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杂波精细建模
1
作者 何炜琨 李奇狄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7,共9页
风电场杂波可能导致机载雷达出现目标跟踪能力下降,对其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对机载雷达风电场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风轮机实际电磁散射特性及载机平台运动特性的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回... 风电场杂波可能导致机载雷达出现目标跟踪能力下降,对其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对机载雷达风电场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风轮机实际电磁散射特性及载机平台运动特性的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回波信号精细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物理光学法计算载机平台处于不同位置时对应的不同姿态下的风轮机雷达散射截面积,并与阵列天线回波信号模型相结合,实现任意观测点各通道风轮机回波信号的精细建模。在此基础上,探究平台的运动及短相干处理时间对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精细建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平台的运动会导致风轮机雷达散射截面变化从而影响回波信号强度,考虑风轮机杂波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能够实现风电场杂波的精细化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阵列雷达 风电场 电磁散射特性 精细建模 物理光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仿古建筑三维精细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永强 牛路标 +2 位作者 杨莎莎 吴珍珍 李立雪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0-644,共5页
以某大型仿古建筑物为例,研究了点云数据的采集、配准、去噪、三维建模和纹理映射,分别采用Geomagic、Auto CAD和3DMAX三种方法构建了建筑物的三维精细模型。重点探讨了基于点云数据进行古建筑精细建模的过程和方法,并以全站仪精测数据... 以某大型仿古建筑物为例,研究了点云数据的采集、配准、去噪、三维建模和纹理映射,分别采用Geomagic、Auto CAD和3DMAX三种方法构建了建筑物的三维精细模型。重点探讨了基于点云数据进行古建筑精细建模的过程和方法,并以全站仪精测数据为参考,对各模型相同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了几种建模方法的精度和效果,为实际建模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策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仿古 精细建模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在位置数据的城市道路网精细建模 被引量:7
3
作者 邓敏 佘婷婷 +3 位作者 黄金彩 刘慧敏 张建国 郑旭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71-2183,共13页
为解决当前城市道路网自动提取方法难以同时对道路几何、拓扑、语义进行精细建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泛在位置数据的城市道路网一体化精细建模方法。首先,利用轨迹转向角热点分析方法提取道路交叉口区域,对交叉口和路段进行分治;然后,... 为解决当前城市道路网自动提取方法难以同时对道路几何、拓扑、语义进行精细建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泛在位置数据的城市道路网一体化精细建模方法。首先,利用轨迹转向角热点分析方法提取道路交叉口区域,对交叉口和路段进行分治;然后,识别道路交叉口的出、入口点,分别采用低频轨迹聚类和交叉口连通性分析方法,识别交叉口的转向模式,并对路段轨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道路网几何、拓扑结构进行精细建模;最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地图匹配技术,利用位置文本数据和车辆轨迹数据提取道路名称和平均速度等信息,实现道路网几何、拓扑、语义精细建模。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用于快速获取城市道路网几何、拓扑、语义信息并精细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精细建模 泛在位置数据 道路语义信息 道路网几何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三维复杂地质体精细建模及ADINA前处理在FLAC^(3D)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文杰 胡瑞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703-709,共7页
逆向工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复杂模型建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逆向工程的三维复杂地质体精细建模技术,使得建立模型达到既"可视"又"可算"的目的。利... 逆向工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复杂模型建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逆向工程的三维复杂地质体精细建模技术,使得建立模型达到既"可视"又"可算"的目的。利用现行大型通用有限元仿真平台(ABAQUS,ADINA,ANSYS等)良好的网格划分功能且具有与CAD/CAM软件有着良好的接口这一优点,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然后转换为FLAC3D能够接受的格式,从而克服了FLAC3D在前处理建模方面的不足。以ADINA为例对相应的接口程序开发过程进行了阐述,将上述技术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复杂地质体 精细建模 ADINA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雷达鸟类回波信号精细建模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炜琨 张鑫蕴 +1 位作者 王晓亮 柳振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2-270,共9页
