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水稻种植布局精细化气候区划 被引量:16
1
作者 秦鹏程 万素琴 +1 位作者 邓环 刘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150-4153,共4页
利用湖北省76个气象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和1∶100万DEM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回归克里金插值法分别对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水稻生长期长度、安全生育期天数等区划指标进行了细网格推算,综合考虑区划指标等级评分对湖北省水稻种植布局进... 利用湖北省76个气象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和1∶100万DEM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回归克里金插值法分别对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水稻生长期长度、安全生育期天数等区划指标进行了细网格推算,综合考虑区划指标等级评分对湖北省水稻种植布局进行了精细区划。区划结果显示湖北省除局部高山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热量条件可满足一季中稻种植,三峡河谷、鄂西南东部低山丘陵区、江汉平原及鄂东沿江平原可种植一季早熟籼稻和一季早中熟晚籼稻,与当前实际种植范围相比,双季稻的种植北界尚有北移的空间,考虑早籼+晚粳以及单季稻改双季稻的种植模式,双季稻的种植范围仍具有较大的扩展潜力。区划结果对湖北省水稻种植规划及布局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细化气候区划 湖北省 种植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南方柑橘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聪 李凯伟 +3 位作者 张继权 杨月婷 魏思成 王春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1-431,共11页
为探究气候变化对南方柑橘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基于气候适宜度函数建立柑橘发育期温度、降水、日照以及综合适宜度模型,对南方柑橘种植区近60年(1960—2019年)361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并计算气候适宜度,采用... 为探究气候变化对南方柑橘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基于气候适宜度函数建立柑橘发育期温度、降水、日照以及综合适宜度模型,对南方柑橘种植区近60年(1960—2019年)361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并计算气候适宜度,采用自然断点法分4个等级对柑橘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并分前、后30年对比分析研究区气候资源及适宜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前30年相比,后30年的温度适宜度并未出现较大变化,降水适宜度低值区有所扩大,日照适宜度低值区有所减小;柑橘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于四川东部、云南南部、重庆西北部、广西、湖北大部分区域;最适宜种植区面积减小约29%,不适宜种植区面积扩大约34%。经高温热害及低温冻害概率空间分布验证,区划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可以用于指导和优化柑橘种植及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气候适宜度 南方柑橘种植区 精细化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市厚皮甜瓜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 被引量:3
3
作者 苏鹏 宋洁慧 +2 位作者 陈秋吉 梁宝荣 马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7-461,共5页
【目的】开展北海市甜瓜种植区精细化气候区划,为北海市甜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甜瓜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北海甜瓜生产实际,确定北海市甜瓜种植的精细化气候区划指标;基于北海市19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地理属性,... 【目的】开展北海市甜瓜种植区精细化气候区划,为北海市甜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甜瓜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北海甜瓜生产实际,确定北海市甜瓜种植的精细化气候区划指标;基于北海市19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地理属性,建立区划指标空间分布模型;借助GIS技术完成北海市甜瓜种植的气候区划。【结果】北海市的沙田、山口、白沙及闸口镇等地区8-12月〉10℃有效积温超过1770℃、〈10℃天数不足3.2 d、昼夜温差较大、降雨天数最少(沙田镇除外),日照相对较足,划分为甜瓜种植最适宜区;公馆、常乐、廉州、福成、南康、兴港、营盘、银滩、海城区、地角等地区及涠洲岛的气候条件能满足厚皮甜瓜生长需要,能出产较高品质的甜瓜,划分为甜瓜种植适宜区;沙岗、石湾、石康、曲樟、平阳镇等地区的气候要素资源分布较均匀,资源量均在适宜区至次适宜区间,划分为甜瓜种植次适宜区;西场、乌家、星岛湖乡等地区〉10℃有效积温最少,降雨天数最多,降水量大,且昼夜温差较小,〈10℃天数最多,容易出现冻害,划分为不适宜种植区。【结论】基于北海市自动气象站气象资料和地理属性及借助GIS技术,可将北海市厚皮甜瓜种植区细化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精细化气候区划 气候区划指标 空间分布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北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凯伟 张继权 +2 位作者 魏思成 刘聪 王春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8-420,共13页
以东北春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熟型构建东北春大豆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划指标隶属度函数和作物反应函数两种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结合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后的东北地区1990—2019年气象数据,从时间... 以东北春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熟型构建东北春大豆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划指标隶属度函数和作物反应函数两种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结合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后的东北地区1990—2019年气象数据,从时间、空间(1 km×1 km农田)和熟型开展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表明:8月平均温度、5—9月累积降水量和7月累积日照时数是影响春大豆相对气象产量的主要气象要素。分熟型的气候区划结果在表达春大豆单产分布和产量稳定性方面优于不分熟型。根据气候适宜度和减产率的定量关系将适宜度评价结果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东北地区最适宜春大豆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的北部和三江平原中南部。随着气候变暖,适宜春大豆种植区域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性 精细化气候区划 东北春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谷县特色农业西葫芦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义豪 赵春芳 +2 位作者 孙培良 曹东浩 李静 《长江蔬菜》 2013年第20期39-42,共4页
统计分析了2008—2011年阳谷县城区及8个乡镇共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阳谷县特色农业西葫芦进行了精细化气候区划及气象灾害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阳谷适宜西葫芦发芽的最佳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适... 统计分析了2008—2011年阳谷县城区及8个乡镇共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阳谷县特色农业西葫芦进行了精细化气候区划及气象灾害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阳谷适宜西葫芦发芽的最佳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适宜生长的日数56—68d;阳谷县西葫芦病毒病风险度在0.18~0.52,其中金斗营镇属中灾害风险区,李台镇属于低灾害风险区,其他乡镇为轻微灾害风险区;阳谷县西葫芦灰霉病风险度在0.01—0.82,其中高庙王镇属高灾害风险区,阳谷县城、阿城镇、张秋镇、定水镇属于中灾害风险区,西湖镇、大布镇、石佛镇、郭屯镇属于轻微灾害风险区.其他乡镇为低灾害风险区:阳谷县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度在0.14-0.59,西南部的高庙王镇、金斗营镇综合气象灾害风险最高,处于综合气象中灾害风险区,西湖镇、大布镇、石佛镇、郭屯镇、七级镇西南至东北方向贯穿阳谷县西部为轻微灾害区,其他乡镇处于综合气象灾害低风险区,阳谷县综合气象灾害重风险区未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西葫芦 精细化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