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金伟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特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时代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要求。红色文化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充沛精神力...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特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时代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要求。红色文化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充沛精神力量、确立正确价值导向的时代价值,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取得胜利提供经验、方向和力量源泉。推动红色文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创新精神文化滋养共建共享模式,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聚焦红色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精神文化获得感;探索红色文化现代化治理创新性发展,引领精神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发展;推动红色文化发展与区域发展融合,建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文化赋能 生成逻辑 时代价值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残疾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论略
2
作者 张九童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4期4-11,共8页
由于身体残缺和外部障碍的切身性体验,残疾人精神生活的正向建构充满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优化人的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残疾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内在耦合性。因此,解析残疾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向度... 由于身体残缺和外部障碍的切身性体验,残疾人精神生活的正向建构充满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优化人的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残疾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内在耦合性。因此,解析残疾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向度,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残疾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复杂态势,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残疾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残疾人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在促进市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的实践及其启示
3
作者 陈雪梅 《兰台内外》 2025年第13期76-79,共4页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文章通过列举宏观规划方面的图书馆之城和微观布局方面的流动图书馆两个案例,展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的典型做法,深入探讨了...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文章通过列举宏观规划方面的图书馆之城和微观布局方面的流动图书馆两个案例,展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的典型做法,深入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所提供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公共图书馆 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维图景评述
4
作者 刘波 钟鹏清 徐元亮 《昌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重塑乡村精神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亟待破解的核心议题。精神图景评述视域下,顺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需要遵循三重逻辑:一是深化思想图景需要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何而来”“是何要义”“为何必要”的中... 重塑乡村精神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亟待破解的核心议题。精神图景评述视域下,顺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需要遵循三重逻辑:一是深化思想图景需要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何而来”“是何要义”“为何必要”的中国式逻辑、现代化内涵和时代化价值;二是具化建设图景需要防范资本逻辑、数字媒介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点,初步构建起检视指标体系;三是勾画未来图景的论题涉及多向度精神共富、差异化精神共富、人民幸福指数等多个方面。补齐乡村振兴中的精神文化生活短板,最终实现人民精神世界共同富裕的幸福实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维图景评述 乡村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如何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于空间正义的视角
5
作者 章圆 陈弘 《北方论丛》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公平平等地得到充分满足的状态。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享受精神生活的直接场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空间正义理论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公平平等地得到充分满足的状态。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享受精神生活的直接场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空间正义理论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一种有解释力的理论参照。基于此,重塑政治、物理、生活多维空间正义,探讨通过保障精神成果共享的主体权益、缩小精神生活贫富差距、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供给质量、激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扎实推动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空间正义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背景下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戴昶春 牛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7,共4页
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体,既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是对马克思人学概念话语的当代话语延展,有着独特的哲学语境与鲜明的时代特质。立足精神... 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体,既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是对马克思人学概念话语的当代话语延展,有着独特的哲学语境与鲜明的时代特质。立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时代新人的哲学语境与时代特质,探讨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意蕴与现实逻辑、探究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进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新人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常沛 吴玲龙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更是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物质前提、现实需求、价值旨归等方面丰富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更是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物质前提、现实需求、价值旨归等方面丰富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下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涵。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协调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关系,而且能够激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在实践路径上,可以通过夯实物质基础,促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享美好精神家园;加强文旅融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文化;坚持价值引领,铸就乡村精神文明高地等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农文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设依据、层次意涵及实践理路
8
作者 王钊 刘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哲理表达,证成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接续探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内在...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哲理表达,证成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接续探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内在主张。深入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意涵,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社会成员享有精神生活资料、提升精神生活境界、增强精神生活创造能力等低阶个体性意涵,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社会推动精神生活建设背后的提升文明发展层次、涵育时代精神风貌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高阶社会性意涵。新时代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需要把握基础路径,又需要致力高阶追求。既要筑牢基础支撑,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精神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又要涵养实质需求,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创造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既要提升精神境界,以文化强国建设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民族成员文化自信;又要强化行动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成员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建设依据 层次意涵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彭陈 杜世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体现,还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现实意义层面,新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中...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体现,还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现实意义层面,新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价值耦合层面,二者在价值主体、价值属性、价值目标、价值功能等维度高度契合。实现路径层面,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性引领作用、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化提升、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性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性构建,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优质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和健全运行机制,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治理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助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10
作者 张旭 孙宇溪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在精神文化层面实现的共同发展和提升,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理想,更是一种国家梦想。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思想引领、动力...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在精神文化层面实现的共同发展和提升,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理想,更是一种国家梦想。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思想引领、动力保障和价值来源;要在摸索和实践中精准把握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关怀;要构建精神生活主体之间深层次的精神交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要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激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助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创新发展路径,有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助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推进文化振兴的困境和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若清 《山西农经》 2024年第23期36-41,共6页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着重解决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而乡村文化振兴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乡村推进文化振兴的重要方向,乡村文化振兴...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着重解决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而乡村文化振兴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乡村推进文化振兴的重要方向,乡村文化振兴则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乡村在推进文化振兴过程中存在乡村教育水平落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模式单一、文化人才流失、群众文化意识淡薄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健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群众文化意识,不断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乡村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赋能人的全面发展:维度、挑战和路径