全国机场接连出现无人机"黑飞"扰航事件,而飞鸟成为无人机目标探测和识别的主要干扰,对其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考虑鸟类实际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方法。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计算3种典... 全国机场接连出现无人机"黑飞"扰航事件,而飞鸟成为无人机目标探测和识别的主要干扰,对其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考虑鸟类实际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方法。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计算3种典型扑翼姿态下的鸟类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根据鸟类目标运动特性设置扑翼姿态变化,与阵列天线鸟类回波信号模型相结合,实现任意观测点各通道鸟类回波信号的精细建模。实验结果表明,鸟类目标RCS因观测角度不同会有较大差异,侧方RCS值较前方和后方更大。考虑鸟类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能够实现鸟类目标的精细化描述,所提方法为研究鸟类目标回波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雷达 鸟类回波 电磁散射特性 精细建模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建模技术的深部采动过程综合集成系统
6
作者 王运森 李元辉 徐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共4页
深部地下开采中采动应力是导致采场冲击地压,造成片帮、冒顶乃至岩爆地质灾害的显著因素。针对深部开采过程中基本生产单元——采场回采过程中采动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深部采场精细建模技术,构建采动岩体层次细节模型、... 深部地下开采中采动应力是导致采场冲击地压,造成片帮、冒顶乃至岩爆地质灾害的显著因素。针对深部开采过程中基本生产单元——采场回采过程中采动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深部采场精细建模技术,构建采动岩体层次细节模型、采动行为动态仿真模型、多元异质采动岩体场元模型和采动过程动态调控设计参数化自适应优化模型;整合静态场景建模技术、生产工艺动态仿真技术、采动过程应力场信息动态可视化技术、动态调控设计方案预演技术,形成深部采场回采过程综合集成系统;进而探求回采过程中采动行为变化与采动岩体场元变化间的动态解译规律,揭示回采过程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过程,最终为采场开采方法选择、支护时机与位置预测、回采参数优化提供指导,为采场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采场 精细建模技术 采动过程 综合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点多时间维度客流影响因素的精细建模——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吕帝江 李少英 +3 位作者 谭章智 吴志峰 高枫 刘小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5,I0001,共9页
当前我国地铁规划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地铁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精细建模与分析对站点的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地铁刷卡数据、高分辨率影像及网络爬虫获取的POIs数据、互联网房产数据和建筑物轮廓高度数据等多源空间数据,... 当前我国地铁规划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地铁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精细建模与分析对站点的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地铁刷卡数据、高分辨率影像及网络爬虫获取的POIs数据、互联网房产数据和建筑物轮廓高度数据等多源空间数据,采用向后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地铁站点多时间维度上客流的影响因素进行精细建模与分析。研究发现:1)整体上,地铁1号线早进晚出客流较其他线路大;站点早出晚进客流集聚效应显著,主要集中在以体育西路为中心的天河中心圈和以公园前为中心的老城区中心圈。2)在所构建的8种客流回归模型中,CBD虚拟变量、商业用地、三类居住用地、进出站口数量和站点吸引范围内平均小区容积率5种因素对站点客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CBD虚拟变量影响最大,而房价、水体对客流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工作日和休息日客流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二类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只在工作日客流中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用地多样性只在休息日客流中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二类居住用地与工作日早进晚出客流关系密切;站点吸引范围内平均建筑层数只在工作日早出晚进客流回归模型中保留并起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建模 地铁客流 多时间维度 多源空间数据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序骨架的小麦叶精细建模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青克乐其其格 郭新宇 +2 位作者 肖伯祥 温维亮 吴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57,共5页
