在土岩组合地层中深大圆形竖井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经验尚缺。为了确保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深78 m、直径34.9 m的圆形竖井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精细化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连墙... 目前,在土岩组合地层中深大圆形竖井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经验尚缺。为了确保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深78 m、直径34.9 m的圆形竖井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精细化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周边地层的变形特性。通过将是否考虑地连墙接缝刚度弱化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探究了地连墙接缝刚度弱化对墙顶、地表和箱涵的沉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距离竖井较近的地面、箱涵及地连墙墙顶的沉降,考虑地连墙接缝刚度弱化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11%,1.728%和16.49%,较为相符;而接缝刚度无弱化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83.02%,3.395%和139.6%,相差较大。研究结果可为超深大直径竖井及地连墙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地连墙 接缝刚度弱化 沉降效应 精细数值模拟 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模型在濮城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翠英 席天德 +2 位作者 秦志强 王子洪 刘淑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以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油藏为研究对象 ,在储层流动单元细分、微构造、沉积微相、测井曲线二次处理、储层非均质研究、储层动态解释等研究基础上 ,以数据库为支撑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 ,建立了研究区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其成果应用... 以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油藏为研究对象 ,在储层流动单元细分、微构造、沉积微相、测井曲线二次处理、储层非均质研究、储层动态解释等研究基础上 ,以数据库为支撑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 ,建立了研究区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其成果应用于油藏的调整井位设计 ,并且实现了油藏精细描述—油藏精细数值模拟一体化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濮城油田 应用 油藏描述 流动单元 微构造 油藏开发 油藏精细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地铁盾构隧道掘进施工的地层扰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宁茂权 肖明清 +2 位作者 晋学辉 赵丽雅 关振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9,共8页
盾构隧道掘进施工的地层扰动效应及其周边环境影响,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托福州地铁5号线农洪区间隧道工程,考虑刀盘顶推力、刀盘摩阻力、盾壳摩擦力和同步注浆压力,对其掘进施工过程展开精细化数值模拟,分析沿江不对称... 盾构隧道掘进施工的地层扰动效应及其周边环境影响,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托福州地铁5号线农洪区间隧道工程,考虑刀盘顶推力、刀盘摩阻力、盾壳摩擦力和同步注浆压力,对其掘进施工过程展开精细化数值模拟,分析沿江不对称地形条件下盾构隧道掘进施工的地层扰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沿进深方向整体呈S形,沿横断面方向呈沿江侧大于背江侧的不对称分布(偏度系数为-0.257);掌子面后方地表沉降基本稳定时,隧道轴线处的最大地表沉降为11.7 mm;受同步注浆影响,隧道两侧土体均发生远离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且沿江侧略大于背江侧,其最大水平位移为14.6 mm。实测地表沉降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吻合,同时引入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α,提出沿江不对称地形条件下的修正Peck公式,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盾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不对称地形 地层扰动效应 精细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浅埋盾构隧道相互影响机制与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乙丁 刘守花 +3 位作者 阳军生 傅金阳 杨安民 刘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工程实践表明,浅覆软弱地层中大直径小净距盾构隧道施工时,后行隧道施工显著影响先行隧道的安全.依托某盾构隧道工程,采用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建立盾构隧道施工模型,分析小净距浅埋盾构施工相互影响,并对不同净距下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 工程实践表明,浅覆软弱地层中大直径小净距盾构隧道施工时,后行隧道施工显著影响先行隧道的安全.依托某盾构隧道工程,采用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建立盾构隧道施工模型,分析小净距浅埋盾构施工相互影响,并对不同净距下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线浅埋盾构隧道施工时,净距与地表沉降槽宽度呈线性正相关,与沉降峰值、管片附加变形、接头张开量和附加拉应力呈负相关;浅覆软弱地层盾构施工时应避免将封顶块置顶;陈村2号隧道净距小于5m区段,先行隧道管片内力不满足规范要求,采取“隔断墙+水泥土搅拌桩”控制措施,实测和数值结果均表明控制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层 盾构隧道 相互影响 精细数值模拟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涡识别方法在大偏航条件下风电机组复杂尾涡辨识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纪仁玮 孙科 +3 位作者 朱仁庆 张幸雨 张阁 张玉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6-495,共10页
为进一步了解大偏航条件下串列风力机组的复杂尾流特性,采用4种不同的涡识别方法(第一代Vorticity、第二代Q、第三代Liutex、第三代NewOmega)可视化串列风机组的尾涡结构,以探究新一代(第三代)涡识别方法(Liutex、NewOmega)在风力机大... 为进一步了解大偏航条件下串列风力机组的复杂尾流特性,采用4种不同的涡识别方法(第一代Vorticity、第二代Q、第三代Liutex、第三代NewOmega)可视化串列风机组的尾涡结构,以探究新一代(第三代)涡识别方法(Liutex、NewOmega)在风力机大偏航条件下的适用性。首先,基于致动线(actuator line,AL)模型和一种局部动态Smagorinsky(localized dynamic Smagorinsky,LDS)亚格子模型,开发一套精度高、计算成本低的水平轴风力机尾流精细化数值模拟框架(AL-LDS耦合模型框架)。其次,选取NREL-5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将AL-LDS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与NREL基准值进行对比,从而验证AL-LDS耦合模型的精度。最后,编写最新的第三代涡识别方法(Liutex、NewOmega)后处理程序,并将新一代涡识别方法应用到大偏航条件下串列风力机组的尾涡辨识中,进而分析多机组间的复杂尾涡流动机理。结果表明:(1)AL-LDS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2)第三代涡识别方法同样适用于大偏航条件下风力机尾涡结构的可视化,且可捕捉到尾流中成对的涡脱落现象以及破碎弱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致动线 大涡模拟 偏航 新一代涡识别方法 精细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大井距多层合采稠油油田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苏彦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82-85,共4页
海上油田注采井距大,多采用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且测试资料较少,剩余油定量描述难度较大。以渤海A油田为例,综合利用单砂体剩余油描述技术与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水淹层测井解释等方法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进行定量描述,形成了一套... 海上油田注采井距大,多采用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且测试资料较少,剩余油定量描述难度较大。以渤海A油田为例,综合利用单砂体剩余油描述技术与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水淹层测井解释等方法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进行定量描述,形成了一套海上油田剩余油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剩余油定量描述结果表明渤海A油田剩余油分布平面上呈"岛状分布、局部连片"、纵向上呈"千层饼、工字型、三明治型"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实施渤海A油田整体加密调整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具有较高精度,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QHD、CB、LD等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井距多层合采 水淹层测井解释精细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定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