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重大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继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2,共7页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用血的代价再次提出国家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建设议题,如何预防为主和防患未然,加强现场医疗救援能力,建立从预防、救援、护送转运到社区康复的连续性、综合性医疗救援服务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和处...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用血的代价再次提出国家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建设议题,如何预防为主和防患未然,加强现场医疗救援能力,建立从预防、救援、护送转运到社区康复的连续性、综合性医疗救援服务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将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危害、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和卫生政策议程的重要领域。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重大事故、灾害、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的历史演变、基本特点、现实状况、主要问题和面临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医疗救援体系建设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的关系,阐述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救援体系中所处地位、职责范围、扮演角色、发挥作用,目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救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灾害 重大事故 突发事件 紧急医疗救援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类型选择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继同 严俊 孔灵芝 《卫生经济研究》 2010年第7期41-43,共3页
日益严峻的精神心理问题,迫切需要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文章区分五种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异同之处,探讨发展中国特色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参与精神卫生服务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勋 闫芳 +3 位作者 罗建军 李长洪 薛莉莉 马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9-1242,共4页
本文从社会工作者(社工)参与精神卫生服务角度比较专项社工人才培养、购买社工组织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工岗位设置三种模式的异同及应用前景。选取了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作为典型模式代表。前两种模式由政府行政部门主导,第三... 本文从社会工作者(社工)参与精神卫生服务角度比较专项社工人才培养、购买社工组织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工岗位设置三种模式的异同及应用前景。选取了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作为典型模式代表。前两种模式由政府行政部门主导,第三种模式由医疗机构主导;在社工队伍发展方面,专项社工人才培养能够短期内充实队伍,购买社工组织服务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社工队伍的作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设置社工岗位使队伍更稳定;在服务侧重方面,政府购买服务更注重在社区持续开展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内的社工主要在院内开展服务,并承担对社区精神卫生社工服务的带动指导作用。三种模式并不是孤立互斥的,各地应根据经济水平、社会组织资源、医疗机构实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探索,推动精神卫生工作中社会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服务 社会工作 政府购买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宏 庄建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543-1548,共6页
目的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者(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德尔菲法,建立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于2015年5—8月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对10例... 目的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者(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德尔菲法,建立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于2015年5—8月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对10例从事临床精神医学、精神科护理、社会医学、社会工作、社区精神病学、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且具有10年及以上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增减和修改,建立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均发放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熟悉系数、判断系数、权威系数分别为0.725、0.850、0.788。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分别为0.403、0.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资源投入、服务绩效、工作结果)、13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的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38 0、0.331 0、0.331 0。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高,权威性和协调性较好,筛选出的综合指标可为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精神障碍 社区卫生服务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神健康和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究专题--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时代来临与实务性研究议题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继同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99-108,共10页
2015年4月,国家卫计委等6部委颁布《关于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5)57号)文件,2015年成为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元年,标志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时代来临,具有划时代和里程性历史意义,标志中国... 2015年4月,国家卫计委等6部委颁布《关于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5)57号)文件,2015年成为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元年,标志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时代来临,具有划时代和里程性历史意义,标志中国人健康需要结构转型和卫生保健体系建设走向现代性,精神健康已成为全民性、普惠性和最高层次的健康需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精神健康政策法规取得显著成就,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精神健康政策法规体系框架,但是社会工作者却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专业作用。本文首次简要勾勒中国现代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框架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重点是构建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议程,构建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问题清单目录”,指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发展方向,为健康中国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奠定社会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健康 政策法规 社会工作角色 精神健康社工实务体系 实务研究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6
作者 王远美 《中国医院》 2012年第12期9-9,共1页
