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索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余玉洁 陈志华 王霄翔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7期96-101,共6页
拉索是由钢丝通过一定方式绕捻组合而成,其力学性能是其组成钢丝性能以及相互间组合受力的综合体现.基于不同拉索的绞捻特性,提出拉索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使用倾斜且旋转排列的短梁来模拟绕捻钢丝,并通过节点耦合的方式模拟钢丝之间的... 拉索是由钢丝通过一定方式绕捻组合而成,其力学性能是其组成钢丝性能以及相互间组合受力的综合体现.基于不同拉索的绞捻特性,提出拉索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使用倾斜且旋转排列的短梁来模拟绕捻钢丝,并通过节点耦合的方式模拟钢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拉索的整体组合性能以及组成钢丝的内力分布,并且计算简单高效.在轴向力作用下,内部钢丝受力较大,越往外圈受力越小.基于有限元的概率计算和敏感性分析能够反映出钢丝材料不定性对于拉索整体机械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索 绞捻特性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城市RC建筑信息的快速智能获取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鸿儒 余丁浩 +1 位作者 李钢 董志骞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为便于开展城市区域精细化震害模拟工作,提出一种适用于城市建筑的精细化快速信息获取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低空遥测技术,通过三维重建获取区域建筑外部几何信息;然后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建筑层数和结构... 为便于开展城市区域精细化震害模拟工作,提出一种适用于城市建筑的精细化快速信息获取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低空遥测技术,通过三维重建获取区域建筑外部几何信息;然后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建筑层数和结构类型的快速识别;最后利用AdaBoost和Random Forest两种集成算法对框架和框剪结构内部构件信息进行预测,提出城市区域常用RC框架和RC框剪结构内部隐蔽信息的确定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两栋实际建筑进行参数预测和震害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对结构内部柱截面尺寸、柱距、配筋率等构件级信息进行快速精细化预测,建立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可实现区域建筑的精细化震害模拟,有效提高城市建筑参数获取及建模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基于该方法计算出的结构地震响应相比于传统区域建筑信息获取方法和震害模拟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 模糊推理 机器学习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城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预应力钢束精细化有限元建模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伍彦斌 黄方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2-1087,共6页
为了建立同时包含平弯和竖弯的空间曲线预应力钢束连续平滑模型,在有限元分析中考虑空间预应力钢束的各项力学效应,提出了基于相贯线的空间预应力钢束精细化建模方法,确定了钢束、孔道与梁体三者之间的节点对应连接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 为了建立同时包含平弯和竖弯的空间曲线预应力钢束连续平滑模型,在有限元分析中考虑空间预应力钢束的各项力学效应,提出了基于相贯线的空间预应力钢束精细化建模方法,确定了钢束、孔道与梁体三者之间的节点对应连接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模程序.首先采用辅助实体相贯的方法,建立了空间预应力钢束的连续平滑几何模型;然后沿该空间曲线建立孔道实体,并与混凝土主梁进行布尔运算,实现钢束、孔道与梁体三者之间的节点对应连接.以贵州红水河特大桥钢-混结合段的建模与分析为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约束方程法相比,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梁体最大局部压应力降低26.3%,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改善;钢束有效应力分布平顺、无波动,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空间预应力钢束 相贯线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梁柱节点精细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罗小勇 龙昊 曹琨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1-648,共8页
为了研究灌浆套筒对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灌浆套筒试件单调拉伸试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了灌浆套筒试件单向拉伸下的等效本构关系。并以该等效本构关系为依据,考虑了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和新后浇混凝... 为了研究灌浆套筒对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灌浆套筒试件单调拉伸试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了灌浆套筒试件单向拉伸下的等效本构关系。并以该等效本构关系为依据,考虑了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和新后浇混凝土界面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作用荷载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节点主要塑性变形发生在梁柱相交界面,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节点核心区的耗能能力较好,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中骨架曲线屈服荷载误差为7.11%,峰值荷载误差为6.88%,极限荷载误差为3.76%,位移延性系数误差为7.84%。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采用等效灌浆套筒本构关系建立精细化灌浆套筒连接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 灌浆套筒连接 灌浆套筒本构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筑形象对土石坝结构性态影响的精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东海 张钊 陈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4-522,共9页
