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梦主旋律影片核心精神的叙事优化
1
作者 韩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162,共4页
在当前语境中,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越来越凸显,传播中国梦成为我国电影产业的重要任务。根据好莱坞剧作家布莱克·施耐德的叙事理论,在中国梦主旋律影片中,中国梦核心精神的叙事优化可以采用两种样式:其一,在关系型故事中加强人物互... 在当前语境中,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越来越凸显,传播中国梦成为我国电影产业的重要任务。根据好莱坞剧作家布莱克·施耐德的叙事理论,在中国梦主旋律影片中,中国梦核心精神的叙事优化可以采用两种样式:其一,在关系型故事中加强人物互动及情感交流,并借助"物质化身"和"人物化身"对"精神目标"进行具象而立体、充满情感色彩的表达。其二,在塑造人物时融合其原始目标驱动与崇高目标驱动,从而塑造真实可信的个人、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代言人,激发人民的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精神目标 化身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性话语和“朝圣”叙事结构——论《长日留痕》的叙事特点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璐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留痕》以达灵顿勋爵的男管家史蒂文斯的旅程为主线,讲述了他在二战前后的经历。本文试从隐喻入手对该小说进行分析,展现其"朝圣"叙事结构:男管家史蒂文斯在二战前后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看作是... 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留痕》以达灵顿勋爵的男管家史蒂文斯的旅程为主线,讲述了他在二战前后的经历。本文试从隐喻入手对该小说进行分析,展现其"朝圣"叙事结构:男管家史蒂文斯在二战前后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看作是两次精神朝圣之旅;二战前的朝圣是虚假的,是走向幻象破灭的过程,而战后的朝圣才真实地通往人们在精神上所向往的宁静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圣 隐喻 自我认知 精神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0
3
作者 曾盛聪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6,共8页
公民社会是确证了社会主体“公民身份”的社会,公民的独立主体性地位得到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确认与尊重,公平正义的公共理性法则规定了公民社会的人伦关系格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准备了最基本也是最... 公民社会是确证了社会主体“公民身份”的社会,公民的独立主体性地位得到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确认与尊重,公平正义的公共理性法则规定了公民社会的人伦关系格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准备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全球化、网络化境遇把中国公民社会发育与生长置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创设跨越疆域阻隔的比照与互动机制,而现代化推动的精神价值生态的变迁与公民伦理诉求,则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催生提供了充分的精神文化养料。公民社会的现代性价值蕴涵,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然的价值目标被确立起来,从而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中国 现代化建设 生存方式 精神价值目标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