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瘢痕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的术中配合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红樱 郭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75-576,共2页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开腹于术比较,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时问短、疼痛轻、恢复快、无明显瘢痕等优势。我科在单孔腹腔镜下改进了该术式,引入临床常见的舣通...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开腹于术比较,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时问短、疼痛轻、恢复快、无明显瘢痕等优势。我科在单孔腹腔镜下改进了该术式,引入临床常见的舣通道深静脉穿刺针,通过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简化了手术步骤,避免了过去穿刺针直接跨越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对于术室护士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精索血管 疝囊高位结扎术 水分离 术中配合 腹膜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的术中配合 被引量:8
2
作者 梁雪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671-672,共2页
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无明显伤口,术后瘢痕轻微等优点,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改变了以往穿刺针直接分离腹膜容易误伤到输精管... 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无明显伤口,术后瘢痕轻微等优点,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改变了以往穿刺针直接分离腹膜容易误伤到输精管与睾丸血管,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对手术室护士选择、传递手术器械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在100例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睾丸血管,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 精索血管 水分离 腹腔镜 腹膜 术中配合 手术室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儿睾丸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兵 曾德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845-84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儿睾丸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5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至少1年,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儿睾丸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5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至少1年,测量手术前后患侧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和两侧睾丸体积,记录术后两侧睾丸血供、血运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2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三孔法平均手术时间(40. 32±11. 06) min,单孔法平均手术时间(25. 25±8. 55) min。术后1 d患儿阴囊曲张静脉团明显缩小。术后无阴囊红肿、睾丸萎缩及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经CDFI彩超检查,患儿睾丸血流状态和血运均良好,回声均匀。与术前比较,术后1、3、6个月时患儿患侧精索静脉曲张直径均显著减小(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患儿左侧睾丸体积均显著增大(P <0. 05),且术后3个月患儿右侧睾丸体积显著大于左侧(P <0. 05)。结论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儿安全可靠,睾丸发生萎缩的可能性小;经脐单孔腔镜手术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精索血管高位结扎 静脉曲张 睾丸/生长和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孔腹腔镜线扎法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载阳 李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659-660,共2页
精索静脉曲张严重者可导致男性不育症,其治疗主要是手术高位结扎精索内静脉。目前多采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但多为三孔线扎或钳夹法^(1,2)。和二孔钳夹法^(3)。我院2006年3月~2009年8月采用二孔腹腔镜线扎法精索静脉高... 精索静脉曲张严重者可导致男性不育症,其治疗主要是手术高位结扎精索内静脉。目前多采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但多为三孔线扎或钳夹法^(1,2)。和二孔钳夹法^(3)。我院2006年3月~2009年8月采用二孔腹腔镜线扎法精索静脉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32例精索静脉曲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 二孔腹腔镜 临床应用 线扎 静脉高位结扎术 静脉曲张 男性不育症 内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lomo手术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
5
作者 王爱和 陈聪德 +2 位作者 陈肖鸣 张华 张浩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08-409,共2页
目的:对经腹膜后集束结扎精索血管(Palomo手术)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采用Palomo术式治疗的3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于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采用彩色Doppler检查睾丸,测量患儿双侧睾丸体积。结果... 目的:对经腹膜后集束结扎精索血管(Palomo手术)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采用Palomo术式治疗的3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于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采用彩色Doppler检查睾丸,测量患儿双侧睾丸体积。结果:全部治愈,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所有患儿均未发生睾丸萎缩。术后患侧睾丸血供无明显减少,患侧睾丸体积术后增长明显快于对侧。结论:Palomo手术是一种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简单易行、疗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睾丸 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改良Palomo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附39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祥 李应红 +2 位作者 孙勉勤 肖士文 陈本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137-1138,共2页
