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心态质性分化的伦理特征及其精神机制
1
作者 张廷干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4,共11页
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以生命和生活的整全性为本体根基,其质性分化和人们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理解有着本源相关。在伦理特征上,这种分化表现为生命“存在结构”与生活之整全性的拆解,具体地:自我的个性凸显对于伦理认同根基的颠覆;超越性精... 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以生命和生活的整全性为本体根基,其质性分化和人们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理解有着本源相关。在伦理特征上,这种分化表现为生命“存在结构”与生活之整全性的拆解,具体地:自我的个性凸显对于伦理认同根基的颠覆;超越性精神生活转向感性世俗化生存;反思批判意识缺失而导致“良知”判断的困境。这种伦理特征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和客观根源:前者表现为价值的本体论承诺与价值工具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多元文化面向与价值同一性之间的张力,影响着“应然”价值承诺与“实然”价值实现之转换的认知评价;后者则是社会转型中的“系统整合”问题与“结构性紧张”。由此而言,应对社会结构性问题和社会心态调适的路径选择必然是“政治(伦理)—文化(道德)”的生态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质性分化 伦理特征 精神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常态化弘扬教育家精神机制的构建
2
作者 赵艳芳 张增田 《教学与管理》 2025年第30期25-29,共5页
学校是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阵地,是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战场,要以机制构建推进教育家精神在学校的弘扬和践行,实现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为构建学校常态化弘扬教育家精神机制,提出完善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制度保障、健全... 学校是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阵地,是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战场,要以机制构建推进教育家精神在学校的弘扬和践行,实现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为构建学校常态化弘扬教育家精神机制,提出完善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制度保障、健全教育家精神学习机制、强化教育家精神践行机制、创新弘扬教育家精神宣传表彰机制、建立弘扬教育家精神组织保障机制等措施,以期推进教育家精神在学校的弘扬和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机制 优秀教师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常态化机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精神动力机制的运行分析
3
作者 张国启 朱学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76-78,共3页
精神动力机制本质上是指精神动力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所具有的全部活动方式及其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反映了各种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的精神因素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方式。"哈大齐工业走廊&... 精神动力机制本质上是指精神动力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所具有的全部活动方式及其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反映了各种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的精神因素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方式。"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精神动力机制的良性运行,有助于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有助于解决"为谁建设,为什么建设"的问题,有助于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同时,该精神动力机制的运行,必须正确处理黑龙江人的发展需要与利益满足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公民个人三大主体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动力机制 社会精神气质 科学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国企经营者精神激励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俊领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共2页
精神激励是指通过一系列非物质方式来满足个体心理需要,改变其意识形态,激发其工作活力。成功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一般来说都具有较高的精神追求和较强的事业心,这种高层次的追求仅仅靠物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有效精神激励来激... 精神激励是指通过一系列非物质方式来满足个体心理需要,改变其意识形态,激发其工作活力。成功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一般来说都具有较高的精神追求和较强的事业心,这种高层次的追求仅仅靠物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有效精神激励来激发其内在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经营者 重构 心理需要 意识形态 工作活力 物质激励 事业心 高层次 积极性 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如何硬起来——评《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
5
作者 杜新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6-107,共2页
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如何硬起来———评《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杜新山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如何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硬起来”长期困扰着人们... 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如何硬起来———评《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杜新山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如何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硬起来”长期困扰着人们的头脑。最近出版的《精神文明建设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李明华 余少波 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 中国 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机制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欧雪银 罗能生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假定我国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出现,主要是以隐性知识的集聚带动企业或者产业集聚的演化过程,它需要协同创新机制、网络驱动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企业家精神催生机制等集聚经济效应机制的推动。一旦某个分工环节出现脱节,或者某个集聚... 假定我国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出现,主要是以隐性知识的集聚带动企业或者产业集聚的演化过程,它需要协同创新机制、网络驱动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企业家精神催生机制等集聚经济效应机制的推动。一旦某个分工环节出现脱节,或者某个集聚经济效应机制运转失灵,我国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都不可能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机制 网络驱动机制 风险投资机制 企业家精神催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斌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城乡统筹发展的软实力,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核心是建立健全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机制。只有建立健全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机制,才能真正实... 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城乡统筹发展的软实力,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核心是建立健全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机制。只有建立健全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8
