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病强制医疗中的法律父爱主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宋远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4,共7页
法律父爱主义是政府对个人的"强制的爱",其实施原因是基于个人获取信息或者加工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短缺,个人决定并不一定是其真实意志的结果,因此,作为"严父"的国家有对之进行干预而实现促进行为人的利益或者福祉的... 法律父爱主义是政府对个人的"强制的爱",其实施原因是基于个人获取信息或者加工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短缺,个人决定并不一定是其真实意志的结果,因此,作为"严父"的国家有对之进行干预而实现促进行为人的利益或者福祉的目的,这在精神病强制医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然而,精神病强制医疗的法律父爱主义也具有两面性,其也有严重影响精神病人自由的危险,因此,法律父爱主义背景下的精神病强制医疗应当有一定的边界,那就是精神病强制医疗应当能够促进被强制医疗者的利益及体现对精神病人人格尊严的保障。在此前提下,精神病强制医疗程序的运行还必须符合司法控制原则及比例原则,这是法律父爱主义在精神病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具体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父爱主义 精神强制医疗 人格尊严 司法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的性质界定及程序解构 被引量:48
2
作者 陈卫东 柴煜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将强制医疗纳入了法制轨道。由刑事司法程序处理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医疗问题既遵循了国际通行做法,又符合中国基本国情,有助于实现公正、安全、人道和效率多元价值...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将强制医疗纳入了法制轨道。由刑事司法程序处理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医疗问题既遵循了国际通行做法,又符合中国基本国情,有助于实现公正、安全、人道和效率多元价值的平衡。虽然立法机关选择了渐进式的实践探索路径,但研究者不应满足于粗线条式的程序设计,应围绕强制医疗程序司法化的主线,在启动程序、临时安置、审理程序、执行程序和检察监督等问题上作进一步细化以完善现有的条文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刑事诉讼法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精神障碍患者 强制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罪质到行为:敲诈勒索罪行为方式的再解释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琳 张伟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0,共7页
通说理论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方面特征是对他人进行威胁、胁迫,使他人产生心理畏惧,进而交付财物的行为,从而构建了以"心理畏惧"为核心的敲诈勒索逻辑体系。然而,敲诈勒索罪的违法性是对他人进行精神强制使受害人非自愿性... 通说理论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方面特征是对他人进行威胁、胁迫,使他人产生心理畏惧,进而交付财物的行为,从而构建了以"心理畏惧"为核心的敲诈勒索逻辑体系。然而,敲诈勒索罪的违法性是对他人进行精神强制使受害人非自愿性地交付财产,心理畏惧并不足以表示精神强制的全部内容,传统观点在确定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方式上具有内在缺陷。因此,应当重新解释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方式,以要挟取代威胁、胁迫或者恐吓,做到罪质和行为方式的统一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敲诈勒索 要挟 威胁 精神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