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伟波 李江楠 +4 位作者 刘彦丽 江弋舟 朱益 王娜 蔡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91,499,共9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探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队列,纳入社区SCZ患者5422例,根据患者自报慢病史对12种常见慢性躯体疾病的共病特征进行分析,...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探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队列,纳入社区SCZ患者5422例,根据患者自报慢病史对12种常见慢性躯体疾病的共病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共病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422例患者的慢性躯体疾病共病率为37.0%,高血压(22.6%)和糖尿病(13.1%)最普遍。年龄增长是社区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60岁患者共病1~2种和≥3种的风险分别是<45岁患者的3.34(95%CI:2.74~4.07)倍和3.27(95%CI:2.11~5.09)倍。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也是患者共病的危险因素,绝经女性的共病风险高于未绝经女性。结论上海市社区SCZ患者共病以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常见,年龄增长、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是共病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SCZ) 躯体疾病 共病 社区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与临床特征、炎症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
2
作者 俞海云 刘乐伟 +2 位作者 张习 田英汉 刘寰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754,共7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与临床特征、炎症标志物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3例精神分裂患者,依据自杀意念分组。采用多项量表评估临床特征;并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单核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与临床特征、炎症标志物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3例精神分裂患者,依据自杀意念分组。采用多项量表评估临床特征;并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和甲状腺激素。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21.7%。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DSS)总分(OR=1.490,95%CI=1.287~1.724,P<0.001)、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总分(OR=1.096,95%CI=1.011~1.187,P=0.025)、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分(OR=1.111,95%CI=1.016~1.215,P=0.021)、MLR(Ln)(OR=15.123,95%CI=3.868~59.125,P<0.001)和三碘甲状原氨酸(T3)(OR=0.037,95%CI=0.003~0.388,P=0.006)是自杀意念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DSS总分、ISI总分、MOAS总分、MLR(Ln)和T3五项联合(AUC=0.908,95%CI=0.867~0.949,P<0.001)对自杀意念有更好的识别能力。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相对较高,并且自杀意念可能与抑郁、失眠、攻击性、MLR以及T3之间存在更加紧密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自杀意念 精神病 炎症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社区治疗获益:基于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 被引量:5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1 位作者 李茜 司天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1027,共7页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但目前缺少相关的证据梳理。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获益情况,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依从性、使用态度、社会功能恢复及社区康复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下,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中可发挥比口服药物更卓越的疗效,不仅体现在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也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降低肇事率等方面有优秀的表现。但我国依然存在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整体处方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信息共享不足,社区医疗服务治疗率较低,患者随访率低,社区精神康复开展较少等。本文可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探索更多的社区治疗方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 长效制剂 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 社区治疗 获益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 被引量:1
4
作者 苏醒 吉兆正 +10 位作者 尹婷妮 王慧 宫小云 赵荔阳 刘勤一 韩刚强 孙秉玺 彭舒晨 陈佳璐 李雪 刘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特点。方法:入组12~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7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发育青少年68例,完成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测查。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基础面部表情...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特点。方法:入组12~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7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发育青少年68例,完成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测查。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基础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总分低于精神分裂症组及正常发育组(Ps<0.05),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发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间复杂表情识别任务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青少年均存在面部表情识别缺陷,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为基础和复杂面部表情识别缺陷,而精神分裂症表现为复杂面部表情识别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精神分裂症 面部表情识别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合并病理性半醒状态下行凶作案的法医精神病鉴定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超 李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14,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男,36岁,与被害人易某(女,30岁)于2020年6月相识并确立恋人关系,2021年2月两人生育一女。2021年7月15日13时许,李某持刀将午睡中的易某的头部砍伤,将女儿一侧上肢砍至离断。李某作案后逃离现场,于当日16时许被抓获... 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男,36岁,与被害人易某(女,30岁)于2020年6月相识并确立恋人关系,2021年2月两人生育一女。2021年7月15日13时许,李某持刀将午睡中的易某的头部砍伤,将女儿一侧上肢砍至离断。李某作案后逃离现场,于当日16时许被抓获。1.2公安机关侦查材料据房东反映,李某与易某感情好,未见两人有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病理性半醒状态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杀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生攻击史量表中文版测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度与效度
6
