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探寻教学中的师生“精神相遇”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二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影响着师生互动和教与学的效果。传统教学中,单一化的目标定位、应试化的培养模式、单向化的师生关系、机械化的教学方式、简单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偏离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宗...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影响着师生互动和教与学的效果。传统教学中,单一化的目标定位、应试化的培养模式、单向化的师生关系、机械化的教学方式、简单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偏离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现代教学中,应建立崭新、和谐的师生关系——即追求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素质锤炼、潜质开发基础上的更高境界的话语沟通、情感交融和心灵升华,实现师生关系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相遇"。师生"精神相遇"具有平等性、尊重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探寻教学中的师生"精神相遇",需从更新学生观和生命观、革新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拓展课堂开放性和活动性等方面切入和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精神相遇
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找“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评《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
被引量:
1
2
作者
邵宁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6-158,共3页
作为老舍研究领域一项有意义的新收获,吴小美等先生的新著《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从探求杰出作家间的血缘联系出发,寻求"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努力发掘老舍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堪称为收获老舍种下的"精神的庄稼"...
作为老舍研究领域一项有意义的新收获,吴小美等先生的新著《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从探求杰出作家间的血缘联系出发,寻求"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努力发掘老舍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堪称为收获老舍种下的"精神的庄稼",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
精神相遇
启蒙主义
对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精神相遇中构建文化教育课堂——以《诗经·溱洧》为例
3
作者
李群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23,共3页
在呼唤传统回归的今天,传统文化走进日常教学课堂渐渐成为常态。而文化的课堂需要我们拥有厚重的积淀,投入足够的敬意、真诚的情怀。找准肯綮,回归文化本源,走近传统文化;理性思路,把握文化本质,思考传统在今天的意义;进而内化...
在呼唤传统回归的今天,传统文化走进日常教学课堂渐渐成为常态。而文化的课堂需要我们拥有厚重的积淀,投入足够的敬意、真诚的情怀。找准肯綮,回归文化本源,走近传统文化;理性思路,把握文化本质,思考传统在今天的意义;进而内化于心,根植文化认同,做到真正的传承。只有用心体会,用精神相遇,才能真正读懂华夏民族含蓄蕴藉的深沉情怀,才能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相遇
文化教育
《溱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教师精神实体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
3
4
作者
魏传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4,共6页
基于部分大学教师成为"事务主义者"、"教书匠"和"纯粹职业者"的角色所呈现出"精神虚无、激情缺失、德性迷失"的现实扫描,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教师主体的存在基础和知识分子...
基于部分大学教师成为"事务主义者"、"教书匠"和"纯粹职业者"的角色所呈现出"精神虚无、激情缺失、德性迷失"的现实扫描,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教师主体的存在基础和知识分子的存在要求等理论澄明,大学教师应主动经过精神教养和思想努力,摆脱单纯的生物实体和知识实体状态,以包摄生命充盈、精神充实、情感充沛、德性充达的精神实体状态存在。从教师主体角度讲,体认职业的内在自由、理解职业的创造性、享受精神生活是精神实体建构主要方式。而师生精神相遇于大学校园,自由而敞亮地进行精神的理解、沟通和接纳,达成富有生命的精神交流,实现精神超越,则是精神实体建构的归宿与存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精神
实体
“立德树人”
精神相遇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教学中的师生“精神相遇”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二毛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河南科技学院教育学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基金
201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及培训体系研究”(2012SJGL211)的成果之一
文摘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影响着师生互动和教与学的效果。传统教学中,单一化的目标定位、应试化的培养模式、单向化的师生关系、机械化的教学方式、简单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偏离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现代教学中,应建立崭新、和谐的师生关系——即追求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素质锤炼、潜质开发基础上的更高境界的话语沟通、情感交融和心灵升华,实现师生关系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相遇"。师生"精神相遇"具有平等性、尊重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探寻教学中的师生"精神相遇",需从更新学生观和生命观、革新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拓展课堂开放性和活动性等方面切入和着力。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精神相遇
教育观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找“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评《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
被引量:
1
2
作者
邵宁宁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6-158,共3页
文摘
作为老舍研究领域一项有意义的新收获,吴小美等先生的新著《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从探求杰出作家间的血缘联系出发,寻求"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努力发掘老舍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堪称为收获老舍种下的"精神的庄稼",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
精神相遇
启蒙主义
对话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精神相遇中构建文化教育课堂——以《诗经·溱洧》为例
3
作者
李群
机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23,共3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研究”(课题编号:DBB1506)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呼唤传统回归的今天,传统文化走进日常教学课堂渐渐成为常态。而文化的课堂需要我们拥有厚重的积淀,投入足够的敬意、真诚的情怀。找准肯綮,回归文化本源,走近传统文化;理性思路,把握文化本质,思考传统在今天的意义;进而内化于心,根植文化认同,做到真正的传承。只有用心体会,用精神相遇,才能真正读懂华夏民族含蓄蕴藉的深沉情怀,才能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精神相遇
文化教育
《溱洧》教学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教师精神实体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
3
4
作者
魏传光
机构
暨南大学社科部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4,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研究"(2013JKDY005)
2014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项目"文化自觉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两种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GDJG20142086)
文摘
基于部分大学教师成为"事务主义者"、"教书匠"和"纯粹职业者"的角色所呈现出"精神虚无、激情缺失、德性迷失"的现实扫描,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教师主体的存在基础和知识分子的存在要求等理论澄明,大学教师应主动经过精神教养和思想努力,摆脱单纯的生物实体和知识实体状态,以包摄生命充盈、精神充实、情感充沛、德性充达的精神实体状态存在。从教师主体角度讲,体认职业的内在自由、理解职业的创造性、享受精神生活是精神实体建构主要方式。而师生精神相遇于大学校园,自由而敞亮地进行精神的理解、沟通和接纳,达成富有生命的精神交流,实现精神超越,则是精神实体建构的归宿与存在形式。
关键词
大学教师
精神
实体
“立德树人”
精神相遇
建构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spiritual entity, "Enhancing Morality and Fostering Talents ",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探寻教学中的师生“精神相遇”
何二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寻找“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评《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
邵宁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在精神相遇中构建文化教育课堂——以《诗经·溱洧》为例
李群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学教师精神实体的当代建构
魏传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