为了实现小麦叶形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基于小麦叶的脉序特征,提出了基于脉序骨架的小麦叶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用B样条曲线表示小麦叶片和叶鞘上的叶脉曲线,用球B样条模拟叶片和叶鞘上的叶脉骨架,再连接已生成的叶脉骨架上相应的点生成... 为了实现小麦叶形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基于小麦叶的脉序特征,提出了基于脉序骨架的小麦叶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用B样条曲线表示小麦叶片和叶鞘上的叶脉曲线,用球B样条模拟叶片和叶鞘上的叶脉骨架,再连接已生成的叶脉骨架上相应的点生成叶片和叶鞘上叶脉之间的叶肉,建立了具有明显的叶脉分布和厚度的小麦叶几何模型。该方法可用于其它平行叶脉植物叶片的精细建模,具有较好的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序骨架 小麦叶 精细建模 球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数字孪生几何模型精细建模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艳青 闫月晖 +3 位作者 马嵩华 魏永利 岳鹏军 胡天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82-1893,共12页
针对滚动轴承数字孪生几何模型构建过程中,因被赋予理想的光滑表面而缺乏表面形貌信息,导致模型配合面与物理实体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滚动轴承数字孪生几何模型精细建模方法,基于分形理论、点云变换和点云重建技术构建了带有表面形貌特... 针对滚动轴承数字孪生几何模型构建过程中,因被赋予理想的光滑表面而缺乏表面形貌信息,导致模型配合面与物理实体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滚动轴承数字孪生几何模型精细建模方法,基于分形理论、点云变换和点云重建技术构建了带有表面形貌特征的滚动轴承数字孪生精细几何模型。通过对滚动轴承的数字孪生精细几何模型和光滑几何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实验采集的滚动轴承振动数据在时频域参数上进行对比验证,表明相比传统的光滑几何模型,滚动轴承的数字孪生精细几何模型更符合实际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滚动轴承 精细建模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变电站精细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子玉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变电设施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其不同于常规的民用建筑工程,内部有众多的电气设备,分布数量大且电力电缆相互交错,载荷情况十分复杂。同时变电站处于实时运行状态,不允许停止运行,否则不能正常为人民生产和生活供电,给人... 变电设施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其不同于常规的民用建筑工程,内部有众多的电气设备,分布数量大且电力电缆相互交错,载荷情况十分复杂。同时变电站处于实时运行状态,不允许停止运行,否则不能正常为人民生产和生活供电,给人民财产与人身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与伤害[2]。文章通过利用3ds Max等成熟的建模软件还原设施设备的实景情况,架站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变电站中的外业信息,直接反映出变电站实地的设施布局与设备安装的具体变化与差异,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得变电站当下的布局规划,生产维护,参数铭牌,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三维数字化信息,让运维人员更加安全,直接,高效的运行与管理变电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智慧变电站 精细建模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的矿山精细化建模方法与虚拟现实平台搭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江梅 关凯 +5 位作者 朱万成 徐晓冬 刘阳晓 高楠 秦瑞博 李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矿山生产过程精细化建模和场景展示,可以实现对矿山三维空间分布的精细刻画,同时提高矿山灾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可视化程度。将精细化地质建模技术与矿山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相结合,搭建了兼容PC端浏览器和手机端APP的三维可视化地表灾害... 矿山生产过程精细化建模和场景展示,可以实现对矿山三维空间分布的精细刻画,同时提高矿山灾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可视化程度。将精细化地质建模技术与矿山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相结合,搭建了兼容PC端浏览器和手机端APP的三维可视化地表灾害监测预警云平台。采用Hermite径向基隐函数、MaskR-CNN网络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多源数据融合的矿山精细化建模方法,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InSAR数据、钻孔岩芯等多源异构数据,实现了地表形态、地层分布、岩体质量等信息的精细化智能表征,以及由表及里的矿山精细化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种岩体质量智能计算的移动端APP进行钻孔岩芯数据快速采集及智能识别,并采用WebGL和云计算技术搭建了兼容PC端浏览器和手机端APP的三维可视化监测预警云平台。该平台被应用到阿尔哈达铅锌矿,融合精细化模型和虚拟现实矿山场景构建,将研究对象的空间数据信息、监测信息以及精细化建模等进行了统一管理和可视化。研究表明:三维虚拟现实场景的多终端嵌入以及矿山灾害预警预报的高度可视化,方便矿山工作人员快速了解地表稳定性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三维 钻孔岩芯识别 虚拟现实场景 云平台 岩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脉状矿体精细化三维建模方法探讨
