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震勘探对煤层顶底板岩性精细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韩霞 《煤》 2024年第2期59-61,69,共4页
三维地震技术是矿井常用的地震勘探技术,但是在岩性及构造预测精度上还存在问题。论文构建三维地震勘探精细解释技术方法和模型,结合相干体立体解释的方法并结合钻孔信息,消除地震的调谐效应对于煤层顶底板预测的影响,提高预测精度,并... 三维地震技术是矿井常用的地震勘探技术,但是在岩性及构造预测精度上还存在问题。论文构建三维地震勘探精细解释技术方法和模型,结合相干体立体解释的方法并结合钻孔信息,消除地震的调谐效应对于煤层顶底板预测的影响,提高预测精度,并在寿阳长榆河煤业南六采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发现(9+10)号煤层在时间剖面上反映为一复合波,反射波能量强、连续性好,整体表现为一西南低、东北高的单斜构造。煤层岩性以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和砂质泥岩的组合,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组合,发育稳定。结合信息融合方法和破碎带发育范围和程度,将破碎带分成两类,一类易破碎带在相干属性和曲率属性上都有异常相应,与构造和断裂系统密切相关;二类易破碎带主要是反映裂缝的发育区,并预测其规模,结果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际一致,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精细解释技术 煤层 顶底板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彬 林承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针对大港GJP地区三维地震解释需要,在常规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制作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应用相干技术准确落实断层展布;同时,应用的井、震联合对比技术不仅有利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也为测井资料的对比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总体上... 针对大港GJP地区三维地震解释需要,在常规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制作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应用相干技术准确落实断层展布;同时,应用的井、震联合对比技术不仅有利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也为测井资料的对比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总体上突出了构造解释的细致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下一步的油藏评价和投入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 精细合成地震记录 相干技术 震联合对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二次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谢占安 周海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47,共4页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原有地震资料品质较低,已不能满足该区油气资源挖潜需要,为此在该区进行了二次三维地震勘探。针对该区地表条件复杂及地下地层倾角大、断层发育、断块小且多的特点,制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恢复炮点变观、炮点横向移...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原有地震资料品质较低,已不能满足该区油气资源挖潜需要,为此在该区进行了二次三维地震勘探。针对该区地表条件复杂及地下地层倾角大、断层发育、断块小且多的特点,制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恢复炮点变观、炮点横向移动变观和块状特观设计等先进的地面设计施工技术,并对地震采集方法及各项参数进行了全面优化。实践表明二次三维地震剖面不仅拥有较高的信噪比,同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浅层资料可充分满足精细构造解释和高分辨率储集层反演需要,中、深层资料能够准确落实构造形态、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以二次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开展综合地质研究,经过少量探井、评价井的实施,新增含油面积85.5km2,三级石油地质储量25 601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三维地震 采集 变观技术 特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宽方位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钱光萍 康家光 丁成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针对川西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储层埋藏深,超致密,且具有很强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等特点,通过对以往 束状和砖块状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满足P波各向异性分析的宽方位三维采集技术。该 采集技术较之常规束状、砖块状采... 针对川西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储层埋藏深,超致密,且具有很强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等特点,通过对以往 束状和砖块状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满足P波各向异性分析的宽方位三维采集技术。该 采集技术较之常规束状、砖块状采集技术,在各个方位角上的炮检距和覆盖次数分布更加合理。将宽方位三维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应用于川西某地区,得到了品质较好的地震资料。同时,P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结果与断裂 展布及构造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采集技术 川西地区 宽方位 各向异性分析 须家河组 非均质性 次数分布 技术应用 地震资料 分析结果 预测结果 三叠系 炮检距 方位角 块状 P波 储层 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振宽 刘俊峰 +1 位作者 宋宗平 宋瑞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4期395-399,7,共5页