传统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多采用保留精索动脉的Ivanissevich术式,柳其中等报道Ivanissevich术式易致复发及误伤。2002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Palomo改良术式(低气腹压、精索血管丝线集束双结扎、断流不切断)治疗精索静... 传统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多采用保留精索动脉的Ivanissevich术式,柳其中等报道Ivanissevich术式易致复发及误伤。2002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Palomo改良术式(低气腹压、精索血管丝线集束双结扎、断流不切断)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改良术式 腹腔镜 治疗 2009年 低气腹压 精索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丝线牵拉辅助两孔腹腔镜内环缝合在治疗内环口皱褶冗厚斜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雪来 叶茂 +3 位作者 丁柏匀 管考平 张震 魏延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丝线牵拉辅助两孔腹腔镜内环缝扎治疗内环皱褶冗厚斜疝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2月,322例斜疝患儿接受两孔法腹腔镜内环缝扎,其中186例(292侧)内环皱褶冗厚患儿采用体外丝线牵拉法辅助。在腹腔镜监视下,针... 目的探讨体外丝线牵拉辅助两孔腹腔镜内环缝扎治疗内环皱褶冗厚斜疝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2月,322例斜疝患儿接受两孔法腹腔镜内环缝扎,其中186例(292侧)内环皱褶冗厚患儿采用体外丝线牵拉法辅助。在腹腔镜监视下,针持持针经内环口外下缘入腹膜,于腹膜后间隙走行至精索血管外侧缘出针;于精索血管外侧缘进针,体外轻轻牵拉线尾,腹腔镜下见进针点附近后腹膜间隙增大,缝针顺势在后腹膜间隙跨越精索血管表面。相同方法牵拉和展开折叠在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的腹膜皱褶,增大后腹膜间隙,缝针继续在后腹膜间隙贴近髂血管表面跨越Doom三角区冗厚的腹膜组织。相同方法于腹膜外间隙跨越输精管表面。继续直视下缝合内环口内侧壁和上壁腹膜组织,于最初进针处出针和打结,闭合内环口。结果292侧体外丝线牵拉冗厚腹膜后,缝针能顺利跨越精索血管、Doom三角区以及输精管表面。80例单侧手术时间(18.5±3.2)min,106例双侧手术时间(32.6±5.3)min。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均在术后6 h内出院。122例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8.5月),未出现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复发疝、鞘膜积液。结论对于内环皱褶冗厚的儿童斜疝,体外丝线牵拉法可有效展开冗厚的后腹膜,降低两孔法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时缝针跨越精索血管、Doom三角区以及输精管表面的难度,具有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疝 腹膜皱褶冗厚 内环缝扎 Doom三角区 精索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水分离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腹膜外结扎术 被引量:12
8
作者 崔钊 鲁莹 +2 位作者 李秋琳 周垂兵 刘雪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免水分离技术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内环结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12月,102例(139侧)小儿腹股沟斜疝在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 目的探讨免水分离技术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内环结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12月,102例(139侧)小儿腹股沟斜疝在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外,旋转钩针使钩针斜面背离术者视野,顶起后腹膜,利用钩针锹面顺势推进越过输精管与后腹膜之间间隙,在危险三角内抛置丝线于腹腔内;钩针沿原路退回至内环前壁腹膜外,再次进针经内环外侧间隙至精索血管外侧,旋转钩针使钩针斜面背离术者视野,顶起后腹膜,利用钩针锹面顺势推进越过精索血管与后腹膜之间间隙,沿此前针孔穿透后腹膜进入腹腔钩挂预置线牵出体外结扎闭合内环口。结果 139侧手术均获成功,未借助操作器械辅助。单侧(65例)和双侧(37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0.8±2.4) min和(17.6±2.9) min。平均随访13(7~26)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复发疝、鞘膜积液和皮肤肉芽肿形成。结论免水分离技术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结扎术安全、有效、简便,脐窝瘢痕隐蔽,美观,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单孔腹腔镜 双钩套扎针 精索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索林 刘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1-74,共4页
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腹股沟疝的标准治疗方法,经典手术是通过1.5 ~2 cm下腹横纹小切口开放进入腹股沟,解剖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剥离横断疝囊完成高位缝扎;尽管手术技术成熟,损伤精索结构和疝复发的几率不高,但仍无法进行对侧隐性疝的评估,不... 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腹股沟疝的标准治疗方法,经典手术是通过1.5 ~2 cm下腹横纹小切口开放进入腹股沟,解剖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剥离横断疝囊完成高位缝扎;尽管手术技术成熟,损伤精索结构和疝复发的几率不高,但仍无法进行对侧隐性疝的评估,不能避免异时疝的发生.腹腔镜技术以不解剖腹股沟精索结构从而避免损伤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可观察对侧内环情况并能同时关闭对侧鞘突未闭、以及更准确诊断少见的直疝和股疝等优点而得到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疝囊高位结扎术 下腹横纹小切口 精索血管 小儿 腹腔镜技术 治疗方法 经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