利用数字大坝施工技术,考虑实际施工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带来的坝料模型参数在空间上的差异性,通过土石坝模型参数空间估计及任意单元赋值,构建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而以某心墙堆石坝为例,分析在实际施工进度滞后情况下,为了在汛前填筑到... 利用数字大坝施工技术,考虑实际施工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带来的坝料模型参数在空间上的差异性,通过土石坝模型参数空间估计及任意单元赋值,构建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而以某心墙堆石坝为例,分析在实际施工进度滞后情况下,为了在汛前填筑到度汛高程,采用不同填筑进度方案对心墙堆石坝施工期应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工进度形象面貌对坝体水平位移影响较大,而对竖向位移和应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填筑形象 结构性态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精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炎生 郭倩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5-1002,共8页
目的 优化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采用该连接方式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方法 基于冷挤压套筒连接件的单轴拉伸试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等效本构关系,结合Clough滞回规则构建冷挤压套筒连... 目的 优化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采用该连接方式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方法 基于冷挤压套筒连接件的单轴拉伸试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等效本构关系,结合Clough滞回规则构建冷挤压套筒连接件“三折线”滞回本构模型,在ABAQUS中完成该材料模型的二次开发后放入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中,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下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 有限元模拟试件的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的误差均在7%以内,模拟滞回环面积的误差在14%以内,模拟结果与试验较吻合;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剪力墙在剪跨比为1.35、轴压比在0.26~0.44时,延性系数均大于3。结论 采用笔者建议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此类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挤压套筒连接件 三折线滞回本构模型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ABAQUS二次开发 装配式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面级载荷与力学环境精细化设计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宏 张新宇 +2 位作者 彭慧莲 陈益 张群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26,37,共5页
为适应不同基础级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激励特性、不同发射任务中卫星质量和动力学特性差异、解决对空间复杂结构的精细模拟等问题,远征系列上面级开展了一系列适应性分析和精细化设计工作,并通过仿真和试验对设计正确性、合理性进行闭环验... 为适应不同基础级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激励特性、不同发射任务中卫星质量和动力学特性差异、解决对空间复杂结构的精细模拟等问题,远征系列上面级开展了一系列适应性分析和精细化设计工作,并通过仿真和试验对设计正确性、合理性进行闭环验证。提出上升到单机界面的精细化力学试验条件制定、液体晃动参数仿真及计算方法修正、多分支结构的完整性设计准则、力学环境减缓等关键技术,介绍其在远征系列液体上面级中的工程应用实例,并给出后续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上面级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载荷设计 振动减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矩形盾构接头力学性态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魏于量 丁文其 +2 位作者 金跃郎 龚琛杰 姜弘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9-1316,共8页
为分析评价带有接头盒的大断面矩形盾构管片接头构造和受力的合理性,基于管片纵缝接头足尺力学试验的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类盾构管片纵缝接头的三维精细化计算模型。通过一些分析指标,定性定量地评价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个... 为分析评价带有接头盒的大断面矩形盾构管片接头构造和受力的合理性,基于管片纵缝接头足尺力学试验的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类盾构管片纵缝接头的三维精细化计算模型。通过一些分析指标,定性定量地评价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个接头的工作性态,研究正负弯矩工况下接头受力全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1)正弯矩工况下的接头,弯矩-转角全过程破坏曲线呈现三折线模式,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接头均处于第2阶段,转动刚度约为100 MN·m/rad,部件均处于弹性工况,接头设计与位置选择合理;2)负弯矩工况下的接头,弯矩-转角全过程破坏曲线呈现双折线模式,正常使用工况下各接头均处于第1阶段,转动刚度约为276 MN·m/rad,但接头受力处于2阶段的临界位置,所受负弯矩值偏大,安全储备较低,设计时应当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盾构管片接头 力学性态 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接触条件下双层螺旋曲杆束的弯曲特性