12
作者 朱芳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精神生活作为人的类特征和独特存在方式,其实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规模效应、和谐效应、倍增效应、乘数效应这四重维度赋能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精神生活共... 精神生活作为人的类特征和独特存在方式,其实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规模效应、和谐效应、倍增效应、乘数效应这四重维度赋能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赋能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着精神生活的生产偏离人的精神需要、精神生活的异化宰制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失衡影响人的精神素养等现实挑战。聚焦这些现实挑战,在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赋能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推进:通过精神生活供给效能的提升满足人的精神需要;通过精神生活生态空间的净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精神生活共享发展的推动提升人的精神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赋能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地方探索——解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诸暨经验”
13
作者 陈玉桃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是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阵地。近年来,诸暨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聚焦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是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阵地。近年来,诸暨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聚焦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效,并凭借独特优势,被划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精神文明高地的首批试点。通过分析其主要做法,解码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诸暨经验”,有助于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也为全国开展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提供启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优化路径
14
作者 何月 陈淑丽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5期1-5,共5页
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赋能效应,能够通过推动精神产品增量提质、加快精神资源跨界流动、突破精神交往时空限制以及促进精神消费持续升级,为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强大动力。然而,数字技术也给农民带来了精神产品价值判断弱化、精... 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赋能效应,能够通过推动精神产品增量提质、加快精神资源跨界流动、突破精神交往时空限制以及促进精神消费持续升级,为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强大动力。然而,数字技术也给农民带来了精神产品价值判断弱化、精神资源合理分配受阻、精神交往深层互动不足以及精神生活严重异化等诸多挑战。对此,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融入农民的数字精神生活,提供契合农民精神需要的高质量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营造有利于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清朗数字空间,增强农民追求精神生活富裕的内在动力,提高农民的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向度
15
作者 肖富红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期97-98,共2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价值诉求,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在科学认识其...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价值诉求,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在科学认识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精神创作、精神获得和精神养成提出的具体要求,从而为相关实践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理论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阮一帆 明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共8页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下精神生产的实质、从精神生产角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根据唯物史观,在“供给--...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下精神生产的实质、从精神生产角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根据唯物史观,在“供给--需求”辩证关系的理论框架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就是精神产品能够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实现我国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面临资本逻辑、文化交锋、数字异化、机制壁垒等现实挑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有效供给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以坚守中华文化为立场观点,以优化数字智能为技术支持,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机制为制度要求,通过夯实精神生产的价值根基、厚植精神生产的文化底蕴、优化精神生产的表达方式、健全精神生产的共享机制等理路深化精神生产供给侧改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社会精神产品和公共精神产品,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生产 精神生活 美好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蕴、意义与推进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李茹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共5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下对共同富裕理论的重大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对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既有一致的标准,又有其独特的内涵与特性。当前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规定...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下对共同富裕理论的重大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对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既有一致的标准,又有其独特的内涵与特性。当前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更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的回应。作为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有着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紧密关系,不能彼此代替、截然割裂,要在科学把握二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物质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的公共文化治理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慧莹 田芝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新发展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治理被赋予了“共同富裕”这一更为鲜明的奋斗主题和价值标识。公共文化治理作为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软治理”手段,能够在夯实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础、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发展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治理被赋予了“共同富裕”这一更为鲜明的奋斗主题和价值标识。公共文化治理作为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软治理”手段,能够在夯实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础、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深沉而持久的作用。通过优化公共精神结构,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国家精神和民族心理支撑;通过型塑公共文化空间,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价值认同和文化权益保障。要树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聚焦人民精神生活需求新期待,加快构建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相衔接、与相对贫困治理相协调的公共文化治理体系,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机制、强化价值引领与整合、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构建城乡与区域均等化格局,优化公共文化治理,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和均等化发展,夯实公共文化精准惠民、惠及全民基础,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注入文化力和精神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全面小康社会 公共文化治理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伦理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6
19
作者 姜珂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5,共8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丰饶,也包含精神生活的充实,意味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今天,培养和激励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丰饶,也包含精神生活的充实,意味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今天,培养和激励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助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形成乡风美好、乡村和谐、乡镇繁荣兴旺和乡民奋发向上的发展局面。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将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实现新农人的身份转换、完成乡村文化的时代塑造、明确乡村发展的未来定位、保障乡村生活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体现了利民为本的初心使命、公正大同的社会构想、美好生活的终极向往;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多管齐下,从教育、文化、科技、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协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新的发展阶段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逻辑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岛馨 毕红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2,共7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其内涵蕴含着深刻的人民逻辑。这种逻辑具体体现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为逻辑起点,以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为实现进路,以实现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精神生活共同富...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其内涵蕴含着深刻的人民逻辑。这种逻辑具体体现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为逻辑起点,以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为实现进路,以实现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逻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的鲜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人的需要 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