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精神界之战士”的象征──论鲁迅对耶稣的理性观照 |
王学富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1
|
|
2
|
世纪之交的“精神界之战士”的言说——论巴金晚年散文创作 |
姚春树
江震龙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
|
3
|
“精神界战士”谱系的自觉承续──摩罗思想随笔序 |
钱理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4
|
“精神界战士”谱系的承续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5
|
从鲁迅的孤独看民族先驱的悲剧精神 |
李龙
于水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1
|
|
6
|
悟己为奴与立人 |
张梦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7
|
鲁迅早期思想与易卜生 |
吴二持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0 |
|
8
|
背对故乡──鲁迅的思乡心理与其小说创作 |
张全之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9
|
唱歌一般的哭声,给旧我送葬──《伤逝》新解 |
赵敬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10
|
|
10
|
鲁迅与尼采反“现代性”的契合 |
张钊贻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3
|
|
11
|
从个体剖析到社会整体批判──对于《起死》的一种解读 |
梁启谈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2
|
|
12
|
论鲁迅思想质变渐进式完成的发展线索 |
谭玉良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3
|
也说鲁迅的“立人”思想 |
王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4
|
殉道者的人格之歌——论岑琦《闻一多之歌》、《朱自清之歌》、《雪峰之歌》 |
李春林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0 |
|
15
|
试论鲁讯人格的基本特点 |
欧阳建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9 |
0 |
|
16
|
谈张国擎的散文 |
林道立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5 |
0 |
|
17
|
谈《野草》 |
景山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