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内在特征、基本要求及实践进路
1
作者 赵君 梁茜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11,共4页
深化规律性认识是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强劲的内生动力等内在特征,要求精神生活富裕与物质生活富裕相协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全社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统一、... 深化规律性认识是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强劲的内生动力等内在特征,要求精神生活富裕与物质生活富裕相协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全社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统一、坚持兼容并蓄和坚持斗争精神相并存。在实践上,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体化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构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内在特征 基本要求 实现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逸隆 张艳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将数智技术有机嵌入农民精神生活的运行过程,不仅能够推动农民精神交往场域不断拓展,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增量提质,更能有效加快精神资源流通速率,进而缩小城乡区域之间人民精神生活的差距,推动全民共享优质精神文化成果。从内在机理看,数... 将数智技术有机嵌入农民精神生活的运行过程,不仅能够推动农民精神交往场域不断拓展,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增量提质,更能有效加快精神资源流通速率,进而缩小城乡区域之间人民精神生活的差距,推动全民共享优质精神文化成果。从内在机理看,数智技术提升了农民构筑精神家园的“主体性”,驱动农民汇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创造了农民精神文化交往“新模式”,助力农民精神生活运行的“全过程”。然而,数智技术所带来的“技术至上”思潮泛起、“技术鸿沟”加剧、“技术滥用”风险等也成为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梗阻。未来,要处理好科技应用与人文关怀、供给提质与需求引导、内容丰富与形式创新、现实交往与虚拟交互“四对关系”,确保让数智技术为农民群众注入更丰富和优质的精神滋养,增强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文化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被引量:2
3
作者 白永生 李国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中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精神生产、精神供给、精神交往和精神消费整体系统的联动优化,体现在农民群体性特征上是农民在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和信仰生活三个层面形成的衔接递进的美好精神生活景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式现代化中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精神生产、精神供给、精神交往和精神消费整体系统的联动优化,体现在农民群体性特征上是农民在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和信仰生活三个层面形成的衔接递进的美好精神生活景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信仰的力量增强了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农民团结奋斗提供了文化认同场域,为形塑农民中华民族共同身份提供了精神纽带。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共有情感塑造农民安全的心理生活,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领农民丰盈的文化生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塑造农民崇高的信仰生活,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德友 姜婧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生活方式,也是更高级社会形态的精神生活。马克思从社会生产的整体性视角对精神生产加以观照,不仅使其成为理解现实社会、构建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范畴,而且还对精神生产的未来发展路向作出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生活方式,也是更高级社会形态的精神生活。马克思从社会生产的整体性视角对精神生产加以观照,不仅使其成为理解现实社会、构建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范畴,而且还对精神生产的未来发展路向作出科学预判。精神生产在人的认知活动、人的主体存在、人的历史过程维度上,都展现出巨大的社会价值。新时代的精神生产要增强精神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做到固本培元、返本朝元、因时而新以及因势而动,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精神生产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张艳斌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3,共9页
数字技术是影响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性力量,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方式主要表现为:提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技术支撑,深化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人民共同... 数字技术是影响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性力量,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方式主要表现为:提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技术支撑,深化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人民共同开发及共享精神资源的时空边界,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等。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滥用会引致人民精神世界的失落,技术理性的蔓延会招致价值理性的式微,虚实交融共生会使得主体的精神方向迷失,数字集权的加重会导致社会运行的失序,这些构成了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可能限度和潜在风险。因此,需要平衡数字技术赋能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技术向善、提振文化力量、提升数字素养、推动建章立制,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数字化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作用方式 潜在风险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价值功能和实践进路
6
作者 丁亮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3-85,共3页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角度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从全民性、正义性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角度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从全民性、正义性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旨在提升育人实效,为共同富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逻辑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统战工作引领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
7
作者 安佳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65-68,72,共5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统一战线通过汇聚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为农村带来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样的文化形式,而且在引领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展现独特的优势...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统一战线通过汇聚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为农村带来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样的文化形式,而且在引领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展现独特的优势。新时代背景下,统一战线工作在引领农村精神生活建设中还面临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深入探讨统一战线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优势条件,剖析其在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新时代下优化统一战线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策略,对于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创新发展以及扎实推动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显著优势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若干思考
8
作者 魏陈诺 范梦宇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我国农村地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薄弱,面临着农民认知不足、物质基础薄弱以及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多重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为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方向。应以习近... 我国农村地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薄弱,面临着农民认知不足、物质基础薄弱以及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多重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为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方向。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党对农村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作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切实保障农民的精神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从而有力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差异、文化认同与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兼论语言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影响
9
作者 张卫国 程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5,256,共8页
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个维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条件与主要路径。方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认同密切... 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个维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条件与主要路径。方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域间的方言差异会导致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文化认同感下降,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因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普及可有效克服方言差异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障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流动人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富裕 幸福感 方言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8
10
作者 阮一帆 明月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共10页
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项整体、系统、稳步推进的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涵盖其基础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从实践理路方面审视,需要在精神生产活动的完整过程中推进共建共享共赢共富。要深化精神生产改革、优化精神分配机制、夯实精神交往基础、提高精神消费能力,实现精神生产的共建、精神分配的共享、精神交往的共赢以及精神消费的共富,使人们拥有丰盈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精神状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目标体系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精神利益分配正义研究
11