12
作者 李宏达 吴志春 +6 位作者 柏瑞 董冲 马粉玲 李华亮 贾飞 李斌 祝一丹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9-390,共12页
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地质体的三维形态,能够有效揭示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隐式建模方法相比较,显式建模方法在小尺度的地质结构特征上刻画更加精准,然而对于形态复杂脉状矿体等地质体的大比例尺精细化三维建模,还存在建模速度慢、... 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地质体的三维形态,能够有效揭示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隐式建模方法相比较,显式建模方法在小尺度的地质结构特征上刻画更加精准,然而对于形态复杂脉状矿体等地质体的大比例尺精细化三维建模,还存在建模速度慢、难度大、精度偏低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部分复杂脉状矿体,综合运用加密约束点、构建矿体劈分线、分段式建模、矿体缝合等技术,系统开展了分枝分岔复合矿体、存在无矿天窗矿体、含夹石矿体、断层切穿矿体4种复杂脉状矿体的显式三维建模方法研究,实现了复杂脉状矿体的高精度快速三维建模,对稀有、贵金属等复杂脉状矿体的精细化三维建模、矿产资源量估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 复杂脉状矿体 精细化三维 显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SAR平台振动精细化建模与自适应运动补偿算法研究
13
作者 陈思雨 王勇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0-1519,共20页
太赫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凭借其高分辨率成像和精细目标细节提取能力,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信号波长较短,太赫兹SAR极易受到平台振动的影响,导致其成像过程中存在虚假成像点、沿方位向模糊、SAR图像散焦... 太赫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凭借其高分辨率成像和精细目标细节提取能力,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信号波长较短,太赫兹SAR极易受到平台振动的影响,导致其成像过程中存在虚假成像点、沿方位向模糊、SAR图像散焦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一挑战,本文对复杂太赫兹SAR平台振动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对应地提出了太赫兹SAR自适应运动补偿算法,基于数理模型分析平台振动对成像过程影响机理,灵活精确地补偿实际场景中复杂的太赫兹SAR平台振动.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时变幅度调制振动模型(Temporal Amplitude Modulation Vibration Model,TAMVM)的太赫兹SAR平台振动的精细化建模方法.通过集成余弦时变幅度和随机时变幅度调制模型,TAMVM模型克服了传统简谐振动模型的局限性,提升了对复杂多变的太赫兹SAR平台振动的适配性.其次,针对传统依赖简谐模型的运动补偿算法在处理复杂平台振动时的性能损失,提出了最小Tsallis熵准则下基于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太赫兹SAR自适应运动补偿方法.本文提出的图像质量驱动的运动补偿算法无需依赖特显点,能够在非线性最小二乘框架下精确估计复杂多变的回波振动相位,且无需额外的补偿步骤.同时,本文在最小Tsallis熵准则下精确推导了LM算法的迭代运算过程.该算法通过自适应调整搜索位移实现反馈更新和迭代优化,能够精确估计回波振动相位并抑制图像模糊,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聚焦太赫兹SAR图像.仿真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的TAMVM振动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所提自适应运动补偿方法在精准聚焦太赫兹SAR图像与抑制虚假成像点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SAR 平台振动精细 TAMVM 最小Tsallis熵准则 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地质建模的开采沉陷预计算法优化与应用研究
14
作者 尹波 彭雷祥 +2 位作者 王正超 张磊 尹宜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现有开采预计软件计算模型与实际地质条件存在差异、无法预计开采块段内部厚度和起伏变化引起的不均匀沉陷的问题,提出了“先搭建骨架、后细部插值”的地质模型分级分步建模方法,并针对井下各开采微分单元煤厚、倾角等差异特点,对... 针对现有开采预计软件计算模型与实际地质条件存在差异、无法预计开采块段内部厚度和起伏变化引起的不均匀沉陷的问题,提出了“先搭建骨架、后细部插值”的地质模型分级分步建模方法,并针对井下各开采微分单元煤厚、倾角等差异特点,对传统概率积分算法和公式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开采沉陷预计软件,并以赵楼煤矿5301工作面为工程实例,就现有算法和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概率积分法预计算法可以反映煤厚等差异引起的不均匀沉陷等问题,预计精度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地质 开采沉陷 预计算法 概率积分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光同场发电系统FPV精细化建模及布局配置方法研究