为了提高海拉尔盆地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针对具体影响因素,对表层结构调查、激发、接收及观测系统设计等环节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表层结构调查以微测井为主,对微测井资料除了进行基于运动学特征的常规解释外,还运用了初至波的振幅、频率... 为了提高海拉尔盆地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针对具体影响因素,对表层结构调查、激发、接收及观测系统设计等环节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表层结构调查以微测井为主,对微测井资料除了进行基于运动学特征的常规解释外,还运用了初至波的振幅、频率等波动力学信息进行岩性细分,提高了表层岩性划分的精度;激发采用小药量多井组合方式,组合基距不大于20m,激发井深根据微测井成果与生产中的井深实验资料逐点设计;采用多检波器组合方式接收,检波器频率为28Hz和35 Hz,组合基距为22.5m;观测系统采用斜交观测系统,20m×20m面元,6×10次覆盖,最大炮检距为2 961 m,1 680道接收。将上述措施应用于实际工区,在野外采集的单炮记录上,从浅层到基底反射齐全,连续性好,信噪比较高;新剖面比以前采集的剖面在信噪比和分辨率上都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表层 岩性 炮检距 覆盖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南部亚肯北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吴云海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4期380-383,共4页
针对天山南部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采用了多种类型震源激发、优选激发点位、逐点设计井深、动态观测系统施工和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辅助设计等有效手段;对于多类型地表以及山前巨厚砾石沉积区域,开展了综合多种方法... 针对天山南部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采用了多种类型震源激发、优选激发点位、逐点设计井深、动态观测系统施工和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辅助设计等有效手段;对于多类型地表以及山前巨厚砾石沉积区域,开展了综合多种方法的精细表层调查;针对静校正问题,采用了地表模型静校正和初至波静校正相结合的静校正技术,提高了静校正的精度。从实际采集结果看,资料品质与以前的二维资料相比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采集技术 静校正 震源 观测系统 地震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煤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谭绍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北皂煤矿北部海域 (属渤海 )的三维勘探是我国首次针对海上煤田开展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勘探面积为6 .4 4 km2 ,工区水深为 0~ 12 m,目的层埋深为 80 9m。工区地质构造走向不一致 ,断层比较发育。勘探目的要求查清煤层中落差为 3~ ... 北皂煤矿北部海域 (属渤海 )的三维勘探是我国首次针对海上煤田开展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勘探面积为6 .4 4 km2 ,工区水深为 0~ 12 m,目的层埋深为 80 9m。工区地质构造走向不一致 ,断层比较发育。勘探目的要求查清煤层中落差为 3~ 5 m的断层与褶曲。为此 ,在勘探对策上 ,着重采取了 3项措施 :1优化观测系统设计 ;2合理选择气枪沉放深度与组合方式 ;8保证检波器准确定位。通过上述措施所获得的高精度地震剖面 ,主要目的层波组特征清楚 ,连续性好 ,信噪比高 ,深度误差不大干 4 m ,基本能查清煤层中落差为 5 m以上的断层和褶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煤田 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煤矿 断层 观测系统 检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北部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8
作者 朱艳保 王赢 +1 位作者 贾烈明 王平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0年第7期40-43,共4页
针对泌阳凹陷北部复杂断块群,采用保护浅层反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开展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获得的地震资料质量较原资料有明显的改善。此方法为落实小断块及地层不整合圈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预期的勘探效果,新增探明储量5000万吨。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复杂断块群 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小面元 小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三维地震重新采集技术
9
作者 蒋先勇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随着当前地震勘探程度和要求的不断提高 ,采集设计技术更加趋于针对复杂目标地质体开展工作。而基于地质模型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技术也随之开展。三维重新采集技术更加趋于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复杂地表条件、地下地质条件、不同的地质... 随着当前地震勘探程度和要求的不断提高 ,采集设计技术更加趋于针对复杂目标地质体开展工作。而基于地质模型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技术也随之开展。三维重新采集技术更加趋于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复杂地表条件、地下地质条件、不同的地质要求和处理能力开展资料采集工作。其工作重点是注重对地下地质模型的研究 ,并在对地下地质模型和近地表模型进行认真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模型的正演技术在室内来验证所设计的观测系统是否科学合理 ,从而大大提高地震勘探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波器组合 油气勘探 东濮凹陷 三维地震 重新采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秀红 乔大军 田新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8-362,共5页