作者 傅志英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14,共2页
在目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过程中,企业正在深化改革,近些年为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各地广泛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收到一定效果。但也还有相当一批企业经营得并不理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高。
关键词 企业激励机制 物质激励机制 深化改革 经济效益 理想道德教育 精神激励机制 全民所有 平均主义 职工群众 承包经营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问题研究的新拓展──评《人类信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春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3-133,共1页
信仰问题研究的新拓展──评《人类信仰论》李春仁山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我国青年学者荆学民新近出版了他的凝心之作《人类信仰论》已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此书从哲学和文化的理论视角研究信仰问题,提出了一些开拓性理论观点。一、此书... 信仰问题研究的新拓展──评《人类信仰论》李春仁山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我国青年学者荆学民新近出版了他的凝心之作《人类信仰论》已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此书从哲学和文化的理论视角研究信仰问题,提出了一些开拓性理论观点。一、此书以“信仰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单独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问题 新拓展 精神机制 人类精神 三分法 知情意 理论观点 宗教 掌握世界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暴恐犯罪:维安困境与应对策略——以台湾、波士顿、索契赛事经验为借鉴 被引量:12
10
作者 冷纪岚 徐翔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53,共5页
大型体育赛事逐渐成了暴恐犯罪的多发地,政治、立法和技术等方面成为了该类暴恐犯罪维安之困境。在借鉴我国台湾举办的第八届世界运动会、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以及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维安经验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大型赛事暴恐犯罪预... 大型体育赛事逐渐成了暴恐犯罪的多发地,政治、立法和技术等方面成为了该类暴恐犯罪维安之困境。在借鉴我国台湾举办的第八届世界运动会、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以及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维安经验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大型赛事暴恐犯罪预防策略提出精神和物理双重预防机制。精神预防机制上完善规范壁垒的引导和约束,借助法治精神与体育竞技精神稀释暴恐思想源;物理机制上通过重视情报信息整合和区分安保的轻重缓急、加强对赛事主办主体的安保培训等方式对该类暴恐犯罪加以防范与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恐怖主义 大型体育赛事 恐暴犯罪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 精神预防机制 物理预防机制 国家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孔子“三位一体”人格论的文化批判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若飞 丁峻 《宁夏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94-97,共4页
孔子一生凄凄惶惶,历尽坎坷。这位为天地立心的圣人,本欲以已“内圣”而致“外王”,一匡天下,却因其思想学说与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冲突不容于世,不得已而周游列国,推广圣义,完成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个哲学文化体系。这位“知其不可而... 孔子一生凄凄惶惶,历尽坎坷。这位为天地立心的圣人,本欲以已“内圣”而致“外王”,一匡天下,却因其思想学说与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冲突不容于世,不得已而周游列国,推广圣义,完成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个哲学文化体系。这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圣人,商瞿曾为其算卦,命语说:“子有圣智而无位。”夫子喟然叹曰:“天也!命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人格论 社会现实 圣人 仁者 生命意义 儒家理想人格 精神机制 原动力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批判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士林 《学术界》 2002年第4期186-190,共5页
关键词 学术研究 认知图式 精神生产机制 先验批判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矛盾的文化向度与社会转型战略思考——从经济的文化产业中心论到社会的文化中心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超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7,78,共8页
中国三十多年来着重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需要与落后的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后应转移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通过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经济和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产力... 中国三十多年来着重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需要与落后的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后应转移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通过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经济和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产力不只是物质生产力,还必须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是经济和整个社会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火车头。"文化中心论"有其理论、史实和现实的依据,在当今中国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合理性。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有益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社会转型需要经过一个过渡环节,即经济领域向"文化产业中心"转移或集中,进而逐步过渡到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构建文化化、知识型的和谐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文化生产力 文化产业中心论 文化中心论 精神文化生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茶文化素养培养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周筱洁 沈子铃 《福建茶叶》 2022年第5期163-165,共3页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当前高校商务英语相关课程教学所进行的创新,发现茶文化素养培养最关键是在于对学生自身实践技能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根据文化素养中包含的精神理念以及人文价值来看,发现其中所诠释的核心内涵以及实践特性具有很...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当前高校商务英语相关课程教学所进行的创新,发现茶文化素养培养最关键是在于对学生自身实践技能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根据文化素养中包含的精神理念以及人文价值来看,发现其中所诠释的核心内涵以及实践特性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商务英语相关课程教学进行革新时的关键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素养培养 商务英语 课堂教学:运用机制:精神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