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晖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内嵌着既具历史性又具时代性特质的现实主义精神。它秉承写实性与反思性的经典现实主义传统,以形象化的方式再现现实社会与人生百态,凸显在场观照与反思精神;它融合极具和谐性与建设性意味的温情(温暖)现实主义要素...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内嵌着既具历史性又具时代性特质的现实主义精神。它秉承写实性与反思性的经典现实主义传统,以形象化的方式再现现实社会与人生百态,凸显在场观照与反思精神;它融合极具和谐性与建设性意味的温情(温暖)现实主义要素,探寻现实洪流里中国人与中国文化遗存的命运、价值和尊严,呈现独具温情底色和人本关怀的人文精神;它凝聚着充满完美性和理想性的积极现实主义内核,其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再现蕴含着崇尚真善美的理想精神,彰显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反思精神、人文精神和理想精神构成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现实主义精神的三个支柱,最终达成具有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当下性、民族性与世界性高度融合的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非虚构文艺 现实主义精神 反思精神 人文精神 理想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成功的叙事审美探索——评柳青长篇小说《在旷野里》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永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柳青的长篇小说《在旷野里》经整理之后得以发表,完善了其长篇小说的创作序列、演变过程与美学特征。这部长篇小说摆脱了《种谷记》《铜墙铁壁》的一些弱点,以成功的叙事探索为《创业史》打下了良好基础。小说在叙事形态、审美风格、人... 柳青的长篇小说《在旷野里》经整理之后得以发表,完善了其长篇小说的创作序列、演变过程与美学特征。这部长篇小说摆脱了《种谷记》《铜墙铁壁》的一些弱点,以成功的叙事探索为《创业史》打下了良好基础。小说在叙事形态、审美风格、人物形象塑造、自然风景书写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准,是柳青长篇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部作品显示了柳青创作中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思考与成功书写显示了自觉的人民性文学立场与持久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这部长篇小说为柳青研究、“十七年”文学研究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与学术空间,也将会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青 《在旷野里》 现实主义精神 叙事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精神与人文内蕴:《厕所英雄》的平视化视角话语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袁瑞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5-58,共4页
印度喜剧电影《厕所英雄》改编自真人真事,电影集中呈现的是印度“野外如厕”的传统陋习,并聚焦于印度女性这一群体。电影以一对印度乡村夫妇为了解决“如厕问题”不断克服万难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从这一件小事中折射出印度女性的现实境遇... 印度喜剧电影《厕所英雄》改编自真人真事,电影集中呈现的是印度“野外如厕”的传统陋习,并聚焦于印度女性这一群体。电影以一对印度乡村夫妇为了解决“如厕问题”不断克服万难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从这一件小事中折射出印度女性的现实境遇,展现了印度乡村现实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隐藏于背后的愚昧思想。最为可贵的是,整部影片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表现了印度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话语策略 现实精神 英雄 厕所 平视 内蕴 喜剧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沈从文创作中的现实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61,共7页
沈从文的创作关注着湘西及都市民众生存的现实状况、生命形式和精神维度 ,于苦难的社会人事的描绘中渗透出对人生急切的变革和坚韧的抗争精神。他在客观性现实探求中融合了理想与梦幻的精神模式 ,创造出文本特殊的心灵真实而给予现实人... 沈从文的创作关注着湘西及都市民众生存的现实状况、生命形式和精神维度 ,于苦难的社会人事的描绘中渗透出对人生急切的变革和坚韧的抗争精神。他在客观性现实探求中融合了理想与梦幻的精神模式 ,创造出文本特殊的心灵真实而给予现实人类生命意义上温暖的情感性慰藉 ;对现实理性的救赎包涵着作家对人类特殊的责任、宽厚的博爱和永恒的理想精神的追求 ,其作品在“完美的真实”里呈现出深远现代意识的自由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创作 现实精神 文学研究 现代意识 人生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金龙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张金龙所谓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古迹、文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 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张金龙所谓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古迹、文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随着历史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和弘扬 精神现实 社会主义伦理学 理想人格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美德 德法并行 传统文化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弘扬——“新现实主义小说”三人谈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剑龙 唐戈云 冯亚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52,共4页
杨剑龙:(以下简称杨)90年代以来以现实 主义手法反映社会转型期乡镇、企业现实 生活的小说创作成为文坛的一大风景,何 申、关仁山、谈歌、刘醒龙、阙迪伟、彭瑞高 等成为主要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创作被人 们称为“分享艰难的文学”、“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精神 小说创作 社会转型期 刘醒龙 现实主义创作 分享艰难 改革文学 关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品格中的现实主义精神——“首届全国‘徐悲鸿奖’中国画展”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晓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I0001-I0008,共8页
在中国现代美术家中,徐悲鸿既是影响力最大者,也是在美术教育界最深入人心者,其艺术思想与人格魅力值得后人做进一步研究,当年徐悲鸿所大力倡导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也值得我们做深入探讨。在当代中国,徐悲鸿艺术思想与精神具有巨大... 在中国现代美术家中,徐悲鸿既是影响力最大者,也是在美术教育界最深入人心者,其艺术思想与人格魅力值得后人做进一步研究,当年徐悲鸿所大力倡导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也值得我们做深入探讨。在当代中国,徐悲鸿艺术思想与精神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高举起他的这面鲜明旗帜,在对现实主义艺术精神勇于进行时代诠释的基础上而海纳百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徐悲鸿 中国画展 艺术品格 解读 艺术思想 艺术精神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贫困呐喊到尊严诉求——“三农”报告文学现实精神的新向度