本文结合东濮凹陷深层地震勘探的实际情况,针对深层地震信号衰减快、频率低和能量弱的特点,对深层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和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深层地震勘探中应考虑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洋细的分析。在东濮凹陷前梨园... 本文结合东濮凹陷深层地震勘探的实际情况,针对深层地震信号衰减快、频率低和能量弱的特点,对深层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和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深层地震勘探中应考虑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洋细的分析。在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进行的深层三维地震勘探,所得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技术 东濮凹陷 分辨率 信噪比 虚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山前构造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芳 廖小玲 +2 位作者 曲霞 王霞 闫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57-59,共3页
焉耆盆地山前构造带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激发和接收条件非常差,造成干扰波非常发育,原始资料的信噪比非常低,难以见到有效反射,成像精度不高,不能满足构造解释的需要,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攻关研究,采用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关键参... 焉耆盆地山前构造带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激发和接收条件非常差,造成干扰波非常发育,原始资料的信噪比非常低,难以见到有效反射,成像精度不高,不能满足构造解释的需要,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攻关研究,采用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关键参数分析论证技术和观测系统设计等技术,通过改善激发条件、优化激发参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通过检波器组合实现对干扰波的组合压制,提高单炮的信噪比;通过针对性观测系统设计增加覆盖次数,提高剖面信噪比,查清了南部山前逆冲推覆带的分布范围、目的层产状及断裂带展布特征,并落实了构造特征及圈闭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山前构造带 三维地震 信噪比 采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砂沟山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有杰 徐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157-159,共3页
西部砂沟山区地表结构复杂,相对高差变化大,地层倾角较陡,岩性多变,成像困难,在这样的地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选择和采集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通过不懈努力和技术攻关,采用了适合本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野外资料采集及资料... 西部砂沟山区地表结构复杂,相对高差变化大,地层倾角较陡,岩性多变,成像困难,在这样的地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选择和采集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通过不懈努力和技术攻关,采用了适合本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野外资料采集及资料处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区时间域的成像问题,保证了勘探精度,为矿方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三维地震勘探 技术难点 采集方法 采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被引量:48
13
作者 邓志文 倪宇东 +3 位作者 陈学强 胡永贵 李振华 白焕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1期15-22,共8页
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中存在着地表及地下条件复杂 ,激发及接收条件差 ,原始资料信噪比低以及静校正问题突出等难题 ,同时地下多为高陡复杂构造 ,资料成像也很困难。针对这些难点 ,在目标技术设计 ,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 ,激发参数的优化... 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中存在着地表及地下条件复杂 ,激发及接收条件差 ,原始资料信噪比低以及静校正问题突出等难题 ,同时地下多为高陡复杂构造 ,资料成像也很困难。针对这些难点 ,在目标技术设计 ,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 ,激发参数的优化及静校正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结合地震剖面确定空间采样间隔和勘探区域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采集技术预设计及激发位置的选择 ;采用多种震源联合激发和引入山地三维静校正模型高速参考面等一些新的观点 ,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设计 ,观测系统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 采集技术 设计 卫星遥感 激发参数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
14
作者 徐伟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223-223,共1页
本文中对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在塔里木盆地GJP地区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从总体上来说,该技术在准确性、客观性还有细致性方面都突出了三维地震的构造,为以后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 三维地震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芦欣欣 《能源与节能》 2014年第11期191-192,共2页
对三维地震勘测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就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主要步骤进行了研究,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作业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重要性,并就三维地震勘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煤矿三维地震 勘探数据 采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矿陷落柱构造三维地震精细识别技术应用研究