本刊讯2012年11月10-11日,中-美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来自美国、香港地区以及国内的160余位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医务社工人员参加了会议。卫生部医政司焦亚辉处长、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精神健康 北京大学医学部 香港地区 医务社工 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培云 刘宏 +3 位作者 王振涛 常青 谢敏丽 王亚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目的比较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引入医务社会工作干预和传统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生理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5年北京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高血压患者及同期在铁营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分为社工干预组(来自... 目的比较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引入医务社会工作干预和传统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生理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5年北京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高血压患者及同期在铁营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分为社工干预组(来自榴香路以东5个居委会,n=491)和传统治疗组484例(来自榴香路以西4个居委会,n=484)。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一般临床宣教、饮食及运动指导),社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伴有焦虑、抑郁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实施一对一的个案服务,招募高血压患者实施7~10人一组的小组活动。社工干预组491例患者分9个组参加社区活动。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0个月时测定血压,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接受了个案服务,焦虑减轻率为68.8%(11/16),抑郁减轻率为83.3%(10/12)。社工干预组高血压临床控制率为34.4%,高于传统干预组的18.8%(χ~2=27.551,P<0.05)。社工干预组干预后SF-36评分、WHOQOL-BREF总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医务社会工作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案服务、小组活动、社区活动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心理、情绪方面有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生活质量 精神卫生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为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
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0-1580,共1页
2014年1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被评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中心作为卫生系统精神卫生领域的三甲单位,有责任有义务成为精神科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领头羊。中心自2012年由文明办负责社工管理工作,招募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 2014年1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被评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中心作为卫生系统精神卫生领域的三甲单位,有责任有义务成为精神科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领头羊。中心自2012年由文明办负责社工管理工作,招募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制定了医务社工管理制度,在四病区、六病区、戒毒科开展临床社会工作,并逐渐建立成为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社工实习基地;初步确立了精神卫生医务社工服务模式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服务 医务社工 医务社会工作 卫生领域 卫生系统 精神卫生 实习基地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服务 被引量:1
9
作者 夏镇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8年第1期1-5,共5页
老年人的精神医学问题,特別是老年精神卫生问题,直到近三、四十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由于在此期间世界人口构成中老年人比例急剧上升,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 老年人 精神卫生 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社会因素 老年期 人口老龄化 性格类型 精神医学 老年心理 角色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转换视角下产后抑郁发生发展模型的解释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宇萍 周天纯 +3 位作者 周慧欣 朱新丽 丁焱 Simone Schwank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117,共7页
背景产后抑郁(PPD)是全球产后女性常发生的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女性生育期最具致残性的疾病,会对母婴身心健康及其家庭产生不良影响。目的分析产妇出现PPD症状的原因,以验证或修订前期理论假设“角色转换视角下PPD发生发展的自我-人际模型... 背景产后抑郁(PPD)是全球产后女性常发生的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女性生育期最具致残性的疾病,会对母婴身心健康及其家庭产生不良影响。目的分析产妇出现PPD症状的原因,以验证或修订前期理论假设“角色转换视角下PPD发生发展的自我-人际模型”,为构建有效的PPD预防干预方案提供干预靶点。方法采用解释性案例研究的方法,基于前期理论假设,采用理论抽样法,并遵循“复制法则”,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后康复门诊进行产后常规检查的15名经历过PPD症状的产妇作为案例,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运用Max QDA 2022质性资料分析软件协助整理文本信息,采用建构性解释的分析方法,将每个案例结果与预设的理论假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产妇PPD症状的发生原因未超出前期理论假设中的自我和人际方面,可进一步归纳为“不能照顾好自己”“不能照顾好婴儿”“不能处理好与配偶的关系”及“不能处理好与重要他人的关系”4个方面的压力因素。结论前期理论假设“角色转换视角下PPD发生发展的自我-人际模型”得到了验证与具化,鉴于此,未来开发PPD预防干预方案可将其中的4个方面的压力因素作为干预靶点,从而预防PP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产后 精神卫生 角色转换 解释性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工作的未来——美国医学科学院关于护理工作的未来的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欢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97,共4页
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院(现改名为美国医学科学院)发表了一份里程碑式的报告,题为《护理工作的未来:引领变化,推进健康》(The Future of Nursing:Leading Change,Advancing Health)。该报告提到,《病人保护和平价医疗法》通过后,必须扩展... 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院(现改名为美国医学科学院)发表了一份里程碑式的报告,题为《护理工作的未来:引领变化,推进健康》(The Future of Nursing:Leading Change,Advancing Health)。该报告提到,《病人保护和平价医疗法》通过后,必须扩展美国的医疗卫生制度以适应需求的大量增加,尤其是对患有慢性病、精神疾患的管理或提供基本的初级医疗;护士处于一个独一无二的地位,在帮助国家实现这些目标中起着领导角色。该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护理工作及医疗卫生制度的10条建议。为实施该报告中的建议,美国51个州成立了"护理工作未来的行动联盟"(译者注:The Future of Nursing:Campaign for Action是史无前例的创举,目的是利用护士所有的技能、才能、知识和经验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医疗需要)。本文是该报告的建议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医学 卫生制度 未来 医疗法 医疗需要 精神疾患 医学研究院 注册护士 学士学位 领导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学专家的评论
12
作者 Eli Ginzberg 张鸿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8年第4期175-177,共3页
承蒙《整合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的邀请,我有幸能从个人角度对Sartorius的文章进行评论。作为一位经济研宄学者和人力资源领域的政府顾问,我对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的正要性是有所认识的,它能在我们认识个人疾病和社会病态及共处治上有很... 承蒙《整合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的邀请,我有幸能从个人角度对Sartorius的文章进行评论。作为一位经济研宄学者和人力资源领域的政府顾问,我对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的正要性是有所认识的,它能在我们认识个人疾病和社会病态及共处治上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社会工作 社会经济学 精神卫生 心理卫生 精神病学家 种族主义 评论 精神病院 家庭环境 精神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