作者 谌霞灿 杨琴 +8 位作者 张钦廷 欧阳艾莅 徐佳军 杨蕊 王紫烨 翟金辉 李焱 秦小荣 胡峻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评估提供一种以攻击行为发生次数作为评分依据的纵向评估工具。方法对一生攻击史量表进行翻译并修订,形成一生攻击史量表中文版(Life History of Aggression-Chinese Version,LHA-CV)。基于成都市社区及强... 目的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评估提供一种以攻击行为发生次数作为评分依据的纵向评估工具。方法对一生攻击史量表进行翻译并修订,形成一生攻击史量表中文版(Life History of Aggression-Chinese Version,LHA-CV)。基于成都市社区及强制医疗所共3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及评估者间一致性对LHA-CV的信度进行分析,采用项目分析、结构效度及效标效度进行效度分析。结果项目分析发现,LHA-CV整体的同质性与区分度较好。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值为0.80,Bartlett球形检验χ2=1203.46(P<0.05),析出非躯体攻击、躯体攻击、自我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结果4个因子,11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0。对该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卡方自由度比(χ2/df)为3.61,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7,拟合优度指数为0.92,比较拟合指数为0.90,增值拟合指数为0.90,各因子区分效度较好。效标效度检验结果显示,LHA-CV总分与MacArthur社区暴力工具评估的攻击行为等级、Buss-Perry攻击性量表总分、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LHA-CV的非躯体攻击、躯体攻击、自我攻击、反社会行为/结果以及总分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2、0.73、0.74、0.56和0.79。LHA-CV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82(P<0.05),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66,组内相关系数为0.99。结论LHA-CV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纵向测评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 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 一生攻击史中文版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比较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罗传琳 李媛媛 +14 位作者 刘肇瑞 何燕玲 周亮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卢瑾 周艳萍 高长青 董青 蔡德芳 杨润许 张婷婷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描述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来自住院、门诊或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16例、抑郁症患者903例和双相障碍患者381例,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 目的:描述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来自住院、门诊或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16例、抑郁症患者903例和双相障碍患者381例,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精神障碍并评估自杀风险,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评估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3类精神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结果:37例(1.8%)精神分裂症患者、516例(57.1%)抑郁症患者、102例(26.8%)双相障碍患者近1个月有自杀风险。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抑郁症(OR=36.50)和双相障碍患者(OR=20.10)自杀风险增加。女性(OR=1.87)、目前吸烟(OR=1.76)、有自杀家族史(OR=5.09)、CRDPSS幻觉条目得分高(OR=1.80)、CRDPSS抑郁条目得分高(OR=1.54)是患者有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上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重点关注存在幻觉和抑郁症状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自杀 精神病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7
8
作者 郭丽阳 郭晓娟 +3 位作者 杨睿 亢万虎 高成阁 杨小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及63例用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的血浆T3、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TSH... 目的探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及63例用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的血浆T3、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TSH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T3、T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培酮治疗后血浆T3水平明显升高,较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利培酮治疗有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不典型抗精神病 甲状腺激素 利培酮 奥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任明芬 何艳 +1 位作者 杨培灵 吕路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并观察心肌损伤后给予保护心肌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比较不同药物及是否联合用药时患者的心肌酶及心...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并观察心肌损伤后给予保护心肌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比较不同药物及是否联合用药时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异常情况,并分析药物剂量及服药时间与心肌酶的关系及观察给予保护心肌治疗后心肌酶改善情况。结果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53例患者心电图均有不同的病理变化,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T的降低最常见,其中以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及合并氟哌啶醇者常见,其中38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护心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逆的,经保护心肌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 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1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房茂胜 李乐华 +21 位作者 赵靖平 陈红辉 叶萌 国效峰 陆铮 孙学礼 王传跃 谢世平 胡斌 郭田生 马崔 汪波 吕路线 刘娜 邓红 陈琦 尚晓芳 龚发金 张喜艳 何小林 周建初 张迎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0-855,共6页
目的: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7种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服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227例病程小于5年服用7种药物之一作为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在基线、... 目的: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7种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服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227例病程小于5年服用7种药物之一作为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在基线、随访12个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与基线相比,7组药物1年末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不同药物对躯体疼痛、精力和精神健康因子的改善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奥氮平和喹硫平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能不断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奥氮平和喹硫平,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要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药物 生活质量 SF-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谭云龙 谭淑平 +6 位作者 陈楠 韩标 杨甫德 曹连元 李佳 周东丰 邹义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浓度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与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99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83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浓度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与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99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83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比较2组间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分析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PANSS评分及其疾病状况间的关系。