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的生成缘起、核心要义与内在意蕴
1
作者
徐闩锁
郝宇青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共11页
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新的精神文明形态,既呈现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探索历史之中,又开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之中,经历了自近代以来从“世界之外”到被迫卷入“世界之内”的精神被动,再到从“世界边缘”逐渐走向“世界...
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新的精神文明形态,既呈现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探索历史之中,又开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之中,经历了自近代以来从“世界之外”到被迫卷入“世界之内”的精神被动,再到从“世界边缘”逐渐走向“世界中心”的精神主动。就其生成而言,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互融通,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实践,不断升华凝练的现代精神文明成果。从其本质来看,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遵循特定的内容框架和运行逻辑,有着鲜明的内在特质、丰富的构成要素和强大的演进动力。由其价值指向和时代使命而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主体支撑,而且担负着引导人们同落后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并构建完全主动的观念世界的历史任务,进而在人的精神世界的自我塑造与自我超越中探求并坚守一种崇高而深远的精神守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的独特
精神
世界
精神被动
精神
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人民精神品格的历史性跃升--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之维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包庚
杨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体现为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体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精神力量是民族、国家、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体现为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体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精神力量是民族、国家、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在精神上逐渐陷入被动局面;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实现了“伟大觉醒”,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从精神被动逐渐转向了精神主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尤其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使中国人民逐步重建了“精神自信”;新时代以来,党在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基础上,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标志性成就、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实现了从“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再到“精神自信”与“精神富裕”的历史性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被动
精神
主动
精神
自信
精神
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的生成缘起、核心要义与内在意蕴
1
作者
徐闩锁
郝宇青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百年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JZD0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4XJKD0209)
2023年度安徽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研究课题“列宁青年革命动员研究”(项目编号:23szkjszx001)。
文摘
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新的精神文明形态,既呈现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探索历史之中,又开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之中,经历了自近代以来从“世界之外”到被迫卷入“世界之内”的精神被动,再到从“世界边缘”逐渐走向“世界中心”的精神主动。就其生成而言,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互融通,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实践,不断升华凝练的现代精神文明成果。从其本质来看,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遵循特定的内容框架和运行逻辑,有着鲜明的内在特质、丰富的构成要素和强大的演进动力。由其价值指向和时代使命而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主体支撑,而且担负着引导人们同落后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并构建完全主动的观念世界的历史任务,进而在人的精神世界的自我塑造与自我超越中探求并坚守一种崇高而深远的精神守望。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的独特
精神
世界
精神被动
精神
主动
Keyword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uniqu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Chinese people
Spiritual pas-siveness
Spiritual initiative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人民精神品格的历史性跃升--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之维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包庚
杨瑞
机构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与世界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ZD02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体现为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体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精神力量是民族、国家、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在精神上逐渐陷入被动局面;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实现了“伟大觉醒”,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从精神被动逐渐转向了精神主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尤其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使中国人民逐步重建了“精神自信”;新时代以来,党在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基础上,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标志性成就、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实现了从“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再到“精神自信”与“精神富裕”的历史性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力量。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被动
精神
主动
精神
自信
精神
富裕
Key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spiritual passivity
spiritual initiative
spiritual confidence
spiritual prosperity
分类号
D60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的生成缘起、核心要义与内在意蕴
徐闩锁
郝宇青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中国人民精神品格的历史性跃升--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之维
李包庚
杨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