9
作者 王荣辉 刘锡月 +2 位作者 赵勇霖 甄晓霞 张卓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4,共13页
为研究双层螺旋曲杆束在拉-弯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其内部钢丝协同工作机理,考虑丝间摩擦滑移,建立了层间接触、同步接触两类典型条件下的侧丝微段静力平衡关系并进行了解析推导,同步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 为研究双层螺旋曲杆束在拉-弯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其内部钢丝协同工作机理,考虑丝间摩擦滑移,建立了层间接触、同步接触两类典型条件下的侧丝微段静力平衡关系并进行了解析推导,同步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结果对比。由弯曲变形时侧丝所受剪切力的分布规律获得了两类接触条件下的丝间相对滑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平衡方程推导得到侧丝滑移后的轴力限值;通过对各丝贡献的弯矩求和得到在拉-弯耦合作用下曲杆束各截面的弯矩-局部曲率关系式,并提出一种简化的弯矩-曲率均值关系式描述其整体弯曲行为。结果表明:由于侧丝沿曲杆束整体轴向周期旋转,相邻丝之间接触面有滑移驻点,且驻点两侧相对滑移方向相反;侧丝-侧丝、侧丝-芯丝接触面的滑移驻点、初始滑移位置不同;忽略内部滑移扩展过程,两类接触条件下双层螺旋曲杆束具有相同的弯矩-曲率均值关系式,函数图像呈双折线;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滑移前后的弯曲变形结果与解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4%,且提取的丝间相对滑移结果规律与分析结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曲杆束 拉-弯耦合 丝间滑移 弯曲特性 接触条件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套管体系的动力模型及抗震加固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翔 陈向东 +3 位作者 潘国洪 黄雄辉 姜斌 谢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156,共8页
为研究变压器—套管体系的动力响应机理,提高其抗震性能,建立了某220 kV变压器加固和未加固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输入满足IEEE 693—2005需求反应谱的地震波进行计算。提取了加固前变压器—套管体系的振型及各关键点的加速度,分析了... 为研究变压器—套管体系的动力响应机理,提高其抗震性能,建立了某220 kV变压器加固和未加固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输入满足IEEE 693—2005需求反应谱的地震波进行计算。提取了加固前变压器—套管体系的振型及各关键点的加速度,分析了各关键点加速度的反应谱;采用支撑升高座的方式来加固变压器,对比加固前后套管的地震响应,发现支撑对控制升高座摆动效果明显。进一步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变压器—套管体系X、Y方向的前两阶振型以套管—升高座的耦合振动为主,对系统的动力响应起主导作用;变压器箱体可简化为刚体,升高座和套管可简化为欧拉梁,箱体—升高座和升高座—套管之间的连接可简化为转动弹簧;支撑可以很好地限制升高座绕箱体的摆动,提高体系基频,减小升高座顶部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同时安装方便,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套管体系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动力响应机理 支撑升高座 升高座摆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多7.4级地震野马滩大桥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成 叶爱君 +2 位作者 王晓伟 庞于涛 包绍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4,共12页
针对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中野马滩大桥的桥台震害,开展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研究。提出土-桩-桥台精细化有限元模拟方法,以及基于地勘资料的模型土体参数确定实用方法,建模方法和加载模式要点为:(1)适用于土-桥台... 针对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中野马滩大桥的桥台震害,开展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研究。提出土-桩-桥台精细化有限元模拟方法,以及基于地勘资料的模型土体参数确定实用方法,建模方法和加载模式要点为:(1)适用于土-桥台相互作用的分布式p-y弹簧修正模型;(2)可识别背墙弯曲、剪切或弯-剪多种破坏模式的背墙非线性梁柱单元-墙底非线性剪切单元串联模型;(3)土-搭板和土-翼墙摩擦弹簧;(4)基于分布式间隙单元的可捕捉地震中主梁与背墙接触位置变化的Pushover加载模式,从而实现了桥台纵桥向地震损伤破坏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野马滩桥台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背墙底截面先发生屈服,随后背墙剪力达到抗剪能力峰值,桥台整体水平承载力开始退化,直至背墙底完全剪断,而桩基础并不发生明显损伤。总体而言,桥台破坏模式为背墙弯-剪破坏,数值分析结果与桥台实际震害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 土-桩-桥台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PUSHOVER分析 地勘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上盖物业振动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60
12
作者 谢伟平 赵娜 +1 位作者 何卫 彭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6,共7页