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血清S100B浓度高于对照组[(0.158±0.037)μg/Lvs.(0.124±0.055)μg/L,P<0.001];精神分裂症组中,男性患者S100B水平高于女性[(0.169±0.035)μg/Lvs.(0.136±0.030)μg/L,P<0.001],采用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和联合治疗4个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P=0.307);②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浓度与PANSS阴性症状分(r=-0.31,P=0.002)、反应缺乏因子(r=-0.24,P=0.017)负相关。结论:血清S100B水平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显著升高;S100B对疾病的进程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SIOOB蛋白 精神病药物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microRNA表达水平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欣羊 宋红涛 +5 位作者 赵林 仲爱芳 牛威 张理义 卢正斌 戴运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9-974,共6页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部分micro RNA(mi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5月解放军102医院连续收治的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62例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两组血浆中...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部分micro RNA(mi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5月解放军102医院连续收治的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62例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两组血浆中9种mi RNA(mi R-181b、mi R-195、mi R-132、mi R-212、mi R-30e、mi R-346、mi R-34a、mi R-432、mi R-7)的相对表达水平。选其病例组中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70分的25例患者,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包括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和利培酮)3周和用药6周时重复检测mi RNA表达水平,并采用PANSS、大体评定量表(GA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对不同治疗阶段的临床症状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浆mi R-181b、mi R-30e、mi R-346、mi R-34a和mi R-7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用药前比较,25例患者用药3周后血浆mi R-13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用药6周后血浆mi R-132、mi R-181b、mi R-30e和mi R-43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25例患者用药6周后,血浆中9种mi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过程中,25例患者血浆mi R-132、mi R-195、mi R-30e和mi R-432表达水平与PANSS总分及GAS得分均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mi R-181b、mi R-132、mi R-30e和mi R-432可能作为预测精神分裂症疾病转归的联合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微RNAS 精神病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邓文 徐彩霞 +3 位作者 王建国 杨宇 刘锐 谢国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四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入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分别检测各组的心率变异...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四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入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分别检测各组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参数变化。结果治疗8周末与基线期相比,氯氮平组心率显著加快[(86.4±11.8)vs.(76.3±8.1)];氯氮平和齐拉西酮组SDNN值、SDANN、PNN50值显著降低,而利培酮及奥氮平组SDNNI值、PAN50值、rMSSD值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上,奥氮平、利培酮明显优于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有更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率变异性 第二代抗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绍宇 冯振晓 +3 位作者 姚晓萍 王万 赵静 易正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比较长期服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症状影响的差异。方法·纳入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按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组(典型组,n=51),... 目的·比较长期服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症状影响的差异。方法·纳入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按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组(典型组,n=51),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组(非典型组,n=51)。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精神症状,用重复性成套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认知症状。结果·99例患者完成调查(典型组49例,非典型组50例)。PANSS评分:非典型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RBANS评分:非典型组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语言、注意、延时记忆评分均高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相比,长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症状评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非典型抗精神病 典型抗精神病 认知症状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文静 陈致宇 梁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772-3775,共4页
目的:对比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取460例服用药物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随访结束时将剩余的205例患者根据所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分为经典药物组9... 目的:对比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取460例服用药物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随访结束时将剩余的205例患者根据所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分为经典药物组95例和非经典药物组110例,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基线期、随访第2年和第5年的疗效、社会功能及药物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随访2年及5年时两组PANSS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较基线期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同期两组间对比显示仅阴性因子、焦虑/抑郁、认知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基线期,随访2年及5年时两组PSP分均有升高,但仅非经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经典药物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方面优于经典药物,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经典抗精神病 非经典抗精神病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M-5精神分裂症谱系的新变化:类别与维度之争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亚飞 金盛华 +2 位作者 王建平 吴林桦 艾迪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8-1436,共9页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于2013年5月发布了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与第四版相比,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对维度的思路的强调,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和相关学者对精神疾病分类诊断中类别与维度的讨论。