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精神分析理论生物学基础断想 |
李晓驷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2
|
精神分析理论与电视剧批评 |
熊国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3
|
沈从文小说爱欲书写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
吴正锋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4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及其贡献 |
王志平
倪晓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5
|
解剖不是命运——女性主义视域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
杨莉馨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6
|
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美国心理影片解读 |
吕丽霞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评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
赵宏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8
|
试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原欲动力学美学的创立 |
向翔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7 |
4
|
|
9
|
精神分析理论文明批判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泓峻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0
|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析罗洛·梅的人格图像理论 |
叶浩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1
|
|
11
|
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 |
王杰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12
|
《黑天鹅》:精神分析与非压抑性文明的构想 |
杨柳
|
《电影评介》
|
2014 |
2
|
|
13
|
电影《hello树先生》的精神分析解读 |
周明豫
|
《电影评介》
|
2014 |
1
|
|
14
|
精神分析主要概念的经验实证状况 |
Lester Luborsky
Marna S.Barrett
申自力
|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5
|
精神分析学说与三十年代非左翼文学 |
箫笛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6 |
0 |
|
16
|
精神分析学派的来龙去脉 |
殷方敏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3 |
0 |
|
17
|
儿童政治心理社会化理论及研究概述 |
郝春东
王莉
陈会昌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8
|
儿童依恋理论述评 |
谷传华
王美萍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
9
|
|
19
|
女性主义理论和普通语言哲学——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托里尔·莫依教授访谈录 |
许庆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奥尔波特人格理论述评 |
麻彦坤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6
|
|