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现实与精神探寻──90年代长篇小说论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水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4-69,共6页
9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构成了中国文学跨世纪的显眼轨迹。历史叙事的三种姿态和意向结构,是民族从昨天到今天寻找文明秩序的心灵迹象;现实叙事的两种风格,是作家对现实与生存认知和思考的艺术再现;精神性叙事的对立性主题,则表达了... 9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构成了中国文学跨世纪的显眼轨迹。历史叙事的三种姿态和意向结构,是民族从昨天到今天寻找文明秩序的心灵迹象;现实叙事的两种风格,是作家对现实与生存认知和思考的艺术再现;精神性叙事的对立性主题,则表达了世纪末期重建家园的不同情怀。它们联系着世纪之交的种种精神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长篇小说 历史叙事 现实叙事 精神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史诗的创造者—托尔斯泰
2
作者 刘文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A01期86-92,共7页
本文从艺术角度论述托尔斯泰对现代史诗性小说、开放性小说的贡献,把托翁作品的模式概括为“精神性叙事史诗”,这点前人似未曾道及;本文第一次提出,托翁作品中,与“忏悔的贵族”系列相应,还有“忏悔的农夫”系列,乃至其一切正面... 本文从艺术角度论述托尔斯泰对现代史诗性小说、开放性小说的贡献,把托翁作品的模式概括为“精神性叙事史诗”,这点前人似未曾道及;本文第一次提出,托翁作品中,与“忏悔的贵族”系列相应,还有“忏悔的农夫”系列,乃至其一切正面人物均具探索性与忏悔性;对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心灵辩证法”中的“戏剧性”一语,也以“反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史诗 精神性叙事史诗 反向性 忏悔的农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