其中,精神分裂症谱系中...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于2013年5月发布了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与第四版相比,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对维度的思路的强调,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和相关学者对精神疾病分类诊断中类别与维度的讨论。其中,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维度取代亚型的新思路便是此次争论的一个焦点,维度论从信效度、临床实用性和科研价值角度批判传统亚型,并提出其在临床治疗和病理机制方面的优势。同时,总结了此次争论的其它观点,并就精神疾病诊断的分歧与发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谱系 类别 维度 信效度 临床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校正QT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杨小波 袁祖贻 +1 位作者 赵朝 郭丽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4-547,共4页
目的评估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4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校正QT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QTc)的影响。方法 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n=25)、喹硫平组(n=23)、奥氮平组(n=28)、齐拉西酮组(n... 目的评估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4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校正QT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QTc)的影响。方法 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n=25)、喹硫平组(n=23)、奥氮平组(n=28)、齐拉西酮组(n=21),口服4种药物中的单一药物治疗。治疗前连续3次心电图检查,血药浓度达稳态后(1次常规服药前30分钟、估计Tmax、Tmax后60分钟)再连续3次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以Bazett's公式校正为QTc。计算治疗前后QTc均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组QTc都有延长,利培酮组[(382.4±16.3)ms vs.(378.6±13.9)ms]、奥氮平组[(379.2±15.6)ms vs.(376.7±15.13)ms]、喹硫平组[(382.8±16.9)ms vs.(377.5±14.3)ms]、齐拉西酮组[(402.4±33.8)ms vs.(377.1±14.6)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QTc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延长最明显,其中1例女性患者QTc达534 ms。结论 4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均不同程度延长精神分裂症患者Q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经典抗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校正QT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临床高危人群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θ频谱改变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茜 王俊杰 +4 位作者 刘旭 郑丽娜 李冠军 李金 王继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索精神病临床高危(clinical high risk,CHR)人群和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FES)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θ振荡改变,以及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18 名精神病CHR患者(CHR组)、18名FES... 目的·探索精神病临床高危(clinical high risk,CHR)人群和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FES)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θ振荡改变,以及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18 名精神病CHR患者(CHR组)、18名FES患者(FES组)以及19名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完成标准听觉Oddball实验范式,并用64导联脑电帽记录脑电活动。选择Fz、Cz、Pz电极进行P300波幅、峰潜伏期以及P300的θ振荡时-频分析。结果·3组被试的P300波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中FES组(P=0.001)及CHR组(P=0.026)的波幅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CHR组和FE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θ引发能量值在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22),其中FES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8),CHR组边缘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4),CHR组与FE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θ诱发能量值在3组间仅有边缘性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发现,FES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部分分量表评分与Cz电极、Pz电极的P300波幅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CHR与FES患者的听觉P300波幅以及P300的θ振荡均存在异常,但CHR患者的改变较FES患者轻微,且其P300的θ振荡仅局限于引发能量受损,而诱发能量并未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临床高危人群 首发精神分裂症 θ振荡 诱发能量 引发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蓓蓓 邓露 +2 位作者 陈晋东 李乐华 赵靖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钙素和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门诊/病房的年龄18~4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其中服用奥氮平的患者45例,服用利培酮的患者45例;收集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收...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钙素和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门诊/病房的年龄18~4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其中服用奥氮平的患者45例,服用利培酮的患者45例;收集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催乳素(PRL)、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GLU)、胰岛素(INS)、雌二醇(E2)、睾酮、骨钙素(BG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患者BGP和β-CROSSL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间BGP和β-CROSS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组的用药时间、LDL和GLU与BGP成负相关,INS和睾酮与BGP成正相关;药物和服药时间与β-CROSSL成正相关,LDL、GLU和E2与β-CROSSL成负相关。结论长期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的糖脂代谢异常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出现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 利培酮 奥氮平 血脂 血糖 骨钙素 β胶原特殊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洪祥 王琦 翟淑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文拉法辛 精神病药物 治疗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疗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