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9-135,共7页
过去的文学研究基本上侧重时间维度,对空间维度重视不够。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目的就是强化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一,关于文学时空结构。文学地理学涉及地域文化、家族文化、作家人生轨迹的变化、文化中心的转移等空间方面的内容,这些空... 过去的文学研究基本上侧重时间维度,对空间维度重视不够。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目的就是强化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一,关于文学时空结构。文学地理学涉及地域文化、家族文化、作家人生轨迹的变化、文化中心的转移等空间方面的内容,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学的书写和叙事方式,同样题材的故事,如果从空间维度进行解读,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二,关于文学动力系统。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结构,但过去的文学史只重视中原文化动力系统而忽视了富于活力的边缘文化动力系统,只重视汉族的书面文学而忽视了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学。事实上,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无处不在,由《崔莺莺》到《西厢记》,文本中体现出的婚礼观念的非经典化,就是少数民族的婚俗在文学创作中的自然体现。三,关于文学的精神深度。文学史上某些固定的结构模式固然有其审美要求及叙事谋略,但更涉及到中国文化深层的问题,只有把握到这些深层的文化意义,才能达到对文学内在精神的深度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空间维度 文学动力系统 非经典化 精神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庄子》和想象力传统——《故事新编》新论之二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家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24-32,共9页
神话·《庄子》和想象力传统———《故事新编》新论之二●郑家建1我以为,困扰着《故事新编》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困难,就是我们一直未能找到一种与作品文本相契合的解读方式。已有的研究,一直是摇摆、徘徊于“历史文本”和“写... 神话·《庄子》和想象力传统———《故事新编》新论之二●郑家建1我以为,困扰着《故事新编》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困难,就是我们一直未能找到一种与作品文本相契合的解读方式。已有的研究,一直是摇摆、徘徊于“历史文本”和“写实性文本”的解读方式之间。在我看来,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庄子》 象力 表现主义 精神深度 中国小说 叙事方式 《补天》 上古神话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无意识——荣格《红书》读解 被引量:4
3
作者 邢建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53,共10页
《红书》是荣格于1913—1930年围绕自己的梦境、幻象等心灵意象而展开的自我试验,是写给自己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文学题材的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荣格所有著述中最难解的部分。《红书》的内容构成了荣格后期著作的关键来源。《红书》的主... 《红书》是荣格于1913—1930年围绕自己的梦境、幻象等心灵意象而展开的自我试验,是写给自己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文学题材的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荣格所有著述中最难解的部分。《红书》的内容构成了荣格后期著作的关键来源。《红书》的主题,是对深度精神的勘察和找回灵魂的努力。无论是深度精神的勘察,还是找回灵魂的努力,《红书》都不是通过逻辑思维,而是借助意象或隐喻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荣格认为,时代精神看似强大,却迫使人们用眼前的东西去填补当下,导致心灵的贫瘠、懒惰,远离神圣和平凡。在深度精神的引导下,荣格选择了一条回到内心世界的道路:不再渴望从外部寻找自己,而是转向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红书》 深度精神 时代精神 意象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芭蕾舞演员艺术生活的思考
4
作者 杜红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10-111,107,共3页
一、芭蕾舞艺术的特点芭蕾舞是美的艺术。它是一种具有精神深度的舞蹈,也是一种充满人体诗意的艺术。凡看过芭蕾舞演出的观众,无不为芭蕾舞演员身材匀称、线条柔和、挺而不僵、松而不懈、行似流水、静如雕塑的健美形体而赞叹不已。芭蕾... 一、芭蕾舞艺术的特点芭蕾舞是美的艺术。它是一种具有精神深度的舞蹈,也是一种充满人体诗意的艺术。凡看过芭蕾舞演出的观众,无不为芭蕾舞演员身材匀称、线条柔和、挺而不僵、松而不懈、行似流水、静如雕塑的健美形体而赞叹不已。芭蕾艺术是“世界艺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凡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都能看懂,在西方各国都把芭蕾舞同交响乐、歌剧,视作为最高层次的艺术,是反映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芭蕾艺术又是很残酷的艺术。我是一个芭蕾舞演员,对芭蕾舞演员艺术生活的甜、酸、苦、辣有着深切的体会。记得有位诗人写过这么两句诗“舞台上亮晶晶的水晶鞋,是练功房里汗淋淋的水浸鞋”。芭蕾舞演员的表演是优美动人的,但创造优美艺术的过程却是艰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蕾舞 女演员 艺术生命 精神深度 优美艺术 健美形体 舞台 文化修养 不同民族 举重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改革文学”的回顾与反思
5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2-112,共1页
对“改革文学”的回顾与反思梅疾愚、程戈在《时代文学》1997年第三期上撰文指出,我们对1985年以前的一些“改革文学”作品作一个简单的扫描,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当时的作家的责任感,他们敢于为改革“鼓与呼”的精神。那个时期... 对“改革文学”的回顾与反思梅疾愚、程戈在《时代文学》1997年第三期上撰文指出,我们对1985年以前的一些“改革文学”作品作一个简单的扫描,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当时的作家的责任感,他们敢于为改革“鼓与呼”的精神。那个时期的“改革文学”总有一种“铁肩担道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文学” 新现实主义 蒋子龙 回顾与反思 《人民文学》 批判精神 改革思想 实验文学 文化大革命 精神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燕郊:拒绝遗忘
6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3-123,共1页
李振声在《读书》1998年第十二期上发表《存在的勇气或拒绝遗忘》一文,指出,彭燕郊是“七月”诗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基本上是在早年和晚年取得的,即三十年代末及整个四十年代,然后是晚近的二十年间。他认为,要谈论彭燕郊晚... 李振声在《读书》1998年第十二期上发表《存在的勇气或拒绝遗忘》一文,指出,彭燕郊是“七月”诗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基本上是在早年和晚年取得的,即三十年代末及整个四十年代,然后是晚近的二十年间。他认为,要谈论彭燕郊晚近的写作,说什么也是无法绕过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燕郊 自我反思 或诸如此类 文化隐喻 哲学与文学 人文景观 文化命题 精神深度 历史与文化 主要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