15
作者 谢平平 李红贤 +2 位作者 孙艺阁 刘沛津 赵冲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目前基于海上风电场的风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规划建设中基于经济效益的空间布局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且漂浮式光伏数学建模对海上运行环境的影响因素的考虑不够全面,未能突出海上光伏发电自身特点。基于此,该文首先,提出考虑海上环境,包... 目前基于海上风电场的风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规划建设中基于经济效益的空间布局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且漂浮式光伏数学建模对海上运行环境的影响因素的考虑不够全面,未能突出海上光伏发电自身特点。基于此,该文首先,提出考虑海上环境,包括太阳辐射、温度、风速、波浪和湿度等因素对光伏功率的影响,建立风光同场发电系统FPV精细化数学模型,以揭示海上太阳能光伏面板遭受的能量损失机理;其次,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高效利用已有海上风电场空间资源及电缆利用率的海上风电场+漂浮式光伏(floating photovoltaic,FPV)互补布局配置方法,形成海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着,对此系统进行了兼顾系统经济和可靠性的FPV最优配置容量;最后,将所提出的方法用于中国广东省某海上风电场,验证了该文所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同场发电 漂浮式光伏 精细 容量优化配置 电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式特种车辆精细化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锐 于会龙 +1 位作者 董昊天 席军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4-1401,共18页
履带车辆动力学模型是车辆结构优化设计与控制算法开发、测试与标定的基础。基于商业软件所搭建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及梯度信息对用户未知,极大地限制了结构参数与控制参数的优化效率。此外,现有商业软件求解效率低、实时性差,影响了控制... 履带车辆动力学模型是车辆结构优化设计与控制算法开发、测试与标定的基础。基于商业软件所搭建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及梯度信息对用户未知,极大地限制了结构参数与控制参数的优化效率。此外,现有商业软件求解效率低、实时性差,影响了控制算法开发进度。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推导建立可同时满足纵横垂耦合运动仿真需求的履带车辆精细化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建立考虑空间三维耦合运动的车体动力学模型以及精细到履带板的履带链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履带板与各部件相互作用力,将车体模型、履带链模型以及地面相关联,最终构建190自由度的履带车辆动力学模型。在加速、刹车与转向等工况下与ATV(ADAMS Tracked Vehicle Toolki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仿真模型纵横垂向运动仿真结果与商业软件高度一致,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多体动力学 精细 履带链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精细地质建模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心瑞 孙建芳 +4 位作者 李红凯 夏东领 邬兴威 韩科龙 侯加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5-1210,共16页
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受古地貌、构造及岩溶作用控制,储集体类型多样,尺度差异大,高度离散,非均质性极强,传统建模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此类油藏建模缺乏储集体发育模式指导、真... 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受古地貌、构造及岩溶作用控制,储集体类型多样,尺度差异大,高度离散,非均质性极强,传统建模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此类油藏建模缺乏储集体发育模式指导、真实统计规律约束、缝洞结构模拟及优化算法等关键问题,攻关形成了以“成因分类、多元约束、多点统计”为核心的缝洞结构精细建模技术系列。在储集体结构表征、物性模拟和分类融合等方面构建5大特色技术,包括:(1)古暗河结构多点统计建模方法;(2)分区带多元约束断控岩溶建模方法;(3)成因控制表层岩溶协同模拟方法;(4)岩溶相控与等效计算相结合的物性模拟方法;(5)基于成因次序的分类模型融合及动态优化方法。缝洞型油藏地质建模实现了4个转变:(1)建模对象从储集体外部形态轮廓转向缝洞内部成因结构;(2)井间模拟实现了单一约束到多元控制;(3)建模方法由以地震雕刻为主发展为多学科协同表征;(4)建模工具由商业软件发展为与自研模块相结合的方式。结果表明:地质模型与实钻井符合率显著提升,支撑了15个单元的地质建模,覆盖地质储量1.5×108 t。