作者 王韬钦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对于精神利益分配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和中国文化经济学皆有研究,进入新时代,应构建面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精神利益分配话语。以文化经济学视角切入中国特色精神利益分配正义的研究,体现了关于精神利益分配的经济伦理意蕴。西方... 对于精神利益分配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和中国文化经济学皆有研究,进入新时代,应构建面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精神利益分配话语。以文化经济学视角切入中国特色精神利益分配正义的研究,体现了关于精神利益分配的经济伦理意蕴。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精神利益分配,体现为以去生产关系化为表征的资本主义分配模式,是一种社会矛盾缓和机制,是资本主义人文生产模式下的附属品,其二元化利益分配模式无法包容与精神利益密切联系的新人权。从共同富裕视角来看,西方精神利益分配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对精神利益的合理分配提出更严苛的标准,资本主义下精神利益分配模式无法实现过程性正义与结果性正义的统一,而“一刀切”的供给模式往往忽视了人们之间需求的差异性。基于此,提出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精神利益分配正义实现机制,包括构建中国特色的精神利益分配统筹机制、需求响应优化机制以及群众主动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利益 分配正义 人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城乡精神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志刚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9,共9页
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维持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动态平衡。物质贫困虽然从整体上决定精神贫困,精神富裕却并非物质富裕的必然结果。从城乡关系意义上说,精神贫困是人类现代性的消极后果,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表现出“城市病”或“乡... 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维持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动态平衡。物质贫困虽然从整体上决定精神贫困,精神富裕却并非物质富裕的必然结果。从城乡关系意义上说,精神贫困是人类现代性的消极后果,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表现出“城市病”或“乡村病”等典型症候。而作为消除精神贫困、解决城乡精神文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破题之举,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创新性发展的产物,也是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价值旨归。它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以“物”支配“人”、人的发展从属于资本的资本至上逻辑,并因构建城乡交融互哺的精神生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劳动—资本”关系的辩证统一而创造了城乡精神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精神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宇 宋京玉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20期48-51,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农民现代化转型的有力手段与原发动力,对于农民价值观的塑造、培育、修正、定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为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保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应不断用中国...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农民现代化转型的有力手段与原发动力,对于农民价值观的塑造、培育、修正、定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为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保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应不断用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农民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加强共同富裕舆论引导,赋予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指导力、价值引领力、精神推动力和关键保障力,确保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超越
14
作者 金昕 周明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7,共11页
资本增值与扩张逻辑的直接介入和强势支配突破了封建时代宗教蒙昧的精神枷锁,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但导致现实个体的精神生活陷入非正义困境和意义危机,消解人之为人的丰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精神生活共同... 资本增值与扩张逻辑的直接介入和强势支配突破了封建时代宗教蒙昧的精神枷锁,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但导致现实个体的精神生活陷入非正义困境和意义危机,消解人之为人的丰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葆有突出的人民性,聚焦现实的人的主体地位,以提质创优的精神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谐有序的精神交往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性丰盈的精神消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的历史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人本逻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背景下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昶春 牛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7,共4页
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体,既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是对马克思人学概念话语的当代话语延展,有着独特的哲学语境与鲜明的时代特质。立足精神... 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体,既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是对马克思人学概念话语的当代话语延展,有着独特的哲学语境与鲜明的时代特质。立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时代新人的哲学语境与时代特质,探讨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意蕴与现实逻辑、探究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进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新人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设依据、层次意涵及实践理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钊 刘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哲理表达,证成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接续探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内在...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哲理表达,证成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接续探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内在主张。深入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意涵,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社会成员享有精神生活资料、提升精神生活境界、增强精神生活创造能力等低阶个体性意涵,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社会推动精神生活建设背后的提升文明发展层次、涵育时代精神风貌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高阶社会性意涵。新时代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需要把握基础路径,又需要致力高阶追求。既要筑牢基础支撑,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精神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又要涵养实质需求,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创造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既要提升精神境界,以文化强国建设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民族成员文化自信;又要强化行动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成员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建设依据 层次意涵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整体性推进 被引量:12
17
作者 廖小琴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当代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时代性课题。解决这一课题面临着繁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精神生活系统本身的复杂矛盾问题,要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整体性实现。着眼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当代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时代性课题。解决这一课题面临着繁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精神生活系统本身的复杂矛盾问题,要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整体性实现。着眼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层价值动因,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整体性思维深刻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国家—社会—人民多元主体逻辑、物质与精神全面富裕的目标逻辑、道德自觉的伦理逻辑、公平正义的制度逻辑和共建共享的实践逻辑,并加强各种逻辑协同,在以人民为中心汇聚精神伟力、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物质与精神全面富裕、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促进主体自觉、以制度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和以社会贡献推进共享发展的多维努力和协同发力中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整体性 内在逻辑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祥忠 刘秀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当前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围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内涵和特征、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当前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围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内涵和特征、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本概念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学科交叉融合还不够深入、研究视野还不够开阔。今后,应加强基本概念内涵的阐释研究、强化实证量化研究、加强交叉学科研究、拓宽国际视野研究,以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更全面更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生成逻辑 科学内涵 现实挑战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实践路径与价值旨趣 被引量:5
19
作者 牛小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70,共9页
习近平立足唯物史观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原创性论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协同发展中惠及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明向领航,坚持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立足唯物史观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原创性论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协同发展中惠及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明向领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夯实根基,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凝聚民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旨趣是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物质与精神的协同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主流意识形态 核心价值观 高质量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颜利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1,共9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就如何推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涵丰富,观点鲜明,不仅为如何推进精神生...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就如何推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涵丰富,观点鲜明,不仅为如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出了战略性和全方位的部署,而且为不断推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了理论指引。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推进实现,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和推动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实现富足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发展,使人民的精神状态、精神风貌、精神追求都得到切实改善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