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采的竞赛——如何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
作者 高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9,共8页
尼采认为,真正的哲人乃是命令者与立法者。因此,《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为尼采思想的最高体现,当被视为柏拉图式的"立法诗"。尼采创作此书意在向以往的"立法者"或"人类导师"发起挑战。他要推翻以往的&q... 尼采认为,真正的哲人乃是命令者与立法者。因此,《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为尼采思想的最高体现,当被视为柏拉图式的"立法诗"。尼采创作此书意在向以往的"立法者"或"人类导师"发起挑战。他要推翻以往的"旧法版",颁布自己的"新法版"。一方面,尼采追溯了形而上学与基督教信仰的双重衰落;另一方面,他又警示了这种衰落所导致的虚无主义后果——人类或将沦为"末人"。为扭转这一局势,他特别假借古波斯先知查拉图斯特拉的"复返"来培育"超人",而其培育的手段则是"永恒轮回"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精神变形 培育 超人 立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狮子、孩童:生命成长三向度——从前奏曲看瓦格纳《帕西法尔》的创作风格
2
作者 李晓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帕西法尔》是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因其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及庄重自持的音乐风格而备受争议。本文认为歌剧透露出的基督教思想绝不是为了迎合公众的愿望和趣味,而是体现了尼采"精神三种变形"之说的第三个阶段"孩童&quo... 《帕西法尔》是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因其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及庄重自持的音乐风格而备受争议。本文认为歌剧透露出的基督教思想绝不是为了迎合公众的愿望和趣味,而是体现了尼采"精神三种变形"之说的第三个阶段"孩童",即个体生命成长的第三向度,是晚年的瓦格纳对人生历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前奏曲中,瓦格纳用最简洁的音乐语言,通过核心主导动机的音响结构力,直指戏剧的核心内涵,戏剧与音乐浑然一体,体现了作曲家最为成熟的创作手法,是其一生创作辉煌的完美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帕西法尔》 前奏曲 主导动机 精神三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