8
作者 张瑷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7,共5页
新世纪"三农"报告文学创作热潮的崛起,并没有"自上而下"的理念驱动,而是作家们全身心介入现实后来自良知的鞭策。他们以植入底层的"低视点"观察、发现"三农"困境真相,以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传... 新世纪"三农"报告文学创作热潮的崛起,并没有"自上而下"的理念驱动,而是作家们全身心介入现实后来自良知的鞭策。他们以植入底层的"低视点"观察、发现"三农"困境真相,以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传达民生诉求,以穿越现实的理性思考建构文学关怀的高境界,赋予作品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当代性。对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三农"报告文学无疑在引导一个可深入探进的新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报告文学 民生诉求 现实精神 历史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至早期新诗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9
作者 程思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生的新诗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又有自己不同的审美风格 ,就其早期新诗创作而言 ,研究者所注重的往往是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幽婉缠绵的浪漫主义美学倾向 ...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生的新诗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又有自己不同的审美风格 ,就其早期新诗创作而言 ,研究者所注重的往往是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幽婉缠绵的浪漫主义美学倾向 ,而忽略它“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 ,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使他所营构的艺术世界贴近了时代生活 ,成为了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新诗创作 美学倾向 现实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再现到表现——由周思聪艺术风格变化解读中国画现实主义精神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智滔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周思聪(1939—1996)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女性画家。她的艺术生涯正处于中国画变革的时代,为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留下许多宝贵经验。她曾师从蒋兆和,从属徐悲鸿绘画体系,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关注倾注一腔热血,她怀着一颗... 周思聪(1939—1996)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女性画家。她的艺术生涯正处于中国画变革的时代,为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留下许多宝贵经验。她曾师从蒋兆和,从属徐悲鸿绘画体系,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关注倾注一腔热血,她怀着一颗艺术家崇高的责任心,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冷静地思考,审慎地改革传统中的写实水墨,“扬弃了徐悲鸿学派重素描形似而轻笔墨韵味的毛病”,继承并发扬了徐悲鸿“重写生、关心人生和民族命运”的现实主义精神。周思聪的绘画艺术创作大体经历了三种风格的转变,分别为写实风格的初创期(1963—1979)、形式语言探索的转变期(1979—1983)、笔墨及形式语言的发展期(1984—1996)。本文通过剖析周思聪绘画风格转变的原因并探索其笔墨形式语言,讨论了现实主义精神在中国人物画领域的存在价值、表现手段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艺术风格 中国画 解读 形式语言 绘画体系 写实风格 中国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现实精神的家园
11
作者 马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8-70,共3页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1999)02-0066-039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现实主义的话题再度升温。以1995年何申的《年前年后》系列小说为开端,刘醒龙、李肇正、关仁山、何...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1999)02-0066-039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现实主义的话题再度升温。以1995年何申的《年前年后》系列小说为开端,刘醒龙、李肇正、关仁山、何申、谈歌等人向文坛集中推出一批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现实精神 回归 主体意识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精神、现实品格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中玉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4期29-31,共3页
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很值得探讨。从实践出发结合改革大业的需要而不是天马行空般地来探讨更好。有次上海讨论文学理论问题,一位著名的老演员说她“演戏拍电影几十年,对很多文学理论书却总看不进去,不感兴趣,越看越糊涂,把我认为... 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很值得探讨。从实践出发结合改革大业的需要而不是天马行空般地来探讨更好。有次上海讨论文学理论问题,一位著名的老演员说她“演戏拍电影几十年,对很多文学理论书却总看不进去,不感兴趣,越看越糊涂,把我认为很简单明了的问题说得玄妙莫测,复杂不堪,甚至搞不清楚它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当然只是她个人的感受和意见,不能证明文学理论全无用处。但她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是否也有点咎属应得。确实有很多作者或写出了一些好作品的作家并不爱读理论书文,他们是凭丰富的生活经验、读了大量古今名作,又有智慧勇气和坚毅的意志,才写出了他们的佳作的。理论书文中的种种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品格 现实精神 现实主义 新时期文学 作品 创作方法 生活经验 文学家 作家 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超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79-84,共6页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汪超宏叶宪祖(1566─1641),是晚明剧坛上著名戏剧家,一生著有传奇七种,现仅存《鸾记》一种,杂剧二十四种,现存《四艳记》等十二种。长期以来,对叶宪祖及其剧作存在着完全否定的倾向,一是认为他是...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汪超宏叶宪祖(1566─1641),是晚明剧坛上著名戏剧家,一生著有传奇七种,现仅存《鸾记》一种,杂剧二十四种,现存《四艳记》等十二种。长期以来,对叶宪祖及其剧作存在着完全否定的倾向,一是认为他是“团圆迷”的代表作家,“专以改古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玄机 祁彪佳 封建社会 叶氏 荆轲形象 女性形象 温庭筠 现实批判精神 灌夫 司马相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精神 人文情怀——品评王西京先生的中国人物画
14