地铁车辆段内车辆穿行频繁,其上部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在列车荷载激励下会产生较大振动,引起居住者的不舒适感。考虑楼板、填充墙、门窗洞口以及活荷载对振动的影响,建立某地铁车辆段大平台结构-上部建筑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分析计算... 地铁车辆段内车辆穿行频繁,其上部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在列车荷载激励下会产生较大振动,引起居住者的不舒适感。考虑楼板、填充墙、门窗洞口以及活荷载对振动的影响,建立某地铁车辆段大平台结构-上部建筑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分析计算中阻尼比的取值;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以实测列车入库时线路附近柱底的振动加速度作为输入,采用一致激励法计算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基于ISO 10137和BS 6472-1中的评价方法用MATLAB编制相关计算程序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舒适度评价;进而在不满足舒适度要求的情况下提出在道床下铺设弹性道砟胶垫和在柱下承台周围设置粗砂隔振沟的减振方法,并分析其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采取减振措施后,上部建筑振动舒适度超标情况得到较好的控制。研究工作对类似工程的有限元建模、振动舒适度评价和减振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上盖物业 车辆段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舒适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车致振动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谢伟平 陈艳明 姚春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5,共6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进出车辆段对上盖物业振动的影响,先结合两个实际工程,对武汉某车辆段和宁波某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进行现场实测,并对两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特性。然后改善了... 为研究地铁列车进出车辆段对上盖物业振动的影响,先结合两个实际工程,对武汉某车辆段和宁波某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进行现场实测,并对两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特性。然后改善了基于弱振情况下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构建方法和荷载输入方法,并基于实测数据验证了其合理性。最后建立了武汉某车辆段上盖物业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上盖物业的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地铁列车进出车辆段引起上盖建筑物的振动高频成分较丰富,其主频率在40 Hz附近,列车振动荷载特性决定了建筑物内振动的频域分布;建筑内楼板跨中各方向振级沿高度方向的变化是不同的,铅垂向Z振级沿楼层的上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而在水平方向振级总体上呈现随楼层增大而增大的特点。该研究成果可为精确预测、分析和评价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振动舒适度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上盖物业 振动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非一致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地震倒塌分析与抗倒塌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洁 刘伯权 +1 位作者 雷拓 刘旬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研究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倒塌性能,采用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以某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范设计的已建工程为背景,建立了一榀平面钢框架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其在超过设防烈度的强震作用下的倒塌行为进行了模... 为研究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倒塌性能,采用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以某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范设计的已建工程为背景,建立了一榀平面钢框架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其在超过设防烈度的强震作用下的倒塌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钢框架倒塌模式与机理。基于该钢框架结构强震作用下的倒塌分析结果,参照工程中常用的设计思想,进一步研究了通过提高钢材延性、加强节点(设置加劲肋)以及狗骨式刚性连接三种措施后,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倒塌性能,对比分析其对抗倒塌性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地震倒塌 ANSYS/LS-DYNA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抗倒塌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建筑振动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许暮迪 袁葵 +1 位作者 花雨萌 谢伟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区段的列车夜间运行车速较快,且行驶于上部建筑的立柱之间,振动由道床直接传递到建筑中,导致振动舒适度超标。以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建筑为背景,建立基于舒适度评价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结合实测数据核验模型准确性,...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区段的列车夜间运行车速较快,且行驶于上部建筑的立柱之间,振动由道床直接传递到建筑中,导致振动舒适度超标。