16
作者 路鑫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39-42,共4页
矿井陷落柱构造是矿井致灾体之一,一定规模的陷落柱可成为矿井重要的导水通道,特别是多个组合陷落柱构造影响采区布置和矿井安全开采。为准确、高效识别矿井内陷落柱特别是一些组合陷落柱构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古城煤矿北二盘区... 矿井陷落柱构造是矿井致灾体之一,一定规模的陷落柱可成为矿井重要的导水通道,特别是多个组合陷落柱构造影响采区布置和矿井安全开采。为准确、高效识别矿井内陷落柱特别是一些组合陷落柱构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古城煤矿北二盘区已采集的地面三维地震勘探数据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正演技术、分析和评价地震属性识别技术,并结合地面三维地震勘探数据进行陷落柱精细识别技术,对矿井陷落柱及其组合构造进行精细识别,解释陷落柱构造,特别针对陷落柱边界位置及解释精度问题,提出三维地震精细识别组合技术,为煤矿采区合理布置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柱 三维地震 煤矿 精细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李宝宇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9期67-69,共3页
为了推动我国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次研究首先对地震勘探作业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对高分辨率激发技术和高分辨率接收技术分别进行全面研究,为推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效果奠定基础... 为了推动我国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次研究首先对地震勘探作业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对高分辨率激发技术和高分辨率接收技术分别进行全面研究,为推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效果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对于我国某些地区而言,由于地质情况相对较为复杂,因此进行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对三维观测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需要从激发井深的选择、激发药量的选择、山地激发耦合技术的应用以及特殊地段激发技术的应用等角度出发,提高高分辨率激发技术的应用质量,从吸收或衰减技术、检波器埋置耦合技术以及检波器组合及压噪技术等角度出发,提高高分辨率接收技术的应用质量,最终推动我国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三维地震资料 系统设计 激发技术 采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一体化勘探技术研究及其在泌阳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宏 邱荣华 +3 位作者 孙耀华 李锋 马义忠 王德志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75,共4页
针对以往三维地震勘探中普遍存在的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环节衔接不紧、相互脱节的问题,提出三维地震一体化勘探技术方法,即以模型化的观测系统设计、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三维可视化解释为技术支撑,采集、处理、解释和综合地质研究几个技... 针对以往三维地震勘探中普遍存在的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环节衔接不紧、相互脱节的问题,提出三维地震一体化勘探技术方法,即以模型化的观测系统设计、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三维可视化解释为技术支撑,采集、处理、解释和综合地质研究几个技术环节互为依托,相互渗透、融合,提高三维地震的总体勘探精度。这套技术方法在泌阳凹陷二次三维地震勘探多个区块的应用均取得良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采集 处理 解释 一体化勘探技术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组合检波采集方法的三维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裴正林 王尚旭 +1 位作者 狄帮让 宋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采用传统的检波器组合地震采集技术在中国西部一些复杂山地地区的效果不理想。能否仍采用无组合检波地震采集方法呢?本文采用非均匀介质三维一阶压力—速度标量波动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进行了三维正弦形山地模型声波模拟,并通过... 采用传统的检波器组合地震采集技术在中国西部一些复杂山地地区的效果不理想。能否仍采用无组合检波地震采集方法呢?本文采用非均匀介质三维一阶压力—速度标量波动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进行了三维正弦形山地模型声波模拟,并通过对模拟记录进行室内不同组合和叠加处理,结果表明该法不但可以灵活、方便地实现检波道组合,有效地压制干扰波,而且可以得到最佳的叠加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研究 三维 地震 地震采集技术 地震采集方法 检波器组合 有限差分法 非均匀介质 中国西部 交错网格 波动方程 叠加处理 模拟记录 叠加剖面 山地 组合和 干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三维地震采集评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沈财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2-44,60,共4页
通过对东营凹陷内已采集的67块三维地震资料的简要分析,回顾了其三维地震勘探的历程,对三维地震采集进行了后评估,论述了采集技术的发展与勘探需求的关系;并对凹陷内两块高精度三维二次采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第二次高精度三... 通过对东营凹陷内已采集的67块三维地震资料的简要分析,回顾了其三维地震勘探的历程,对三维地震采集进行了后评估,论述了采集技术的发展与勘探需求的关系;并对凹陷内两块高精度三维二次采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第二次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东营凹陷 地震资料 采集技术 地震勘探 观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