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在不同知觉负荷下的疲劳状态监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英 陈晨 +1 位作者 刘振华 胡思源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7-384,共8页
精神疲劳是由于长时间的认知活动引起的一种疲劳形式,不同任务水平可能造成不同的疲劳状态。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利用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的不同指标,考察了不同任务水平下的视觉搜索任务引起的不同... 精神疲劳是由于长时间的认知活动引起的一种疲劳形式,不同任务水平可能造成不同的疲劳状态。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利用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的不同指标,考察了不同任务水平下的视觉搜索任务引起的不同精神疲劳状态。结果发现:PVT任务的最快10%反应时指标与自评疲劳程度结果一致,随着任务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快10%反应时能够反映不同任务水平条件下的疲劳状态变化。注意忽视频次指标能够反映简单任务条件下的疲劳状态变化。平均反应时指标的时间主效应和任务主效应都显著,可能是反映精神疲劳状态和任务负荷情况的综合指标。PVT任务的最慢10%反应时指标,仅仅存在显著的任务效应,可能主要体现了任务负荷状态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PVT任务各指标能够反映不同任务水平引起的疲劳状态的不同变化,是研究和监测不同状态下精神疲劳程度较好的任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 精神疲劳 视觉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睡眠剥夺影响持续性注意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基于静息态功能MRI低频振幅分数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永强 王兴瑞 +2 位作者 胡文鐘 印弘 朱元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MRI,分析健康成人24 h睡眠剥夺前后大脑低频振幅分数(fALFF)的变化,探讨持续性注意力损伤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将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每例志愿者分别于正常睡眠(RW)及剥夺睡眠(SD)24 h后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MRI,分析健康成人24 h睡眠剥夺前后大脑低频振幅分数(fALFF)的变化,探讨持续性注意力损伤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将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每例志愿者分别于正常睡眠(RW)及剥夺睡眠(SD)24 h后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PVT)采集每例志愿者的持续性注意力行为学数据。使用DPABI平台和fALFF方法对2次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志愿者在睡眠剥夺前、后的fALFF差值与执行PVT任务时脱漏(反应时间>500 ms)次数的差值(ALSD-ALRW)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4 h睡眠剥夺严重影响持续性注意力水平,睡眠剥夺后大脑fALFF有明显变化,表现为以背外侧前额叶为主的额顶网络区域的fALFF降低及以丘脑为主的皮层下灰质区域fALFF升高。RW和SD后PVT任务中脱漏数量的差值与颞中回fALFF的差值呈正相关(r=0.34,P=0.01),与背外侧额上回fALFF的差值呈负相关(r=-0.32,P=0.02)。结论:额顶网络及丘脑等皮层下灰质区域自发神经活动的改变可能是睡眠剥夺后持续性注意力下降的重要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睡眠剥夺 比率低频振幅 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 背外侧前额叶 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