以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建筑为背景,建立基于舒适度评价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结合实测数据核验模型准确性,分析楼板的振动规律。研究表明:楼板车致振动频率集中于楼板基频附近,最大振动出现在楼层中部;增大楼板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使Z振级减小,设计时可适当加厚楼板;振动预测计算时需考虑隔墙和活荷载的影响,应禁止将隔墙拆除进行改装,拆除隔墙后楼板约束减少,自振频率降低,Z振级增大1~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段 上盖建筑 振动舒适度 实测研究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同时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方柱构件的毁伤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武伟超 夏柳 +2 位作者 潘艾刚 王亚飞 王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107,共14页
为了研究炸药多点协同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方柱构件的毁伤特性、动力响应和破坏机理的影响,设计了柱身单节点、邻面双节点、邻面四节点和全包围四节点4种爆炸试验工况,对4根钢筋混凝土方柱开展爆炸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 为了研究炸药多点协同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方柱构件的毁伤特性、动力响应和破坏机理的影响,设计了柱身单节点、邻面双节点、邻面四节点和全包围四节点4种爆炸试验工况,对4根钢筋混凝土方柱开展爆炸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炸药中心截面毁伤特性和应力发展时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爆炸总当量下,炸药节点数量和布置位置对方柱毁伤效果有显著影响;多点爆炸下方柱毁伤效果均大于单点爆炸工况且钢筋混凝土方柱均产生贯穿破坏,邻侧四节点爆炸钢筋混凝土方柱混凝土破坏程度及加速度响应最大;对比邻侧多点爆炸工况发现,炸药节点数量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爆炸对方柱的毁伤效应;全包围四节点爆炸工况方柱最早进入全截面高应力状态,并出现4处角部混凝土应力集中,而邻面多点爆炸工况进入全截面高应力状态较晚,仅有3处截面角部混凝土应力集中;单点爆炸时混凝土内部测点应力随到爆心距离增大而减小,而多点爆炸工况下多个爆炸应力波在方柱截面内部耦合叠加,中心混凝土处应力显著增大;受到应力波空间耦合叠加的影响,邻面四节点爆炸工况下方柱截面中心混凝土峰值应力达37.3 MPa,相较其他3个爆炸工况应力增幅达到3.82倍、1.21倍和0.67倍,应力耦合力度增大是导致该工况方柱毁伤最严重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接触爆炸荷载 钢筋混凝土方柱 毁伤特性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显式拟静力推覆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胜涛 李志山 +1 位作者 黄吉锋 杨志勇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5-712,共8页
基于结构的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显式拟静力求解方法,提出了结构拟静力推覆分析方法(EQPA);为控制结构惯性效应,给出了加载模式和基于能量的评价方法。在自主研发的CPU+GPU并行有限元软件中开发实现EQPA,可有效克服大规模复杂结构隐... 基于结构的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显式拟静力求解方法,提出了结构拟静力推覆分析方法(EQPA);为控制结构惯性效应,给出了加载模式和基于能量的评价方法。在自主研发的CPU+GPU并行有限元软件中开发实现EQPA,可有效克服大规模复杂结构隐式Push-Over分析中计算量大和收敛性差的问题。使用EQPA对某超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与三组人工地震动的简化动力增量分析(sIDA)对比。结果表明,EQPA的结构惯性效应得到有效抑制;EQPA耗时仅为sIDA耗时的4.97%;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有一定差异,但两者的结构能力谱曲线、层间变形规律、薄弱楼层和构件损伤规律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显式拟静力推覆分析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荷载加载模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志昊 皇幼坤 +2 位作者 李晓克 徐珂 陈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95-202,共8页
对某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进行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得到楼板的竖向振动动力特性,并与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出面向振动舒适度评估的该类楼板有限元精细化建模方法。研究表明:遗址保护参观建筑用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 对某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进行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得到楼板的竖向振动动力特性,并与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出面向振动舒适度评估的该类楼板有限元精细化建模方法。研究表明:遗址保护参观建筑用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特有的开洞、悬臂、悬挂结构形式,使得遗址洞口参观区域成为最不利振动位置,且上下层楼板存在典型的耦合振动。面向动力特性分析与振动舒适度评估的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弱振状态),有必要区别于承载力极限模型(强振状态)的活荷载取值,并模拟结构层楼板及装饰面层对楼板体系的实际刚度贡献,模态阻尼比可取2.78%~2.98%,同时适当考虑人-板相互作用对楼板动力特性与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 环境振动测试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动力特性 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