模型应用于细化储量构成、油藏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调整等,效果显著,为此类油藏剩余油挖潜和提高采收率措施制定奠定了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暗河系统 断控岩溶 表层岩溶 缝洞结构 精细地质 碳酸盐岩储层 深层-超深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断层铁路隧道精细化建模与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恒 徐龙军 +1 位作者 彭龙强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跨活动断层隧道安全是当前困扰铁路工程建设的重点难题之一。有关跨断层隧道的研究工作主要以数值模拟为主,但现阶段用于分析跨断层隧道的有限元结构模型的构建精细化程度往往不高,因此,也较难准确地反映实际结构在断层错动作用下的受... 跨活动断层隧道安全是当前困扰铁路工程建设的重点难题之一。有关跨断层隧道的研究工作主要以数值模拟为主,但现阶段用于分析跨断层隧道的有限元结构模型的构建精细化程度往往不高,因此,也较难准确地反映实际结构在断层错动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征。文中分别考虑隧道仰拱填充、铁路轨道基础和轨道等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3种精细化程度不同的隧道结构模型,与常用简单圆环结构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较详细地分析了跨断层隧道结构以及附属轨道系统在活动逆断层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结果表明:模型的精细化程度对隧道结构的应力水平及变形计算结果影响明显,考虑底部填充层和内部附属结构时,隧道结构的纵向刚度和整体性得到加强,总体上使结构抵抗断层作用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鉴于2022年青海门源发生的6.9级地震中,隧道轨道及其附属设施遭受了严重破坏的实际情况,为了深入探究轨道在断层错动位移影响下的力学响应与变形机制,依托隧道精细模型,对轨道在走滑断层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了专项研究。研究结果可为跨断层隧道结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亦为隧道结构韧性评估提供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隧道 数值 精细 轨道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规模化海上风电场站实时仿真的精细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逸凡 许建中 +1 位作者 赵成勇 贾秀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648-7659,I0013,共13页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比例迅速增长,电力系统发展呈现“双高”态势。电磁暂态仿真是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新能源场站的建模需要兼顾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要求。核心设备机理复杂、机组拓扑节点数多,使得风电机组建模困难,现有...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比例迅速增长,电力系统发展呈现“双高”态势。电磁暂态仿真是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新能源场站的建模需要兼顾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要求。核心设备机理复杂、机组拓扑节点数多,使得风电机组建模困难,现有机组模型计算复杂度高,占用大量实时仿真硬件资源。常用的聚合方法虽可扩大风电场站仿真规模,但却丢失了大量场站内部信息,精细程度不足。文中首先用离散化的方法建立直驱型风电机组各核心设备模型;然后,基于网络划分方法建立单台风电机组模型;最后,在RTDS实时仿真平台搭建海上风电场站测试模型进行多方面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阻抗特性与时域波形精度较高,波形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3%,仿真资源占用为详细模型的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核心设备 实时仿真 风电机组 精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光伏电站实时仿真的单元级精细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临洪 夏仕伟 +3 位作者 李昇蔚 冯谟可 许建中 胡斌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78-2989,I0004,共13页
大规模光伏电站是目前光伏发展的主流趋势,支撑着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然而庞大的发电单元数目导致“模型计算复杂”与“仿真资源有限”矛盾凸显,使其精细化实时仿真面临巨大困难。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大规模光伏电站实时仿真的单元级... 大规模光伏电站是目前光伏发展的主流趋势,支撑着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然而庞大的发电单元数目导致“模型计算复杂”与“仿真资源有限”矛盾凸显,使其精细化实时仿真面临巨大困难。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大规模光伏电站实时仿真的单元级精细化建模方法。首先,针对光伏阵列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将原有“电压→电流”的电路解算形式改写为“历史电流源+变化量”的迭代更新形式,接着结合电气参数与历史源的慢变校正,实现低计算复杂度建模。然后,采用换流器开关函数模型将矩阵解算划分,直流电路独立解算,交流电路消去节点后获取发电单元整体的定导纳等效电路模型。最后,在RTDS平台上验证所提出模型精度,实现包含百台发电单元的光伏电站实时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光伏电站 光伏发电单元 实时仿真 精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