作者 徐文景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78-80,共3页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文化上的反思和复兴时期,不仅学术界、知识界和文化界,就是政治界、企业界也有了新的认识,连大众传播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并一度炒得沸沸扬扬。这种情形不仅仅出现在本土,而且正在向海外渗透。这是令人欣慰...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文化上的反思和复兴时期,不仅学术界、知识界和文化界,就是政治界、企业界也有了新的认识,连大众传播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并一度炒得沸沸扬扬。这种情形不仅仅出现在本土,而且正在向海外渗透。这是令人欣慰的,也是一种久违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现实精神 人文情怀 西京 品评 大众传播 学术界 知识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诗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
15
作者 令狐兆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67,共3页
自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诗在新文学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当代诗歌却陷入了迷途,找不到方向.诗歌已经远离大众,走向边缘,诗坛成了一池死水,吹不起半点涟漪.与80年代的诗歌的众声喧哗相比,目前的新诗则陷入"门前冷落鞍马稀... 自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诗在新文学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当代诗歌却陷入了迷途,找不到方向.诗歌已经远离大众,走向边缘,诗坛成了一池死水,吹不起半点涟漪.与80年代的诗歌的众声喧哗相比,目前的新诗则陷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尴尬境地,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使被边缘化的诗歌走出困境、实现新诗的二次复兴是目前诗歌理论界最为棘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 新诗 文学研究 精神重建 思想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嗣同“冲决网罗”精神的现实意义
16
作者 艾天秩 《湖湘论坛》 1998年第5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谭嗣同 冲决网罗 精神现实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现代化 孙中山 毛泽东 算学馆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现实主义精神驾驭21世纪中美关系——对大卫·兰普顿的访谈
17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1期43-44,共2页
9·11事件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没人比大卫·兰普顿更反应敏锐、客观冷静。在2001年12月发表的题为《谨慎的同情:9·11之后中国与美国》一文中,兰普顿引用了当时华盛顿流行却截然相反的两种语调:一是参议员查克&#... 9·11事件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没人比大卫·兰普顿更反应敏锐、客观冷静。在2001年12月发表的题为《谨慎的同情:9·11之后中国与美国》一文中,兰普顿引用了当时华盛顿流行却截然相反的两种语调:一是参议员查克·黑格所说的“它改变了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21世纪 中美关系 大卫·兰普顿 对华政策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辨——兼谈鲁迅“遵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18
作者 王湛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1期45-49,共5页
“遵命文学”是鲁迅总结《呐喊》的创作经验时提出来的.准确地阐释鲁迅提出的“遵命文学”的含义,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要弄清“遵命文学”的原意,有一个重要的“结”必须解开,这就是夏瑜坟上平... “遵命文学”是鲁迅总结《呐喊》的创作经验时提出来的.准确地阐释鲁迅提出的“遵命文学”的含义,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要弄清“遵命文学”的原意,有一个重要的“结”必须解开,这就是夏瑜坟上平空添上的一个花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遵命文学 空添 花环 现实主义精神 绍兴 《药》 辛亥革命时期 无根据 前驱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童》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19
作者 刘源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0-70,共1页
近年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创作在深度与广度上不断拓展,多样而新型的主题,饱满而热情的艺术探索,鲜明地彰显了现实主义精神,折射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与文化担当。冯与蓝的原创力作《墨童》(明天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即其... 近年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创作在深度与广度上不断拓展,多样而新型的主题,饱满而热情的艺术探索,鲜明地彰显了现实主义精神,折射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与文化担当。冯与蓝的原创力作《墨童》(明天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即其中的典型,作品观照当下少年儿童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探寻童年深处的时代内涵,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可吸收与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艺术探索 原创儿童文学 明天出版社 心理现实 原创力 文化担当 当代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20
作者 周胜瑜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1期87-93,共7页
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语义的角度看,Realism一词不仅指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而且还指哲学中的唯实论和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种求实务实的态度。当人们把现实主义概念与文学联系起来时,首先是指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指十九世... 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语义的角度看,Realism一词不仅指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而且还指哲学中的唯实论和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种求实务实的态度。当人们把现实主义概念与文学联系起来时,首先是指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指十九世纪上半叶崛起在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然而,越到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现实主义精神 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流派 社会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 唯实论 哲学 语义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